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行版本: B 修改版次: 0 文件编码: QG/HBYT19-019-2011 页 码: 1/18 1 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 矿区服务系统社区安全 管理职责 、 内容及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 矿区服务系统各单位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 办法 的引用而成为本 办法 的条款。 AQ/T9001-2006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全国 安全社区 现场 评定 指标 华北矿服质安 20103 号文件 关于印发 华北油田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总体方案 的通知 3 术语及定义 3.1 社区 : 是 指 一个包括人口、地域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具体的、有限的地域社会共同体,是
2、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人们生 活的基本区域。 3.2 安全社区 : 是指已成立了相关组织机构,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联络了社区内有关部门、志愿者组织、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健康目标的社区。 3.3 居民 : 是指在社区工作或生活的常住和流动人员。 3.4 安全促进: 是指 为了达到和保持理想的安全水平,通过策划、组织和活动向人群提供必须的保障条件的过程。安全促进项目是实施这一过程的具体体现 , 在于实现社区安全管理 计划 和风险控制目标。 4 职责 4.1 质量安全环保处是本 办法 的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办 法 ,对各单位 开展社区安全 管
3、理情况进行 监督、 检查、考核。 安全社区建设管理办法 QG/HBYT19-037-2011 2/18 4.2 事业部机关相关处室 按照职责 负责 协调、督促落实 相关 管理工作。 4.3 各单位负责组织推行、实施本 办法,并提供相关培训和考核 。 5 管理内容 5.1 安全社区建设 组织领导 。 5.1.1 各综合服务 处是安全社区建设的 责任主体, 应成立安全社区建设推(促)进委员会,成员 应 包括所在区域的消防、公安、交通、教育和驻矿单位等单位部门 负责人 ,负责所辖区域安全社区建设的组织协调领导 和绩效评估 工作。 其他单位按业务分工 组织、 参加安全社区建设工作。 5.1.2 各单位
4、 安全社区建设推(促)进委员会 下设办公室,成员应包括相关职能部门、驻矿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组织代表、志愿者及居民,负责所辖区域安全社区建设日常工作,同时将其成员分为若干个安全促进项目组,负责组织实施安全促进项目。 5.1.3 各单位应 按照 主管部门负责,安全管理部门协调,其他部门配合,社区管理 站 牵头并负责日常工作,基层单位分工负责,辖区社区单位积极参加 的原则 , 明确社区安全 管理职责 ,完善安全环保责任制 。 其中: 社区服务站 做为 安全社区建设 基本责任单位 , 具体 职责 是: 负责安全社区建设 组织 、 协调 和居民 安全管理 工作; 负责组织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
5、辨识、评价 ,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安全促进项目; 关注 居民人身、 家庭财产安全; 负责 落实 社区居民安全教育 培训 计划 、开展社区安全知识宣传 ; 负责 组织居民 参加 社区各项安全活动 ; 负责 建立社区居民信息 等相关 档案 ; 负责 对居民家庭 提供安全服务 和社区公共设施检查 , 及时向相关单位反映存在的问题; QG/HBYT19-037-2011 3/18 负责 调解有关安全环保事件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5.1.4 社区 服务站应 设安全员,负责社区安全协调、检查和宣传工作。同时,每栋住宅楼要选拔一名素质高、热心安全 社区工作的人员为 安全 协管员 ,参与安全社区建设
6、工作。 5.1.5 安全社区建设 日常工作应 运用系统管理、体系管理和信息管理等理论方法,实施 PDCA(策划一实施 检查 纠正)管理模式,实现持续改进。 各单位 应按照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运行模式和 工作流程,组织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日常工作。 安全社区建设 工作 运行模式见下图: 事业部 安全社区建设 工作业务流程 见 附录 A。 5.1.6 各单位 及 社区 服务站应 建立和完善下列工作制度, 开展 安全社区建安全社区知识培训与传播 风险辨识评价和 伤害调查 制定风险控制伤害干预重点 策划安全促进项目 实施安全促进措施 评审与持续改进 制定安全促进项目计划 循环往复持续改进 QG/HBYT19-
7、037-2011 4/18 设 : 社区安全责任制 ; 社区工作与居民、辖区单位交流 制 度; 社区安全诊断 制 度; 社区交通、消防、施工作业、出租房等安全管理 制 度; 社区安全宣传培训制度; 社区安全工作检查、考核制度; 社区安全工作其他制度。 5.1.7 各单位 及 社区 服务站 应制定安全社区建设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指导开展社区安全工作。 5.1.8 各单位每年应有必要的资金投入,保障安全社区建设顺利进行。 5.2 社区 信息交流与全员参与 。 5.2.1 各单位 应 积极组织和广泛参与辖区内、外的安全社区各类交流活动,深 化社区安全理念,推进安全社区建设。 5.2.2 各单位应建立
8、社区安全信息收集、交流、沟通、传递和反馈渠道 ,保持社区纵向各层级和横向各部门、安全社区成员单位沟通顺畅。 参照 执行 QG/HBYT 19-005-2011 协商和沟通管理程序 。 5.2.3 各单位 应 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社区建设 推(促)进委员会 ;社区 服务站 应 每 月 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会议,每半年 应 召开一次社区各方代表会议,凝聚居民和相关单位力量,征集意见,研究解决安全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展示 业绩 ,推进工作。 5.2.4 各单位应建立志愿者组织, 持续参与社区安全社区促进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且活动有效。 社区志愿者应由员工、离退休人员、在校大学生等人员组成。
9、 5.2.5 各单位应组织 居民参加社区安全文化项目、安全教育培训、风险识 QG/HBYT19-037-2011 5/18 别等, 组织 参与各类安全促进活动。 5.3 社区 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预防 。 5.3.1 应按照 HSE 管理体系要求,建立社区 事故与伤害 风险管理机制,有计划的组织社区 事故与伤害 风险辨识。原则上 ,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一季度末完成。 5.3.2 应选择并运用适用的方法,对社区各类事故与伤害风险进行辨识与评价。 主要方法包括: 隐患排查,安全检查表 ,社区调查 (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 ,伤害监测,专家经验等。 5.3.3 社区 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应符合社区实际
10、情况,资料数据真实。 5.3.4 应 建立社区 事故与伤害 因素清单和台帐,落实责任,制定措施,加强管理。 具体 执行 QG/HBYT19-018-2009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补充程序规定 。 5.3.5 应按要求 开展社区安全隐患排查 和 入户 安全服务。 各单位开展社区隐患排查,每季度一次 ; 社区 服务站开展 公共设施、场所安全巡查至少每半月一次 , 入户安全 服务 每年至少一次 ,入户率不少于 98%。 入户安全 服务 表 详见附录 B。 5.3.6 应重点做好 容易发生或受到伤害的 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弱势群体 ,以及重点人群、重点场所 的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 根据评价结果
11、,制订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并及时向社区居民告知。 5.3.7 各单位 发现辖区驻矿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向其通报,并督促及时整改。 5.3.8 应建立或指导建立各类生产经营和商贸、服务性单位的安全专项台账,及时掌握其安全动态。 5.3.9 根据 社区 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与评价的结果、社区实际情况和社区居民的安全需求,制定社区事故与伤害预防、控制目标 ,特别是针对重点 QG/HBYT19-037-2011 6/18 人群、重点场 所、重点问题的安全促进目标。 5.3.10 应在确定安全促进目标基础上,制定覆盖不同人群、环境和设施的,并能够长期、持续、有效进行的社区事故与伤害预防和风险控制计划
12、。 5.4 策划与实施社区安全促进项目。 5.4.1 策划和确定 社区安全促进项目 ,应依据社区事故与伤害预防、控制目标和安全促进计划,同时针对社区存在的特定问题,有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项目结构完整。 5.4.2 安全促进项目应覆盖 重点 目标人群和场所,主要包括 工作 场所、社区 交通 、社区消防、社区公共设施和场所、 居 家 、社会治安、 社区文化体育活动 ,以及老年人和儿童等。 覆盖面应不少于 50%。 5.4.3 应成立 项目促进组 , 负责 相应的社区安全促进项目, 落实人员,明确职责 ,确保安全促进措施落实并取得良好效果。 5.4.4 社区安全 促进项目 的实施,应能够体现社会组织
13、、志愿者和社区单位的参与情况,从而证明已多渠道整合社区各类资源。 5.4.5 应将 社区安全促进项目 纳入 QC 管理,按照要求 进行备案、评审。提供评审的安全促进项目成果,应提供相应对比数据或客观证据,证明安全促进项目实施效果,并体现持续改进。 5.4.6 重点 目标人群和场所 安全管理 规范。 5.4.6.1 工作场所 方面 。 落实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三级教育、转岗教育、特殊工种人员培训率达 100%; 按规定配备、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按操作规程正确操作,无违章现象; 现场环境管理 符合 QG/HBYT 19-035-2009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规定。 QG/HBYT19-03
14、7-2011 7/18 5.4.6.2 社区交通 方面 。 社区 道路交通标志 规范 ; 社区 无 乱停乱放、超速行驶、酒后驾驶、强超抢会等违章 现象 。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员工非工作时间的交通安全纳入监管视野, 开展好 交通安全 培训宣传 。 5.4.6.3 社区消防 方面 。 按规定在住宅楼、公共场所配齐消防 设备 ,定期检查,确保完好 ; 社区 公共场所、住宅楼道、消防通道 无 堆放杂物、停放车辆 现象 ,消防通道畅通 ; 社区供、用电设施安装 规范,无 安全隐患 ; 居民燃气器具 符合 安全 要求 , 无 火险隐患 ; 节假日期间 , 根据烟花爆竹燃放的有关规定,在小区内设立禁放区
15、域和限放区域,并规定限放时间 ; 按规定 组织 申报、审查 焰火晚会、大型集会活动 的 安全措施、应急预案 。 5.4.6.4 公共设施和场所 方面 。 社区公共设施 有 安全注意事项 提示 , 便于安全使用; 社区 公共集聚 场所按要求配备 消防 器材,制定 应急 预案并定期演练。 社区 公共集聚 场 所 应急照明设施完好, 营业期间 无 关闭、堵塞安全出口和安全通道 现象 。 5.4.6.5 老年人 、儿童 和 居 家 方面 。 建立 社 区居民 基本情况台帐, 进行分类管理 。 对 老弱病残、 鳏寡孤独 或年幼独居,生活自理能力差 ,家用电器陈旧、老化严重的 重点人群和家庭, 应通过直达
16、通讯联系、定点帮扶、定 QG/HBYT19-037-2011 8/18 期上门服务等方式,帮助其及时解决困难、消除安全隐患。 对儿童 应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开设安全课、 组织绘画和文艺演出等 活动 ,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5.5 社区安全 宣传 教育 与培训 。 5.5.1 应制定并落实 社区 居民 安全 宣传 教育 与培训 工作 计划,开展经常性地 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 。教育培训计划应符合事故与伤害预防计划 , 社区的实际以及相关管理要求 。 5.5.2 在加强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和职业健康教育的同时, 应 开办社区学校、或利用老年大学等阵地, 邀请生产安全、医疗、消防、交通等 方
17、面 专家,开展讲座、组织培训 , 普及 健康、 安全知识,增强广大 居民 的 健康与 安全意识。 5.5.3 应发挥广播、网络、以及报纸、橱窗、 黑板报 等媒体的作用, 传递安全信息、传播安全知识、传导安全行为、传承安全理念、传染安全气息 。 每个社区应 设立宣传栏 (橱窗) , 其内容 应 每月 更新一次,在安全生产月、 119 消防宣传日、突发疫情、突发安全事件和重要活动期间 应 及时更新。 5.5.4 应发挥社团组织、文化体育骨干的作用,组织 和吸纳 广大居民开展喜闻乐见 的文化体育活动。 5.5.5 应有计划地 开展安全文化进 基层、进社区 、进家庭活动,不断推进社区安全文化建设。 5
18、.5.6 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制订社区居民安全公约,并大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引导居民关心社区安全。 5.6 社区应急预案和响应。 5.6.1 应 针对公共场所、职工公寓、居民家庭的防火安全、用电安全 , 和防洪防汛、防灾减灾等 突发事件 ,建立 社区 应急预案 。 QG/HBYT19-037-2011 9/18 5.6.2 应按要求 配备基本的 应急、 防灾救援装备, 并保持完好。 5.6.3 应整合社区资源,建立专兼职应急队伍,并经常组织活动,能够保证快速、有效的进行应急响应和救援处置。 5.6.4 应定期组织 应急培训和 应急知识宣传,有计划的 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应急 技能 培训和 必要的
19、应急演练活动, 使 社区 广大 居民 具有基本的 应急处置、自救互救以及紧急避险的能力。 5.6.5 各单位应制定年度社区安全应急演练计划, 相应的 应急预案 每年 至少应组织演练 一次 。 社区应急演练应组织岗位员工、 驻矿 单位、社区居民参加。 5.7 社区安全 监测 与监督。 5.7.1 各单位安全管理 科 是社区 的安全监督 部门 ,应明确社区 安全 监测 与监督 的 方法、制度, 并 督促 落实 。 5.7.2 应设立 社区 意见箱,或 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 , 沟通现有信息渠道, 开展社区安全检测与监督。 5.7.3 应建立社区安全检查制度,开展定期、不定期及综合安全
20、检查,检查范围应覆盖社区内所有场所、设施和环境,尤其是工矿商贸企业的关键岗位、要害部位。全面综合性社区安全检查,每年不少于 4 次。 5.7.4 对 监测 与监督中发现的安全环保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对整改结果 进行 验证。同时,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同类问题重复出现。 5.8 社区 事故 与 伤害 管理 。 5.8.1 社区事故报告遵循属地管理原则 , 凡在社区发生的所有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工业事故 和事件 , 应及时上报 , 不得瞒报、谎报或延报,更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损坏和毁灭有关证据。 具体执行 QGHBYT 088-2008 事故管理程序 。 5.7.2 社区 事故 、 事
21、件 发生后,由 管理 单位 按规定 填写事 件、事件 记录表, QG/HBYT19-037-2011 10/18 并 及时报 单位 安全部门,并留存一份。 事 件、事件 记录 要保存完好,具有可追溯性 且便于查阅。 5.7.3 应认真组织事故、事件的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予以实施,防止同类事故、事件重复发生。 5.7.4 社区卫生管理机构 应 建立 社区 伤害记录,并按要求定期汇总上报。记录应与诊疗记录一致,实事求是,具有可追溯性。 5.7.5 应建立社区伤害管理制度,定期对社区各类伤害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相关工作机构。 5.7.6 伤
22、害记录与分析的结果应用于社区安全绩效分析、预防与纠正措施制定及策划安全促进项目等方面。 5.9 安全 社区 创建档案管理 。 5.9.1 各单位应 制定安全 社区 创建 档案 管理制度,明确安全 社区 创建 档案的 建立 、保存、使用, 将创建过程的信息予以保存 。 5.9.2 按照“谁 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基层单位应分别 建立 安全社区创建档案。社区管理部门应发挥协调作用,做好安全社区创建档案的管理 工作。每年底,按社区进行 分类规范、 整理 和保存。 5.9.3 按照 QG/HBYT 19-032-2009 HSE 基础资料管理办法 的 规定 ,所建立的安全 社区 创建 档案 应
23、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社区 人员 基本情况档案; 组织机构、目标、计划等相关文件; 相关管理部门和岗位的安全职责; 社区 风险因素 辨识台帐 (含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弱势群体的信息档案); 社区 安全检查( 含 提供上门安 全服务 )及隐患治理 记录、台帐 ; 社区 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记录 ; QG/HBYT19-037-2011 11/18 安全促进项目方案、计划和记录 ; 安全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和其他文件; 社区公共设施台帐 ; 社区居民车辆台帐 ; 困难人群帮扶台账; 其他有关 社区 安全管理工作档案。 负责社区卫生、环境的单位和部门建立相应的社区安全档案。 5.10 评审与持续改
24、进 。 5.10.1 事业部和各单位应 每年组织一次包括 安全社区建设 管理 内容的 审核 , 必要时可针对 社区安全 管理组织专项审核。 5.10.2 事业部制定华北油田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标准及评分 细则(详见附录 C),每季度组织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检查,年终组织工作考核 ,对达到标准的予以命名和奖励 。 5.10.3 各单位要制定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同时,总结年度社区安全建设开展工作,明确持续改进意见。 5.10.4 事业部根据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检查考核结果, 对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扎实、群众满意、成绩显著的单位 、个人 ,将按照 相关规定 给予奖励。 5.10.5 社区安全
25、作为和谐社区、平安全社区 建设 的重要内容,事业部鼓励各单位创建 国家级 安全社区。对符合国家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标准的社区,由事 业部组织审查后,统一推荐申报。 6 相关文件 6.1 QG/HBYT19-018-2009 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补充程序 6.2 QGHBYT 088-2008 事故管理程序 6.3 QG/HBYT 19-005-2011 协商和沟通管理程序 6.4 QG/HBYT 19-035-2009 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 QG/HBYT19-037-2011 12/18 6.5 QG/HBYT 19-032-2009 HSE 基础资料管理办法 7 记录 7.1 居
26、民住宅入户安全 服务 表(质量安全环保处制定,保存三年) 7.2 华北油田社区 事故与伤害记录(卫生处制定,保存三年) 编写部门:质量安全环保处 编 写 人:郑立业 审 核 人:刘前进 审 批 人: 石德岭 QG/HBYT19-037-2011 13/18 附件 A QG/HBYT19-037-2011 14/18 附件 B 入户安全 服务 表 住宅地址: 户主姓名: 工作单位: 序号 服务 项目 服务 内容 备 注 存在问题状况描述 1 安全 用电是否安装漏电保护器、保护功能是否灵敏可靠(试验按钮) 2 电路布线是否合理规范、空调等大功率电器是否使用专用线路 3 电源开关插座是否老化、破损、
27、固定是否牢靠 4 其它电气线路问题 5 安全 用气 用水是否私自改装燃气表和燃气管道 6 未使用时,燃气阀门是否常闭 7 燃气胶管是否老化 8 是否使用无排气管道热水器 9 是否在饮用水管网上安装使用暖气水换热器 10 其它用气、用水问题 11 其它 隐患 室内是否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含储存间、小房) 12 开商店的住户是否配备灭火 器、是否掌握“四懂、四会”消防常识 13 其它安全、环保隐患, 提供服务人签字 居民签字确认 服务 时间: QG/HBYT19-037-2011 15/18 附件 C 华北油田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标准及评分细则 项目 工作标准及分值 评分细则 考核 情况 一、 组织 领
28、导与责任制 15 分 1、社区安全建设领导机构 健全 , 成员组成 体现整合资源要求 。 ( 2 分) 2、领导机构 、办公室、 以及机关部门、 社区 服务站 和其他 基层单位 等社区安全 管理 职责明确 ,并得到落实 。 ( 4 分) 3、 设立社区 安全员 、 安全协管员 ,履行职责, 发挥积极作用。 ( 2 分) 4、建立安全社区管理制度并得到认真落实 。 ( 3 分) 5、 有安全 社区建设 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备案 。 ( 3 分) 6、有社区安全资金投入计划,并得到落实 。 ( 1 分 ) 1、 组织 机构 、工作机构 未成立的扣 2 分 ,不符合要求的扣 1 分 。 2、 没有
29、明确社区安全职责 的扣 3 分 , 职责划分不清的扣 2 分 /处,没有落实的扣2 分 /处 。 3、 未 按规定 设立 安全员 ,或 不履行职责的 扣 1 分 /人次 。 4、 没制定 相应制度的 扣 3 分, 制度 每少一项或不落实的扣 2 分。 5、 没有 制定 安全 社区安全建设 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备案的 扣 3 分 ,不 符合 实际的扣 1 分 。 6、没 有 资金投入计划 , 或不落实的扣 1分。 二、 社区信息交流 10 分 1、按要求参加安全社区交流活动 。( 1 分) 2、 按要求 建立社区安全 收集、交流、沟通、传递等 议事、工作交流制度 。( 2 分) 3、定期按时召开
30、相关会议 。 ( 3 分 ) 4、 建立志愿者组织,发挥其作用 。( 2 分 ) 5、 按要求 组织社区居民参加 社区 活动 。 ( 2 分 ) 1、没按规定参加社区交流活动的扣 1分 。 2、没建立相应议事、工作交流制度的 扣2 分,没认真执行的扣 1 分 。 3、 没按要求分召开领导机构、服务站、各方代表会议的 ,或没有相关记录的 扣 1分 /次 。 4、没建立志愿 者组织的扣 2 分,没组织活动或发挥作用 不好 的扣 1 分 /次 。 5、没有组织居民参加相关活动的 ,或没有相关记录的 扣 1 分 /次。 QG/HBYT19-037-2011 16/18 项目 工作标准及分值 评分细则
31、考核 情况 三、 风险 辨识 评价 管理 10分 1、按要求定期并正确使用方法开展社区风险辨识和评价。( 2 分) 2、社区风险辨识符合实际,资料数据真实。( 1 分) 3、 按要求建立社区危害因素清单和台账。 ( 1 分) 4、 按要求开展社区安全隐患排查和入户安全服务。( 2 分) 5、 按要求做好高危人群、风险环境风险辨识,向居民及时告知。( 1 分) 6、 按要求及时向驻 矿单位通报发现的隐患,建立各类生产经营和商贸单位安全专项台帐。( 2 分) 7、按要求制定社区事故与伤害预防控制目标和计划。( 1 分 ) 1、 没有开展社区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扣 1分;方式方法不正确的扣 1 分 。
32、2、风险辨识不符合实际,或资料数据不真实的扣 1 分 /次 。 3、没有建立社区危害因素清单和台账地扣 1 分,不合要求的扣 0.5 分 。 4、没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的扣 1 分,入户服务达不到 95%以上的扣 1 分; 5、没有开展高危人群、风险环境风险辨识辨识的扣 1 分,没及时向居民告知的扣 0.5 分 。 6、没向驻矿单位通报发现的隐患的扣 1分 , 没建立专项台帐的扣 1 分 。 7、没有制定社区事故与伤害预防控制目标和计划的扣 1 分。 四、 策划 实施 促进 项目 15 分 1、 按要求策划和确定 、实施 社区安全促进项目,项目结构完整 ,能体现整合社区各类资源 。 ( 3 分)
33、2、 策划和确定的促进项目覆盖目标人群和场所。 ( 2 分) 3、 按要求成立促进项目组,人员落实,职责清晰 ( 2 分) ; 4、 按要求开展安全促进项目备案、评审管理。 ( 2 分) 5、 工作场所、社区交通、社区消防 1、 没有策划、实施促进项目 的 扣 3 分,不符合要求的扣 1 分 /处 。 2、每年促进项目少于 7 个的扣 2 分,少一 个或覆盖面达不到 50%的扣 1 分 /个 。 3、 没 按要求 成立促进项目组,或人员不落实、职责不清晰的 扣 2 分 。 4、工作场所不符合安全标准化要求的;社区交通标志不全、不规范的,或车辆乱停乱放的;没按规定配备社区消防器材或堵塞消防通道的
34、 ; 无公共设施 安全 QG/HBYT19-037-2011 17/18 项目 工作标准及分值 评分细则 考核 情况 安全、 公共设施 和场所,以及老年人和居家 等 安全管理符合规范要求 。 ( 6 分) 提示的,或公共设施和场所没按要求检查的;对弱势群体家庭没有提供安全服务的 扣 2 分 /项。 五、 社区 安全 宣传 教育 10 分 1、 按要求制定 并落实居民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 2 分) 2、 按要求建立社区居民教育培训阵地和设施,并整合资源开展相关教育培训。 ( 3 分) 3、 按要求设立定期更新 宣传橱窗 ,并发挥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的作用。 ( 2 分) 4、 发挥社团组
35、织等作用,组织居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 ( 1 分) 5、有计划开展安全文化进基层、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 1 分) 6、有社区居民安全公约。( 1 分) 1、 没有制定居民安全教育工作计划的 扣2 分 ,没有 及时开展安全教育的扣 1 分 /次 。 2、 没有社区居民教育培训阵地的 扣 2分 ,设施不符合要求或没利用社区资源的 扣1 分 。 3、 没有设立或定期更新 宣传橱窗 的扣 2分,没有发挥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作用的, 或 无 记录证明的 扣 1 分 /次 。 4、 没有安全文化“三进”计划的,或未开展活动的 扣 1 分 。 5、没有制定或公布社区居民安全公约的扣 1 分。 六 、
36、社区 应急 预案 相应 10 分 1、 按要求 建立 社区 相应 应急预案 。( 2 分) 2、 按要求 配备 应急 救援装备,保持完好。( 2 分 ) 3、 按 要求建立专兼职应急队伍,经常开展活动。( 2 分) 4、定期 开展相应培训和 应急知识 宣传 , 按规定 有计划的组织 应急演练 。( 4 分) 1、没有建立应急预案 的扣 2 分 ,制定的预案不符 合实际 的扣 1 分 /处 。 2、 没有按要求配备 应急 救援装备 扣 2分,损坏 或无法使用 的扣 1 分 /个 。 3、没有建立专兼职应急队伍,或没有活动记录的扣 2 分 。 4、 没有 开展 应急培训和宣传的扣 2 分,没有 年
37、度安全应急演练计划,或没组织实施的扣 2 分。 QG/HBYT19-037-2011 18/18 项目 工作标准及分值 评分细则 考核 情况 七 、 社区 安全 监测 监督 5 分 1、制定符合实际的 社区安全 监测与监督计划,并认真抓落实。 ( 2 分) 2、按要求沟通信息渠道,开展社区安全监测与监督。 ( 1 分) 3、建立并落实检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 2 分) 1、没有 制定监测与监督计划的扣 2 分,不符合实际或未落实的扣 1 分 /次 。 2、没有按要求 沟通信息渠道,或无记录的扣 1 分 。 3、没有 建立检查制度或无记录的扣 2分,没有及时整改发现问题的扣 1 分
38、 /次。 八 、 社区 事故 伤害 管理 10 分 1、按规定及时上报 社区 发生的事故事件。( 2 分) 2、按要求填写事故事件记录,保存完好。( 2 分) 3、按要求组织事故事件的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制定落实纠正预防措施。( 2 分) 4、按要求建立社区伤害记录,记录真实,保存完好。( 2 分) 5、建立社区伤害管理制度,定期收集整理,定期反馈和使用。( 2 分) 1、没有及时上报社区发生的事故事件的扣 2 分。 2、没有按要求填写事故事件记录,或无记录的扣 2 分。 3、没有认真组织事故事件的调查分析的扣 1 分,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纠正预防措施的扣 1 分 /次。 4、没有按要求建立社区伤害
39、记录的扣 2分,记录不真实或无记录的扣 1 分 /次。 5、没有社区伤害管理制度的扣 2 分,没有定期收集整理、反馈的扣 1 分 /次。 九 、 社区 事故 伤害 管理 10 分 1、制定落实安全社区创建档案管理制度。( 2 分) 2、安全社区创建档案建立、整理、保存职责明确,符合规范要求。( 2分) 3、按要求建 立相应 的安全社区 创建档案。( 6 分) 1、没有制定安全社区创建档案管理制度的扣 2 分,没有认真落实的扣 1 分 /次。 2、没有社区安全档案建立、整理、保存职责的扣 2 分,职责不清或档案管理不符合规范的扣 1 分。 3、 应制定的台帐、记录,少一项扣 2 分,不规范的扣 1 分 /次。 十 、 评审 持续 改进 5 分 1、按规定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管理审核。( 2 分) 2、定期开展安全社区建设检查考核,明确持续改进意见。( 3 分) 1、年度没有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管理审核的扣 2 分,不符合要求的扣 1 分。 2、没有每季度开展检查考核的扣 3 分,没有明 确持续改进意见的扣 1 分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