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实验全突破专题06气体的检验和收集练习.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938526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实验全突破专题06气体的检验和收集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高考化学实验全突破专题06气体的检验和收集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年高考化学实验全突破专题06气体的检验和收集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年高考化学实验全突破专题06气体的检验和收集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年高考化学实验全突破专题06气体的检验和收集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专题 06 气体的检验和收集1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分离乙醇和水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从食盐水中获取氯化钠用排空气法收集氯气(Cl 2)A B C D 【答案】D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瓶中盛满水,从 A 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氢气B 瓶中盛适量浓硫酸,从 A 口进气来干燥氨气C 从 B 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D 瓶中装满水,A 口连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 B 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 H2的体积【答案】D【解析】A.排水法收集气体应从 B 口进气,从 A 口排水,A 错误;B.氨气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B 错误;C.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

2、气的密度,应用向上排空气法,从长导管(A)进气,从短导管(B)排出相对较轻的空气,C 错误;D.氢气从短导管进,先集聚在上方,并将水从长导管口压入量筒中,排出水的体积近似等于氢气的体积,D 正确。- 2 -3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A.长进短出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短进长出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氢气,故该装置能收集氢气或二氧化碳;B.量筒不能用来稀释硫酸,故错误;C.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且氨气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且收集氨气的试管口不能密封,故错误;D.天平只能称量到一位小数,故错误。 4对实验的实验现

3、象预测正确的是A 实验: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B 实验: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C 实验:试管中有红色沉淀生成D 实验: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 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答案】D- 3 -5下列气体的收集用错装置的是【答案】A6下面有关实验室收集气体的方法及相关实验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 用排气法收集 Cl2时,不借助其他化学试剂就可确定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 Cl2B 用排 CCl4的方法收集的 NH3做喷泉实验时,实验结束时瓶内几乎充满液体C 用如图所示装置(可添加适当物质)可收集除 HF 外的所有气体D 用排气法收集 C2H4时,用蘸有溴水的试纸靠近集气瓶口,根据试纸是否迅速褪色可判断气体是

4、否收集满【答案】D【解析】A.氯气是黄绿色气体,用排气法收集 Cl2时,当看到黄绿色气体充满集气瓶时就可以判断已经收集满 Cl2,故 A 正确;B. 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很小,可以用排 CCl4的方法收集 NH3,做喷泉实验时,实验结束时瓶内几乎充满氨水,故 B 正确;C. 由于氢氟酸能够腐蚀玻璃,不能用玻璃集气瓶收集,可以用图示装置(可添加适当物质)收集除HF 外的所有气体,如果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则 b 进 a 出,如果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则 a 进 b出,若气体能够与空气中的某种物质反应,可在集气瓶逐渐添加适当物质后再收集,如 NO- 4 -可以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等,故 C 正

5、确;D. 实验室利用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制备乙烯,制得的乙烯中会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能使蘸有溴水的试纸褪色,即不能根据试纸是否迅速褪色判断是否收集满乙烯,故 D 错误。 7已知 NH3、HCl 极易溶于水,Cl 2能溶于水。下列各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利用吸收多余的氨气B 装置可用于除去 CO2中的 HClC 装置可用于干燥氨气D 装置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 H2、CO 2、Cl 2、HCl 等气体【答案】B8已知 NH3、HCl 极易溶于水,Cl 2能溶于水。下列各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利用 1 吸收多余的氨气B 装置 2 可用于除去 CO2中的 HClC 装置 3 可

6、用于干燥氨气D 装置 4 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 H2、CO 2、Cl 2、HCl 等气体【答案】B【解析】A.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装置中的导管下连漏斗,漏斗的边缘紧靠液面,易吸收易溶性气体,且能防止倒吸,故 A 正确;B.氯化氢和二氧化碳都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而被除去,最终得不到二氧化碳,故 B 错误;C.碱石灰是碱性物质,和氨气不反应,所以碱石灰能干燥- 5 -氨气,故 C 正确;D.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无条件时,和空气中的成分不反应,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氯气、氯化氢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由于氯气、氯化氢能污染环境,需有尾气处理装置配合,故装置短导管进

7、气时适合收集氢气,长导管进气适合收集二氧化碳、氯气、氯化氢,故 D 正确。9常温常压下,下列气体能用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 CO 2 B NH 3 C C1 2 D SO 2【答案】B【解析】A、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故 A 错误;B、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故 B 正确;C、氯气密度比空气大,故 C 错误;D、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故 D 错误。10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B11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6 -A除去水中泥沙 B收集氨气 C分离 CCl4和 H2OD配制 100 mL 0.1 molL1 NaCl 溶液【答案】B【解析】泥沙难溶于

8、水,用过滤法除去水中泥沙,故 A 正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 B 错误;CCl 4难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分层,用分液法分离 CCl4和 H2O,故 C正确;用 100 mL 容量瓶配制 100 mL 0.1 molL1 NaCl 溶液,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故 D 正确。 12如图所示装置是化学实验中的常用装置,它有多种用途,以下各项用途和操作都正确的是A 洗气或干燥装置:瓶内放一定体积溶液,由 a 管口进气B 用于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瓶内充满水,由 b 管口进气C H 2S 和 SO2反应的装置:由 a 管口通入 H2S,b 管口通入 SO2D 提供少量 CO:瓶内充满

9、CO,b 管口接自来水龙头【答案】D13下列关于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7 -A 装置可验证 HCl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B 装置可用于收集 H2、Cl 2、NO 2、NO 等气体C 装置中 X 为四氯化碳时,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D 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氨气【答案】B【解析】AHCl 极易溶于水,挤压胶头滴管,瓶内气体减少,则气球变大可说明 HCl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选项 A 正确;BNO 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选项 B 不正确;C四氯化碳在下层,可起防止倒吸的作用,则装置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选项 C 正确;D氨气与碱石灰反应,且氨气的密

10、度比空气密度小,则能利用碱石灰干燥,且收集方法合理,选项 D 正确。14下列制备 NH3并制取氨水的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制取 NH3 B 干燥 NH3 C 收集 NH3 D 吸收氨水【答案】D15下列气体可用下图所示方法收集的是( )排空气集气法A H 2 B Cl 2 C NO 2 D CO 2【答案】A【解析】根据装置图可知该气体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氢气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下- 8 -排空气法收集,A 正确;B、氯气密度大于空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 错误;C、NO 2密度大于空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 错误;D、CO 2密度大于空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1、D 错误。16利用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制备并收集少量相应的气体,能采用如图装置的是( )浓氨水和固体 NaOH 制 NH3 大理石和稀盐酸制 CO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 O2 稀硝酸和铜片制 NO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 Cl2 锌粒和稀硫酸制 H2A B C D 【答案】A17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图 1 图 2 图 3 图 4A 利用图 1 装置进行喷泉实验B 利用图 2 装置吸收 HCl 气体,并防止倒吸C 利用图 3 装置制备 NH3- 9 -D 利用图 4 装置收集 SO2气体【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导致烧瓶内气体的压强迅速减小,而形成喷泉,A正确;HCl 气

12、体极易溶于水,从而引起倒吸现象,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氯化氢仍与水接触,同样会引起倒吸,B 错误;实验至制备氨气常将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加热,没有加热装置,C 错误;SO 2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必须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短管进,长管出,D 错误。 18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装置可用于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B 装置可用于收集 NH3、Cl 2、SO 2、NO 2等气体C 装置中 X 若为 CCl4,可用于吸收 NH3或 HCl,并防止倒吸D 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 NH3,并吸收多余的 NH3【答案】A19能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收集相应气体的是( )A 稀硝酸和

13、铜片制一氧化氮 B 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氯气C 浓氨水和固体氢氧化钠制氨气 D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10 -【答案】D【解析】A、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 NO,NO 能与氧气反应,因此收集 NO 时常用排水法,故 A错误;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但题目中缺少加热装置,故 B 错误;C、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因此收集氨气时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 C 错误;D、H 2O2在 MnO2作催化剂下分解成 O2,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 D 正确。20有关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装置可用于吸收实验中多余的 Cl2B 装置可用于收集 H2、NH 3

14、、Cl 2、HCl、NO 等C 装置中 X 为 CCl4,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D 装置可用于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答案】B21下列气体可用如图所示方法收集的是A NO B SO 2 C Cl 2 D H 2【答案】D【解析】由装置图可知,从短管进气,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且该气体不与空气反应,所以 A、NO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 A 错误;SO 2和 Cl2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大,故 B、C 都错误;D、H 2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氧气、水等反应,故 D 正确。 22右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该装置适合于- 11 -A 用 H2O2溶液和 MnO2制取 O2B 用浓盐酸和

15、MnO2制取 Cl2C 用浓硝酸和 Cu 制取 NO2D 用 NH4Cl 和 Ca(OH)2制取 NH3【答案】A23下列装置、操作及说法均正确的是A 装置甲可用于 Cu 与稀硝酸制 NO (必要时可加热)B 装置乙可用于蒸干 NH4Cl 饱和溶液制备 NH4Cl 晶体C 装置丙可用于干燥、收集和吸收氯化氢D 装置丁可以证明热稳定性:K 2CO3KHCO3【答案】A【解析】A. NO 不溶于水,适于用排水法收集,故 A 正确;B. NH4Cl 受热易分解,且蒸干溶液易造成液体飞溅,所以不可蒸干 NH4Cl 饱和溶液制备 NH4Cl 晶体,故 B 错误;C.氯化氢为酸性气体,不可使用碱性干燥剂碱

16、石灰,故 C 错误;D. KHCO3受热更加充分,装置丁不能证明热稳定性:K 2CO3KHCO3,故 D 错误。24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 、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 12 -A 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 B 实验室制取氯气C 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D Na 2SO3与浓 H2SO4制 SO2【答案】D【解析】A、NO 不能利用排空气法收集,应利用排水法收集,故 A 错误;B、实验室制取氯气条件是加热,故 B 错误;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利用向下排空气收集,图中收集装置应短导管进气,长导管出气,故 C 错误;D、亚硫酸钠与较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可利用浓硫酸干燥,其密度比空气大,可利

17、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 D 正确。25下列有关实验原理、装置或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有关装置中的夹持仪器已略去)【答案】B26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中,因爆炸冲击导致氰化钠泄漏,可以通过喷洒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来处理,以减轻环境污染 资料:氰化钠化学式 NaCN(C 元素+2 价,N 元素3 价) ,白色结晶颗粒,剧毒,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易水解生成氰化氢(1)NaCN 水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NaCN 用双氧水处理后,产生一种酸式盐和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13 -某化学兴趣小组实验室制备硫代硫酸钠(Na 2S2O

18、3) ,并检测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能否达标排放。(实验一)实验室通过下图装置制备 Na2S2O3。(3)a 装置中盛 Na2SO3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 ;b 装置的作用是_(4) c 装置中的产物有 Na2S2O3和 CO2等,d 装置中的溶质有 NaOH、Na 2CO3,还可能有_。(5)实验结束后,在 e 处最好连接盛_(选填“NaOH 溶液” 、 “水” 、 “CCl4”中任一种)的注射器,再关闭 K2 打开 K1,防止拆除装置时污染空气。(实验二)测定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 已知:Ag +2CN-=Ag(CN) 2 -,Ag +I-= AgI AgI

19、 呈黄色且 CN-优先与 Ag+反应。实验如下:取 25.00mL 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 KI 溶液作指示剂,用 1.00010-4mol/L 的标准 AgNO3溶液滴定,消耗 AgNO3溶液的体积为 2.5ml(6)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_。(7)处理后的废水氰化钠的含量为_ mg/L【答案】CN - +H2O HCN +OH-NaCN+ H2O2 +H2O =NH3+NaHCO 3圆底烧瓶安全瓶或防倒吸Na2SO3和 Na2SO4NaOH 溶液滴入最后一滴 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且半分钟之内不消失0.98- 14 -质除了有 NaOH、Na 2CO3,还可能有 Na2SO3和 Na2SO4;故答案为:Na 2SO3和 Na2SO4;(5)实验结束后,在 e 处最好连接盛 NaOH 溶液的注射器,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故答案为:NaOH 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EN 61202-1-2017 Fibre optic interconnecting devices and passive components Fibre optic isolators Generic specification《光纤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 光纤隔离器 总规范》.pdf BS EN 61202-1-2017 Fibre optic interconnecting devices and passive components Fibre optic isolators Generic specification《光纤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 光纤隔离器 总规范》.pdf
  • BS EN 61203-1995 Synthetic organic esters for electrical purposes - Guide for maintenance of transformer esters in equipment《电工用合成有机酯 设备中变压器酯的维护指南》.pdf BS EN 61203-1995 Synthetic organic esters for electrical purposes - Guide for maintenance of transformer esters in equipment《电工用合成有机酯 设备中变压器酯的维护指南》.pdf
  • BS EN 61204-1995 Low-voltage power supply devices d c output -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safety requirements《直流输出的低压供电装置 性能特征和安全性要求》.pdf BS EN 61204-1995 Low-voltage power supply devices d c output -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safety requirements《直流输出的低压供电装置 性能特征和安全性要求》.pdf
  • BS EN 61204-3-2001 Low voltage power supplies d c output -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直流输出低压供电装置 电磁兼容性(EMC)》.pdf BS EN 61204-3-2001 Low voltage power supplies d c output -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直流输出低压供电装置 电磁兼容性(EMC)》.pdf
  • BS EN 61204-6-2001 Low voltage power supplies d c output - Requirements for low-voltage power supplies of assessed performance《直流输出低压供电装置 经过性能评定的低压供电装置要求》.pdf BS EN 61204-6-2001 Low voltage power supplies d c output - Requirements for low-voltage power supplies of assessed performance《直流输出低压供电装置 经过性能评定的低压供电装置要求》.pdf
  • BS EN 61204-7-2006 Low-voltage power supplies d c output - Safety requirements《直流输出的低压电源 安全性要求》.pdf BS EN 61204-7-2006 Low-voltage power supplies d c output - Safety requirements《直流输出的低压电源 安全性要求》.pdf
  • BS EN 61205-1994 Specification for ultrasonics - Dental descaler systems - Measurement and declaration of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超声学规范 洗牙装置 输出特性测试和发布》.pdf BS EN 61205-1994 Specification for ultrasonics - Dental descaler systems - Measurement and declaration of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超声学规范 洗牙装置 输出特性测试和发布》.pdf
  • BS EN 61206-1995 Ultrasonics - Continuous-wave Doppler systems - Test procedures《超声 连续波多普勒系统试验程序》.pdf BS EN 61206-1995 Ultrasonics - Continuous-wave Doppler systems - Test procedures《超声 连续波多普勒系统试验程序》.pdf
  • BS EN 61207-1-2010 Expression of performance of gas analyzers General《气体分析器性能表示 总则》.pdf BS EN 61207-1-2010 Expression of performance of gas analyzers General《气体分析器性能表示 总则》.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