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单元质检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2018福建泉州质检,13)1951 年 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购棉纱的决定,规定“凡公私纱厂自纺部分的棉纱及自织的棉布,均由国营纱布公司统购”。1953 年 10月,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11 月,作出关于在全国实行计划收购油料的决定。这 ( )A.规范了私人资本主义经营的各种行为B.解决了广大人民基本生活资料的需要C.成为“一五”计划建设的重要举措D.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答案 D解析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改造”而不是“规范”,故 A项错
2、误;材料强调了对公私生产的管理,故 B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没有体现,故 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匮乏,实行统购统销是为了适应工业化所需原料的问题,故 D项正确。2.(2018福建龙岩二模,31)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变化表”:年份 1949年 1952年 1957年所占比重 84.5% 74.7% 62.3%据此推知,该时期( )A.农业生产的效率不断提高B.国民经济比例日益失调C.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D.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答案 C解析 材料中只有“农业总产值”,无法得出生产的效率,故 A项错误;材料中“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
3、产值中所占比重”下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从 84.5%到“62.3%”并非比例日益失调,故 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1957 年”,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故 C项正确;材料没有直接涉及计划经济体制,故 D项错误。3.(2018湖北武昌 5月调研,31)19531955 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的形式是“四马分肥”,即企业在分配利润时,国家税收占 30%多,职工福利费约占 10%15%,企业公积金约占 10%30%,资本家红利约占 25%。这一措施表明( )A.国家对私营企业实行代购代销制度B.工人阶级获得对企业的民主管理权C.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已经完成D.这类企业已带有明显社会主义性质2答案 D解析 代购代销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曾被作为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之一,用于对私营商业的改造,是低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故 A项错误;题干反映的利润分配,没有体现管理权,故 B项错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完成的标志是 1956年底全行业掀起公私合营的高潮,故 C项错误;题干中“四马分肥”里国家利润居第一位,资本家利润不再是第一位,体现国家的股份占主导,故 D项正确。4.(2018湖北荆州期中,29)从新中国成立到 1964年,重工业部门累计新建的大中型项目,有 2/3以上是在 1958年至 1960年间开工兴建的,形
5、成的炼钢能力占 1950年至 1979年新增炼钢能力的 36.2%,炼铁能力占 32.7%,采煤能力占 6%。这反映出(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全面展开B.初步形成比较合理的工业布局C.重工业建设的基础进一步增强D.全民所有制企业在曲折中发展答案 C解析 材料只反映出这一时期重工业建设的成就,不能说明工业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故 A项错误;仅由材料无法得出工业布局比较合理,故 B项错误;材料数据反映出这一时期重工业建设的成就,重工业建设的基础进一步增强,故 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企业发展的曲折,故 D项错误。5.(2018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20)1962 年的关于几年来宣传口号的初步检查报告
6、重点检査了 1958、1959 两年中的错误口号,包括“违犯客观规律,助长了主观主义发展的错误口号”“高指标、高任务,助长了浮夸风的错误口号”等。这反映出国家( )A.认识到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B.彻底否定了人民公社化运动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失败D.开始纠正农村中的冒进倾向答案 A解析 材料中“重点检查了 1958、1959 两年中的错误口号”,反映出国家认识到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故 A项正确;这一调整并没有彻底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故 B项错误;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挫折,而非失败,故 C项错误;1960 年下半年已经开始纠正农村中的冒进倾向,故D项错误。6.(201
7、8山东淄博部分学校二模,31)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地工农业总产值表。据此可知,该地( )农业总产值 轻工业总产值重工业总产值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实际所占百分比实际所占百分比 实际所占百分比194912 763 11 536 90.4 630 4.9597 4.7195217 807 15 359 86.31 286 7.21 162 6.53195987 053 21 849 25.117 78420.447 42054.51966148 863 26 497 17.820 22513.6102 14168.6A.重工业比重一直占优势 B.国民经济比例渐趋合理C.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D.
8、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答案 C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重工业比重开始并不占优势,故 A项错误;表中数据反映了后期重工业比重明显过高,故 B项错误;“一五”计划和“大跃进”运动都是在追求工业化,故 C项正确;工业化进程在推进,故城市化也在发展,故 D项错误。7.(2018河北沧州质量监测,16)据下表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粮食总产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粮食总产量年度统计数据A.一直处于稳步增长中B.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徘徊不前C.受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D.与国家政策有密切关系答案 D解析 从题表可知粮食总产量没有稳步增长,故 A项错误;从题表可知,“文化大革命”时期粮食总产量有所增
9、长,故 B项错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2001年,故 C项错误;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受国家政策影响,如受“大跃进”的影响,1960 年产量比较低,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显著增加,故 D项正确。8.1983年 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企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到 1984年底,全国各地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建立 9.1万个乡(镇)政府,92.6 万个村民委员会。这实际上( )A.宣告了人民公社制度的结束B.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C.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的范围D.揭开了农村政治经济改革的序幕答案 A解析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1983 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
10、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这与材料中“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相符,故 A项正确;1978 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与材料中“1983 年 10月”的时间信息不符,故 B项错误;1998 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这与材料中“1983 年 10月”“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不符,故 C项错误;1978 年,安4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这与材料中“1983 年 10月”不符,故 D项错误。9.激荡三十年中写道:“在 1983年之前,政府明令不允许私
11、人买汽车跑运输,一个今天已经消失的经济犯罪名词投机倒把在当时是一个很严重的罪名。”之后,“投机倒把”的罪名被“长途贩运”所替代。出现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A.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B.私营经济对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发展乡镇企业,农民离土不离乡答案 C解析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是新中国成立伊始直至今日的经济特点之一,这不能解释 1983年前后“投机倒把”罪名被“长途贩运”所替代的原因,故 A项错误;正式提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重要补充是在党的十三大上,这与材料给定的 1983年的时间不符,故 B项错误;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长途
12、贩运等私营经济的发展迫在眉睫,故 C项正确;长途贩运等私营经济并不等同于乡镇企业,故 D项错误。10.(2018湖南五市十校教研改共同体联考,13)1986 年 6月,经济日报上刊出了长篇通讯关广梅现象,本溪关广梅在改革过程中实行个人承包、租赁和租赁群体的经营方式致富,但在改革中也面临各种阻力和困惑。随后通过多篇深度系列报道,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姓“社”、姓“资”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最终在全党上下达成共识是在( )A.中共十四大后 B.邓小平“南方谈话”后C.中共十三大后 D.上海浦东开放后答案 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这
13、场关于姓“社”、姓“资”的大讨论达成了共识,故 A项正确;B、C、D 三项错误。11.(2018江西百所名校诊断,24)1980 年 7月,习仲勋指出:“清远(广东)的经验之所以值得注意,就是他们那不是坐等上级给他一个现成的好办法,而是勇于实践,去试验、去闯,上面有些部门提出不同意见时,他们也冷静地分析,继续认真搞试点。”“清远经验”的特点是( )A.发挥特区示范作用B.发扬地方创新精神C.充分利用地理优势D.加快全面深化改革答案 B解析 据材料“清远(广东)的经验之所以值得注意,就是他们那不是坐等上级给他一个现成的好办法,而是勇于实践,去试验、去闯,上面有些部门提出不同意见时,他们也冷静地分
14、析,继续认真搞试点”可以得出“清远经验”的特点是发扬地方创新精神,故 B项正确。12.(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实验班选拔模拟考试,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各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先后完成,广大贫苦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华北农村婚姻家庭纠纷呈井喷式爆发,乃至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5A.社会变革冲击传统伦理观念B.国内战争影响了家庭稳定C.工业化瓦解了传统婚姻制度D.合作化运动促进妇女解放答案 A解析 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思想意识逐渐觉醒,传统婚姻家庭观念受到冲击,导致婚姻家庭纠纷凸显,故 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解放区的婚姻家庭纠纷问题,与国
15、内战争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当时的中国并未完成工业化,传统婚姻制度也并未瓦解,故 C项错误;当时农业合作化运动尚未推行,故 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 13题 25分,第 14题 12分,共 37分)13.(2018山东滨州期中,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50 年 6月,国家开始着手编制经济发展计划。1951 年中财委即试编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粗略的纲要。1952 年,经济形势好转,党中央决定加快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并成立以陈云为核心的领导小组,组织“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6 月,“一五”计划的第二次编制宣告完成。8 月,访苏代表团就“一五”计划同苏联交换意见。苏联同意帮助中
16、国设计一批企业并提供所需的设备、贷款等,同时答应派些专家帮助中国建设。1952 年底,陈云根据苏方的建议,对“一五”计划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编制,但仍不令人满意。按照预定的时间,“一五”计划应该进入实施阶段了。1954年初,毛泽东要求对“一五”计划重新编制,1955 年 3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对“一五”计划草案审议并原则通过。7 月 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并正式通过了“一五”计划。摘编自“一五”计划编制始末材料二 1953 年 9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毛泽东专门讲了一段如何看待“施仁政”的问题。他说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
17、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照顾小仁政,妨碍大仁政,这是施仁政的偏向。摘编自杨树标等当代中国史事述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编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五”计划指导方针的认识。(9 分)参考答案 (1)特点:国家高度重视,着手比较早;不断修改完善;边制订边实施;得到苏联的帮助。原因:改变经济落后面貌、巩固新生政权需要有计划地发展经济;经验不足;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经济形势好转促进了编制的进程。(2)认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18、快速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是施大仁政;“一五”计划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符合人民的当前利益,是施小仁政;指导方针正确处理了两者的关系。14.(2018江西八所重点中学 4月联考,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 间 会 议 主要内容1950年 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不要四面出击,国家发展需要一个过渡时期1957年 9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 重新提阶级矛盾6续 表 时 间 会 议 主要内容1977年 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九届三中全会则因林彪事件搁浅)给“四人帮”定性,并确立华国锋的地位,以及决定邓小平的复出1978年 12月 中共十一
19、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大门打开1984年 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1988年 9月 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 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1993年 11月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1998年 10月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 建设新农村2003年 10月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2008年 10月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 会议最大的突破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2013年 11月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标志着从 1978年开始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阅读上表并结合所学,自选三个时间节
20、点,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 分)参考答案 示例:观点:中共三中全会折射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过程论述:1950 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主要是因为新中国刚成立,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实力有限,所以国家急需一个过渡时期来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基础;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主要是因为“文化大革命”后“左”倾思想依然严重,急需思想解放,将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逐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主要是因为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而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结论: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新中国经济建设探索过程,逐渐探索出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