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考向层层剥笋)第五周考向20艺术手法之写景艺术(含解析).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942211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考向层层剥笋)第五周考向20艺术手法之写景艺术(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考向层层剥笋)第五周考向20艺术手法之写景艺术(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考向层层剥笋)第五周考向20艺术手法之写景艺术(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考向层层剥笋)第五周考向20艺术手法之写景艺术(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必刷题(刷考向层层剥笋)第五周考向20艺术手法之写景艺术(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五周 考向 20 艺术手法之写景艺术【重要指数】 【考点点睛】分析诗歌的写景方式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顺序注意高低、俯仰、远近等,着眼点注意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写景;艺术手法注意是动静、虚实、对比、衬托等等表现手法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式。答题时结合诗句具体的分析。【2013 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题目。竹轩诗兴 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答案】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

2、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叶声与烟飞起了,宛如随着篆烟轻轻地飘起来来的动态美。【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对于诗词中的景,鉴赏时应主要注意的常见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几点: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2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参照前面的表现手法。4.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

3、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海天东望夕茫茫”一句写仲夏之夜,登上江楼,极目远眺,海天暮色“茫茫”一片,诗人心中顿生凄凉之感,和尾句的“凉”相照应。B 诗歌的颔联,下写江城万家灯火四面闪烁,上写天际星斗在银河两边闪烁,同首联所写海天茫茫、山高水阔,相互辉映。

4、C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为千古名句,逼真传神的描绘了夏夜清凉优美的景致。尾联向友人发出邀请应题中“招客”二字。D 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颔联是俯瞰所见;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E. 诗中用寻常景物组合出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面,就像一幅疏朗悠远的山水画,最后以人的心情作结,使整幅画更增加了人情之美。2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一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AB2动静结合, “风吹古木”为动景, “月照平沙”为静景,动静结合视听结合, “风吹古木”从听觉写景, “月照平沙”从视觉写景;比喻新奇, “晴天雨”将风吹古木3树

5、叶的萧瑟之声比作雨声, “夏夜霜”将皓月临近平沙的银色比作霜色.【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从不同角度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要点,重点把握诗歌的基本内涵和情感。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这两句的赏析要从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和比喻等角度进行具体说明,如使用了“晴天雨”和“夏夜霜”两个形象的比喻。前者将风吹古木树叶的萧瑟声同雨声联系,说明酷似雨声;后者将皓月临照平沙的银白色同霜色比并说明形如秋霜。以强烈的主观想象把互相矛盾的自然现象通过艺术

6、的对接,合情合理,使景色透射出一股清凉气息。【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阅读下面一首元诗,完成小题 江边晚望刘秉忠 沙白江青落照红,沧波老树动秋风。天光与水浑相似,山面如人了不同。千古周郎余事业,一时曹孟谩英雄。东南几许繁华地,长在元戎 指画中。【注】刘秉忠(1216-1274):元代政治家、文学家,曾随忽必烈南征北讨,这首诗歌应写于长江边。元戎,指忽必烈,当时还未即位当皇帝。画,通“划”筹划。3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这首诗由晚望江景,引出对历史和现实的评说,融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B 三四两句描写天光、山形,由山如人面各不相同

7、暗喻了英雄人物功业不同的感慨。4C 五六两句用典,表达了对周瑜的历史功业的羡慕之意,赞美曹操是真正的英雄。D 最后两句写如何攻打偏居东南的南宋,早就已经在忽必烈的准备和谋划之中。E. 后四句,把千古公认的英雄与现实的豪杰两相对照,表达了对忽必烈的赞美之情。4本诗首联描写景物富有特色,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答案】3BC4首句用“白” 、 “青” 、 “红”等颜色词,抓住景物特征,细致生动地描绘了秋日傍晚景色的灿烂多姿;第二句用一动词“动” ,准确传神地刻画了老树、沧波在秋风中的飘摇动荡之态,境界苍茫雄壮。【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4试题分

8、析:题干是“本诗首联描写景物富有特色,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首先要读懂诗,了解首联描写景色以及写景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还要答出运用这些手法的作用。该诗的首联“沙白江青落照红,沧波老树动秋风”的意思是傍晚的秋日映照下,白色的沙洲,碧绿的江水,涌动的江水,苍老的树木在秋风中飒飒作响。诗的第一小句用“白”形容“沙” ,用“青”形容“江” ,用“红”形容“日” ,充分利用视觉所见,描写景物的特点时,运用一系列的颜色词,如“白” 、“青” 、 “红”等,细致生动地描绘了秋日傍晚景色的灿烂多姿。精准的运用动词,如第二小句中的动词“动” ,准确传神地刻画了老树、沧波在秋风中的飘摇

9、动荡之态,勾勒了一种苍茫、阔大、雄壮的境界。分两点回答该题。【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望海楼米芾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5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注】宋时望海楼在镇江城内,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米芾一生喜好山川之胜,晚年过镇江,因喜爱其江山胜境而定居下来,这首诗是他定居镇江后的作品。沧州:滨水的地方。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首句用夸张的手法,写铁瓮城矗立云间,烘托望海楼的高峻奇伟。B 颔联从现在和未来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

10、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C 涛声阵阵,片片帆影,激发诗人作诗的逸趣,引起诗人饮酒的雅兴。D 繁华不再,夕阳西沉,作者转而心情感伤,情感比较深沉。E. “何处是”取自宋诗纪事补遗 ,其他版本作“在” , “是”更能表达仕途不顺的悲怆。6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从多个角度写景,请具体赏析。【答案】5BE6这一联写景自楼内向外远望,红日、白烟形成色彩的对比;画角、沧洲形成听觉和视觉的对比;红日落处、白烟起处形成远近对比,把它们融合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6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11、从多个角度写景,请具体赏析” ,是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平时要构建古诗常见的表达技巧的知识框架,答题时首先读懂诗句,进行快速搜寻和定位;再把定位出的几种技巧梳理出来;最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本诗的颈联写景的角度主要是对比,进而思考色彩的对比、听觉6和视觉的对比、远近对比。【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 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原:原野。7对这首诗的赏析,最

12、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B 第二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C 全诗抒发了诗人观赏山野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D 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E. 最后两句设为问答,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8颔联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此联写景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并试着分析诗歌中除乡思外还有什么样的情感?【答案】7AE

13、8手法:视听结合,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是目睹。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前句写万壑中晚籁,后句说数峰无语,突出了万壑、数峰的静态美。 )拟人修辞,把山峰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富于情味。情感:宦途失意的异乡人,有家不得归,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惆怅之情。【解析】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诗的赏析。B 项, “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分析错7误。 “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峰”句写数峰宁静,不从正面着墨,而从反面出之,读来饶有情趣。C 项,应该是满目山川,清晖娱人,宦途失意的异乡人却有家不得归,思乡

14、之情。D 项,开头两句,重在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夏曼卿作新楼,扁曰“潇湘片景”来求拙画且索诗戴昺有此一楼足,悠然万虑忘。拓开风月地,压断水云乡。四野留春色,千峰明夕阳。眼前无限景,何处认潇湘。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句“有此一楼足”起笔平实,简约易懂,却能紧扣题目,又包举全篇。纵观全诗可知诗人并未登临新楼,写诗作画显示了他非凡的想象力和艺术功力。B 主人登上新楼能时时饱览美景,故而心满意足,

15、万虑皆忘,悠然自得。C 红日西沉,余晖洒照在千峰之上,似乎为它们披上了一层鲜明耀眼的薄纱。D 登览者眼前风光无限,何须到哪里去认取潇湘?此地便是潇湘!末句呼应“潇湘片景” 。10诗歌是如何描绘“潇湘片景”之美的?请简要分析。8【答案】9A10概写和具体描绘相结合。颔联概写了大自然在这里向人们辟开了一块美好的风月胜地,颈联具体描绘了四野、千峰、春色、夕阳构建的无限风光。侧面描写(正侧结合) 。以登楼者的心境、感叹展现景物的美好。反衬。 “风月地”压倒那水云弥漫、风景秀丽之地,以水云乡反衬风月地之美。拟人。 “留”写春色仿佛有情,因为这里美,故而愿意留下来不离去。【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

16、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10试题分析:此题题干问“诗歌是如何描绘“潇湘片景”之美的?” ,这是考查写景的表达技巧,写景上技巧分析,首先从整体上分析,然后再局部分析技巧;还可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分析;然后看看修辞手法和其他表现手法。这首诗从整体上分析,颔联概写了大自然在这里向人们辟开了一块美好的风月胜地,颈联具体描绘了四野、千峰、春色、夕阳构建的无限风光。这是概写和具体描绘相结合是写法。从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分析, “悠然万虑忘”写登楼者的心境,这是从侧面来烘托景物的美好。 “压断水云乡” ,水云乡那水云弥漫、风景秀丽之地都被压倒了,这是以水云乡反衬风月地之美。修辞手法上:“留”写春色仿佛有情,这是拟人手法。【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