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海东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933883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海东市海东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青海省海东市海东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青海省海东市海东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青海省海东市海东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青海省海东市海东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海东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生物必修 2 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1.下列有关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选取豌豆作试验材料B. 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研究C.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D. 采用从多对相对性状到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答案】D【解析】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选取豌豆作试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A 正确;孟德尔采用了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研究,B 正确;孟德尔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C 正确;采用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从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

2、研究方法,D 错误。2.下列哪一项不是孟德尔在遗传学上获得成功的因素A. 运用减数分裂理论验证自己的假说 B. 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处理实验数据C. 选用豌豆纯系作为杂交实验材料 D. 先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着手研究【答案】A【解析】孟德尔并没有运用减数分裂理论验证自己的假说,其通过测交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说,A 错误;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处理实验数据是孟德尔在遗传学上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 正确;选用豌豆纯系作为杂交实验材料是孟德尔在遗传学上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C 正确;先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着手研究是孟德尔在遗传学上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D 正确。3.下列哪项不是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

3、)A. 豌豆闭花授粉 B. 豌豆自花授粉C. 豌豆具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 D. 豌豆雌雄同花【答案】D【解析】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有: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豌豆的花大,易于操2作;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综上所述,不属于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D。4.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 AB、Ab、aB、ab 的比值接近1:1:1: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

4、雌、雄生殖器官B. 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 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D. 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的比例应为 1:1,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一定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乙两个容器中共有两对等位基因,又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 AB、Ab、aB、ab的比值接近 1:1:1:1,体现的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 错误;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

5、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B 正确;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等位基因的种类,C 错误;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且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也要相等,D 错误。点睛:注意本题实验是模拟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不是模拟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5.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A. 杂合子自交发生 3:1 的性状分离比B. 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发生 1:1 的性状比C. 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D.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3【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

6、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 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杂合子自交发生 3:1 的性状分离比,这是孟德尔杂交实验现象,A 项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即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 1:1 的性状分离比,B 项正确。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

7、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这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内容,C 项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这不是孟德尔提出的,D 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采用的方法,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6. 基因型为 AaB 的绵羊产生的配子名称和种类( )A. 卵细胞 XAB,X aB B. 卵细胞 AB,aBC. 精子 AXB,AY,aX B,aY D. 精子 AB,aB【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而 B 基因却单独存在,主要是因为性染色体中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

8、存在非同源区段,导致 X 染色体上有 B 基因而 Y 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基因,所以该基因型完整地写出应是 AaXBY,为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精子解:(1)根据分析可知,该个体为雄性个体,其基因型为 AaXBY,产生的配子是精子;(2)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A 和 a 所在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分离,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也同时分离,通过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可能形成四种精子,即4AXB、AY、aX B、aY故选:C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7.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合理的是A.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 格里菲思用肺炎双

9、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转化因子C.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除了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外,还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德尔通过研究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和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分别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 正确;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但并没有证明 DNA 是转化因子,B 错误;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 错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有 DNA 分子进入细菌,

10、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因此该实验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 错误。8.图是“以 32P 标记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锥形瓶内的培养液中有含 32P 的物质,以便用 32P 标记噬菌体B. 过程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C. 若只有 C 中含大量放射性,可直接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D. 实验中 B 对应部分有少量放射性,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答案】B【解析】本实验是以 32P 标记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因此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 32P 标记,会侵入大肠杆菌体内进行增殖,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不能

11、用放射性标记的含 32P 的物质,A 错误。过程为搅拌,目的是使噬菌体的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B 正确。若只有沉淀物 C 中5含大量放射性,可证明噬菌体的 DNA 侵入了大肠杆菌,但若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必须还要再设计一组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实验进行相互对照,C 错误。若实验 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可能是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还未吸附、侵染至大肠杆菌细胞。或培养时间过长,造成部分大肠杆菌裂解,D 错误。【点睛】学生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误差分析不清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误差分析(1)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培养时间短部分噬菌体还未吸附、侵染至大肠杆菌细胞离心后未吸

12、附至大肠杆菌细胞的噬菌体分布在上清液 32P 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高。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大量繁殖大肠杆菌裂解死亡,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离心后噬菌体将分布在上清液 32P 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高。(2)搅拌后离心,将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细胞分离搅拌不充分留在大肠杆菌细胞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随大肠杆菌细胞分布在沉淀物中 35S 标记的一组沉淀物放射性较高。搅拌过于剧烈大肠杆菌细胞被破坏释放出其中的噬菌体 32P 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9.真核细胞某 DNA 分子中碱基 A 占全部碱基的 30%,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 DNA

13、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B. 该 DNA 的一条链中, (CG):(A+T)= 3 : 2C. 该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氢键连接D. 该 DNA 分子中, (A+G) :(T+C)= 1【答案】D【解析】【分析】DNA 分子结构的计算规律:在双链 DNA 分子中,一条单链(CG):(A+T)与互补链的相应的比值相等,与整个 DNA 分子该比值相等。【详解】真核细胞的 DNA 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少量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A 错误;DNA 分子中 A=T=30%,则 G=C=(1-60%)/2=20%,则(CG):(A+T)=2:3,DNA 一条链及其互补链的(C

14、G):(A+T)比值均等于整个 DNA 分子的该比值,即该 DNA 的一条链中, (CG):(A+T)=2:3,B 错误;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是通过磷酸二6酯键连接的,C 错误;DNA 分子中,A=T,G=C,因此, (A+G) :(T+C)= 1,D 正确。【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真核细胞中,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DNA 还可以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10.假设一个 DNA 分子片段中含碱基 T 共 288 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 24,则此 DNA 片段中碱基 G 所占的百分比和数目分别是A. 26 312 个 B. 12 144 个C. 13 156 个 D. 2

15、4 288 个【答案】A【解析】【分析】DNA 分子结构特点:(1)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双螺旋结构;(2)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A-T、C-G。【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DNA 分子中 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已知 DNA 分子中 T 有 288 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 24%,则 DNA 分子含有碱基数=28824%=1200 个;由于A=T,G=C,则 T+G=50%,因此 G 所占的百分比=50%-24%=26%,G 的数量=120026%=312,故选 A。【点睛】解

16、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 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明确不配对的碱基之和等于碱基总数的一半,并能够根据相关公式进行计算。11.下图是起始甲硫氨酸和相邻氨基酸形成肽键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只含有 tRNA 和 mRNAB. 甲硫氨酸处于图中 a 的位置C. tRNA 含有氢键D. 该过程需要 RNA 聚合酶【答案】C7【解析】图中除了含有 tRNA 和 mRNA 外,核糖体内还含有 rRNA,故 A 项错误;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为从左向右,因此 mRNA 的左侧为起始密码子,图中 b 处携带的是甲硫氨酸,B 项错误;tRNA 的局部也会有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C

17、 项正确;RNA 聚合酶为催化转录的酶,该过程为翻译,不需要 RNA 聚合酶,D 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灵活运用其解题。图示表示起始甲硫氨酸和相邻氨基酸形成肽键的示意图,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图中箭头方向表示翻译的方向,即从左向右,因此,图中 a 处表示的是相邻氨基酸,b 处表示的左侧的氨基酸才是起始甲硫氨酸。12.下图是两种细胞中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甲没有核膜围成的细胞核,所以转录翻译同时发生在同一空间内B. 乙细胞的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需要

18、通过核孔才能进入细胞质C. 两种表达过程均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能量,由细胞质提供原料D. 若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了 100 个水分子,则该肽链中至少含有 102 个氧原子【答案】C【解析】甲没有核膜围成的细胞核,为原核细胞,其转录和翻译都发生在细胞质中,即同时发生在同一空间内,A 正确;乙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为真核细胞。真核细胞翻译的场所位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细胞核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必须通过核孔才能进入细胞质,B 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细胞是原核细胞,乙细胞是真核细胞,则甲细胞不含线粒体,其表达过程不能由线粒体供能,C 错误;蛋白质(多肽链)中的氧原子个数等于氨基酸中氧原子个数-脱去的水分

19、子数。根据氨基酸结构通式可知,101 个氨基酸中含有 202 个氧原子,脱去的 100 个水分子含有 100 个氧原子,所以多肽链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 202-100=1028个,D 正确。【点睛】在解答蛋白质中原子个数问题时,需要根据原素守恒原则。如蛋白质(多肽链)中氧原子个数等于氨基酸中氧原子个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根据氨基酸通式可知,氨基酸中至少含有两个氧原子,因此蛋白质中氧原子个数最少为氨基酸个数2-脱去的水分子数。13.关于 DNA 分子复制和基因表达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核 DNA 复制发生在间期而不是分裂期与核 DNA 的载体有关B. 真核细胞内 DNA 分子复制发生在细

20、胞核和某些细胞器内C. DNA 分子复制和基因表达的过程中都有氢键的断裂D. mRNA 上的密码子都有与之互补配对的 tRNA 上的反密码子【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遗传的分子基础,考查对 DNA 复制、转录、翻译过程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分裂期染色体形态特点判断 DNA 复制时间,根据 DNA 结构、分布分析 DNA 复制场所和复制、转录特点。【详解】核 DNA 的载体为染色体,分裂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使 DNA 难以解旋,DNA 难以进行复制,A 项正确;真核细胞内 DNA 分子分布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叶绿体内,细胞核和线粒体、叶绿体内均可以进行 DNA 复制,B 项正确;基因表达

21、首先需要通过转录形成mRNA,DNA 分子复制和转录均需要解旋,均需要打开氢键,C 项正确;终止密码没有与之互补配对的 tRNA 上的反密码子,D 项错误。【点睛】 “列表法”比较复制、转录和翻译复制 转录 翻译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核糖体)模板 DNA 的两条链 DNA 的一条链 mRNA原料 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4 种核糖核苷酸 20 种氨基酸原则 AT、GC TA、AU、GC AU、GC9结果 两个子代 DNA 分子 mRNA、tRNA、rRNA 蛋白质信息传递 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意义 传递遗传信息 表达遗传信息14.图示在某细胞内进行的一

22、种生命活动,相关说法完全正确的组合选项是此过程图示酶有解旋作用此过程表示的是逆转录的过程此过程也可以发生在病毒体内此过程为半保留复制,准确地传递了遗传信息此过程共涉及两种核酸、5 种核苷酸此过程可以发生在无细胞周期的细胞中此过程只能发生在核中及有关细胞器中此过程需要 tRNA 参与.发生在核糖体上此过程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有碱基 U,那么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 DNA 为模板的过程是转录。【详解】要转录先解旋,才能提供模板,所以此过程图示酶有解旋作用,正确;逆转录是以 RNA 为模板合成 DNA 的过程,此过程表示的是转录的过程,错误;

23、10病毒的繁殖等生命活动发生在宿主细胞内,所以转录不可以发生在病毒体内,错误;此过程是转录,不是复制,错误;此过程共涉及两种核酸,每种核酸都含有 4 种核苷酸,共 8 种核苷酸,错误;细胞不管是否分裂,一般都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有无细胞周期的细胞中都能发生转录,正确;原核细胞也有转录过程,但它没有细胞核,转录是在拟核和细胞质中进行的,错误;tRNA 参与的是翻译过程,核糖体也是翻译的场所,错误;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上的碱基与模板链上碱基严格遵循互补配对原则,正确。【点睛】易混知识点:转录和逆转录;分裂时 DNA 才复制,细胞不管是否分裂,一般都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易错点:病毒生命活动离不开活

24、细胞。15.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完全弄清楚之前,克里克就已经提出了中心法则B. 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内容只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生理过程C. 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己经全面地反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D. 中心法则完美的阐释了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考查对基因表达过程的理解。明确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的依据和中心法则包含的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完全弄清楚之前,克里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规律,提出了揭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A 项正确;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内容包括 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三个生理过

25、程,B 项错误;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没有揭示 RNA 病毒和逆转录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C 项错误;中心法则没有阐释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D 项错误。【点睛】不同细胞中的中心法则途径:(1)高等动植物:只有 DNA 复制、转录、翻译三条途径,如根尖分生区细胞等分裂旺盛的组织细胞中三条途径都有;但叶肉细胞等高度分化的细胞中无 DNA 复制途径,只有转录和翻译两条途径。(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 DNA 复制、转录、翻译等遗传信息传递过程。11(3)RNA 复制和逆转录只发生在被 RNA 病毒寄生的细胞中,而在其他生物体内不能发生。二、非选择题16.遗传学的研究知道,家兔的毛色是受 A、a

26、和 B、b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基因 A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 B 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没有黑色素的存在,就谈不上黑色素的分布。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的家兔进行了如下图的杂交实验:请分析上述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F 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有_种,基因型有_种,基因型之比为_ ,控制家兔毛色的基因遵循_定律。(2)F 2中表现型为灰色的家兔中,纯合子占_;表现型为白色的家兔中,杂合子占_。(3)在 F2表现型为黑色的家兔自由交配,其后代分离比是_;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_。【答案】 (1). 3 (2). 4 (3). 1:1:1:1

27、(4). 基因的自由组合 (5). 1/9 (6). 1/2 (7). 黑色:白色=8:1 (8). 8/9【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中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灰色:黑色:白色=9:3:4,是9:3:3:1 的变式,因此控制家兔的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一代的基因型是 AaBb;A_B_表现为灰色,A_bb 表现为黑色,aaB_、aabb 表现为白色;亲本灰色的基因型是 AABB,白色的基因型是 aaabb。(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 AaBb,与 aabb 测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因此后代的基因型有 4

28、 种,表现型有 3 种。12(2)子二代灰色兔的基因型为 A_B_,占总数的 9/16,其中纯合子 AABB 占总数的 1/16,因此子二代表现型为灰色的家兔中,纯合子占 1/9;子二代白色家兔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其中杂合子占 1/2。(3)子二代黑色家兔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Abb:Aabb=1:2,其自由交配,后代白色 aabb的概率=2/32/31/4=1/9,其表现型与亲本不同,因此后代黑色:白色=8:1。【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以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是 9:3:3:1 的变形判断子一代的基因型,并判断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进而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

29、问题。17.狗的毛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 和 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毛(A_B_)、褐毛(aaB_)、红毛(A_bb)和黄毛(aabb)。回答下列问题:(1)一只黑毛雌狗与一只褐毛雄狗交配,产下的子代有黑毛、红毛、黄毛的三种表现型,则亲本黑毛雌狗的基因型为_;若子代中的黑毛雌狗与黄毛雄狗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毛雄性的概率为_。(2)有一只小狗的基因型如下图 1 所示。图 1 中,基因 Aa 与基因_,或者与基因_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如果这只小狗产生了图 2 所示的卵细胞,可能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_,我们把这种变异称为_。若图 3 所示极体与图 2 所示卵细胞来自

30、同一次级卵母细胞,请把图 3 中的基因填写完整。【答案】 (1)AaBb 1/12(2)BB Dd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 基因重组 或(AG BD)【解析】13试题分析:(1)一只黑毛雌狗(A_B_)与一只褐毛雄狗(aaB_)交配,产下的子代中有黄毛(aabb) ,则亲本黑毛雌狗的基因型为 AaBb,褐毛狗的基因型为 aaBb;子代中的黑毛雌狗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BB(1/3)AaBb(2/3) ,其与黄毛雄狗(aabb)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毛雄性(A_bb)的概率为 2/31/21/4=1/12。(2)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图 1 中,基因

31、Aa 与基因 BB,或者与基因 Dd 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如果这只小狗产生了图 2 所示的卵细胞,可能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这种变异称为基因重组。在没有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来自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极体和卵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型,但由于发生过交叉互换,因此与卵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极体的基因型如图: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8.下图为 DNA 片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共同构成的物质的名称叫 _。(2)DNA 解旋酶的作用部位是

32、 _(填序号) ,其作用机理是破坏_键。(3)该分子独特的_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_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准确的进行。(4)已知 1 个 DNA 分子中有 4000 个碱基,其中胞嘧啶为 1100 个,这个 DNA 分子中应含有的单体的数目为_个,腺嘌呤的数目是_个【答案】 (1). 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2). (3). 氢 (4). 双螺旋 (5). 碱基互补配对 (6). 4000 (7). 900【解析】14试题分析:图示为 DNA 分子的一个片段,为连接一条链上的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的酯键;为磷酸,为脱氧核糖,为含 N 碱基胞嘧啶 C,为氢键,为碱基对。(1)结合前面的分析,图中共同

33、构成的物质为 DNA 的一个基本组成单位,名称叫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DNA 解旋酶的作用是使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所以其作用部位氢键。(3)该 DNA 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其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准确的进行。(4)根据双链 DNA 中碱基配对原则,A=T,C=G,如果 1 个 DNA 分子中有 4000 个碱基,其中胞嘧啶 C 为 1100 个,则 G=1100 个,腺嘌呤 A=T=(4000-21100)2=900 个。根据 DNA 分子中一个单体中含一个碱基,则 4000 个碱基对应的单体的数目为 4000 个。【点睛】熟悉双链 DNA 的分子结构组成和特

34、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9.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离并提纯_(填“R”或“S” )型细菌的_等物质。(2)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_法,进一步证明 DNA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 4 个步骤: 35S 和 32P 分别标记噬菌体;_ ;离心分离;_。(3)用被 32P 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 )中。(4)噬菌体的 DNA 连续复制 n 次后,含亲代噬菌体的 DNA 链的子代噬菌体应占总数的_。【答案】 (1). S (2

35、). DNA、蛋白质、多糖 (3). 同位素标记 (4). 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5). 放射性检测 (6). 沉淀物 (7). 1/2 n-1【解析】试题分析:此题难度较易,需要学生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知识的掌握并牢记。(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一部分图解,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离并提纯 S 型细菌的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2)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方法,进一步表明 DNA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实验包15括个步骤,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35S 和 32P 分别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离心分离,放射性

36、检测;(3)用被 32P 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由于标记的是 DNA,DNA 进入细菌内,所以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存在沉淀物菌体中;(4)噬菌体的连续复制 n 次后,得到 2n条 DNA,含亲代噬菌体的 DNA 链的有 2 条,所以含亲代噬菌体的 DNA 链的子代噬菌体个体应占总数的 1/2n-1。考点: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20.下图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 3 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中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2)已知过程的 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 54%, 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 29%、19%,则与 链对应

37、的 DNA 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3)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 T 细胞中,能发生过程、而不能发生过程的细胞可能是_。(4)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 DNA 进行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_(选填“都相同” 、 “都不同” 、 “不完全相同” ) ,其原因是_。【答案】 (共 9 分,除标明的外,其余每空 2 分)(1)细胞核(2)26%(3)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4)不完全相同 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解析】(1) 过程为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2) 链是 mRNA,其中 G+U=54%,G=29%,U=25%, 的模板链中的 G=19%, 链中的16C=19%,所以 链中的 A=27%,A+U=52%,mRNA 中的 A+U 的比值与双链 DNA 中的 A+T 的比值相等,为 52%,双链 DNA 中 A=T=52%2=26%A 正确。(3)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 T 细胞中,能发生过程、而不能发生过程即 DNA 复制的细胞是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 DNA 进行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考点定位】基因的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