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贵不能淫,21.孟子二章,第一课时,作者作品简介,孟子,名轲(k),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成“四书”。,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路。 3.体会“大丈夫”的内涵,并从中受到启发。 4.熟读并背诵课文。,学习目标,景春曰:“公孙衍y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un也,
2、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朗读课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解释词语 疏通文意,第一段,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2富贵不能淫,贫
3、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 诚 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 天下熄。”,解释词语 疏通文意,难道,真正、确实,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安静,停息、太平,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害怕,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太平。”,第一段,孟子曰:“是 焉 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 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解释词语 疏通文意,行冠礼,教导、训诲,怎么、哪里,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冠礼时,父亲给以
4、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当准则的,是妾妇之道。,这,你,取独,不译,能够,第二段1,谨慎,告诫,同“汝”,你,准则、标准,丈夫,去、到,把,动词,去、到,1居天下之 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2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第二段2,解释词语 疏通文意,喻指“仁”,喻指“礼”,喻指“义”,遵从,居所,住宅,名词,实现,独自走自己的道路,使迷惑,惑乱,使动摇,改变,使屈服,居住,动词,1(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
5、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志向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志向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2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才叫作大丈夫。“,1.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2.安居而天下熄 3.丈夫之冠也 4.父命之 5.戒之曰 6.必敬必戒 7.往之女家 8.以顺为正者 9.居天下之广居 10.与民由之 11.得志,当堂检测,难道真正的,安静停息,太平,行冠礼,教导,训诲,告诫,谨慎,同“汝”你,准则,标准,一、解释重点字词。,居住,动词居所,住宅,名词,遵从,使迷惑,惑乱,使动摇,改变,14.威武不能屈,使屈服,12.富贵不能淫13.贫贱不能
6、移,实现,当堂检测,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发起怒来,诸侯们都害怕, 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太平。,(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志向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志向的时候,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当堂检测,常见文言现象,通“汝”,你,助词,无实义,代词,指他,动词,去,到,助词,的,一、通假字,二、一词多义 1. 丈夫之冠也父命
7、之往送之门居天下之广,往之女家,四、古今异义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子未学礼乎 3.丈夫之冠也4.富贵不能淫,名词用作动词,行冠礼,使动用法,使屈服,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古义:你。 今义:儿子。,古义: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古义:使迷惑。今义:放纵。,三、词类活用 1.丈夫之冠也 2.威武不能屈,景春曰:“公孙衍y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un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 , 。 , ; , 。 , , 。此之谓大丈夫。”,富
8、贵不能淫,指导背诵,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 , 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 ,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孟子主张“仁政”,强烈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诸侯国之间的不义战争。,孟子的思想,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池”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府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写作背景,纵横家,纵横家,列为“九流”之一。后因称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者为“纵横家”。战国策中这样形容纵横家:“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
9、之辩,重于九鼎之宝”,纵横家能够在时代里起到“虽一人之力,强于百万之师”的作用。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纵横即合纵连横。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策划谋多以国家政治需要出发。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15,中国古代对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个学术流派的总称。,景春 与孟子同时代人,纵横家的信徒。 公孙衍 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合纵派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各诸侯国合纵抗秦。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韩、魏等五国相印。 张仪 战国期时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他首创连横策略,游说入秦
10、,获封为相。后来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其连横之策破公孙衍的合纵之谋,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人物介绍,问题探究,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理由是?孟子同意景春的观点吗?理由是?,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2.孟子认为怎样才叫大丈夫?(条件、标准、精髓) 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景春和孟子探讨“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本章主要讲什么内容?,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公孙
11、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理由: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不同意。 理由: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问题探究,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理由是?孟子同意景春的观点吗?理由是?,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问题探究,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孟子认为怎样才叫大丈夫?(条件、标准、精髓) 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大丈夫条件:,怎样
12、做到:,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 有“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的立身处世态度),“是”指代“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此”指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用原文中的话回答),问题探究,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问题探究,“妾妇之道”为无原则的顺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如张仪等人,无原则地顺从秦王的意思。 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大丈夫之道”则是无论处在任何境况,诸如“富贵”“贫贱”“威武”等,都坚守仁、义、礼。 其本质是对“仁、
13、义、礼”的坚守。,归纳总结,富贵不能淫,驳: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无原则的顺从,立:,坚守 仁义礼,大丈夫之道,论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比,富贵不能淫通过景春与孟子对于“大丈夫”的不同论述,明确提出了孟子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的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本文主旨,1.语言含蓄,讽刺深刻尖锐。孟子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讽刺公孙衍、张仪之流不以正义为标准,而是以顺从为原则,是在行“妾妇之道”。 2.运用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形成排比,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14、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成为千古名言。 3.运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在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写作特色,中华民族流淌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出了无数的“大丈夫”形象,请你列举一位并说说他的相关事迹。,示例:屈原。屈原是楚国贵族,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连齐抗秦。但是他遭到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秦国攻破楚国国都后,屈原投江自杀。屈原忧国忧民,坚持走自己的道义之路,不与其他贵族同流合污,最后以死来证明自己的爱国之心。,拓展延伸,妻妾制度 三从四德 父母之命不可违,在我国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会不时隐藏着某些封建主义的糟粕,本文也不例外,请你把这些地方找出来,谈谈你的看法。,你找我找,发现问题,糟粕之处,zop,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习俗之一,“三从“与“四德“的合称。 “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里的“从“并不是表面上的“顺从、跟从“之意,而是“辅佐、辅助“的意思。即未嫁的时候,听从家长(父亲)的教导,出嫁之后,辅佐丈夫持家执业,丈夫不在了,抚养教育抚养子女成人,引导、尊重子女端正生活理念。“三从四德“,是一种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根据“内外有别(即男外女内的社会分工)“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