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短文两篇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937856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短文两篇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短文两篇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短文两篇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短文两篇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短文两篇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三课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2体会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重难点,1理解各种论证方法的运用。 2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1课时,激情导入,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尚。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更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先哲的高论。,自主学习,【走近作者】,培根(15611626)

2、,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此后居家著书。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开创了英国随笔这一特有体裁。,(2)词语积累 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诘难:诘问,为难。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文中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狂妄自大

3、:放纵骄恣,自高自大。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 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 豁然贯通:形容(久思不解的问题)一下子明白过来。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 开卷有益:读书有好处。,3文本初读,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朗读指导: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 交流点拨讲了读书的目的(开头部分);读书的方法(中间部分);读书的作用(结尾部分)。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正确目的。 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

4、长才。 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三、合作探究 (一)文本探究 1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 交流点拨对比论证:正反说理,全面有力。 2作者介绍了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交流点拨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局限于文字推求。 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 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3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

5、试举例说明。 交流点拨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4本文用了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有何作用?结合内容进行归纳。 交流点拨比喻论证:“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排比说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样使文章很有气势,很能打动读者,很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开头并没有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

6、。结尾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这样就全面有力,使人信服。,(二)语言品析 畅读文本,体会语言的特色 说一说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交流点拨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精辟。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三)写作借鉴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1运用比喻论证。 例如,“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

7、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一句,运用比喻论证来论证读书和经验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运用排比论证。 例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样写,所说的道理十分明显,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运用对比论证。 例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又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这样写,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反馈训练,敬请完成作业。,第 2 课 时,一、情景导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

8、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读书吗?读书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福建闽侯人。1929年,17岁的邓拓考入上海光华大学,18岁时就有“何妨白眼看俗伧,幽怀默默寄书城”的志向。25万字的中国救荒史,已经展露出一个青年历史学家的才华。1930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察冀日报社会等职,全国解放后先后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及前线杂志总编辑和北京市文教书记等职。1962年3月,以“马南邨”的笔名在北京晚报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一直写到同年9月2日。邓拓的杂文寓教于乐,针砭时弊,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在当时产生了很大

9、的影响。十年动乱初期,被“四人帮”迫害致死。,2文体链接 杂文是散文的一种。它题材多样,形式灵活,多为有见地的片段感想或偶然一得。 杂文要求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能针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人的某一观点,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议论和意见;还要求有说理的形象性,即能够从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故事、一种现象出发,通过对照、联想、比喻、类比等方法,做到以小见大,揭示主题;同时要求语言的丰富多彩。杂文的作用是揭露、批判弊病,帮助、团结、教育人民,讽刺、打击敌人。,三、合作探究 (一)文本探究 讨论交流 1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首先摆出一般人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二部分:解

10、释“不求甚解”的确切含义。 第三部分:“活读书”的必要性和怎么样“活读书”。 2一般人认为“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持什么态度? 交流点拨一般人认为“不求甚解”对任何事情 都是不好的,对“不求甚解”持否定态度。,3作者又是怎么理解“不求甚解”的?根据是什么?作者对“不求甚解”持什么态度? 交流点拨作者认为一般人的观点不尽然,对“不求甚解”持肯定态度。他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义:一是指要虚心,不要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另一层含义是读书“不要固执一点,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确立这两层含义的依据是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两句话的全面理解,理清其相互联系。 4作者摆出列

11、宁批评普列汉诺夫读马克思著作做了很多曲解、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两个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交流点拨作者摆出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读马克思著作做了很多曲解、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两个例子是为了证明读书要活读。,5“不求甚解”与“马马虎虎”的区别是什么? 交流点拨“不求甚解”与“马马虎虎”的区别是不求甚解要了解文章的意思,而马马虎虎却对文章的意思不理解。,6疑难突破 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观点,往往是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驳倒错误的论点。要首先抓住批驳“突破口”,再明确是直接驳论点,还是通过论据、论证来间接驳论点。 (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2、交流点拨批驳: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作者的观点: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的理由。(2)对“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交流点拨“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而是读书重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3)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交流点拨书要反复读。,(二)语言品析 分组讨论问题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为什么说“不尽然”?体现了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你举一例证明“不求甚解”不尽然对。 交流点拨表明文章语言具有准确性的特点。科学中有许多事情需要人们有“有求甚解”的精神,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就是这个意思。但是生活

13、中有许多事情又需要人们“不求甚解”,比如,我们应该学会原谅别人的过错,要学会包容,所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是这个意思。本文中所说的,我们读书,应该采取的就是“不求甚解”的方法,四、拓展延伸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见风使舵”新解;“班门弄斧”辩;“滥竽充数”辩。 交流点拨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入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就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就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滥竽充数”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滥竽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的新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