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8工业区位及其变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及其影响学案.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936859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8工业区位及其变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及其影响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8工业区位及其变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及其影响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8工业区位及其变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及其影响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8工业区位及其变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及其影响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8工业区位及其变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及其影响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题型 8 工业区位及其变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及其影响本题型 20092018 年全国卷考查情况(考查概率:53%)设问类型 情境模型 答题模型 考查概率条件或原因类风电场、磷酸盐工业中心、制造业企业总部的选址条件或原因从资源、劳动力、市场、交通、工业基础等角度分析60%措施类企业合理分工、应对工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的措施注意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即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10%意义类 家具企业、茉莉花茶厂 集聚的有利影响从共用基础设施、共享信息和技术、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分析集聚的优势20%开放性设问类 环境污染程度的比较等 择其一回答,观点与理由一致,言之有理即可 10%(测试时间

2、:70 分钟 满分:100 分)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野樱桃李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野生果木,它具有喜光、喜温凉、喜潮湿的生长习性,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伊犁地区。下图示意野樱桃李等野生果木的分布。1993 年专门从事樱桃李开发的甲饮料公司在该区域成立,至 2010 年该公司的樱桃李饮料已成为新疆著名的品牌饮料之一。2014 年该公司决定进一步拓展市场,扩大生产规模。与此同时,野樱桃李生长地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出于生态保护的考虑,公司尝试在伊犁河谷仿生试种野樱桃李,但冬季河谷气温较低,导致野樱桃李大量死亡。原料已经成为甲公司发展的瓶颈。(1)从地形角度指出图中野樱桃李的分布特点。(

3、5 分)(2)简析当前甲饮料公司拓展市场的优势条件。(6 分)(3)试为甲饮料公司克服原料危机提出合理化建议。(9 分)解析:(1)地形特点分为地形类型分布、地势特征和起伏状况,一般从等高线地形图获得地形特征。由图可知野樱桃李分布在博洛霍罗山的南坡;从等高线数值来看,野樱桃李分布在海拔 1 0001 500 m 的山地地区;从等高线形状特征来看,野樱桃李分布区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可知该区位于山地的沟谷地区。(2)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应从原料、交通、市场等方面考虑。由题干信息得知樱桃李饮料原料珍贵,且甲公司位于其原料生产地,原料优质;甲公司 1993 年开始经营,经验丰富,2工艺等基础好;地处边疆且

4、靠近霍尔果斯口岸,利于拓展国际市场;其四周交通网较发达,交通便利,便于产品运输。(3)克服原料危机可从原料数量、原料利用率和寻找替代原料三方面入手。可以通过寻找适宜野樱桃李生长的人工种植区,培育良种增强其自身的环境适应性或加强野樱桃李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来确保原料数量;加大科技投入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寻找其他野生水果替代可以拓展饮料产品种类,缓解原料危机。答案:(1)位处博洛霍罗山南坡;且分布于海拔 1 0001 500 米的山地;密布于大西沟、果子沟等沟谷地区。(2)原料优质(或珍贵、无污染等),产品知名度高;多年生产经营,工艺等基础好;地处边疆(靠近霍尔果斯口岸),便于拓展国际市场;公路、铁路

5、交通便利,利于产品运输。(3)(在 1 0001 500 米高度上)寻找适宜野樱桃李生长的人工种植区(或培育良种,增强野生樱桃李的环境适应性)(或实施大棚生产),以确保原料的数量;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原料利用率;寻找其他野生水果替代,拓展饮料产品种类;加强野樱桃李区的生态环境保护。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 分)摩洛哥的磷矿于 1920 年被发现,1922 年开始开采,至今已有 90 多年的历史。自 1956年摩洛哥独立以后,从勘探、开发、加工到销售,全部由摩洛哥磷矿办公室(OCO) 经营,不允许外国或私人公司投资。该国磷酸盐储量为 1100 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 75%。摩洛哥磷矿多为露

6、天矿,矿产集中程度高,适宜机械化生产。原有传统的地下矿逐渐被淘汰。摩洛哥是非洲第一大磷矿开发国,磷酸盐产品出口是国家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亚洲及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成为磷矿石的重要消费国。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重要性日益彰显。摩洛哥政府大力发展磷复肥产业,就地转化,逐渐减少了磷矿石的出口。3(1)简述摩洛哥原有传统的地下矿逐渐被淘汰的原因。(4 分)(2)说明摩洛哥政府大力发展磷复肥产业,实现就地转化的意义。(6 分)(3)分析摩洛哥向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磷矿石的有利条件。(6 分)解析:本题以摩洛哥的磷矿的开发与利用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的变化、原因以及对区域发

7、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1)本题主要考查传统的地下矿逐渐被淘汰的原因。淘汰原因主要从开采条件、生产工艺、生产成本、生产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材料分析可知,摩洛哥的磷矿开采历史悠久,至今已有 90 多年。由于开发历史较早,开发过程中沿用的为传统的开采方式,传统的地下矿需要排水,开采难度大;由于该地矿产集中程度高,适宜机械化生产,因此需要引进设备,同时也需要增加技术投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工人工资也在不断提高,从而成本增加;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安全隐患越大,因此传统的地下矿被逐渐淘汰。(2)本题主要考查摩洛哥政府大力发展磷复肥产业,并实现就地

8、转化的意义。由材料可知,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重要性日益彰显,因此对于摩洛哥国家来说,磷肥的需求量也很大,因此为了满足本国农业对磷肥的需要;改变长期以磷酸盐产品出口为主的发展方式,更好地保护国内的磷矿资源;同时,将磷矿加工成为磷肥,能够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加外汇收入;加工工业的发展,能够安排本国劳动力就业,从而能够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3)摩洛哥向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磷矿石的有利条件,一方面要从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磷矿资源、市场需求分析,另一方面从摩洛哥磷矿资源丰富分析,还要分析摩洛哥和南美洲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通状况来进行分析。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摩

9、洛哥是临海国家,海运交通成本低,而且摩洛哥离南美洲东海岸国家相对较近,具有地缘优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比重较大,农业发达,对磷肥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同时,由于这些国家的磷矿资源并不丰富,因此需要大量进口。摩洛哥磷矿储量大,有利于出口磷矿后创汇。答案:(1)传统的地下矿需要排水,开采难度大;需要引进设备,增加技术投入;工人工资提高,成本增加;开采越深,安全隐患越大。(2)满足本国农业对磷肥的需要;更好地保护磷矿资源;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外汇收入;安排本国劳动力就业,提高产业层次。(3)摩洛哥是临海国家,海运交通成本低,摩洛哥离南美洲东海岸国家相对较近:南美洲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达,对

10、磷肥(磷矿产品)的需求量大;摩洛哥磷矿储量大,有利于出口磷矿后创汇;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磷矿资源不足。32018山东青岛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知识密集型企业与传统生产型企业有所区别,更倾向于采取积极主动的国际化战略。在国际投资中,知识密集型企业往往通过战略性的选择进入方式,以获取东道国的市场、人力资源、知识技术等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同时将自身的资本、技术、产品和管理体制引入东道国。4(1)概述德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我国的时空分布特征。(8 分)(2)分析上海市吸引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进入的主要优势条件。(6 分)(3)说明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空间分布

11、变化的主要原因。(8 分)解析:(1)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要先总体、后具体地点方式描述,注意时间分布体现了空间的扩散趋势。(2)可从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角度分析,注意要结合上海优势回答。(3)首先明确变化,再来分析原因。原因可从国家政策和土地价格、劳动力工资等方面分析。答案:(1)地域分布广,其进入城市基本遍布中国各大省份;(2 分)大多集聚在上海、苏州、北京、广州和深圳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2 分)随着时间的演变,呈现由沿海逐渐向内陆城市扩张、从沿海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扩散的趋势。(4 分)(2)上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技术、专业化水平高,拥有较为丰富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社会对外资企业的接

12、纳程度较高,而政府的支持力度也相对较强,企业间合作的可能性更高;(3 分)可以获得更高的规模递增效益和溢出效益。(3 分)(3)20 世纪 90 年代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提高,(3 分)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开发经营成本(劳动力、地价)逐渐上升,(3 分)企业向中国内陆或沿海发达地区周边的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扩张。(2 分)42018山西五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 分)材料一 美国是造船工业发展较早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量的军事订货和大规模的战时动员,使 19421945 年美国的造船量居世界领先地位。1956 年以后,日本造船量一直居世界首位,而美国造船工业出现萎缩。材

13、料二 下图为美国本土地理事物分布图。(1)说明甲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并分析成因。(6 分)(2)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造船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6 分)(3)有学者提出,美国应重振造船工业的雄风,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6 分)解析:第(1)问,甲地位于美国西海岸,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期,冬5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第(2)问,可从原料、工业基础、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分析。第(3)问,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要先表明观点,理由要与观点一致并言之有理。答案:(1)特点:冬季多雨,夏季少雨。(2 分)成因: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影响,且受地形抬升

14、作用,多地形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4 分)(2)钢铁资源丰富;钢铁工业和制造业基础雄厚;大量移民的涌入,提供了廉价劳动力;战争中的军事订货,形成了广阔的市场。(任答 3 点得 6 分)(3)同意。美国经济发达,创新能力强;造船工业基础好;有巨大的市场;造船工业的发展,可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任答 3 点得 6 分)(观点与理由不一致不得分)或不同意。造船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美国劳动力成本高;造船工业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资源与能源;造船工业会造成环境污染;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其他国家造船工业的激烈竞争。(任答 3 点得 6 分)(观点与理由不一致不得分)52018河南百校联盟 4 月

15、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武安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是邯郸市唯一的县级市,钢铁、煤炭等工业发达。武安采矿业和炼铁业已有 2 000 多年的历史,20 世纪 80 年代成为全国有名的“钢铁大县”和邯郸市“产能大县” ,拥有数十家钢铁企业,进入 21 世纪,武安钢铁产能严重过盛,产业结构失衡,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铁矿、煤炭枯竭,经济迅速走向衰落。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已成为武安的“新形象” 。下图示意武安市在河北的地理位置与范围。(1)说明 20 世纪 80 年代武安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6 分)(2)近年来,河北省西部一些钢铁企业计划向黄骅搬迁,试解释黄骅港成

16、为钢铁企业搬迁目的地的主要原因。(6 分)(3)分析武安市近年来钢铁工业不断衰落的主要原因。(8 分)(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4 分)问题:说明武安市钢铁工业的衰落对我国一些矿业型县级市产业发展的启示。问题:请为武安市钢铁产业发展和经济振兴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解析:(1)说明 20 世纪 80 年代武安市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可从煤炭资源、消费市场、水源、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2)分析钢铁工业搬迁的原因可从当地资源状况、运输成本、土地价格等方面作答。(3)分析钢铁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可从生产结构、市场需求、生产成本、环境污染、政策、

17、新技术等方面作答。(4)问题可从矿产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作答;问题可从产业内部结构、布局调整、产业升级、旅游业、治理污染等方面分析作答。6答案:(1)煤铁资源丰富,原料充足;邻近京津冀工业发达地区,市场广阔;临近河流,水源比较充足,有铁路、高速公路等干线经过,交通便利;政府政策大力支持等。(每点 2分,任答 3 点得 6 分)(2)港区范围广,环境容量大;(2 分)海运成本较低,便于海外铁矿资源的进口,(2 分)黄骅市沿海滩涂广阔,地价较低。(2 分)(3)产业结构单一;钢铁市场需求量下降;钢铁生产能源消耗过大,成本较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政策上压减钢铁产能;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每点 2 分,任答 4 点得 8 分)(4)问题: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产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原有矿业企业转型升级。(每点 2 分,任答 2 点得 4 分)问题:优化钢铁产业内部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品;调整钢铁企业布局,分散或转移污染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新兴工业,推动产业升级;依托太行山山区优势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大资金投入,治理污染,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等。(每点 2 分,任答 2点得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