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10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945199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10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10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10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10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10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训练(十) 议论文阅读一、2018哈尔滨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文后问题。(13 分)人当有所畏惧在对待“畏惧”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无所畏惧”,一种是“有所畏惧”。年轻的时候,听到的多是对无所畏惧的推崇,加之年轻气盛,便总有一种大无畏的劲头。待过了知天命之年,身上的锐气消减,有些事就不免畏首畏尾、怕这怕那。经历了这两种说法的打架,心里常常会困惑:是无所畏惧对,还是有所畏惧对?琢磨的结果是:人当有所畏惧。为什么人当有所畏惧呢?因为人生在世不能没有理想、信念,为了追求和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人就必须有所畏惧。孔子就曾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一)这里孔子

2、指出的君子的畏惧对象,其实也是他们崇信的对象。人们常说的“敬畏”,其实就是由“敬”而“畏”。如果没有信仰,没有崇敬,则很难生“畏”。人有所畏惧才能有操守和原则,才能严于律己、堂堂做人,才能安身立命。东汉杨震升任东莱太守,上任途中经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荐举 的官员。闻知恩公到来 ,王密带十斤黄金于夜晚前往馆驿拜访杨震。杨震不受。王密以为他故作客气,说:“暮夜无知者。”杨震来气了,反驳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从此,“四知”便传为佳话,流传至今。无所畏惧者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因有恃无恐而栽跟头,而且会栽得很惨。这其中,三国演义中几个人物的命运就很典型。比如何进。东汉末年

3、,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贵为国舅,又是辅政大臣,可谓权倾天下。这时,有人提醒他十常侍要谋反。可何进并不以为然,说:“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结果怎么样?时间不长,何进就身首异处了。杀他的人正是十常侍。这是恃权而无恐。吕布自恃勇武过人,一般人都不放在眼里。他动不动就会说:“吾有画戟、赤兔马,有何惧哉!”可是,在白门楼,他的赤兔马和方天画戟相继被不满于他的部下偷走,他本人也因为失去了坐骑和武器而成了曹操的阶下囚,最后被缢死。(二)这是恃器而无恐。还有那个死读兵书的马谡,把兵书上的“凭高视下,势如破竹”奉为教条,盲目以为只要将兵马“置之死地”,就自然可以“而后生”了。结果,他虽将兵马置之绝地

4、,却没能“后生”,而是落得个几乎全军覆没。这是恃书而无恐。经验证明,与无所畏惧、有恃无恐相伴的,往往是失败;相反,倒是有所畏惧、自知自律常常与成功为伍。这是因为,无所敬畏的人不懂得人并不能主宰一切,需要敬重圣贤、敬重自然、敬重百姓的道理。既然违背了客观规律,所谓的“无所畏惧”也就只能是盲目的“无畏”,顶多也就是蛮勇罢了。这跟真正意义上的“大无畏精神”实在是相去甚远,不能同日而语。(选文有改动)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 分)2.段列举了哪三种“有恃无恐”?(3 分)3.依次指出文中画线句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4 分)(一)( )(二)( )4.你认为“四知”

5、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流传至今”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 分)二、2018徐州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文后问题。(13 分)当“听书”成为一种时尚张 音“读书”这件事,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延伸,正变得更为多元,比如“听书”。不久前公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有声阅读即“听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使用手机APP、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相关内容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 年,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 22.8%,较 2016 年的 17.0%提高了 5.8 个百分点。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听书频率也相当高,其中 1417 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达到 28.4%。用耳朵代替眼睛,去占据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

6、听书的流行,是否证明科技与创意正不断拓展读书的外延,为人们提供了阅读的更多可能性?是否意味着数字化阅读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使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深融合?种种已知或未知的尝试,都值得探讨。不难确认的是,听书的流行建立在数字化阅读的潮流之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所做的这项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7 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 73.0%,较 2016 年的 68.2%上升了 4.8 个百分点。同时,有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如果说听书还只是一种“前沿”或者说时尚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则几乎已经可以算作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阅读方式。君不见,早班地铁里,人手一部手机的“低头族”比比

7、皆是,很多人手拿一张报纸的场景已一去不返。当然,看手机是否就等同于“阅读”,还需要打个问号。某种意义上,包含在这种场景中的数字化阅读,正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3人们的阅读习惯。如果说这种阅读方式起初只是为了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如今则需进一步发问,阅读是否正在被这种方式“撕成碎片”?仔细想想,无论何种阅读方式,你现在是否还能沉下心来读完一本书?是否隔几分钟就要拿起手机刷刷微博、流连于朋友圈?当以秒计算的短视频日渐流行,无数转瞬即逝的兴趣点如走马灯般轮转,脑海中的印象就像海浪一遍遍冲刷着沙滩,最终却难留痕迹。“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

8、种奢侈。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需要更多维度、更深层面的观察。科技演进到今天,阅读方式的变迁早已超越人们以往的想象边界,但是阅读的真正内涵与价值,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读书使人进步,科技改变世界,而归根结底,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的发展,“读书”这件事本身,已经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5 月 17 日,略有改动)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4 分)2.作者在文中对“听书”进行了 怎样的思考?(2 分)3.“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中的“双刃剑”在文中具体指什么?(4 分)4.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提供的图表资料,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9、 )(3 分)类型年度成人纸质图书阅读量(本)成人电子图书阅读量(本)城镇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本)农村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本)2016 4.65 3.21 5.60 3.612017 4.66 3.12 5.83 3.35(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 年 4 月 18 日)4A.从选文列举的数据来看,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数字化阅读几乎已经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B.从图表看,农村居民的阅读量和城镇居民的阅读量相比落后不少,城乡阅读差距明显,而且将会越来越大。C.目前农村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各地可以通过设立“农民

10、阅读节”,建设“农民书屋”等来改变这种现状,进而提升农民文化素养。D.成人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增长缓慢昭示我们,培养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更长期的努力,久久为功才会有更明显的成效。三、2018攀枝花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文后问题。(13 分)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其实,这些迷信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

11、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而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按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

12、列夫的周期表了。史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几十

13、个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是错的,这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他不管做什么研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也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只要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常态,成功则是失败的副产品。5从“想法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不应追求离奇,因为越是离奇,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所以往往被人们记住,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真正的职业人员所做的大部分日常的创新,都是在当前基础上的改进。灵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值钱。创造性思维必须“生之有根,长之靠谱”。所以,鼓励创造性思维应

14、当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妄想。(选自青年文摘总第 608 期,有删改)1.第段画线句中“据说”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 分)2.作者认为对“尤里卡时刻”的正确理解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 分)3.作者用四个事例论述了“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四个事例。(4 分)4.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这是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B.作者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C.作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中,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D.作者认为鼓励创造性思维

15、,不应该鼓励妄想,而应该鼓励尝试,鼓励失败。四、2018玉林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文后问题。(14 分)孟子:我们的文化宝藏鹿义霞带着一颗朝拜的心,我又一次走近经典聆听孟子。书香扑面的时候,心被虔诚塞得满满。沿着岁月的河道溯源,不觉间仿佛已走过千年。作为一代儒家宗师的孟子并没有走远,他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依然穿越时空给后人启迪,给后人震撼!这是一个不惧忧患、心怀天下的孟子生于乱世,勇于济世;游于列国,长途跋涉;晓之以理,苦口婆心:他奔走在游说的路上,执着而坚定,焦灼而真诚。倡导仁政,反对战争,主张以德服人,抨击暴力治国,纵然屡屡碰壁却依然不失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16、人皆可以为尧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行仁政而王天下”20 多年的游说6生涯,他辗转奔走,他不辞劳苦,留下了悠长的足迹,留下了经典的语句,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激情的孟子形象。那份知识分子的良知,给后人留下经久的感动。这是一个满怀智慧、为民呼号的孟子民生的艰辛与百姓的 困苦触动着他的心灵。他重视民心的向背,深谙人民与天下的“载舟”“覆舟”关系;他向往理想社会图景,规劝统治者安定人民,善待民生。听,“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乐民

17、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的话精辟而深情。锲而不舍宣扬民本思想,持之以恒做百姓代言人,他那份深刻,他那份执着,他那份大爱,让千年后的我们读到岁月的回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每当读到孟子这段话,心里就会猛然升腾起大片温暖,大片美好。这是一个气节超然、卓然出众的孟子呼唤高尚人格,是孟子不变的主题;追求气节超然,是孟子永恒的追求;注重人格修养,是孟子真挚的宣言。“养心莫善于寡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18、舍生而取义者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样的语言烙在心灵深处,指导着我们做人,影响着我们做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坐标,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塑造,尤其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想到孟子,常常想到这样四个字:浩然正气。这是一个才学渊博、文采飞扬的孟子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 离娄万章告子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的言辞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并耐人寻味。那些精彩的比喻,那些巧妙的构思,那些练达的语句,构成了孟子作品特别的气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以五十步笑百步”“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的作品乃中国文坛

19、之瑰宝。这是一个提倡社会和谐的孟子,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个睿智理性的孟子,他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是一个自信的孟子,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一个笑对困苦的孟子,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被尊为“亚圣”,儒家文化亦被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警醒后人反刍,引发后人思考。作为思想家的孟子,作为教育家的孟子,作为政治家的孟子,作为文学家的孟子

20、,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忽然想起有本书上这样说过:阅读孟子,让经典进入民间,让传统回归现实,让历史告诉未来。1.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含标点限 60 个字内)(4 分)2.孟子作为我们的文化宝藏是一个丰富的多面体。你最喜欢文中所介绍的哪一个孟子?为什么? (4 分)73.文中说:“想到孟子,常常想到这样四个字:浩然正气。”请你引用在课本中学习过的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的相关语句作为这句话的论据并做简要的分析论证。(含标点限 120 个字内)(6 分)五、2018淮安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文后问题。(13 分)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阮 直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 16 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

21、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华齐飞”,武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 11.6 亿的观看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并

22、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A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的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而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却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 50 后、60 后到 00 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共同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

23、作品的价值是诗歌大于散文,散文大于小说。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蕴含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8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重温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

24、的精神支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选自2017 中国杂文年选,有删改)1.阅读全文,概括古典诗词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每点不得超过 10 个字)(4 分)2.第段加点字“大众化的方式”指什么?(2 分)3.下面材料,你觉得放在文中AB两处中的哪一处更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4 分)65 岁,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王海军,一边摆摊修车,一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只要别人改得

25、好,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诗词大会上,他即兴赋诗;节目动情处,他潸然泪下。4.第段引述康震教授的话有何作用?(3 分)六、2018邵阳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文后问题。(13 分)母语是教育的起点9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环境是心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我们在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

26、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实现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

27、表的文章,哪怕是只写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从德语经典作家身上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做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自由的发表空间,这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

28、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2.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 分)3.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文章第段从母语环境的重要性及母语是教养的基本功两个方面,正面论述了中心论点。B.作者坚决否定了网络语文学习母语的做法,并指出了网络语文的缺点及危害。10C.作者善于引用,巧妙分析,使文章富有文化

29、底蕴。D.作者号召我们要继承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母语学习的范本应该是民族的经典作品。4.书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键盘打字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汉字书写及键盘打字的看法。(4 分)七、2018江西样卷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文后问题。(13 分)说经典梁 衡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说为典。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被忘记。常言道“话说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话多说几遍人就要烦。但经典的话人们一遍遍地说,一代代地说;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不但文字的经典是这样,就是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品都是这样。一首好歌,人们会不厌其烦地唱;一首好曲子会不厌其烦地听;一

30、幅好字画挂在墙上,天天看不够。甚至像唐太宗那样,喜欢王羲之的字,一生看不够,临死又陪葬到棺材里。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但这永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手轻轻一拍就碎,它太轻太薄,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遍。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荫,不经意间成了经典。莎士比亚有许多话,简直就是大白话,比如“是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还有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 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些话被人千百次模仿。就是兰亭集序也是在一次普通的文人聚会上,王羲之一挥而就。当然,经典也有呕心沥血、积久而成的。像米开朗琪罗的壁画

31、末日的审判,一画就是八年。不管是妙手偶成还是苦修所得,总之,它达到了那个水平,后人承认它,就常想起它,提起它,借用它。它如铜镜愈磨愈亮,要是一只纸糊灯笼呢?用三五次就破了。经典之所以经得起重复,原因有三:一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二是有绝后的效果;三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经典不怕后人重复,但重复前人却做不出经典。文化的发展总是一步一步,积累而成。在这个积累过程中要有个性,能占一席之地必得有新的创造。比如教师一遍一遍讲数理化常识,如果他只教书而不从事科研,一生也不会造就数学或物理科学方面的经典。因为只有像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像伽利略发现了重力加速度,像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等,才算是科学发

32、展史上的经典。唐诗、宋词、元曲,书法上的欧、颜、柳、赵、王羲之的行书、宋徽宗的瘦金书,都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经典。因为在这之前没有出现过,实现了“空前”,有里程碑的效果。我们回望历史,就会看到这些高峰,它们是一个永远的参照点。11经典又是绝后的,你可以重复它、超越它,但不能复制它。后人时时地想起、品味、研究经典的目的是为了吸收借鉴它,以便去创造自己新的经典。就像爱因斯坦超越牛顿,爱翁和牛顿都不失为经典。齐白石谈到别人学他的画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因为每一个经典都有它那个时代、环境及创造者的个性烙印。比如我们现在写古诗词,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李白、李商隐、李清照的神韵,岂止唐宋,就是郭小川、贺

33、敬之也无法克隆。时势异也,条件不再。你只能创造你自己的高峰,唯其这种“绝后”性,才能使它高标青史,成为永远的经典。我们对经典的重复不只是表面的阅读,更是一次新挖掘。经典所以总能让人重复、不忘,总要提起,是因为它对后人有启示和指导价值。“绣出鸳鸯凭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经典不只是一双锦绣鸳鸯,还是一根闪闪的金针。凡经典都超出了当时实践的范围而有了理性的意义,有观点、立场、方法、思想、哲理的内涵,唯理性才可以指导以后的实践。理性之树常绿,只有理性的东西才经得起一遍一遍地挖掘、印证,而它又总能在新的条件下释放出新能量,如天然放射性铀矿一样,有释放不完的能量。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34、乐。”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都是永远的经典,早超出了当时的具体所指而有了哲理的永恒。诸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朱自清背影中父亲饱经风霜的背影,小提琴曲梁祝中爱的旋律,还有毕加索油画中的哲理,张旭狂草中的张力,也都远远超出自身的艺术价值而有了生命的启示。总之,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是因为它丰富的内涵,人们每重复它一次都能从中开发出有用的东西,像一块糖,因为有甜味人才会去嚼。同样,一篇文章、一幅画或一个理论,能经得起人反复咀嚼而味终不淡,这就是经典与平凡的区别。一块黄土,风一吹雨一打就碎;一颗钻石,岁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见光亮。(选自我的阅读与写作,略有改动)1.文章以“

35、说经典”为论题从三个方面论述经典,请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6 分)什么是经典 (1)经典形成的主要形式(2)成为经典的条件(3)2.文章在论述成为经典需要一定条件时,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进行论证,请任选一例分析其作用。(3 分)123.综观全文,对于经典的论述,作者主要是围绕“重复”进行讨论,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你对“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中“重复”的理解。(4 分)八、2018抚州二模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文后问题。(13 分)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1930 年中原大战中,冯玉祥部下的一名参谋未经核实,误将电令会师之地沁阳写成泌阳,导致贻误战机而落败。此战被后人戏称为“败在一撇上”。多写“

36、一撇”,是战败的表象;缺失“认真”,方为失利的实质。何谓认真?它是一种专注、一种投入、一种坚韧,乃为可贵的精神品质,彰显对职守的忠诚、做事的严谨、追求的执着。播种认真,收获品格;播种品格,收获信念;播种信念,收获辉煌。正如一谚语所示:“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认真之要,在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上。事物的质变,往往缘于毫厘的差别和缺失,一丝一毫牵动全盘,认真与否关乎成败。非凡,每每孕育于丝毫的较真之中,无论做好一项工作,还是成就一番大业,皆要有精细、精准、精深的全程投入。上个世纪 60 年代,邓稼先在领军对我国首颗原子弹设计进行理论计算时,发现一关键资料与苏联专家提供的技术指标有细微

37、之别。于是,这些科研精英们,操作着那时的手摇计算器,耗费了数百公斤资料纸,最终以确无“毫厘”之差的严谨结论,证明了完全可以忽略苏方提及的冲击波波峰值,万无一失地完成了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正是这种极其认真的精神品格 ,成就了昔日的“两弹一星”,当今的“蛟龙”“天河”等科技明星。认真之贵,在对事业的“至拙”专注上。“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认真,彰显的是笨功夫、长功夫、真功夫,乃为至拙的内在修炼。有了这种修炼,滴水可穿石,铁棒可磨针,铁树可开花。马克思潜心研究 40 年,终成科学巨著资本论;李时珍耗费心血二十七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成医药经典本草纲目;钱穆倾尽一生心力,砥砺“虽居乡

38、僻,未尝敢一日废学”的拙功,终成 1700 万言的国学著述。古今中外、千行百业的事实可鉴:做事、治学、成大器的真谛在于“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认真之难,在对成功的默默守望上。成功过程是坚守认真的寂寞远征,不是一事功,而是事事功;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其间不会躁动,不曾走神,也永远不忘初心,不言放弃。1977 年至今,多少科研奇迹层出不穷,多少名流人物闪烁更迭,但那颗名为“旅行者一号”的空间探测器,依然飞驰在太阳系外的轨道上。漫漫 40 年,这个航天科研团队的成员,从青春到暮年,一直在关注着那么遥远的距离,那么浩渺的太空,那么难测的结果。沉潜事业的认真,多么需要远离红尘

39、熙攘,摈弃功利躁动,抵御炫眼诱惑。否则,何以到达“诗与远方”?然而,一举成名、一鸣惊人的“速成”心态,使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殊不知,一旦履职分心、做事粗心,厄运便不远了。君不见,一块脱落的塑料泡沫未引起监控发射者的关注,导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悲惨13失事;一个粗心的农林工未灭烟蒂,引起一场森林大火因失于一物之细,而失去天下之大;因疏于一事之微,而导致一场悲剧,这是警世教训。“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必能事举功成。(选自人民日报2017 年 8 月 22 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几方面论证这中心论点的?(4 分)2.下面两个事例

40、可以分别放在哪个自然段作为事实论据?(2 分)齐白石老人一次作画忘记蕉叶新拔是左卷还是右卷,在北京遍寻芭蕉无果后遗憾放弃。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 修改了 39 次才最终出版,修改时间几乎与初稿时间持平。3.请简要分析第五自然段的论证思路。(4 分)4.文中列举了哪些反面事例?列举这些事例有什么作用?(3 分)九、原创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文后问题。(13 分)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王艺侨14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 18 缸水。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

41、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逃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看上去勤勤恳恳,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习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成绩。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心态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

42、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树立恒心,离不开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省思。“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宏,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各类人才。吕氏春秋有言:“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水滴石穿的韧性,缺乏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唯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葆

43、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具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对恐惧不退缩,遭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对个体来说,追求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就必须剔除急功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鲁迅曾如此点评运动会选手:“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5 月 17 日)1.文章第段引用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事例,有什么作用?(3 分)2.试对第段的论证思路进行分析。(4

44、分)3.文章结尾引用鲁迅的话,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2 分)154.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恒心”。(4 分)十、原创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文后问题。(13 分)我们需要“制造快乐的能力”韩 硕“今年当你听到自己的名字,先别着急,等一分钟再上来!”在第 90 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开场主持人以去年误颁最佳影片的乌龙事件 为引子,既活跃了气氛,也巧妙地对会务工作做了提醒,引得现场观众掌声连连。谁都不会拒绝一个有趣的人,“学会了幽默,全世界都会欢迎你”。一位白人记者曾向南非总统曼德拉发问:“南非局势那么乱,黑人参政到底有没有希望?”他回答:“小伙子,我的年龄比你大得

45、多,但我比你乐观得多,你为何如此悲观呢?”有朋友的孩子看见爱因斯坦就号啕大哭,爱因斯坦却摸着孩子的头说:“你是第一个肯当面说出对我的印象的人。”可以说,幽默是“人类心灵舒展的花朵”,不仅让你变得思维敏锐、胸襟开阔,也给他人带来欢乐,为人际交往增光添彩。法国作家埃斯卡皮,曾在著作论幽默中,将幽默比作是真理大家族的一员,是机智和快乐的孩子,这道出了幽默的本质。表面上看,幽默是一种引人发笑的手段,似乎人人都能轻松掌握。但让人快乐并非如想象得那么简单,是否具备洞察生活的能力、温和宽容的心态等等,都是决定幽默能否戳中笑点的重要因素。从国外的今夜秀艾伦秀等脱口秀,到国内的欢乐喜剧人等喜剧类节目,这些文化产

46、品能够受到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广泛欢迎,主要就在于对受众需要快乐、希望发笑这一需求的精准把握。如一位观察者所言:让人笑,是一件值得尊重的事。作为智慧的标志,幽默不分国界,但会因民族、文化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特质。比如,大不列颠的幽默有不少反讽、奚落、荒诞和双关,中国等东亚国家的幽默则较为含蓄,需要读出字面意思背后的内涵。如果对当地文化不够了解,理解其幽默自然也会“差点意思”。换句话说,幽默中包含了一个民族的鲜明个性,抓住笑点,读懂幽默,其实是在体味不同国家的文化精髓。泰国人常说:“遇见苦难,我们用幽默活下来。”由此想到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中的一个片段。在恐怖的纳粹集中营里,在残酷的战争和死亡面前,乐观

47、、睿智的父亲基度,将一场不可避免的灾难,“改编”为一出“有趣的游戏”,只为保护年幼的孩子免遭伤害。幽默,是他作为父亲送给儿子最珍贵的礼物,也体现了最深沉、伟大的父爱。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将幽默当作“对付痛苦的最好武器”,即便有了伤痕,也会因此而沐浴到生活的阳光。幽默是“最好的良药”,无论何时,人类都需要制造快乐的能力。而在节奏紧张的现代生活中,不管是缓解压力,还是融洽气氛,幽默显然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项国外调查显示,无论择偶还是身处职场,幽默感都是被很多人所看重的一项个人素质。“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为生活多添加点意趣,人生才能更立体、更丰润。16(选自人民日报201

48、8 年 4 月 24 日)注释 乌龙事件:第 89 届奥斯卡金像奖于 2017 年 2 月 26 日举行,在颁发最后一个大奖最佳影片时,颁奖人因为拿错最佳女主角奖的信封,将奖颁给了爱乐之城,爱乐之城剧组所有成员都上台说了一遍获奖感言,结果却得知是个大乌龙,场面一度非常尴尬,而后改正过来,真正的最佳影片得主为月光男孩。1.从全文看,我们为什么需要“制造快乐的 能力”? (2 分)2.第段画线句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3 分)3.请为第段补写一则事实论据,使论证更加充分。 (4 分)4.请联系实际谈谈现实生活中你如何提高“制造快乐的能力”。(4 分)十一、原创 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文后问

49、题。(13 分)略说“知人”王 宁中国有句俗话,叫“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了解人难,难的是了解人内在的品德。伪劣商品难辨,因为它有迷惑人的包装;伪善小人难识,因为他有欺骗人的谎言。而知人之难,并不只在于识别伪善小人,还在于人性之复杂说假话有时是为了怕伤人,回避真相有时是为了保全真情,岂能一概否定?所以,中国古代把“知人”当成最高的智慧,尚书说“知人则哲”,老子说“知人者智”。知人涉及择友,知人方能交友。文中子说:“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战国策说:“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择友,当择其德,唐代孟郊审交诗:“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君子芳桂性,春荣寒更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莫蹑冬冰坚,中有潜浪翻。唯当金石交,可以贤达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