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7、28课时综合检测卷.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933064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7、28课时综合检测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7、28课时综合检测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7、28课时综合检测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7、28课时综合检测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7、28课时综合检测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综合检测卷(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时量 90 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 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第卷 (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

2、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商代的国家政体是方国联盟制,商王不过是“盟主” ,而周王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可见,与商代相比,西周A. 对地方实行间接统治 B. 依靠血缘关系维系统治C. 依靠分封以开疆拓土 D. 王权政治得到一定加强解析:材料反映了周与商相比,王权的权威提高,不能说明对地方是否间接管理,A项错误;分封都是依靠血缘关系维系政治统治,B 项错误;分封都扩大了王朝的统治疆域,C 项错误;从商朝商王是“盟主”到西周周王权威至高无上,说明王权得到了加强,D 项正确。答案:D2. 孔子所编的春秋在遣词用字方面非常讲究,

3、如鲁君遇“弑”者有四人(隐、闵、子般、子恶) ,被戕于外者一人(桓公) , 春秋对此或书以“薨” ,或书以“卒” 。这一表述体现了孔子A. 评判历史的价值观 B. 记载历史的客观性C. 纪传体的叙史模式 D. 评价历史的公正性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春秋对于用词非常讲究, “弑” “薨”体现出孔子对于当时等级秩序的推崇,实质上反映了孔子评判历史的价值观,A 项正确;孔子记载历史具有一定的主观性,B 项错误;春秋是编年体史书,C 项错误;孔子的春秋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不是评价历史的公正性,D 项错误。答案:A3. 汉初,陆贾告诫刘邦,守天下与夺天下不同,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 “汤武

4、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他在新语本行中,还提出了“治以道德为上”的观点。据此可知,陆贾A. 告诫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 B. 治国理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C. 阐述了社会教化的必要性 D. 反对汉初黄老思想的治国方略解析:A 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可以排除;根据“治以道德为上”可知,陆贾注重道德教化,符合儒家思想,B 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明陆贾提出“治以道德为上”的观点,没有阐述社会教化的必要性,排除 C 项;材料无法体现反对汉初黄老思想的治国方略,排除D 项。答案:B24. 南北朝时期,史籍中有关巴蜀豪族称谓的词汇通常有“大姓” 、 “大族” 、 “豪族” 、 “著姓”等等,但隋唐以

5、来, “土豪” 、 “富室” 、 “富人” 、 “田家”等词汇取而代之,特别是中唐以后,这种情况变得尤为常见。这主要反映了A. 商品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B. 传统宗法血缘组织的弱化C. 赋税制度调整加剧了土地兼并 D. 地方势力割据的风险加大解析:材料总没有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 A 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隋唐以来豪族阶层向“富民”阶层转化反映出了隋唐以来传统的宗法性血缘组织的松懈弱化和家庭社会功能的强化,B 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出赋税制度的改变,C 项错误;“富民”阶层在政治上更多的是扮演了王朝支持者和维护者的角色,D 项错误。答案:B5. 开元年间,唐玄宗改贞观十道为十五道,每道

6、设立一名固定的监察官员采访处置使。玄宗后期,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这一变化A. 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B. 使藩镇割据局面最终形成C.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析:A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体现藩镇割据,排除 B 项;集权于一身,不一定会提高行政效率,排除 C 项;材料中采访处置使变为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兵权和监察权于一身) ,说明地方权力的相对膨胀,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 项正确。答案:D6. 宋初文书写道:“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 ”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仁宗朝的宰

7、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 57 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 ”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 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B. 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C. 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 D. 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监察制度的变化,A 项错误;据材料“凡制赦所出,必自宰相”到“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再到“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 57 人”可知,宰相的权力在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强化,故 C 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政治统治清明” ,也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故 B、D 两项错误。答案:C7. 隆庆三年(1569),大学士高拱上疏反

8、映商人的愁苦和商业的窘困,并奏请皇帝革除宿弊。之后张居正提出农商荣枯相因,进一步肯定商业的作用。明代中后期,部分士大夫认为经商有成,在价值上也等同于读书有得。这些史实折射出A. 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B. 商业繁荣推动了文化重心转移C. 货币体系转向为以银本位为主 D. 商业发展影响了士大夫的认知解析: A 项“取代”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题干中没有涉及文化中心转移,B 项错误;材料中也没有提到货币问题,C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时期的部分官员和士大夫肯定了商业发展的作用,联系所学可知,明朝时期商业发展较为繁荣,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士大夫阶层思想的转变,D 项正确。答案:D8. 秦汉时期

9、,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B. 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C. 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D. 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解析:经济中心南移,政治中心在北方,才出现漕运为南北方向,A 项不全面,可排3除;B 项不符合史实,并且也无法说明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的原因,排除 B 项;国家疆域的扩大与漕运方向的转变没有直接联系,排除 C 项;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以前,经济中心在北方,政治中心在西方、北方,所以漕运大致为东西方向,南宋朝后经济中心

10、转移到南方,而元明清都城在北京,所以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说明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是漕运方向改变的主要原因,D 项正确。答案:D 9.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近代国际法茫然无知。而到后来,李鸿章提出了“彼族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等言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A. 中国在被动中与世界接轨 B. 中国的民族危机有所缓和C. 清政府积极收回国家主权 D. 救亡图存的意识开始萌发解析:材料由开始的茫然无知到李鸿章的言论“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表明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伴随着国门的代开,国人思想开始发生转变,中国在被动中与世界接轨,A

11、 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 项错误;清政府积极收回国家主权不符合史实,C 项错误;救亡图存意识开始萌发,应该是林则徐、魏源时期,故 D 项错误。答案:A10.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仍采用“体” 、 “用”范畴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这反映出A. 中体西用已被彻底抛弃 B. 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C.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D. 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解析:A 项中 “彻底抛弃”表述有误;材料并未涉及同主与科学的内容,排除 B 项;根据材料“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

12、同文化高下的标准” ,以及瞿秋白等人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C 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谈中西文化区别的标准,而不是中西文化的融合,排除 D 项。答案:C11. 在 19141921 年,中国面粉进口在最少时仅有 05 万担,国产面粉已能基本实现自给。火柴也由 1914 年的 2384 万箩减为 1918 年的 1334 万箩,减幅达 44。此外,搪瓷制品、精盐、酸碱、卷烟、橡胶制品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制。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A. 出现轻重工业比例失衡的畸形局面 B. 已经实现完全独立的自主发展C. 基本摆脱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 D. 从对外引进到进口

13、替代的转变解析: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轻重工业比例失衡” ,排除 A 项;19141921 年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可能实现完全独立的自主发展,排除 B 项;C 项不符合史实,可排除;数据表明 19141921 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国产面粉、火柴、橡胶制品等一定程度上实现自给,说明近代民族工业逐渐从对外引进到进口替代的转变,D 项正确。答案:D12.(改编题)民国初期,史学界对近代史开端的说法,有“明清之际”与“鸦片战争”两种观点。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则大多以鸦片战争为起点,鸦片战争开端说成为史学界主流观点。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

14、因是A. 史学研究水平的制约 B. 政府更迭频繁的结果 C. 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 D. 民众史学素养的提高 4解析:材料不能说明史学研究水平的高低,A 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政府更迭频繁,B 项错误;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侵华,民族危机严重,故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则大多以鸦片战争为起点,C 项正确;D 项不合史实,明显错误。答案:C13. 胡适在倡导“整理国故”运动时说:“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这表明胡适A. 认为传统思想文化没有系统化 B. 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C

15、. 反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 D. 与新文化运动的宗旨背道而驰解析:A 项表述明显错误,可以排除;根据材料“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胡适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B项正确;C 项材料不能反映;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D 表述错误。答案:B14. 农会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建立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权。1927 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对传统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有力冲击。它推翻了地主阶级政府,成为新的政权形式。这说明当时A. 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性质变

16、化 B. 土地革命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C. 乡村民众政治追求高于经济诉求 D. 中共注重政权建构动员农民革命解析:1927 年中国革命性质依旧是反帝反封建,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B 项错误;材料没有突出民众政治与经济诉求的比较,C 项错误;从材料来看,共产党在国民革命时期格外注重开展农民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国民革命运动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推翻地主阶级政府建立新政权,D 项正确。答案:D15.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国民党第一、二、五战区等虽然都部署了大股部队留驻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但多以失败而告终,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则获得了重大发展。这一现象形成

17、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A. 军队的武器装备不同 B. 游击战战略地位不同C. 作战地域的分布不同 D. 抗战指导思想的不同解析:由于国民党敌后游击队的抗日态度、对游击战重视的程度及军民关系等方面的原因,最终战斗力日益下降,即国共两党抗战指导思想的不同导致结果不同,武器装备、游击战战略地位以及作战区域等均非主要原因,D 项正确。答案:D16. 新中国的建立程序,既不同于美国式的先地方后中央,也不同于苏俄式的先中央后地方,而是中共在局部地区建政后逐步创立全国性政权,继而推动各级地方政权的建立。造成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A.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 B. 各国政党发展成熟程度C. 革命发展所处的基本国

18、情 D. 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不同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苏俄以及新中国政权建立程序的差异性主要在于三国所面临的基本国情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发生在英国在北美所建立的相互独立的十三个殖民地的基础上,苏俄的革命模式是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后夺取中央政府政权实现的,新中国政权是在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C 项正确;A 项包括在 C 项之中,排除;美国独立前尚未出现政党,B 项错误;虽然国际形势对各国政权的建立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排除 D 项。5答案:C17.1954 年 10 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

19、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 ”这反映了中国A. 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B. 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C. 突破美国包围封锁政策 D. 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解析: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表明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与题干无关,排除 A 项;结合所学“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中国的外交思想从强调意识形态的“革命外交”转向了注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外交,B 项正确;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表明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包围封锁政策,C 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中国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D 项错误。答案:B18. 罗马法中规定:“土地所有人无适合的通道而

20、不能有效利用其土地,有权以公正的价格向邻居购买通行权,邻居不得拒绝。 ”由此可知,此规定A. 意在维护公平和正义 B. 严重限制了公民自由C. 旨在调和贵族间矛盾 D. 违背了契约公平原则解析:材料“土地所有人无适合的通道而不能有效利用其土地,有权以公正的价格向邻居购买通行权,邻居不得拒绝。 ”可见这是基于维护土地所有人的利益,但没有根本上损害邻居的固有利益,故选 A 项;取得通行权但付出公正的价格,排除 B 项;材料中是要实现土地所有人的特殊利益而做出自身部分利益的让渡,排除 C 项;材料“以公正的价格向邻居购买通行权” ,说明没有违背契约公平原则,排除 D 项。答案:A19. 法国启蒙学者

21、博马舍在剧作中为老贵族巴尔多洛安排了这样一段台词:“我们这个时代产生过什么东西值得赞扬?尽是些胡说八道的东西,地心引力、电气、种牛痘、 百科全书 、信教自由、思想自由。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法国A. 启蒙运动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B. 启蒙思想推动了近代科学发展C. 出现了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 D. 新旧思想之间存在激烈的斗争解析:启蒙运动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拥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排除 A 项;材料未涉及启蒙思想与自然科学的相互关系,排除 B 项;不满现实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出现反映了浪漫主义风格文学的特征,与材料不符,排除 C 项;根据材料可知,启蒙学者塑造愚昧反动的老贵族形象,旨在嘲讽批判

22、现实社会中的封建旧势力,反映出新旧势力的尖锐对立,D 项正确。答案:D20. 美国宪法规定,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各州在参议院中具有均等代表权,每州 2 名代表;各州在众议院中的代表权以人口为基础,约 50 万人选出一名代表。法律须经两院通过方可生效。这一设计A. 体现了联邦各州间的妥协与平衡 B. 践行了政府权力部门的分权制衡C. 协调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 D. 确保了立法权实践的民意代表性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宪法的内容在大州和小州之间实现了妥协与平衡,故 A 项正确;B 项中的“政府权力部门”题干中没有体现;C 项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材料中没有体现;D 项与材料无关。答

23、案:A21. 上映于 1939 年的前苏联著名影片列宁在 1918中有一句经典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这一台词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6A. 反法西斯战争艰苦卓绝 B. 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C. 新生苏俄政权面临困境 D. 农业集体化运动逐见成效解析: A 与“1918 年”的时间信息不符;据材料时间信息“1918 年”可知,当时处于内战时期,内忧外患,物资匮乏,新生的苏俄政权面临着重重困难,C 正确;1918 年处于内战时期,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尚未展开,B、D 项不正确。答案:C22. 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似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

24、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 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B. 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C. 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D. 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解析:首相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排除 A 项;君主立宪制下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排除 B 项;在责任内阁制形成后,国王不再具有行政权,排除 C 项;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下国王尽管“临朝不理政” “统而不治” ,但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国王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能够起到特殊的作用,D 项正确。答案:D23. 朝鲜战争期间,苏联空军先后出动了 12 个空军师,直接与美国空军空战 1872 次,

25、共击落 1097 架美国飞机;派出高射炮兵进入朝鲜作战,共击落 212 架敌机。对此华盛顿与莫斯科达成默契,共同保守苏联空军参战的秘密。这种默契A. 体现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 B. 说明美苏冷战局势的缓和C. 旨在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 D. 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解析:朝鲜战争中苏联没有明确宣布参战,而实际苏联是派军参战的,因此苏联与美国达成这种默契有利于维护苏联的国家利益;苏联派空军和高射炮兵参战造成了美国战机的大量损失,是美军的耻辱,因此美国与苏联达成这种默契有利于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故这种默契旨在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苏攻美守的态势,而双方战场对抗明显不能说明美苏冷战

26、有缓和,也不可能推动朝鲜战争的和平解决,A、B、D项错误。答案:C24. 1971 年,英国失业率正在上升,失业人数超过 100 万,这个数字人民很难接受。新当选的保守党政府立即着手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又出现了更大程度上的通货膨胀。为解决上述问题,英国政府A. 进一步扩大福利国家规模 B. 调整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C. 加强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D. 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解析:扩大福利国家规模属于政府加强干预的手段,A 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政府为了解决失业问题加大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结果造成更大程度的通货膨胀。为了解决此问题,英国政府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调整了资本

27、主义的运行机制,故 B 项正确,C 项错误;美国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D 项错误。答案:B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第 25、26 题为必做题。第 27、28、29 题为选做题。共 52 分。)25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7明初规定“服不锦绮”“服布素”。明中后期,士子冠服追求诡异,颜色鲜丽,花样多变,百姓着装也“俗尚日奢”。饮食方面,明初“筵不尚华”,自天顺、成化后,官僚和商人阶层品尝山珍海味,一桌酒席花费数十两甚至上百两银子是屡见不鲜,普通人家亦“有客必设专席,餐必丰腆”。按洪武年间礼制,庶民庐舍不得超过三间、五架,不许涂饰彩色;器皿不得

28、描金,只能用铜、铁。明中期后,这些规定皆被突破。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民国成立后,政府颁行了男女礼服形制的法令,人们可以按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选择服饰。洋装在中国的流行,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与此同时,政府开展了剪辫、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材料三 20 世纪 80 年代后,国人的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近十多年来,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家庭拥有小汽车在 30 年前不可想象。今天

29、家庭轿车已成为许多家庭重要的交通工具。文化方面,2011 年一项调查表明,国民年阅读量为:以色列 60 本、日本 40 本、法国 20 本、韩国 11本、中国 435 本。年人均购书量:以色列 64 本、俄罗斯 55 本、美国 50 本,中国不足 5本。摘编自焦润明等著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中后期生活消费方式的变化,并说明其变化的时代背景。(8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习俗风尚变革的积极影响。(8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活的变化。(9 分)答案:(1)变化:从俭约(或朴素)、刻板到奢侈;“违

30、礼逾制”。(4 分)背景: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和市民阶层发展壮大,刺激人们追求消费享乐。(4分)(2)积极影响:有利于培育中国人自由、平等的现代意识;有利于改变陋习,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8 分)(3)评析: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推动了社会进步,但是,国人在年人均读书量和人均购书量方面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还应注重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9 分)26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陈忠实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

31、,是一部描绘中国近代农村社会 50 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白鹿原是陕西滋水县的一个小山村,白鹿两姓的白嘉轩、鹿子霖为族长之位长期争斗不已。“皇帝失了龙庭”后,县城警察四处剪人辫子,张榜公示禁止缠足,白鹿原陷入恐慌。十多年后,蒋介石的北伐波及滋水,白鹿两姓许多后生加入国共两党。长工黑娃带头8成立了“白鹿原农民协会”,批斗两大地主白嘉轩、鹿子霖。很快,南方传来消息,蒋介石铡了许多共产党,黑娃逃匿山中。鹿子霖之子兆鹏辗转到了陕北根据地,并在中条山抗战中因功提拔为八路军团长。1948 年 5 月,鹿兆鹏回到滋水县策动起义成功,滋水县解放。结合晚清

32、民国历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答案:示例:情节:滋水县警察在“皇帝失了龙庭”后,四处剪辫,张榜禁止缠足。(2分)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辛亥革命后移风易俗现象。(2 分)概述和评价: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等。移风易俗,冲击了封建观念,有利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妇女解放;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8 分)请考生在第 27、

33、28、29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27 (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20 世纪 20 年代末在中国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其初起时是乡村教育运动,主要参与者有美国归来的中国留学生,大专院校以及从事职业教育和平民教育的教育家和团体。由于中国农村经济的衰败,乡村教育运动很快转向乡村建设。1930 年后,各种乡村建设试验区在各地涌现。乡村建设工作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国民党中央的重视。1932 年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决定建立“县政建设试验区” ,将民间的乡村建设和官方的地方自治相会合,1933年,乡村建设协进

34、会的召开,使各地分散的乡村建设运动走向合作。虽然乡村建设运动在提高教育水平、改良农业、移风易俗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最终并未实现复兴农村经济的目的。不过乡村建设运动中广大知识分子“深入民间” ,走与农民相结合的道路,其历史意义应予以充分肯定。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概括乡村建设运动发展演变所体现的特点。 (7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 (8 分)答案:(1)特点:重点由乡村教育转向乡村建设;由民间主导转向政府与民间的结合;由分散转向合作;受西方文化与中国现实的双重影响。 (7 分)(2)积极影响: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改良农业

35、;促进农村移风易俗;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对后世影响深远。 (6 分)消极影响:未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加重农民负担;未实现农村经济复兴。 (2 分)28 (15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48 年 3 月,美国政府决定禁止向苏联和东欧各国出口战略物资。1949 年末至 1952年 8 月,巴黎统筹委员会和中国委员会相继建立,这标志着美国经济遏制战略扩大成为整9个西方世界的共同行动。美国追求的基本目标是阻遏苏联集团战争潜力的增长、加剧苏联集团内部政治经济关系的紧张化,而“对共产党中国的贸易管制,不仅要阻碍其战争潜力的增长,而且还要阻碍其工业化” 。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决定局部缓和对

36、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贸易管制,继续维持现行对中国和朝鲜的管制水平。其次,将技术转让更加明确地纳入东西方贸易管制的范畴。1954 年和 1958 年,巴黎统筹委员会相继两次调整国际管制清单,将对西方军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物资增补进来,而将那些美国和西欧国家认为在军事方面再没有发展前途的物资,或者是苏联已经具备同等研制能力的物资删除出去,1960 年,巴黎统筹委员会通过了“行政例外程序” ,其中规定,巴黎统筹委员会各成员国有权自行确定“例外程序”出口的物品种类,无须事前获得巴黎统筹委员会的批准,事后向巴黎统筹委员会申报备案。崔丕北约组织对苏联能源设备禁运政策的缘起与影响(1)根据材料

37、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禁运政策的目的及特点。 (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禁运政策的影响。 (6 分)答案:(1)目的:企图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3 分) 特点:由美国发起后扩大为西方共同行动;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不断调整;禁运不但涉及苏联还涉及中国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既禁运能源设备,还实行关键科技的管制和封锁。 (6 分)(2)影响:恶化了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环境;充分展露了美国霸权主义野心;加剧了冷战和两极对峙格局;不利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联系的加强。 (6 分)29 (15 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邹韬奋(18951944)是我国著名的记者、出版家。192

38、6 年他担任生活周刊责任编辑,并成立了“书报代办部” ,专办读者服务业务;九一八事变后,他接连发表文章,号召全国未死尽人心的人“组织起来,扩充起来,共同奋斗,共同制裁已死尽人心的人之行为” 。1933 年生活周刊被国民党政府查封。1935 年邹韬奋又创办大众生活周刊。他提出“力求民族解放的实现,封建残余的铲除,个人主义的克服”三大目标。邹韬奋还与沈钧儒等人,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主张“共同联合起来抗日救国” ,后来国民政府以“危害民国罪” ,逮捕了邹韬奋等七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抗战期间,邹韬奋先后出版了全民抗战战地版五日刊和全民抗战通俗版周刊;销售量突破 30 万份,居全

39、国刊物发行量之冠。1941 年重办大众生活 ,邹韬奋大声疾呼:“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紧急问题,就是如何使分裂的危机根本消灭,巩固团结统一,建立民主政治,由而使抗战坚持到底,以达到最后的胜利。摘编自邹韬奋年谱(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邹韬奋参与文化爱国事业的特点。 (7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邹韬奋参与文化爱国事业的影响。 (8 分)答案:(1)一生致力于文化爱国事业;立足于服务大众;体现时代主题;具有爱国情怀;不畏强权;形式多样化。 (7 分)(2)推动了近代中国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8

40、分)10综合检测卷(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48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A B B D C D D A C D C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答案 B D D C B A D A C D C B二、非选择题(计 52 分)25 (1)变化:从俭约(或朴素)、刻板到奢侈;“违礼逾制” 。背景: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和市民阶层发展壮大,刺激人们追求消费享乐。(2)积极影响:有利于培育中国人自由、平等的现代意识;有利于改变陋习,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有利

41、于促进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3)评析: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推动了社会进步,但是,国人在年人均读书量和人均购书量方面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还应注重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26示例:情节:滋水县警察在“皇帝失了龙庭”后,四处剪辫,张榜禁止缠足。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辛亥革命后移风易俗现象。概述和评价: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等。移风易俗,冲击了封建

42、观念,有利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妇女解放;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27 (1)特点:重点由乡村教育转向乡村建设;由民间主导转向政府与民间的结合;由分散转向合作;受西方文化与中国现实的双重影响。(2)积极影响: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改良农业;促进农村移风易俗;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对后世影响深远。消极影响:未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加重农民负担;未实现农村经济复兴。28 (1)目的:企图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特点:由美国发起后扩大为西方共同行动;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不断调整;禁运不但涉及苏联还涉及中国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既禁运能源设备,还实行关键科技的管制和封锁。(2)影响:恶化了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环境;充分展露了美国霸权主义野心;加剧了冷战和两极对峙格局;不利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联系的加强。1129 (1)一生致力于文化爱国事业;立足于服务大众;体现时代主题;具有爱国情怀;不畏强权;形式多样化。(2)推动了近代中国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AECMA PREN 3773-003-1994 Aerospace Series Circuit Breakers Single-Pole Temperature Compensated Rated Currents 1 A to 25 A Switching Capacity 65 IN 1 000 A Max Part 003  Metric Thre.pdf AECMA PREN 3773-003-1994 Aerospace Series Circuit Breakers Single-Pole Temperature Compensated Rated Currents 1 A to 25 A Switching Capacity 65 IN 1 000 A Max Part 003 Metric Thre.pdf
  • AECMA PREN 3773-004-1994 Aerospace Series Circuit Breakers Single-Pole Temperature Compensated Rated Currents 1 A to 25 A Switching Capacity 65 IN 1 000 A Max Part 004  UNC Thread .pdf AECMA PREN 3773-004-1994 Aerospace Series Circuit Breakers Single-Pole Temperature Compensated Rated Currents 1 A to 25 A Switching Capacity 65 IN 1 000 A Max Part 004 UNC Thread .pdf
  • AECMA PREN 3774-001-1994 Aerospace Series Circuit Breakers Three-Pole Temperature Compensated Rated Currents 2 A to 25 A Switching Capacity 65 IN Part 001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df AECMA PREN 3774-001-1994 Aerospace Series Circuit Breakers Three-Pole Temperature Compensated Rated Currents 2 A to 25 A Switching Capacity 65 IN Part 001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df
  • AECMA PREN 3774-003-1994 Aerospace Series Circuit Breakers Three-Pole Temperature Compensated Rated Currents 2 A to 25 A Switching Capacity 65 IN Part 003  Metric Thread Fasteners .pdf AECMA PREN 3774-003-1994 Aerospace Series Circuit Breakers Three-Pole Temperature Compensated Rated Currents 2 A to 25 A Switching Capacity 65 IN Part 003 Metric Thread Fasteners .pdf
  • AECMA PREN 3774-004-1994 Aerospace Series Circuit Breakers Three-Pole Temperature Compensated Rated Currents 2 A to 25 A Switching Capacity 65 In Part 004  UNC Thread Fasteners Dis.pdf AECMA PREN 3774-004-1994 Aerospace Series Circuit Breakers Three-Pole Temperature Compensated Rated Currents 2 A to 25 A Switching Capacity 65 In Part 004 UNC Thread Fasteners Dis.pdf
  • AECMA PREN 3776-2009 Aerospace series Pins quick release two balls single acting single locking shank and spindle  L  type handle in corrosion resisting steel Edition P 1《航空航天系列.耐腐.pdf AECMA PREN 3776-2009 Aerospace series Pins quick release two balls single acting single locking shank and spindle L type handle in corrosion resisting steel Edition P 1《航空航天系列.耐腐.pdf
  • AECMA PREN 3777-1999 Aerospace Series Pins Quick Release Single and Double Act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Edition P 1《航空航天系列.快速断路、单动和双动销 技术规范》.pdf AECMA PREN 3777-1999 Aerospace Series Pins Quick Release Single and Double Act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Edition P 1《航空航天系列.快速断路、单动和双动销 技术规范》.pdf
  • AECMA PREN 3778-2009 Aerospace series Pins quick release two balls double acting single locking shank and spindle  L  type handle in corrosion resisting steel Edition P 1《航空航天系列.耐腐.pdf AECMA PREN 3778-2009 Aerospace series Pins quick release two balls double acting single locking shank and spindle L type handle in corrosion resisting steel Edition P 1《航空航天系列.耐腐.pdf
  • AECMA PREN 3779-2001 Aerospace Series Polycarbonate Sheet Dimensions Edition P 1《航空航天系列.聚碳酸酯板 尺寸 P.第1版》.pdf AECMA PREN 3779-2001 Aerospace Series Polycarbonate Sheet Dimensions Edition P 1《航空航天系列.聚碳酸酯板 尺寸 P.第1版》.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