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课 短诗五首,教学目标 1了解新诗的特点,注意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丰富的情感和哲思。 2联系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诗歌所营造的瞬间画面和气氛,体会诗人的感情。 2理解“顶高的树”“红山茶”等意象的含义。,第1课时,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一般都喜欢文学作品,特别是诗。因为你们有朝气、有理想、富于热情、喜欢想象,所以有人说,诗是属于青年人的,一代代诗人层出不穷,众多的流派异彩纷呈。特别是自“五四”前夕新诗诞生以来,通过诗人不断的探索、发展和创造,新诗这种全新的文学样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沈尹默,原名君默,祖籍浙江湖
2、州人,1883年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今陕西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民主街)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已故台北师大教授、国文研究所所长林尹先生赞沈老书法“米元章以下”。,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又称
3、“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欧。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优雅。戴望舒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卞之琳,江苏海门人。1929年夏在上海浦东中学毕业,随即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1930年秋开始写新诗,并在华北日报副刊发表作品,其中有中学时创作的短篇小说夜正深。1933年大学毕业前出版第一部诗集三秋草,1935年出版第两本诗
4、集鱼目集,1936年出版与李广田、何其芳合著的汉园集。所作新诗除继承研读传统,也借鉴西方现代诗,自具特色。,3词语积累 寂寞:冷清、孤单。 口占: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 装饰:在物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 舵手:掌舵人,比喻掌握方向的领导者。 漫漫:形容时间长。,4文本初读,整体感知 (1)月夜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交流点拨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2)断章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交流点拨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的意象:“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
5、人”“桥”“楼”“明月”“窗子”,意蕴无穷。,三、合作探究 (一)文本探究 1月夜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简单地描写记录当时的某种场景,但这又何尝不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义和主旨的理解。 交流点拨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现象。 “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2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桥”“楼”“明月”“窗子”组合成了四
6、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交流点拨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产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3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4从字面上看,断章极其短小,好像看一遍就懂,又
7、似乎觉得简单的字眼里蕴藏着很深的道理。仔细品味,你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交流点拨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二)品味语言 朗读萧红墓畔口占,体会诗中的“六小时”“头边”中的情感表达,结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含蕴的感情最丰富,用心体会。 交流点拨1.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寂寞”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色调。 2到你头边放一束红
8、山茶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3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4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人天永隔,逝者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听“海涛闲话”,海陪伴着逝者,虽仍然不免寂寞,而灵魂却超然静观,从容安详,道尽作者的人生感悟。,板书设计 月夜 独立坚强奋斗 萧红墓畔口占 深情寂寞超然 断章 互相依存相关,第2课时,一、激情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
9、或理解)认为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自主预习 走近作者 芦荻,原名芦素琴,祖籍湖南,1931年出生于辽阳的书香门第,曾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抗美援朝期间,她跨过鸭绿江,做起空军记者。朝鲜战争结束后,于1954年起,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毕生从事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及唐诗、宋词颇有研究。,巴勃罗聂鲁达,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
10、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沃尔特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三、合作探究 (一)文本探究 1品读风雨吟,讨论: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你能读出作者在诗中传达出了什么感觉吗?这种感觉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 交流点拨风、雨、郊原、房舍等意象,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既有信心又有迷惘的复杂心情。想像和比喻用得好。“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雄浑奇谲。将大地卷来,如波涛汹涌,给人一种势不可挡的冲击力,极力渲染了环境的
11、恶劣。,2这里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交流点拨“风雨”喻指现实人生的经历、磨难、甚至挫折。风雨中的“大地”仿佛在翻动颠簸,茫茫的“郊原”犹如起伏动荡的人海,“房舍”就像大海上漂浮的一叶孤舟,这首诗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里的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更深层次的涵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3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交流点拨“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12、,(二)品味语言 1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海”“舟”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交流点拨风雨中的“大地”卷来,气势十足,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2深刻的诗意往往是通过生动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加上读者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怎样理解“繁多是个谎言?” 交流点拨聂鲁达,智利诗人,在拉美文学史上是继现代主义之后崛起的伟大诗人。聂鲁达一生有三个主题:爱情、诗歌和革命。 生命对我们来说是什么?那似乎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但最
13、终个体如果融合为一个集体,那么也许就是聂鲁达想要表达的意思吧,也许开启的世界作者阿勋也会对此表示赞同,因为无论是任何人都是我们的一家人,只是大多数的人没有察觉罢了。,(三)写作借鉴 对比阅读课文这五首短诗,举例说说新诗的“新”指的是哪些方面? 1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来”“海”“怀”等。 2在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霜风呼呼的吹着”等,语言散文化。 3观念上: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如月夜断章风雨吟等。,四、课堂小结 诗是诗人从心灵绿洲流淌出的甘泉,世事纷繁,尘世喧嚣,踏进泉水,心灵一片晶莹。无论古诗还是新诗,情感和意象都是鉴赏的重点,只要我们细心品读,总会获益。,板书设计 风雨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统一 繁多是个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