江西省樟树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931523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江西省樟树中学 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 史 试 卷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考试时间:2018.9.28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2 分,25 小题,共50 分)1.中国古代农民的实际负担,并不等同于政府的赋税征课额,历史上赋役历来就有“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的弊病。这一弊病根源于A. 专制王权之下法治精神的匮乏B. 农耕经济时代小农经济的脆弱C. 农业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D. 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追求【答案】A【解析】“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说明“征发无度,税无定准” ,故选 A;材料没有反映农耕经济时代小农经济的

2、脆弱的信息,排除 B;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排除 C;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追求,排除 D。2.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周王准备以上卿之礼赏赐管仲,管仲推辞说:“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这反映了A. 分封制度逐渐恢复B. 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C. 贵族政治渐趋瓦解D. 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来看,分封制已经开始瓦解,贵族政治难以维持。从材料反映的管仲仍然存在等级观念来看,说明贵族政治只是表现出开始瓦解的趋势。故答案为C 项。A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 项材料不能反映

3、,排除;D 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3. 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认为:“第一帝国” (秦汉)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 2 -世族力量强大;而“第二帝国” (隋唐宋)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墩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 “第二帝国”与“第一帝国”相比主要的区别是( )A. 官僚政治的形成与否B. 选官制度的形成与否C. 经济重心的南移与否D. 政治结构和经济格局的变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可知, “第一帝国” (秦汉)时期主要是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

4、方地区。而“第二帝国”(隋唐宋)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为完善的三省六部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从而造成中国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故应选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结构的变化4.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 “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 , “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借” 。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A. 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 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 D. 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答案】B【解析】【

5、详解】本题考查行省制度,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 、 “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 、 “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的信息可知,作者认为行省制度增加地方与中央的隔阂,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容易出现地方割据,即行省制度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 B 项正确;A 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材料中作者并没有认为行省制度削弱了中央,而是认为“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 ,故 C 项错误;D 项与题干信息相反,排除。故选 B。5.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

6、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 3 -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 ”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B. 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D. 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答案】A【解析】在明代,内阁成员没有宰相的权力与地位往往不愿得罪大臣。这种害怕得罪人的心理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故选 A。内阁的设立主要是辅佐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并未加强对百官的监察,排除 B 项;材料突出内阁的消极影响,C 项错误;内阁的设立加强了皇权,D项错误。6.1875 年,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十年后,将海防建设作为

7、重点,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是基于A.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B. 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C. 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D. 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变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而不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故 A 项错误;1875 年重视海防和塞防是基于海疆和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故 B 项正确;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和发展与清政府的海防和塞防无关,故 C 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战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

8、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7.甲午战败之后,满族人士寿富、盛昱等人的言论已超越“满汉畛域” ,呼吁各民族团结御侮;民国建立后,人们有意识使用“中华”一词来命名各种事物,政党、团体等都是如此;五四时期, “中华民族”概念更是贯穿于言论和行动中。这体现了A. 近代思想与社会政治具有联动性 B. 满汉民族差异已经消失C. 政权变更引发民族认同 D. 资产阶级政党主导了思想的变迁- 4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由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国人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民族国家的理念,体现了近代思想与社会政治具有联动性,故 A 项正确;满汉民族差异已经消失的说法错误,且与

9、题干无关,排除 B。由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国人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民族认同,排除 C;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资产阶级政党的作用,故 D 项是对题干的片面解读,排除。8.(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议决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正式国旗,并请大总统孙中山颁布各省执行。但孙对此表示异议,复函据理力争,且以临时大总统名义提请参议院对这一议决加以复议。临时参议院立即对此进行重新讨论,最终正式决定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这一过程表明A. 五族共和思想成为共识B. 南京临时政府统而不治C. 共和原则得以初步实践D. 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答案】C【解析】共和原则体现的是不同政治主体的和谐共处。从材料反映的五色旗成为

10、中华民国正式国旗的过程来看,临时大总统有权提请参议院复议,临时参议院拥有最终决定权,表明共和原则得以初步实践。故答案为 C 项。A 项“成为共识”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这一过程反映的是不同政治机构之间的关系,不能反映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排除 D 项。点睛:本题的解答应当根据共和原则的含义,即体现不同政治主体的和谐共处的政治状态。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最终做出这一决定的过程,从这一过程来看,不同政治机构之间各自按照自己的职权行事,分工负责,和谐相处,因此体现的是共和原则。9.1925 年,中共四大在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中提出“宣传农民组织农民的方法,自当从目前的实际问题

11、入手” ,涉及反抗地主、苛税、匪祸、兴办水利等方面。1926 年 9 月,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通过农民运动决议案 ,指出“农民政纲仍是在租额、高利、苛捐等问题上” 。这反映当时中共中央A. 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B. 认为农民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力- 5 -C. 注重解决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D. 农村工作与革命中心任务相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5 年中共的工作重心仍然在城市,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故 B 项错误;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是获得土地,但上述决议中提出“农民政纲仍是在租额、高利、苛捐等问题上” ,没有提出

12、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故C 项错误;1925 年中共的工作重心仍然在城市,在材料的决议中又强调领导农民运动,可见中共将农村工作与革命中心任务相结合,故 D 项正确。【点睛】 “1925 年”是解题的关键信息。10.1942 年 2 月蒋介石出访印度,英国舆论认为中国“以远东眼光共保合作,为唯一解决英属地途径” ,美国舆论认为蒋“动员印度之庞大潜力,则所予同盟国之帮助,实不可限量” 。中国领导人的这次印度之行A. 唤醒国际社会关注远东事务B. 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C. 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D. 准备中印对日作战转入反攻【答案】B【解析】本题材料提到,1942 年“以远东眼光共保合作,为惟一

13、解决英属地途径” ,美国舆论认为蒋“动员印度之庞大潜力,则所予同盟国之帮助,实不可限量”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蒋介石出访印度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因此选 B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在 1941年,对日作战转入反攻在 1945 年,A CD 都不符合所学知识及材料,排除。11.1954 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 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 , “规定之”中的“之”字也全部去掉了。该做法的主要目的 是A. 表述平实体现人民性 B. 强化宪法的权威性C. 表述准确以避免歧义 D. 尽量体现社会转型【答案】

14、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54 年宪法体现出人民民主的原则,材料中“为、时、应、得、其、- 6 -凡”的修改体现出服务于人民的特点,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强化宪法的权威性,而是强调宪法的修改体现出服务于人民的特点,排除 B。力求表述准确不是主要目的,而是表述平实体现人民性,排除 C。根据材料不能得出与社会转型相关的内容,而是强调宪法表述平实体现人民性,排除 D。12.2015 年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 归纳出三种人:一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二是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包括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专利代理人等以及社团、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从

15、业人员) ;三是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该文件强调,这三类人是“统战工作的新着力点” 。这反映出新时代的中国A.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日益完善B. 统一战线事业取得新的成就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D. 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等都是新社会阶层,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故 D 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而不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日益完善,排除 A。统一战线是指一定社会政治力量的联合,与材料强调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不符,排除

16、B。21 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强调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不符,排除 C。13.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是特区实现“良政善治”的根本原因,是特区长治久安、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和“压舱石” 。 “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A. 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 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C. 原殖民国家势力必须退出特区 D. 特区享有司法、行政、外交等权利【答案】A【解析】“一国两制”指的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根据这个概念可知“一国两制”得前是“一国”即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答案选择 A 项。B 项

17、是两制的含义不是前提,因此错误。C 项在材料中并未提及,- 7 -也不是前提。故 C 项错误。特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是并没有外交的权利项因此 D 项错误。 点睛:这个题考查对“一国两制”概念及内涵的认识。14.法国学者库朗热说:“(雅典)公民的义务不只限于投票。轮到时,他要担任他所在区域或部落的官员,他每年平均有两次要担任审判官,所有的公民,在他的一生中至少有两次参加五百人元老院的机会。如果被人投票选中,或抽签抽出了自己,他更可任城邦中的执政官:长官、将军、民政官。 ”这一做法A. 使公民政治分工得到进一步的明确B. 激发了全体居民的参政热情C. 使政治实践长时间停留在较低水准D. 注重发挥政

18、治精英主导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雅典是全民参政,排斥政治上的分工,这样固然有利于调动公民的政治热情,但无疑会带来对政治精英的轻视和政治知识的冷漠,使政治实践长时间停留在较低水准,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公民政治的分工问题,故 A 项错误;B 项说法错误,错在“全体居民” ;材料体现的是全民参政,故 D 项排除。15.罗马法规定,当儿子成为将军时,可能会指挥其父;当儿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要审判其父。但又规定,家长拥有对子女的生杀权。这表明罗马法A. 过分强调形式主义 B. 公法与私法分立C. 存在结构性缺陷 D. 违背人道主义精神【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可知当儿子

19、成为将军或高级官吏时,就有权指挥或审判其父,这属于公法的范围;但在家庭内部家长又拥有对子女的生杀权,这属于私法的范围,材料表明了罗马法公法与私法的分立,故 B 项正确;形式主义和结构性缺陷在材料中未体现,故 AC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罗马法公私分离的进步性,违背人道主义精神与材料主旨不符,故 D 项错误。16.1852 年屈维廉、诺斯科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建议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各级文职官员,严格文官工作考核,以此作为文官晋升的依据等。报告为以后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准则。这一做法A. 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8 -B. 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经济秩序C. 表明资本

20、主义发展遇到阻力D. 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答案】D【解析】材料所述文官制度的产生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取官员,有利于人才的选拔,结合题干所给的时间信息可知,处于工业革命之后,分析选项可知,D 符合题意;垄断资产阶级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A 不正确;材料涉及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与经济秩序的建立无关,B 不正确;材料所述文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 不正确。17.南北战争后,美国制定并通过了第 14 条宪法修正案,宣布: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这一修正案A. 维护了美国的共和体制B. 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奴隶C. 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D.

21、保障了美国公民的权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 ,体现出国家统一的观念,宪法修正案体现出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大,故 C 正确;共和制指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制度,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奴隶,B 错误;材料反映出国家统一的观念,没有涉及公民的权利,排除 D。18.1798 年前后,有人士指出:(法国)由于共和国先于支持共和的舆论氛围出现,激进革命派为捍卫共和制,不得不诉诸恐怖手段打击“共和国的敌人” ,强迫人民接受自由。其观点重在强调A. 启蒙思想尚未被民众接受认同 B. 政治变革要立足国情适

22、时推进C. 共和国的敌人制造了社会动荡 D. 革命的失败在于没有发动群众【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不得不、强迫”等字眼意在强调政治变革要立足国情适时推进而不能强硬推进,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启蒙思想已经被民众接受认同,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制造- 9 -了社会动荡的是政体的频繁更替,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巴黎人民三次起义说明了革命已经发动了群众,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19.1893 年,当德皇威廉二世威胁要将议会中的反对者们击得粉碎时,这一言论只是在议会中引起了“不小心谨慎”的批评。然而,到 1912 年做出类似威胁时,全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报

23、刊纷纷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 。导致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德国A. 已经确立了代议制度B. 君权受公共舆论制约C. 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D. 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答案】D【解析】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导致民主政治发展,材料中现象说明德皇对于议会的干涉已经不符合德国经济发展的潮流,D 正确;A 是 1871 年已经确立;B 中公众舆论不符合材料主旨;经济危机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D。20.1872-1893 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在各国出版先后撰写了 7 篇序言,每一篇序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宣言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修改。这表明A. 要用

24、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B. 马克思主义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各国的革命运动C. 19 世纪末欧洲不具备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D.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灵活多变、缺乏普世价值【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每一篇序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可知,马克思针对不同的国家,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撰写 7 篇共产党宣言序言,主要是强调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 ,故 A 项正确;材料强调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 ,而不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直接用于指导各国的革命运动,排除 B;材料没有涉及欧洲是否具备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而是强调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

25、 ,排除 C; D 项说法错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有利于指导工人运动,排除。- 10 -【点睛】 “每一篇序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是解题的关键。21.1825 年英国经济危机爆发,当时,股票猛烈下跌,银行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对此A. 政府开始发动对外殖民扩张活动 B. 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C. 通过 1832 年议会改革扩大政治权利 D. 逐渐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答案】B【解析】1825 年英国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矛盾激化,面对此种情况空想社会主义出现,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 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1832 年

26、议会改革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逐渐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是二战之后的事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22.从革命性质分析,俄国革命实际上经历了三种革命:即发生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等工业中心的无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广大农村的以农民夺取土地为主要方式的农民革命,发生在民族地区的民族革命。最终,力量弱小的布尔什维克党赢得并巩固了政权。据此判断,俄国革命的成功主要是由于无产阶级A. 有效调动了各种社会力量 C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坚持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C. 突出了农村革命的主体地位【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俄国革命由无产阶级革命、农民革命、民族革命等组成,最

27、终由布尔什维克党赢得并巩固了政权,体现了俄国革命的成功主要是由于无产阶级有效调动了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革命,A 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巩固苏俄政权的措施,与设问的原因无关,排除C。坚持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 B。突出了农村革命的主体地位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 A。23.1917 年 4 月,普列汉诺夫等人指责列宁的“四月提纲”是“说梦话” ,只会以酿成社会灾难而告终。之后考茨基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一书,认为“只有靠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规模发展,只有靠资本主义创造的并且集中在资本家阶级手中的巨额财富,社会主义才会成为可能。 ”这说明部分马克思主

28、义学者认为- 11 -A. 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B. 应该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C. 十月革命后俄国应重点发展生产力D. 社会主义革命须依靠资产阶级【答案】A【解析】材料中认为依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才可能促使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而当时的俄国却不具备这种条件,故 A 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四月提纲”和平夺权的信息,故 B 错误;四月提纲发表是十月革命胜利之前,故 C 错误;材料说明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导致无产阶级力量强大,不是依靠资产阶级,故 D 错误。点睛: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1)政权:沙皇专制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苏维埃政府。(2)革命任务:资

29、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3)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夺权。(4)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24.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活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 ”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A.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 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C.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苏联解体后,世界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俄罗斯仍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这些力量都制约着美国的霸权主

30、义,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都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表现,排除。25.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提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 ,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B.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12 -C. 全球化加剧国家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D. 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发展中国家的移民进入全球化城市,与其他国家的人互相接触,互相了解,思想相互影响,可能会改变自己的原有的意识形态和观念,D 项正

31、确。材料体现的是全球化的影响,没有涉及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排除 A。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排除 B。材料无法体现全球化加剧国家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排除 C。所以选 D二材料解析题: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共 3 小题,26 题 13 分、27 题 22 分、28 题 15 分)26.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640 年到 1840 年,在 200 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

32、: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 ;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 。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 “上升”的起始时期。结合材料回答:(1)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20 世纪初期是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推动这一转变的社会因素有哪些?【答案】 (1)

33、本质差异:西方已经迈进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阶段;中国还处于落后的农耕文明时代(或封建社会) 。 主要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3 -政治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或答国民党、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思想上:民主共和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析】本质差异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角度入手,由材料可知,西方国家进入了机器生产,进入工业文明;而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处于落后的农耕文明时代。因此本质差异是西方已经迈进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阶段;中国还处于落后的农耕文明时代(或封建社会) 。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

34、主要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入手,如封建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推动这一转变的社会因素”可以从 20 世纪初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入手,如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或答国民党、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思想上:民主共和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

35、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材料二 1924 年 11 月,孙中山在日本的演说中国内乱之原因中说:“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 ”孙中山始终把武装斗争视

36、为达到国家统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为实现国家统一,孙中山一生都在不断与各派势力作斗争。在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孙中山从未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摘编自王建论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4 -导致此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实践其思想的表现。【答案】 (1)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中央集权体制转变(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民族融合推动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法

37、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推动。(2)思想:军阀割据是国家统一的主要阻力;帝国主义势力破坏着国家统一;坚持武力统一与和平统一相结合(或以武力统一为主、和平统一为辅) 。表现:新中国一直致力于国家统一;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反对分裂,和平统一,不放弃武力【解析】【分析】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祖国统一大业。以“大一统”思想为主线,考查了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思想。从此题我们可以认识到今后的复习要注意重大历史事件的联系,古今联系,要把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复习性。【详解】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从“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到“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

38、一统” 、从“对共主的认同上”到“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直接概括内涵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发展、地区联系、民族融合、文化传播、法家思想等方面回答说明原因。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得知孙中山认为军阀割据是国家统一的阻力,帝国主义势力则破坏国家统一;根据材料中“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孙中山从未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得知孙中山坚持武力统一与和平统一相结合;第二小问根据第一小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新中国一直致力于国家统一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以及不承诺

39、放弃武力方面回答表现。28.【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在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失败后,孙中山逐渐意识到,中国的现代化首先需要的是由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强势的政府来统一中国,并在强势政权整合下发展实业经济。而要使国民党具有承担强势政权的功能,孙中山走的第一步就是,使中华革命党内部讲究领袖崇- 15 -拜,他要求重新登记的国民党员履行按手印的仪式,要对孙中山本人效忠宣誓,以此来强化领袖的权威性。其次,从 1923 年起,孙中山按照列宁主义的组织模式来进行国民党改组,借助于从苏联提供的物质支持、组织技巧,来使国民党集权组织化。第三,孙中山成功地在苏俄帮助下,建立黄埔军校,培养自己的党军。

40、这样,孙中山成功地把国民党从一个处于边缘状态的脆弱松散的议会竞争型政党,转变为以党军为实力后盾,以孙中山的个人权威为效忠对象,以列宁主义集权组织模式为基础的新型的权威主义政党。摘编自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20 年代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改组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 20 世纪 20 年代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这一事件。【答案】(1)特点:建立强势政权;强化领袖权威;仿效苏联建立集权组织模式;建立党军。(2)评价:增强国民党的凝聚力;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奠定基础;推动国内革命的进程和国民大革

41、命的到来;但为后来国民党建立专制独裁提供了合法的借口。【解析】(1)根据材料中“需要的是由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强势的政府来统一中国要使国民党具有承担强势政权的功能”等能知道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目的是适应建立强势政权的需要,在具体的措施上表现为“要对孙中山本人效忠宣誓,以此来强化领袖的权威性” “按照列宁主义的组织模式来进行国民党改组使国民党集权组织化” “建立黄埔军校,培养自己的党军” ,概括可得强化领袖权威;仿效苏联建立集权式模式;建立军队。(2)根据材料“脆弱松散的政党” ,通过“党军为实力后盾” “孙中山的个人权威为效忠对象”可知有利于加强国民党的凝聚力;根据所学可知,这也为后期国民党主导的国民大革命的顺利开展奠定军事基础和组织基础,促进了国内革命的发展。消极影响结合南京国民政府的相关史实可知为后来国民党建立专制独裁提供了合法的借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