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出师表习题课件苏教版.pptx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935037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44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出师表习题课件苏教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8_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出师表习题课件苏教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8_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出师表习题课件苏教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8_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出师表习题课件苏教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8_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出师表习题课件苏教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 知人论世读经典,二十 出师表,二十 出师表,自主学习 课前积累,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第五单元 知人论世读经典,自主学习 课前积累,文常信息,走近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蜀汉政权建立后,任丞相。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民族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曾五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谥忠武侯。著作有诸葛亮集。,追溯背景,公元222年,刘备伐吴,被吴国大将陆逊打败,丢了荆州。223年,刘备病逝,其子刘禅继位。刘备在临终时,急从成都召回诸葛亮,把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2、,嘱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此后,诸葛亮主持政事,用了五年的时间做伐魏的准备,主要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和吴国通好,免除了“东”顾之忧;,二是加强内政建设,制定“汉科”,做到“科教严明,赏罚必信”,国有法度,社会风气好转;三是平定南方叛乱,225年,他率军南征,直到滇池,使夷汉关系得到改善。到227年时,蜀汉的整体状况已初步好转,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诸葛亮准备完成“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愿,因此决定出师伐魏。他临行前写下了这篇奏章,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表明伐魏的决心和临

3、行前的心情。,文体知识,表“表”是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奏章。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的报燕惠王书、李斯的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因此,“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基础积累,积累篇,c,zh,zngp,y,b,yu,qu,tu,

4、hun,wi,s,n,rn,t,zzu,sh,hng,gu,zhnzhu,zho,ji,2【把握节奏】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是 以 先 帝 简 拔 以 遗 陛 下 (2)受 任 于 败 军 之 际,奉 命 于 危 难 之 间 (3)此 臣 所 以 报 先 帝 而 忠 陛 下 之 职 分 也,答案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梳理篇,整体感知,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追述以往的经历,既表达了对先帝的感恩之情,也表明了对后主的耿耿忠心。 B诸葛亮认为目前南北已平定,当

5、率领全军兴复汉室,迁回旧都,实现先帝的遗愿。,C诸葛亮主动请缨讨伐奸贼,为了表明决心,他郑重立下誓言:如若兵败甘愿受罚。 D诸葛亮担心后主听信谗言,因此恳切劝后主,要广开言路,接受治国的良策。,解析 B “目前南北已平定”错,文中信息为“今南方已定”。,答案B,4文中着重回顾了关于刘备的哪两件大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两件大事:三顾茅庐、临崩托孤。表达了作者对先帝的感激之情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合作交流,5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答案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开张圣听;赏罚公平;亲贤远佞。 “亲贤远佞”是三条

6、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6细读课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 积极献言,提岀三条建议(或提岀开张圣听、赏罚公平、亲贤远佞三条建议);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推荐贤臣);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以便岀师北伐;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做准备。,阅读“臣本布衣臣不胜受恩感激”,回答问题。,经典讲练,C,D,解析 D A项,“于”分别解释为“在”“从”;B项,“以”分别解释为“把”“因为”;C项,“而”分别为“并列连词”“转折

7、连词”;D项,两个“之”都为助词,解释为“的”。,文言虚词“而”的用法 考点解读:在中考文言文阅读中,对实词和虚词的考查历来都是重点。虚词“而”在中考中就经常考到。,考点聚焦,答题技巧:“而”的用法有以下几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表目的。在具体的句子当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代入法判断其具体用法。,9下列各项中,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前两段作者在追述自己的身世

8、经历时,五次提到“先帝”,其目的是表明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地位高,显示自己为蜀国鞠躬尽瘁,劳苦功高。 B在选文第三段中,指明君臣各自的责任,主要用意还是劝勉刘禅亲贤远佞。,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五月渡泸,平定南方”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 D全文以议论为主,以叙事为辅,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解析 A 文中五次提到“先帝”,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道出了二人荣辱与共、君臣知遇的历程,也向后主言明自己身为丞相忠君爱国、光复汉室的忠心。,答案 A,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咨诹善道,察纳

9、雅言。,答案 (1)亲自降低身份,三次到茅屋中来拜访我。,答案 (2)询问治国的好道理,明察采纳正确的言论。,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全文十三次提及“先帝”, 处处不忘先帝的“遗德”“遗诏”,字字句句蕴含着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无限感激之情。七次提到“陛下”,处处为后主着想,激励他效法先帝,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兴复汉室”的大业。作者以父辈的口吻,感情真挚,反复规劝,再三嘱咐。“不宜妄自菲薄”“不宜偏私”“亲贤臣,远小人”,这些实际上都暗指后主存在的错误。,归纳总结,写作特色,在指明后主不应该这样做的同时,又向他指明应该怎样做。每句话都不失臣子的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忠言而不逆耳,易被后主采纳。末尾“今当

10、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三句,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催人泪下。,寓情于事,情理交融()由于本文是奏章,作者意在出师前向后主刘禅先帝刘备的儿子、现今的蜀国皇帝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兼以叙事和抒情,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彻,针对性强;寓情于议,情理交融;言辞恳切,说服力强;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作者所叙之事,如推荐人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的,这使他对刘禅所提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使人信服。,主旨归纳,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结构图示,出师表,分析形势提建议,开张圣听,赏罚公平,亲贤远佞,自叙经历表忠心,报先帝,忠陛下,点明主旨明责任,严于律己,严格要求诸臣,向后主提出希望,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