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时作业(十二) 第 12 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时间 /30 分钟一、选择题1.公元 1074 年,沈括在太行山区发现横贯在山崖石壁中间一条含有螺蚌壳和鸟卵形砾石的长带,经过观察分析后在梦溪笔谈中指出,这里过去曾经是海滨,然而现在东面距海已经近千里了。太行山区由海滨变为山地的主要作用力是 (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C.变质作用 D.流水作用图 K12-1 为我国地质时期北祁连大洋构造演化模式不同阶段示意图(火山弧是板块俯冲过程中形成的一串呈弧状分布的火山)。据此完成 23 题。图 K12-12.图中我国北祁连大洋板块构造演化由早到晚的阶段顺序是 ( )A.甲阶段
2、乙阶段丙阶段丁阶段 B.乙阶段丙阶段丁阶段甲阶段C.丁阶段丙阶段乙阶段甲阶段 D.丙阶段丁阶段甲阶段乙阶段3.从地貌形态上看,火山弧属于 ( )A.海岸山脉 B.海洋岛屿 C.海底山脉 D.内陆山脉同一时期在海底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在地质时期内,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图 K12-2 示意某海底在连续地质时期内形成的地质剖面。据此完成 46 题。图 K12-24.图中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海退 海进B.海进 海退2C.海退 海进D.海进 海退5.甲、乙、丙、丁地质过程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
3、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C.乙、丙、丁、甲 D.丙、丁、甲、乙6.时期海岸线的变化可能造成该地 ( )A.河口土地盐渍化加剧B.沿海低地多被淹没C.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D.海水蒸发明显减弱福建平潭岛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虽与村庄近在咫尺,但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沙丘上长有稀疏的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有六七级。据此完成 78 题。图 K12-37.该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C.流水搬运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8.“沙不袭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和河流改
4、变沙砾运动方向B.位于当地山地的背风地带C.根系发达的植被固沙作用明显D.沙丘上碎石固沙作用明显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堆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大、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形成的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稳定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图 K12-4 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911 题。 3图 K12-49.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 ( )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 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 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
5、弱 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 A. B.C. D.10.图中河流 ( )分汊多 易改道 流量不稳定 多为地下暗河 A. B.C. D.11.图中扇三角洲 ( )A.稳定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 B.稳定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C.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 D.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小变大二、非选择题12.图 K12-5 是某旅行社制作的几幅简易宣传图片,结合图片回答下列问题。图 K12-5(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2)据研究上海崇明岛不久的将来可能与南通地区相连,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3)地形地貌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请分别解释
6、青藏高原不断升高、大兴安岭起伏变和缓的原因。13.图 K12-6 为我国大致沿 90E 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4图 K12-6(1)分析甲、乙两地形区主要外力作用,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图中河峡谷拐弯地带形成世界最深的峡谷,简述该峡谷的形成过程。(3)乙地形区东南部边缘和中部都有典型的谷地发育,东南侧多峡谷,而中部谷地较为宽广。简述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4)图中山脉是我国西部两大盆地的分界线,山脉北侧的盆地多半固定沙丘而南侧多流动沙丘。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课时作业(十三) 第 13 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时间 /30 分钟一、选择题读某大洋洋底岩层
7、年龄分布图(图 K13-1),回答 12 题。图 K13-11.甲地可能位于 (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A. B.C. D.2.关于乙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B.图示边界类型会出现深海沟C.图示海底可能形成海岭D.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与此不一致图 K13-2 是浙江省宁波市花番岛海岸的“石瀑”奇观,它是火山熔岩冷凝后形成的柱状节理群。图 K13-3 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5图 K13-2图 K13-33.形成“石瀑”的岩石属于图 K13-3 中的 ( )A. B. C. D.4.造成图 K13-2 中“石瀑”悬挂在半
8、空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某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相差均 500 米的 a、b、c 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尽管当地潮湿、黏重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简单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层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完成 56 题。地点 a b c海拔(m) 500 250 600某沉积岩层埋藏深度(m) 421 3 4125.该区域可能属于 ( )A.向斜谷 B.背斜谷C.向斜山 D.背斜山6.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C.青藏地区 D.江南地区“地狱之门”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一个叫
9、作达尔瓦兹的小镇附近。1974 年,地质学家意外发现一个地下洞穴,里面充满了可燃气体;将气体点燃后,大火竟燃烧了 40 多年仍未熄灭。图 K13-4 为“地狱之门”所在地区景观及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 78 题。图 K13-47.“地狱之门”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地 B.地C.地 D.地8.图示区域除可燃性气体外,还蕴藏着丰富的 ( )A.铁矿资源 B.石油资源C.地下水资源 D.有色金属资源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岱崮地貌分布普遍,岱崮地貌是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崮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崮属于“桌形山”或“方形山”类型,其典型特
10、征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崮顶之下梯田层6层,沟壑舒展。图 K13-5 示意岱崮地貌景观。据此完成 911 题。图 K13-59.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的岩石主要为 ( )A.花岗岩B.玄武岩C.大理岩D.石灰岩10.岱崮地貌的形成过程为 ( )A.固结成岩、岩层断裂、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岩层断裂、裂隙扩张、岩浆喷发、地壳抬升C.岩石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D.岩石沉积、变质作用、外力作用11.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岱崮地貌顶部应当 ( )A.开垦耕地,种植作物B.禁止开发,保持原状C.植树种草,保护地表D.修建亭榭,以供观赏二、非选择题12.地质工作者在我国下列各地发现了不同的古生物化石。读图 K1
11、3-6,回答下列问题。 图 K13-6古生物化石 年代三叶虫化石恐龙化石哺乳类动物化石老新(1)判断 abc 之间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明判断依据。 (2)说出 abcde 之间的地质构造总称,并说明其成因。 (3)按成因分类,判断该地区的地表岩层类型。 (4)若要在该地钻探石油,则应选 处(填字母),试说明原因。 13.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四川、云南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结合某同学收集到的一幅茶马古道路线图(图 K13-7),回答问题。7图 K13-7(1)指出图乙中聚落遗址分布与河流的关系,并解释其原因。(2)说明图乙中村落
12、分布的特点和意义。(3)分析图甲所示地区自然条件对古道交通的不利影响。8课时作业(十二)1.B 解析 太行山区由海滨变为山地,主要是地壳上升所致,为内力作用的结果。2.B 3.B 解析 第 2 题,结合图示四阶段地质构造知,早期北祁连大洋存在于中祁连地块与阿拉善地块之间;由于地壳运动,北祁连大洋板块首先俯冲到阿拉善地块之下,形成火山弧;之后北祁连大洋板块俯冲到中祁连地块之下形成火山弧;随着两火山弧位置的靠近,北祁连大洋演变为陆地。据此判断四阶段的先后顺序。第 3 题,结合上题分析知,火山弧是由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从地貌形态上看属于海洋岛屿。4.B 5.A 6.C 解析
13、 第 4 题,结合材料信息,反映了该海底岩层由砂岩向页岩再向石灰岩的转化,说明海洋由浅海到深海转变,为海进;为由石灰岩向页岩的转化,说明由深海向浅海转变,为海退;同理判断其他过程并得出结论。第 5 题,读图并结合地质构造关系知,该海底岩层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甲褶皱,然后形成乙断层,然后由于岩浆侵入,形成丙侵入岩脉;石灰岩受炽热岩浆影响发生变质,形成丁大理岩。第6 题,时期海底岩层由石灰岩转变为页岩,说明由深海转变为浅海,此时陆地相对上升,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7.B 8.A 解析 第 7 题,结合所学知识,沙丘可能为风力堆积或流水堆积而成。结合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由于该区域气候湿润,河流含沙量小,
14、由流水堆积形成沙丘的可能性较小。由于该地地处岛屿且由海岸吹来的风风力较大,故该地沙丘应为风力堆积作用形成。 第 8 题,由图文材料可知,沙丘邻山,两侧为河流,当地全年盛行东北风,故沙丘应处于山地迎风坡;由于沙丘上植被较稀疏,沙丘上的植被不可能起到全面固沙作用;沙丘上覆盖的为碎石,固沙作用不很明显。从沙丘两侧流经的河流可通过搬运作用改变沙砾运动方向;受东北风影响,沙砾受君山阻挡后受环流作用影响会返回到沙丘上空沉降, 而村庄位于沙丘的两侧, 故形成“沙不袭村”现象。 9.D 10.A 11.C 解析 第 9 题,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早期自下而上由小到大,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后期自下而
15、上由大到小,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后退缩,说明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第 10 题,图中显示河流分汊多,由于地势低平,河流易改道;颗粒沉积物不稳定,说明流量不稳定;图中以地表径流为主,看不出有地下暗河。第 11 题,水体水面上升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水体水面下降则其面积不断扩大; 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流水堆积作用,大的先堆积,小的后堆积,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12.(1)黄果树瀑布:流水侵蚀作用。天山:地壳运动。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成湖。海滨沙滩:海水堆积。(2)流水侵蚀、流水搬运和流水堆积。(3)青藏高原受地壳的水平挤压作用隆
16、起,因而在不断升高;大兴安岭长期受外力侵蚀,因而起伏变和缓。解析 第(1)题,黄果树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天山是地壳运动形成的,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海滨沙滩是由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第(2)题,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挟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随着堆积作用的加深,再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崇明岛不久的将来可能与南通地区相连。第(3)题,青藏高原的形成主要为内力作用的结果,而大兴安岭起伏变和缓主要由外力作用造成。13.(1)甲: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甲位于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风力强劲,多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乙: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作用。乙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冰川发育,冰川侵
17、蚀作用强。位于河流上游,河流侵蚀作用强。(2)板块碰撞,地壳隆起,河流下切侵蚀。9(3)青藏高原中部谷地多为冰川侵蚀而成,呈“U”形;东南部谷地多为河流侵蚀而成,呈“V”形。(4)天山北侧的准噶尔盆地西部有一些山口,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气流可以深入,因而降水多于南侧地区的,沙漠地区水分条件优于南侧的,因而多半固定沙丘,而天山南侧的塔里木盆地是封闭的,降水很少,所以沙漠中多为流动沙丘。解析 第(1)题,结合经纬网,在判断其区域位置的前提下,确定其外力作用类型并说明理由。第(2)题,河峡谷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为地壳隆起、流水侵蚀下切形成的。第(3)题,乙地形区为青藏高原,由于外力作用类型不同,其河谷
18、呈现不同特点。第(4)题,山脉为天山,其南北两侧气候条件的差异造成沙丘类型的不同。10课时作业(十三)1D 2.C 解析 第 1 题,图中乙地附近洋底岩层年龄大约为 07 百万年,向两侧逐渐增加,说明乙地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甲地西侧是板块生长边界;结合世界主要板块及其边界类型可知,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西侧都有生长边界分布,而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西侧都为消亡边界。据此确定正确结论。第 2 题,结合上题分析,乙处位于大洋底部的生长边界附近,且海底岩石年龄乙处较新、两侧渐老,呈对称分布,据此判断图示海底可能形成海岭。3A 4.D 解析 第 3 题,结合题干材料知, “石瀑”是由火山熔岩冷
19、却凝固形成的;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即可判断。第 4 题,宁波花番岛“石瀑”位于沿海地区,下部岩石被海浪侵蚀掉,致使其悬挂在半空。5B 6.D 解析 第 5 题,结合不同地点海拔高度知,该区域中部低、两侧高,可能为谷地。结合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知,该地岩层中间向上拱起,为背斜。据此判断该区域可能属于背斜谷。第 6 题,根据材料,当地土质黏重,土壤潮湿,颜色是红色,可能位于我国江南丘陵的红壤分布区。7D 8.B 解析 第 7 题, “地狱之门”的火焰是地下的可燃性气体燃烧所形成,地下的可燃性气体易通过断层向外泄漏。第 8 题,该地质构造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可燃性气体密度小,在最上层,石油在其下
20、层。9D 10.A 11.C 解析 第 9 题,三叶虫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材料指出“崮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 “临沂市蒙阴县境内岱崮地貌分布普遍” 。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只有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故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的岩石主要为石灰岩。第 10 题,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先是石灰岩的形成,进而地壳运动使其岩层断裂,在此基础上地壳抬升,海拔增高,再经外力的风化、侵蚀,形成该地貌。第 11 题,岱崮地貌顶部海拔较高,土层浅薄,极易受到外力的破坏,因而应当植树种草,保护地表。12(1)背斜。地层中间老、两翼新。(2)褶皱。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受挤压。(3)沉积岩。(4)b 背斜
21、是良好的储油构造。解析 第(1)题,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可以判断。第(2)题,ae 的地质构造总称为褶皱,是地壳水平挤压形成的。第(3)题,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第(4)题,石油往往存在于背斜处。 13(1)聚落遗址位于河流的凸岸。由于水流的惯性作用,河水不断冲刷河流的凹岸,使其不断被侵蚀;而凸岸则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淤积成陆,且受洪涝影响小,适宜人类居住。(2)沿河谷分布。利于取水灌溉;河流泥沙堆积,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3)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地质条件复杂,交通受限制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涝等灾害,增加了通行的风险和难度。解析 第(1)题,聚落遗址分布在河流的凸岸,原因可从凸岸和凹岸流水的堆积和侵蚀作用分析。第(2)题,村落沿河谷分布,原因可从生活取水、农业生产两个角度分析。第(3)题,不利影响可从地形地质、自然灾害等角度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