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测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932415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周测试卷(含解析)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考试范围:1-6 课 考试时间:40 分钟 共 50 题,每题 2 分,共 100 分1.西周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各诸侯国国君继承也遵此制,这种现象一种延续到东周。但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仅二人,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这种现象A. 导致社会矛盾尖锐B. 是由于秦国经济文化发达C. 有利于社会的变革D. 破坏了贵族的世袭的特权【答案】C【解析】秦社会矛盾尖锐,与史实不符,故 A 项

2、错误;秦国建国之初,地处偏僻,社会文化较为落后,不被诸侯所看重,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 ,正是由于秦国受到周代礼制的约束较小,更加有利于实施新的社会变革,故 C 项正确;兄终弟及、立孙、嫡庶,依旧是贵族世袭特权的体现,故 D 项错误。点睛: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 ,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2.李零在绝地天通:研究中国早期宗教的三个视角中谈到:“中国礼仪的特点是,它既拜神,也拜人

3、,早期是拜天、地、祖 ,晚期是拜天、地、君、亲、师 。总趋势是天、地淡出,下降;祖变成君、亲、师 ,上升。 ”由此可见,中国的礼仪A. 没有任何宗教色彩B. 程序日益繁琐复杂C. 宗法观念日趋淡薄D. 日益重视人伦秩序【答案】D【解析】- 2 -由题干中的“天、地淡出,下降;祖变成君、亲、师 ,上升”可以看出“君、亲、师”所代表的人伦秩序越来越受到重视,故 C 错误,正确答案选 D;由“既拜神,也拜人”可知是有宗教色彩的,故 A 错误;题干并没有体现程序的变化,只是对象的变化,故 B错误。点睛:“变化”是这个题目最该关注的核心信息, “天、地、祖”变为“天、地、君、亲、师” , “天、地淡出,

4、下降;祖变成君、亲、师 ,上升” ,这两个变化如果解读正确,答案就出来了。这也是高考比较关注的焦点能力问题。3.有学者指出:国君时常通过不断纳妾来显示自己的实力与财富,于是就有了同父异母的许多个儿子。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送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 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D. 抨击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答案】C【解析】宗法制下,由于国君“可以根据其

5、喜好,来挑送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 ,才引发“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 ,故 C 项正确;根据材料“在理论上然而在实际运作中” ,讲的是理论与现实并不完全相符,非否定其合法性,故 A 项错误;首先,根据材料不能断定属于商周;其次,宗法制在理论上规定明确,故 B 项错误;一夫一妻多妾制虽然给权利继承带来一定的复杂性,但材料主题不是婚姻制度,故 D 项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 ,明确材料主旨,分析解答即可。4.王家

6、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到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 ”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A. “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3 -B. 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C. 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D. 君主专制取代了宗法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以宗法制为基础,在地方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要对周王缴纳贡赋、定期述职、听候周王的调遣,而在封地内则享有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秦朝地方长官不是世袭的,是皇帝直接

7、任命的,是一种官僚体制,因此本题应选 C 选项。A 选项错误,周秦都是家天下;C 选项说法不够全面,没有考虑到宗法的问题;D 选项说法错误,宗法制一直存在。5.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 ,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 。 ”材料表明A.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答案】D【解析】由“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

8、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 ,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 ”可知由于受血缘亲疏的影响,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 D 项正确;由“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说明作者强调的是两者结合的消极影响,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中心是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所产生的效果,故 AC 项错误。点睛:对材料“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 ,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 ”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6.历史转型是个非常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20 世纪 90 年代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 ,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

9、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 4 -点是A.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B. 皇权和神权相结合C. 家国同构D. 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封建”阶段并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夏商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政权与血缘纽带关系密切结合,家国同构;“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始于西汉武帝时期,时间不符合,排除 B;A 项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典型特征,始于秦朝;“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是“帝制”阶段的特点,典型事例有秦朝“焚书坑儒”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因此 D 项错误。所

10、以答案选 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7.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 、 “家长制” 、 “官僚政治” 、 “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

11、料“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 、 “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等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相关内容。据此,结合所学可知,比较、分析选项,可知:“有权就有一切” ,即指皇权制;“蒙昧主义” ,即指儒家思想(儒家封建伦理纲常) ,D 项正确;道家思想不符合天命观,故 A 和 B 错误;三公不是专制制度,C 错误。所以选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皇权制度8.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 5 -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

12、制的特点A.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B. “国”与“家”同治C. 垂直管理、分层管理D. 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材料中说“九卿”的原先职能是皇家的内侍机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这种机构转为行政机构,这反映了秦朝的中央官制是为皇家服务的, “国”“家”同治的特点,故 B 项正确;而 A 项是现象,不是“本质” ;C 项与题干无关;D 是指郡县制。故选 B。点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1)皇帝制度:皇权至上,大权总揽;“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13、、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4)制订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5)制定法律,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9.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 。这反映出A. 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B. 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C. 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D. 秦汉处

14、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答案】D【解析】- 6 -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西周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实现了家国同构,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是宗法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故 A 项排除;秦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非沿袭了西周的宗法制,故 B 项排除;三公九卿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逐步确立的体现,与宗族观念无关,故 C 项排除;材料中“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体现秦朝和汉初政治制度还受到宗法制的影响,但秦汉也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确立和发展阶段,故 D 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政治制度10.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

15、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 , “治天下如运诸掌然” 。这表明A. 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B. 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C. 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D. 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 , “治天下如运诸掌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故 B 项正确。ACD 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6、郡县制11.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 。春秋时, “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A. 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B. 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C. 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D. 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 7 -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丞相制度出现在秦朝,与材料时间不符,A 项排除。材料提及丞相是“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 ,其

17、职责不是主要防止诸侯失仪,B 项排除。材料提及西周时期的“相礼” ,不能体现礼仪制度的完善,C 项排除。材料出现的丞相雏形是“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 ,可见它一开始就拥有较高的权力,D 项正确。故选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丞相制度。12.2019 年 2 月 5 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 ,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 , “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 中央集权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 独断性和随意性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答案】D【解析】从材料的信息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

18、“政月”改为“正月” , “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可以看出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的史实,故选 D。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排除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体现为用神权巩固王权,如商朝重视占卜和祭祀等,排除 B;材料没有体现皇帝决策的信息,排除 C。13.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如下表,下列吻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规律与特点的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 明 清高层政区 州 行省 布政使司 省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加强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重要原因

19、- 8 -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上稳下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存在矛盾与困局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使得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因此加强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重要原因,故正确;依据表格可知,秦汉到清地方制度不断的发展变化,因此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故正确;从表格可以看出,秦到元地方制度不断变化,到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后,基本稳定下来,故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行政权力的不断削弱,地方行政效率也随之降低,故正确;结合所学可知

20、,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规律是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地方自主性被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故错误;正确,故选 D。1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汉书武帝纪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后汉书左雄列传雄又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帝从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A. 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B. 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 9 -C. 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D. 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答案】D【解析】从材料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

21、,举孝廉为郎中可以看出,东汉末年,察举制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与设计之初相背离,故 D 项正确;A 项错误,错在“唯一标准” ;B 项错误,选官制度的发展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C 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察举制在不断走向末路。15.有学者论及唐朝科举制:“有案可稽的唐代 73 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包括宗室)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 56 人,占 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 11 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 6 人,占 82。估计这少数几个出身微寒的,也并非来自一般平民或农户,多半是破落官僚家庭,至少是个小地主,只是近几代无人做官而已”对上文理解正确的是A. 唐朝科举所选拔的人才

22、多处在社会上层B. 唐朝科举制已经成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C. 唐朝科举考试实现了真正的广开才路D. 唐朝科举考试是九品中正制的延续【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比例数字可以直接看出科举所选拔的人才其实仍然是多处在社会上层的,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B 本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多处在社会上层说明了并未实现了真正的广开才路,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科举考试和九品中正制有很大的不同,并不是九品中正制的延续,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点在于要抓住比率的高低,强调社会上层然是最多的。16.元朝在行省辖区和疆界范围上有很明确的划分,尤其是

23、江浙行省所辖的“四至八到” ,史书记载最为明晰,即东至大海,西至鄱阳湖与江西行省南康路接界,北至扬子江与河南行省扬州路接界,南与江西行省潮州路接界,东南到漳州路海岸接界,西南与江西行省建昌路接界,东北到松江府海岸,西北与河南行省安庆路接界。从材料可以得出元朝设行省主要目的A. 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中央财政需要B. 打破地理界限加强中央军事控制- 10 -C. 有利于地方官员在行省内的管理D. 防止武将专权加强对地方的监察【答案】B【解析】据材料“行省辖区和疆界范围上有很明确的划分江浙行省所辖的四至八到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行省制往往打破了自然地理的界限,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中央对地方

24、的控制,故 B 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行省制满足中央财政需要的问题,故 A 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加强地方官员在行省内的管理的目的,故 C 项错误;材料也不能反映防止武将专权的问题,也没有体现行省对地方的监察的问题,故 D 项错误。故选 B。17.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 前 195 年 15 郡汉文帝十六年 前 164 年 24 郡汉景帝中六年 前 144 年 68 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 106 年 108 郡、国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

25、益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从表格中的郡国数据来看,郡和国越来越多,王国势力日益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在此背景下,集中国力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故答案为 C 项。王国与朝廷的矛盾逐步得到解决,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单位的变化,没有涉及中央行政体制,排除B 项;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缩小,排除 D 项。18.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说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 11 -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A. 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B. 有助于加强中央

26、对地方的控制C. 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D. 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行省制。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推行行省制的本身目的就在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具体的规划和设置来看也是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选 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行省制是打破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行省制在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和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没有直接的关系,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行省制是对整个地方的制度而非仅仅对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选项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名师点睛】此类试题可以采用“回归教材”法,其实教材才是

27、任何命题者的重要依据,因为无论高考命题怎么变化肯定都会有教材的痕迹,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回归教材法就是利用试题的这一特点,将题干表述内容定位在教材中,紧紧抓住和教材相关的“蛛丝马迹”从而确定正确选项的一种方法。19.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 ”这表明A. 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B. 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C. 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D. 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将领即

28、使领兵打仗获胜的荣誉也不及考上状元,说明当时文人的地位高于武将,这是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即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C 项正确;题干不能得出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排除;题干强调的不是宋代- 12 -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也不是强调科举制的作用,排除 B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的分析,结合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即可得出答案。20.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中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 ,仍凭借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

29、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 。唐太宗时为改变这种状况,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 ,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该做法无法A. 肯定现有政治秩序,维持政权稳定B. 使谱牒在选任官员时作用减小C. 抑制旧士族影响,加强君主专制D. 扩大政权基础,维护国家统一【答案】C【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读材料的能力。唐太宗的谱牒改革降低了原来世家大族的等级地位,有利于打破原先的世家大族对于官位的绝对控制,从而巩固新有的秩序,维持政权稳定,故 A 项可以做到。唐朝初年,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对官位控制的影响仍然存在,官方改革谱牒,降低了世家大族的等级地位,有利于削弱这种影响,故

30、 B 项可以做到。谱牒改革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世家大族对官位的控制,抑制其在社会上的影响,故 C 项可以做到。该措施使得一些新的家族地位上升,同时也削弱了原来世家大族的政治影响,引起了一定程度的社会矛盾,统治集团仍旧是地主阶级,并没有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统一,材料也没有体现这一点,故 D 项无法做到。本题要求选择无法做到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 D。点睛:逆向型选择题(否定选择题)的做法。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取否定式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 、 “无” 、 “没有” 、 “不正确” 、 “错误的” 、 “不包括” 、 “无关的”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它

31、主要适用于难度稍大的组合型选择题和逆向型选择题,重在考查学生再现史实和比较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21.日本历史学者堀敏一在唐宋间的变革和宋代社会中说:“宋代以后,即使是地方也有数位官僚分掌政务,使权限不至于集中在某一人手中,各个机构也直属皇帝。例如宋代的地方行政中最高行政区划是路 ,在此设置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别掌控民政、财政、军政及司法。同样,宋在路的下级行政区划中设立通判,使其与知事具有同等地位,以便监视。 ”该学者旨在说明- 13 -A. 宋朝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得到了加强B. 宋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C. 宋朝的“权力制衡”取得了一定效果D. 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趋于合理【答

32、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在此设置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别掌控民政、财政、军政及司法。同样,宋在路的下级行政区划中设立通判,使其与知事具有同等地位,以便监视”可以判断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本题选择项;B 中监察制度处理中没有提及;C 中制衡不是专治社会特点;D 中趋于合理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政治汉到元时期政治宋代加强集权措施【名师点睛】汉朝到元朝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阶段。复习时注意一个“继承” 、把握两个“趋势” 、抓住三个“创新” 。一个“继承”:西汉和唐朝明显继承了秦朝和隋朝的政治制

33、度。两个“趋势”:一是从汉到元宰相制度的变化,体现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二是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三个“创新”:从汉到元时期,开创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机构) 、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 、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 ,这三大制度不仅对中国古代而且对当今社会都有重要影响。2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述古代某一制度时说“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这一制度是指九品中正制B. 该制度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 该制度下选官重视品行D. 该制度促进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答案】D【解析】试题

34、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讲的是穷苦弟子经过寒窗苦读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制度指的是科举制度,这一制度促进了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变,所以答案选 D,排除 A。B 与材料无关,排除;C 指的是察举制。- 14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23.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 ,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 ”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A. 秦朝的三公九卿B. 汉朝的“中朝”C. 隋唐的三省六

35、部D. 宋朝的枢密院【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 ,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为改变汉初以来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重用近臣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形成“中朝”制度,原来的三公九卿成为外朝,故 B 项符合题意;A、C、D 均为中央政府正式设立的行政制度或官员,并非出身于“私臣” ,故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 ,结合所学我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史实分析解答。24.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

36、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 。可见古代中国A.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B. 监察官员位高权重C. 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D. 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信息可知是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D 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排除 A;弹奏宰相是监察官的职责,并不是因为地位高,与材料“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 “仅七品的

37、- 15 -察院长”不符,排除 B;材料没有体现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排除 C。所以选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制度25.旧唐书载, (杨绾)上疏条奏贡举之弊曰:“今之取人,令投牒自陈,非经国之体也。望请依古制,县令察举孝廉,审知其乡间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于州。自县至省,不得令举人辄自陈牒。 ”材料反映杨绾A. 主张恢复察举的古制B. 反对科举取士的制度C. 要求完善科举的流程D. 注重科举的品德考察【答案】D【解析】材料“条奏贡举之弊” ,可见杨绾反对恢复察举的古制,排除 A;杨绾在上书中希望朝廷能“县令察举孝廉,审知其乡间

38、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于州” ,这是针对当时的科举制度没有能够体现官员的品行考察的弊端而想出的办法和建议,故排除 BC,选 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切入点是把科举制与察举制举行比较,认为科举制度存在不足,也要注重品行。26.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A. 都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B. 都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C. 都体现了权力制

39、约和平衡D. 都不同程度为后世所借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只适合我国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我国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古希腊和近代英国分权的目的是保证民主发对专制的出现。中国唐代分权指的是分散相权,C 只适合古代希腊和近代英国,排除。结合所学可知,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 16 -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都不同程度为后世所借鉴。因此选择 D。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唐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三省六部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影响;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洛克的分权思想君主立宪制。27.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认为:“第一帝国” (秦汉)的政体还带贵族性

40、格,世族力量强大;而“第二帝国” (隋唐宋)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 “第二帝国”与“第一帝国”相比主要的区别是A. 官僚政治的形成与否B. 选官制度的形成与否C. 经济重心的南移与否D. 政治结构和经济格局的变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可知, “第一帝国” (秦汉)时期主要是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地区。而“第二帝国”(隋唐宋)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为完善的三省六部制,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从而造成中国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故应选

41、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结构的变化28.总督始设于明朝,明初常遣尚书、侍郎、都御史至地方解决紧急问题或安抚军民,这些总督因事而设,事毕即撤;明朝中叶,总督近于定制,管辖范围在一省之上,多至五省,其作用主要是协调各省关系,防止各地方之间因互不相属而互相推诿。总督职位的设置A. 约束了官员权力滥用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 削弱了地方三司分权D. 有效防止官员的腐败【答案】B【解析】总督的职责是“防止各地方之间因互不相属而互相推诿” ,显然这一官职的设置对于提高地方效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故 B 正确;材料总督目的是协调关系,不是约束官员贪污,故- 17 -A 和错误

42、;总督不干涉地方三司的权力,故 C 错误。29.明初,废行省设三司,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 。清朝沿袭明制,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 ,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这反映了明清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 政治制度不断成熟D. 地方机构办事高效【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不难得知,中央派遣专职官员掌管地方军政事务,使得地方的权力削弱,故 A 项错误;中央政府通过直接派遣的地方大员,直接掌控地方权力,表明中央集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加

43、强,故 B 项正确;中央派遣地方专职要员并不代表政治制度的不断成熟,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地方机构办事效率的相关提及,故 D 项错误。30.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 “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 “皆众太监分批” ,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A. 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 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 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在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获得“票拟”职权的同

44、时,又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这种做法是通过宦官与内阁的共同参与、互相制约来保证皇权独尊。故答案为 B项。A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 项结论片面,排除;D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31.民间信仰中城隍是由死去的名人或者有功劳者担任的,并必须是公正无私者。宋代,祭祀城隍列入国家祀典,城隍庙普及各府、州和县。明太祖朱元璋对城隍特别崇敬,更册封京师、府、州、县四级城隍,各地最高官员需定期主祭。这反映出- 18 -A. 朝廷利用神道为政治服务B. 中国古代信仰的多样性C.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D. 宋明两代多任用正直大臣【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宋代,祭祀城隍列入国家祀典,城隍庙普及各府、州和县

45、明太祖朱元璋对城隍特别崇敬,更册封京师、府、州、县四级城隍,各地最高官员需定期主祭”可以看出宋代、明代利用神道为政治服务,故 A 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不出信仰的多样性,故 B 项错误;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不可能一致,故 C 项错误;D 项与题干材料没有直接关系,应排除。点睛:材料“宋代,祭祀城隍列入国家祀典,城隍庙普及各府、州和县明太祖朱元璋对城隍特别崇敬,更册封京师、府、州、县四级城隍,各地最高官员需定期主祭”是解题的关键。32.明朝宦官专权的局面更甚于唐朝。熹宗时宦官魏忠贤炙手可热,权倾朝野, “自内阁六部,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 ,人们“只知有太监,不知有天子”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朝:

46、A. 皇权被严重削弱B. 君主专制更趋强化C. 宦官凌驾于皇帝之上D. 内阁制名存实亡【答案】B【解析】皇权是不断加强,而不是削弱,排除 A;CD 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而且题干信息也体现不出,均排除;明朝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内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专制皇权强化的表现,故选 B。33.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 。 “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 ,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 “执奏” ,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A. 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B. 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

47、中大臣- 19 -C. 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D. 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答案】D【解析】“内阁如不同意、拒绝拟旨”等字眼足以证明在明代内阁对皇权还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的,选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明代君主专制是加强的,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B 在材料中根本就没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明代的内阁和近代的内阁有质的区别,明代内阁并非近代内阁的雏形,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内阁如不同意、拒绝拟旨”体现的是内阁对皇权的制约。34.1397 年,刘三吾等受命主考会试,结果录取的都是南方人。这引起北方士人的强烈不满。朱元璋命张信等人

48、复查,但结果仍如此。有人上告说刘张等人串通,朱元璋大怒,在处置了刘张等人后,又亲自阅卷,最后录取的都是北方士人,史称“南北榜事件” 。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科举公平选拔人才古今同理B. 解决考试和区域公平的矛盾C. 笼络北方士人借以巩固政权D. 避免科举取士过分倾向南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朱元璋发迹于南方,朱元璋的行为实际上是借科举考试这一事件,来拉拢北方士人,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应选 C。ABD 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的选官制度明代的科举制度3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

49、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B. 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C. 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 20 -D. 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答案】C【解析】【详解】从“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军机处在加强君主专制的程度上比内阁制更进一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设置之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皇帝掌握决策权和行政权,这是古代政治的一大变革,故 C 项正确;明代的内阁不是官方正式机构,其职能只是皇帝在决策时进行咨询,因此内阁制不是宰相制的继承,故A 项错误;清代设立军机处,一切大事均由皇帝独断,大臣不得参与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