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会宁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期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考试说明:1.本试题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李白的政治悲剧与文学成就李白思想以儒家学术为体,道家、纵横家学术为用,杂糅名、墨、法、兵诸家思想,其思想体系之博杂,实属少见。然浸透其骨髓,主宰其
2、一生的,无疑是儒家“亚圣”孟子的修、齐、治、平思想及其调和儒道两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学说。故与先秦至盛唐众多知识分子先入世、后出世的人生选择如出一辙,李白终其一生,均对博取高官、建功立业表现出极大的政治热情。李白一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美好愿望而奋斗,但结果既未能自布衣直取卿相、兼济天下,也未能从宦途从容隐退、独善其身,而是栖栖惶惶,终生与失意和挫折为伍。冷静地审视历史事实,李白之所以“怀才不遇” ,成为政治上的悲剧人物,除了政治黑暗和各种不利的客观因素的制约外,更为重要的恐怕还在于李白本人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的匮乏。首先李白对政治幼稚无知,其大言不切于实际和虚名不适于实用。
3、因此,在人生的几次大好机遇中,他均未能把握住,以致坐失良机,徒成悔恨。其次李白志行的游移不定与情绪的瞬息多变,显然有悖于政治家所应具备的精神素质。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既有雄心壮志,也有颓唐潦倒;既有进取精神,也有消沉意志;既有张扬自我、不卑不亢。也有曲意逢迎、自责自怜;既有爱国赤诚、民本良愿,也有狎妓解闷、泄愤恶念。总之,李白的情绪多变与放浪形骸,早已注定了他在政治上碌碌无为、含恨而终的必然命运。- 2 -可见,诗仙李白一生的主要兴趣其实并不是写诗,而是在于从政。但是作为诗人,他是“谪仙人” 。作为政治人物,他却只是个“凡人” ,甚至沦落到“世人皆欲杀”的地步,是彻底的失败者。李白的悲剧就在于他
4、没有政治才能却总是希望在政治上大干一番,而且是至死不悟,这就必然要导致他四处碰壁,一败再败的悲剧结局。也许正是因为政治上惨遭失败,反过来又促使诗人“不平则鸣” ,在文学领域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李白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转移到他所热爱的诗歌创作时,诗人的爱国赤诚、善良人性、潇洒风神、天赋才情和主体精神则如大江奔海、熔岩乍喷般挥洒自如,并幻化成无数扣人心弦的千古绝唱。与李白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相比,在专著的数量和质量上,可谓“扬杜而抑李”了,其实,更多的研究者离李白诗歌背后的人性挖掘很远,离浪漫主义精神的根源与神韵更远。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白以儒家学术为体,道
5、家、纵横家学术为用,名、墨、法、兵思想因此糅合。B. 李白思想体系博杂,实属少见,然浸透其骨髓,主宰其一生的是儒家思想及学说。C. 李白在文学领域获得的巨大成功,导致其政治上惨遭失败,这又使其不平则鸣。D. 研究李白应重视其诗歌背后的人性挖掘,不能远离其浪漫主义精神的根源与神韵。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李白的政治悲剧与文学成就进行了论证分析,指出了其政治悲剧产生的原因。B. 文章分析指出,李白成为政治悲剧人物的重要原因是其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上的匮乏。C. 文章第二段采用总分逻辑关系,多角度分析论证了李白终生与失意和挫折为伍的原因。D. 文章指出李白一生的
6、主要兴趣不是写诗,而是从政,这是受孟子思想学说影响的结果。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白政治上碌碌无为并惨遭失败,这或许是他文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直接原因。B. 本文阐述了李白的政治悲剧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末段委婉指出研究李白的方向。C. 作者认为李白与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相比,其在诗歌的数量与质量上均不及杜甫。D. 如果李白具有很好的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那么他有可能在政治上实现远大抱负。- 3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 46 题。免费的午餐刘心武父亲在世时,曾向我讲述过他年轻时所获得过的一次免费午餐。那是 20 世纪
7、 20 年代初,父亲才十七八岁,因为祖父远行,而后祖母对他极为吝啬,所以他离开了家庭,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那时他的维生手段之一,是代人投考名牌大学,他也实在是有应考的才能与气数,竟每回都能高中。但是他从那些私雇他冒考的少爷手里,每回也得不到几个钱,用不上多久便又一筹莫展。父亲本人何尝不想进入名牌大学,但纵使他让自己考取了头一名,也没钱缴纳学费。就算学校爱才如渴,准许他减免学费,他也无法应付食宿等方面的开支,而勤工俭学,路子也不是那么好找;惟一的办法,便是设法贷到一笔款,毕业后尽早归还。谁能贷给他款呢?想来想去,有这种实力并可能情愿的,应在祖父所交往的伯叔辈中。父亲在那一年的夏天为自己 去应考,
8、以优异成绩被协和医学院放榜录取,这令他万分兴奋,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既是祖父对他的期望也是他自己的夙愿,于是筹措入学读书的费用便成了当务之急。他经过一番盘算,决定向自己的一位老友求助,该人当时在社会上已享有很大的名气,经济状况极佳,并且从小看着他长大。父亲找到了那位名人,住在一所很堂皇的四合院里。该人见了父亲,不待父亲发话,便感慨万端地说了很多同情的话。父亲听了非常感动,原来这位伯伯很了解情况,并关爱着自己,于是便倾诉起自己的具体窘境和祈盼来。名人没听完便有电话打来,一连接听打出了几个电话后,名人便蔼然可亲地对父亲说,中午有个饭局,无妨一同去,席间可以继续聊。父亲跟着那位名人,乘坐当时仍颇时髦
9、的弹簧马车,到了前门外的撷英番菜馆,这是当时显贵名流们才有财力与雅兴去消费的一家最著名的西餐馆。 祖父在北京时不曾带父亲吃过这么高档的西餐,想到这一点父亲便更加感激那位伯伯的厚待。而这一切都还并不是主要的,更令父亲念念不忘的,是那天在席间出现的,几乎都是后来进入历史的人物,有的是社会活动家,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学者、教授。刚进入餐厅时父亲惶恐不安,非常自卑。但那位名人牵着他的手引他入席,并向大家介绍说他是祖父的公子,显然祖父在众人心目中也是有相当分量的,父亲发现席间的名流们对他都很友善,于是也就慢慢放松下来。那是父亲青年时代所享用到的一次高档、丰美、雅致的免费午餐,令我听来也不禁神往。父亲没有
10、- 4 -详细地向我讲述这顿免费午餐的结局,但有一点那是交代得很清楚的:他没能从那位名流伯伯那里得到另外的帮助。我问父亲:“您饭都吃了,为什么不能要求他借给您钱呢?”父亲说:“他们一直聊得很欢,我简直没有办法插进话去。”我再问:“吃完饭,您可以单独向他提出呀?”父亲说:“饭局一散,我发现他们都忙极了,各人都有自己的下一站。我实际上也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单独的机会,人们都纷纷礼貌地,甚至可以说是带有爱怜之情地跟我握手告别。”我还问:“那么,您可以再到他家里找他呀?”父亲说:“也曾有过那样的念头,不过,没有去。”我说:“是因为觉得他太虚伪了吧?”父亲正色道:“不!怎么能怪人家虚伪呢?那顿午餐,人家让我
11、一起去,是出于真心真意的!”我说:“可是,他到头来没有借给您钱呀!”父亲说:“这就是我讲这件事给你听,要你悟出来的:别人不该你不欠你!在你一生中,你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别人可能会向你提供一顿免费午餐,但你自己一生的餐饭事业,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挣出来!”我正琢磨这话,父亲又说:“其实,后来我成家立业以后,也曾无意中这样对待过别人。我可以请他一餐饭,听他诉苦,给他些安慰。可是,要我付出相当的代价帮助他,往往还是下不了决心。也许,除非是你那时不帮他,他马上活不下去。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是希望每个人自己想办法,去安身立命!”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
12、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起初,“父亲”代人投考,并不是他自己不想上大学,而是他知道即使考了第一名,他也没钱交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只能把替别人考试作为谋生手段之一。B祖父的朋友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又带父亲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但最终也没有给予父亲想要的帮助。父亲起初也有一些抱怨,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渐渐悟出了其中的道理。C小说最后“父亲”说“也曾无意中拒绝过别人的求助”,这里表现了父亲淡淡的悔恨。D父亲给“我”讲他的故事的目的是希望“我”能成为像名流伯伯那样被别人求助的人,而不要成为向别人求助的人,即希望“我”成为一名成功人士。5. 概括小说第二段主要内容,简要分析该段在文中
13、的作用(5 分) - 5 -6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历史,常常于无声处照亮未来。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拉开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序幕,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 。今天,沿着茶马古道、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故道, “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编织沿线国家深入交往的全新图景。历史与现实昭示人们,开放是民族成长的催化剂,文明更因交流互鉴而绽放异彩。丝绸之路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 “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
14、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 “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三年来,已有 70 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积极响应,30 多个国家与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2015 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易额突破 1 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 49 个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近 150 亿美元。从驰骋于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到非洲东海岸的道桥施工现场,从中南半岛的跨国铁路项目到南亚次大陆的现代化港口,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已为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丰厚福利。“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
15、。 ”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目前,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正式运营,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陆续组建;中泰铁路、土耳其东西高铁、匈塞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快推进。仅以 2016 年上半年为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5145 亿美元。凡此种种,反映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真诚落实,更彰显出相关合作的巨大潜力。 (摘自奏响“一带一路”的时代和声 ,2016 年 7 月 27 日人民日报 ,有删- 6 -改)材料二:斯诺普科夫认为, “一带一路”战略给白俄罗斯不仅带来了发展机会,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理念和人文精神。斯诺普科夫表示,中白工业园是目前中白两国最重
16、要的合作项目,它集合了很多创新型的企业,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说,中白工业园的政策不仅是面对中国的企业而且是面对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企业。中白工业园的优惠政策是前十年免税,后十年税减半。 (摘自央视新闻斯诺普科夫:“一带一路”拉近欧亚大陆 ,2015 年 7 月 26 日)材料三: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综合了包括经济基础、社会风险、政治风险、中国因素、能源因素和环境风险等在内的六大维度上的 37 个具体指标,全面量化评估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 64 个国家的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的程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旭在发布会上表示,与
17、 2016 年的评估相比,2017 年,高风险和较高风险的国家均有增多,低风险和较低风险的国家则有所减少。从区域来看,较高风险的投资地区仍在南亚和西亚、北非,投资风险较明显提升的区域是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但是,从整体上看,中东欧的投资风险仍然较低。根据报告 ,这些变化主要归因于三点:一是欧元的大幅贬值对中东欧等国的汇率变化产生较大影响;二是欧美对俄罗斯采取的经济制裁产生各种后果;三是国际油价下跌打击了资源国家的经济。(摘自中国证券网人民大学评估报告:“一带一路”首重能源合作 ,2017 年 1 月 15 日,有删改)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3 分)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
18、一带一路”战略,而且都认为该战略必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中国应该加大与其他各国的经济合作力度。B材料一先是回顾历史,然后联系现实,引出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介绍,指出中国以此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C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白俄罗斯认为“一带一路”给他们带来了发展机会,他们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非常支持的。D材料三对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进行了分析,该报- 7 -告对 2016、2017 年投资风险进行了比较。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三则材料来源时间不同,有纸质媒体,也有网络媒体,但都聚焦“一带一路”战略,说明最
19、近几年“一带一路”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领域的热点。三则材料对“一带一路”报道的侧重有所不同,但对事件的报道都是客观真实的。B材料一,记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对“一带一路”进行了详细报道,为我们展现了国家战略。C材料二,中白工业园作为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惠及中白两国,促进了中白两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D材料三, 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出自知名学府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团队,可见其是最权威的。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013 题。崔慰祖,字悦宗,清河东武城人也。
20、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慰祖解褐奉朝请。父丧不食盐,母曰:“汝既无兄弟,又未有子胤。毁不灭性,政当不进肴羞耳,如何绝盐?吾今亦不食矣。 ”慰祖不得已,从之。父梁州之资,家财千万,散与宗族。漆器题为“日”字,“日”字之器流乎远近。料得父时假贳文疏,谓族子纮曰:“彼有自当见还;彼无吾何言哉?”悉火焚之。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为始安王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弈。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建武中,诏举士,从兄慧景举慰祖及平原刘孝标并硕学。帝欲试以百里,慰祖辞不就。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尝于吏部省中宾友俱集,各问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余事,慰祖
21、口吃,无华辞,而酬据精悉,一座称服之。朓叹曰:“假使班、马复生,无以过此。 ”慰祖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宁有减不?”答曰:“诚异韩伯休 ,何容二价?”买者又曰:“君但卖四十六万,一万见与。 ”慰祖曰:“岂是我心乎?”少与侍中江祀款交,及祀贵,常来候之,而慰祖不往也。与丹阳丞刘沨素善,遥光据东府反,慰祖在城内。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 8 -“卿有老母,宜出。 ”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慰祖著海岱志 ,起太公迄西晋人物,为四十卷,半成。临卒,与从弟纬书云:“常欲更注迁、固二史,采史 、汉所漏二百余事,在厨簏,可检写之,以存大意。 海岱志良未周悉,可写数本,付护军诸从事人一通,
22、及友人任昉、徐寅、刘洋、裴揆,令后世知吾微有素业也。 ”又令以棺亲土,不须砖,勿设灵座。(选自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三)【注】韩伯休,东汉人士,因卖药三十多年从不接受还价而为世人所知。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B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C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D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换上官服,入仕做官
23、。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 。B “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左右各一,中间为通道。又可借指宫廷。 “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C “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 ,古代诸侯王死叫“薨” ,古代其他人的死亡均称为“死” 。D “从事” ,官名。汉制,州刺史的辅佐官吏如别架、主簿、功曹等均称从事史。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都自辟僚属,多称“从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慰祖出身官宦家庭,为人孝顺。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奉朝请。父亲去世后他坚持不吃盐,在母亲的劝说下他改变了这种做法。B崔慰祖家
24、庭殷实富裕,仗义疏财。他的父亲在梁州有很多财产,崔慰祖都分给了自己的族人,虽然一些家用器物流散各地,但他都不再索回。C崔慰祖有才华,不善言辞却能服众。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的朋友曾经向崔慰祖询问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他的回答有理有据,令人折服。D崔慰祖在历史方面颇有研究,却著述未竟。他想对司马迁和班固的历史著作再作注释,因早逝未能如愿,其海岱志也只完成了一半。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9 -(1)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弈。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 (5 分) (2)与丹阳丞刘沨素善,遥光据东府反,慰祖在城内。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2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长安秋望 赵 嘏云物 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 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 此诗是赵嘏举进士不第后客居长安时所作。云物:云雾。“鲈鱼正美”: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南冠” “楚囚”:出自左传 ,为囚徒的代称。 “南冠”即楚冠。春秋时楚国攻打郑国失败,楚人锺仪被俘,但他依然戴着南冠以示不忘家乡故国。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首联“凄清”二字,既指秋意的清冷,亦指心境的凄凉;既属客观,亦属主观。正是这二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
26、调。B颔联描绘的是秋夜的场景, “残星几点”是目见, “长笛一声”是耳闻,耳闻与目见相结合,饶有情致。这是作者的名句,杜牧因此称他为“赵倚楼” 。C颈联运用了拟物手法,以“静”赋菊,以“愁”状莲,使得这深秋花事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主观色彩浓厚。- 10 -D尾联既用西晋张翰和春秋锺仪的典故委婉抒写胸怀,又用“不归” “空”直抒胸臆。E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全诗意境深远和谐,风格峻峭清新。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除尾联的典故外分别借用哪些古诗常用意象来表达这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三) 名句名篇默写。(6 分)16补写出下列
27、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本题共 3 小题,共 6 分)(1)在沁园春 长沙中,词人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 _ ,_?道出了他的雄心壮志,表现出博大胸怀。(2)在描写易水送别的场景时,“ , ”两句借景抒情,很好地抒发了荆轲的悲壮之情。 (3)在鸿门宴上,樊哙说“ , ”,确实是一种抓主要矛盾、不要顾及细枝末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状元笔记”的热销,究其原因,是国人的“状元”情结在作祟。今天,虽然高考与科举大相径庭,但作为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
28、寄寓着千百年来国人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_的,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这个道理众人皆知。( )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状元崇拜”情结。- 11 -“状元笔记”凝聚着“学霸”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倘若“状元笔记”名副其实,学生将其拥有的文化资本进行利益变现_。然而,目前网上的“状元笔记”大都是“赝品”。商家往往为迎合家长、学生的需求,将一些所谓尖子生的笔记贴上“状元笔记”的标签,_,进行营销。可见,对于“状元笔记”,消费者应理性地对待。一方面,“状元笔记”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难分好坏,很容易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异性,“状元笔记”即便是真
29、的,也不是每人都适用的“考试秘籍”。与其_,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顶礼膜拜,不如学习状元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但国人在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B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附着着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C但从全国性最严格的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看到了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D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充满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18下列在
30、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但这些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让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当成制胜的法宝。B虽然那些东西跟“状元光环”只是擦点边,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也会将此当成制胜的法宝。C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对哪怕是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当成制胜的法宝。D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之所以会当成制胜的法宝,是因为这些状元笔记跟“状元光环”擦点边。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一蹴而就 无可厚非 鱼目混珠 拾人牙慧B一蹴而就 无可非议 鱼龙混杂 亦步亦趋C一挥而就 无可厚非 鱼目混珠 亦步亦趋D一挥而就 无可非议 鱼龙混杂 拾人牙慧20某学
31、校语文组要举行经典文言文教学大赛,赛前有一个经典课文推介广告,请你从三篇经典古文中任选一篇,用对联的形式为赛课教师准备一个课文推介广告。所写对联要与- 12 -经典古文内容吻合。 (4 分)示例:郑庄公思前想后求贤士烛之武能言善辩退秦师供选篇目: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选篇目: 拟对联: 21下面是某校“端午节文化体验活动”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6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每当秋季来临时,非洲大草原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草球在滚动,这便是风滚草。风滚草是借助滚动来传播种子的。它的果实开口的
32、地方长着秘密的茸毛,只有在滚动中才能掉出几粒来。 秋天时,它的枝条便向内卷曲,整体变成球形,在靠近地面的茎的基部处也变得很脆弱,经大风一吹或被动物一碰,靠近地面的茎便被折断,植物体脱离根部而随风在草原上滚动。植物学家曾用套管把风滚草枝条束缚住,观察它的变化。风滚草枝条因为不能弯曲,便努力- 13 -向外生长,一旦超出套管的束缚时,便开始弯曲。科学家又拿套管继续束缚枝条,枝条便继续向外生长就这样,风滚草坚持超越束缚,时刻准备弯曲。更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测试,风滚草脆弱的地方已不在茎的基部,而是在每一节套管的顶端,科学家断定,这是风滚草为了支撑枝条持续生长,又要时刻准备折断所做的自我调整读了以上材料
33、,请结合自己的体验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4 -会宁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期考试语文答案1.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意,筛选信息的能力。A 项有两处错误,即“偷换概念”和“强加因果” ;“李白”不同于“李白思想” ,这里属于偷换概念;“因此”这里显然强加因果,原文是“杂糅名、墨、法、兵诸家思想” ,而这里属于曲解文意,事实上李白思想并没有使纵横、名、墨、法、兵诸家思想得到有机糅合;体,指根基;用,指借鉴。B 项 “范围扩大” (或偷换概念) ,原文是“儒家亚圣孟子的修、齐、治、平思
34、想及其调和儒道两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学说” , “儒家亚圣”不等于“儒家” ,明显扩大了范围或偷换了概念。C 项强加因果, “导致”前后因果关系不成立。2.答案 B 此题主要考查论证分析能力。B 项,犯了“或然变必然”错误,原文语意是“恐怕” ,是推测之意,而这里变得肯定与必然。原文:李白之所以“怀才不遭” ,成为政治上的悲剧人物,除了政治黑暗和各种不利的客观因素的制约外,更为重要的恐怕还在于李白本人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的匮乏。3.答案 C, 犯了“无中生有” “张冠李戴”及“绝对片面”的错误, “李白诗歌数量和质量均不及杜甫”于文无据且过于绝对。原文:在专著的数量和质量上,可谓“扬杜
35、而抑李”了。这不是作者的认为,而是当时研究领域出现的一种现象。4.答案 B5第二段主要写了“父亲”的才能和年轻时求学的窘况,父亲年轻时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靠为别人投考谋生,因经济拮据,自己上大学的愿望无 法实现。(2 分)被协和医学院录取,准备向“祖父的老友”求助,(2 分)为下文享用“免费午餐”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2 分)6天资聪颖,性格坚强,替别人考试,每次都能考中祖父远行,后祖母对“父亲”很吝啬,但他毅然离开家庭,独自到社会上去闯荡;自尊心强,祖父的朋友对“父亲”说了一些理解的话,却通过接电话,带父亲和名流吃饭等做法委婉地拒绝了父亲,父亲也便没有提出自己的要求,明白了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
36、去创造,而不是依靠别人;善于自我剖析,小说最后“父亲”说“也曾无意中拒绝过别人的求助”,每个人在要付出代价时,往往下不了决心,这里又表现了“父亲”勇于自我剖析的可贵品格。7. 答案 A “而且都认为该战略必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说法过于绝对。- 15 -8. 答案 A. B 项“详细报道”说法不确切;C 项, “促进了中白两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错误,材料中说的是“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D 项“可见其是最权威的”说法过于绝对,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的报告可以说是严谨、客观的,但不能说“最权威” 。9从历史的角度看, “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历史渊源,曾经的茶马古道、
37、丝绸之 路给中国和沿途各国带来了商业的繁荣。 从发展的角度看, “一带一路”能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使沿线国家实现共赢。 从现实的角度看“一带一路”机遇与风险并存,它的投资 具有一定的风险,应科学规划。 (答出一点得 分,意对即可)10答案 B 11答案 C (死就是指古代平民的死亡,而非泛指所有人的死亡。例:“士”的死称为不禄)12答案 A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A 项“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奉朝请” ,应为“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 ,担任奉朝请的是崔慰祖。张冠李戴)13. (1)萧遥光喜欢下棋,多次召崔慰祖来对弈。崔慰祖总是推辞说下得不好,不是初一、十五就不来
38、拜见。(数、辞拙、朔望各一分,大意二分)(2)(崔慰祖)和丹阳县丞刘沨一向要好,萧遥光占据东府造反时,崔慰祖正在城内。(主语、素善、据各一分,大意二分)【参考译文】 崔慰祖,字悦宗,是清河郡东武城人。父亲崔庆绪,永明年间担任梁州刺史。崔慰祖脱去布衣做官担任奉朝请。父亲亡故后他不再吃盐,母亲说:“你既没有兄弟,也没有子女。遇大丧不灭孝的本性,只是不应进食美味佳肴罢了,怎能断绝吃盐呢?我现在也不吃盐了。 ”崔慰祖不得已而听从了母亲的劝告。崔慰祖的父亲在梁州的资产家财有千万,他都散发给同宗的族人。家具器物都用漆写上“日”字,这种有“日”字的器具,流散到远近各地。崔慰祖整理了父亲有关的租借文书凭证,对
39、族侄崔纮说:“那些人有了钱,自然会将借去的归还我;他们如果没有,我说什么呢?”于是便将人们的租借字据全都烧掉。崔慰祖爱好学习,收藏书籍达到万卷。邻居中有爱学习的青年都相随着来向他借书,每天借书达到几十卷,崔慰祖都亲自取出给他们,从来没有推托过。崔慰祖担任始安王萧遥光的抚军刑狱,兼记室。萧遥光喜欢下棋,多次召崔慰祖来对弈。崔慰祖总是推辞说下得不好,不是初一、十五就不来拜见。建武年间,诏令各地举荐才士,崔慰祖的堂兄崔慧景推荐崔慰祖和平原郡刘孝标同为饱学之士。齐明帝想让他管理一个方圆百里的小地方,以测试他的才能,崔- 16 -慰祖推辞不就职。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曾在吏部省中聚集很多宾客好友,每人
40、都向崔慰祖询问十几件地理方面不熟悉的事,崔慰祖口吃,语言不华美,但回答得有根有据具体而且精准,满座宾客都称赞而且心服口服。谢朓赞叹说:“假如班固、司马迁再生,也不能超过他。 ”崔慰祖出卖自己的住宅,要价四十五万,买的人说:“能否减点价?”崔慰祖说:“确实不同于韩伯休,怎么容许有两种价格?”买的人又说:“你只管标价四十六万,一万钱是送给你的。 ”崔慰祖说:“这难道是我的心愿吗?”崔慰祖年轻时和侍中江祀是交情很深的朋友,等到江祀显贵了,常来问候他,但崔慰祖不去他那里。崔慰祖和丹阳县丞刘沨一向要好,萧遥光占据东府造反时,崔慰祖正在城内。在城池还没有被攻下的一天,刘沨对崔慰祖说:“你家中有老母亲,应当
41、赶快出城去。 ”于是命守门人放他出去,崔慰祖(出城后)就去朝廷自首,被囚禁在尚方,病死。崔慰祖著有海岱志 ,记载了从太公时起到西晋时止的人物,写到四十卷,完成了一半。临死时,写信给堂弟崔纬说:“常想再注释司马迁、班固两人的历史著作,已搜集到史记 、 汉书遗漏未载的二百多件事,放在橱柜竹箱中,你可以整理好写出来,以保存它的大意。 海岱志确实不够完善详细,你可抄写几本,交给护军各位从事每人一本,也给朋友任防、徐寅、刘洋、裴揆等,让后世的人知道我稍微有些清高的事业。 ”又嘱咐让棺材直接靠近黄土,不必用砖砌,不要摆设灵位。14答案 BC 解析 B 项,不是夜景而是拂晓;C 项,不是拟物而是拟人。15.
42、情感:故园之情,归隐之思(人生易逝、好景不长等)。意象:南归之雁;篱菊;寥落晨星;哀婉笛声;枯荷(落红)。 【情感 2 分,意象选两个进行分析即可得 4 分】16. (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17 【答案】B【 解 析 】 A 项 , “国 人 寄 寓 着 ”主 谓 搭 配 不 当 ; C 项 , “从 全 国 性 最 严 格 的 标 准 化 选 拔 中 脱 颖而 出 的 高 考 状 元 身 上 ”介 词 残 缺 , “从 ”与 后 面 的 “中 ”搭 配 , 就 不 能 与 后 面 “的 身 上 ”搭 配了 , 故 应
43、在 “从 ”前 加 “在 ”, 变 成 “在 的 高 考 状 元 身 上 ”; D 项 , “充 满 精 英 崇 拜 ”动 宾 搭 配 不 当 。18 【答案】C 后文“他们”承前指代的内容,故选 C 项。19 【答案】A- 17 -【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成 语 意 思 和 用 法 的 辨 析 。 首 先 把 握 成 语 的 意 思 , 然 后 结 合 语 境 辨 析 正 误 。“一 蹴 而 就 ”, 比 喻事 情 轻 而 易 举 , 一 下 子 就 成 功 。“一 挥 而 就 ”, 形 容 才 思 敏 捷 , 一 动 笔 就 写 成 。 第 一 处 说 的 是“任 何 人的 成 功
44、 ”, 应 使 用 “一 蹴 而 就 ”。 “无 可 非 议 ”, 没 有 什 么 可 以 指 摘 的 , 表 示 言 行 合 乎 情 理 。“无 可 厚非 ”, 表 示 没 有 可 过 分 责 难 的 。 第 二 处 要 说 的 是 这 种 做 法 不 必 过 分 责 难 , 应 使 用“无 可 厚 非 ”。 “鱼 龙 混 杂 ”,形 容 好 人 和 坏 人 混 在 一 起 。“鱼 目 混 珠 ”, 比 喻 用 假 的 冒 充 真 的 。 第 三 处 说 的 是“笔 记 ”, 应 使 用 “鱼目 混 珠 ”。 “拾 人 牙 慧 ”, 比 喻 拾 取 别 人 的 一 言 半 语 当 作 自 己
45、 的 话 , 也 比 喻 窃 取 别 人 的 语 言和 文 字 。“亦 步 亦 趋 ”, 比 喻 由 于 缺 乏 主 张 , 或 为 了 讨 好 , 事 事 模 仿 或 追 随 别 人 。 第 四 处 说 的 是 “捧 着 一本 不 属 于 自 己 的 秘 籍 而 顶 礼 膜 拜 ”, 应 使 用 “拾 人 牙 慧 ”。 20 (按对联的一般要求酌情给分)示例:选篇目:鸿门宴拟对联: 鸿门设宴,项羽优柔寡断放虎归山留后患新丰请罪,刘邦包羞忍耻趁机脱逃得江山 21 【 答 案 】 “端 午 节 文 化 体 验 活 动 ”拟 于 5 月 30 日 举 行 ,( 2 分 )将 以 张 贴 海 报 以
46、 及 校 园 广 播 、校 园 网 站 报 道 的 形 式 进 行 宣 传 ,(2 分) 通 过 开 展 知 识 讲 座 、 趣 味 游 戏 、 诗 词 大 会 三 项 活 动 来 体 验端 午 节 文 化 ( 2 分)22【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材料作文。材料主要讲风滚草。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就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结合“风滚草坚持超越束缚,时刻准备弯曲” “这是风滚草为了支撑枝条持续生长,又要时刻准备折断所做的自我调整”分析,为实现自己的目标,风滚草努力超越束缚,时刻准备折断。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应该努力一直坚持改变自己,超越自我。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要挑战自己
47、,战胜自我,要付出勇气的,也是最可贵的。人这一生,只有不断地去突破自我,才能登上那似插入云端,直破天际的山顶。要不断唤醒自己,超越自我,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我们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可能是我们自己,在超越别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只有不断的提升,不断的超越,才能进一步超越,只有明白事半功倍的方法、懂得快乐是什么、经得起一切考验,才能超越自己取得成功。可以选取生活中的事例阐述,也可以选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分析。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 18 -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