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政治史考点精练专题05从汉至元选官制度的演变.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947949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政治史考点精练专题05从汉至元选官制度的演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历史政治史考点精练专题05从汉至元选官制度的演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历史政治史考点精练专题05从汉至元选官制度的演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历史政治史考点精练专题05从汉至元选官制度的演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历史政治史考点精练专题05从汉至元选官制度的演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 05 从汉至元选官制度的演变【 考点图解 】 【 名师点拨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和影响1.发展趋势(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逐渐发展为学识、才能。(2)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品评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3)选拔形式: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客观。(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5 (2014海南单科5)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答案】C26 (2013福建文综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

2、:“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 ”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答案】C【解析】材料是对有的 学子一直坚持科考的原因的分析。D 选项表述错误;A 选项“功名利禄”在材料中是作者否定原因,并没有对其批判;B 选项把学子的坚持等于愚昧无知错误,因此选 C。7 (2012安徽文综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 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

3、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言词刀笔”的含义,此处的“言”指言辞辨正,也就是语言流利,能言善辩,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这是唐代选官的标准之一;“刀笔”借指文章。“专以言辞刀笔 取人,而不悉其行”就是说仅凭语言表达和文章选拔官吏,不注重德行。这样必然会有很大弊端,带来负面影响。因此 D 项正确。8 (2012四川文综12)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 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答案

4、】C【解析】世袭制是的标准是血缘关系,排除 A 项;BD 项是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科举制是用考试来选拨人才的一种制度,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公平,C 项正确。 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答案】C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引言,帖子关于科举开始和八股考试开始的时间是错误的,一概否

5、定科举制也是不当的,A 项明显错误,C 项正确。 3我反对大力推行科举制。大力推行科举制虽则可以选拔大量人才组成一个文官政府,以防范武将专权,但同时也会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财政困难等难题,而且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可能缺乏行政经验,不善治理国家,对于中央集权体制的巩固其弊远大于利。限制武将专权可以通过军事制度改 革予以解决,不必以扩大文官队伍来解决。过度重文轻武 会削弱国家的军事实力。答案 2:虽能合理说明自己的决策,但只注意到大力推行科举制利或弊的一面。我赞同大力推行科举制。因为这样有利于选拨文官进入政府,利用文官对武将进行牵制,强化中央集权,防范唐末五代以来武将专权、藩镇割据的局面。增强文人

6、士大夫对政权的认同感,巩固王朝统治。我反对大力推行科举制。因为这会造成官僚机构膨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引发财政困难;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可能缺乏行政经验,不善于治理国家。其他答案。观点与证据不一致;决策与理由不一致。19 (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 ,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

7、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 ,功、能者优先, “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 ”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 “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 。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

8、下。 ”“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4据新唐书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

9、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 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 分)【答案】 (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8,分) 3.(2017云 南昆明二

10、模)钱穆评价某一朝代的社会阶层流动:“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 ”此现象( )A.以诗取士促进唐诗繁荣B.促进民族融合高潮到来C.促使庶族地主开始崛起D.使平民阶层影响力上升【答案】D4.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表明当时察举制( )5A具有历史的进步性B其弊端日益突出C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D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答案】B【解析】 本题考查察举制。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意思是选出来的秀才,却不认识字,选出来的

11、孝廉(就是孝敬老人的榜样),却让自己的老父亲一个人居住。这实际上反映了东汉末年察举制已失去选拔人才的作用,弊端突出。5.(2017 浙江衢州 1 月质检,27)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后期的选官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地位低下的寒人的要求,从而孕育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对这种新制度的评述,恰当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C.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D.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选官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反映了地位低下的寒人的要求”可知该制度为寒门子弟提供了入仕可能。结合所学可知该制度为科举制。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

12、子堂”是对科举制改变寒门子弟命运的描述,符合题意,故选 B 项。6.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形态演进可分为“贵族形态” “士族形态” “士绅形态”三个阶段,与“士绅形态”形成相关的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答案】D7.一位英国学者总结中国科举制时说:“能人为官,即使他们无法杜绝某些官员贪婪腐败而酿成的祸害,至少可以注意防止无知无法造成的不良后果既然官职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地黜退那些无能之辈。 ”这位英国学者赞扬科举制( )A.提升了官员素质 B.科举选官公平公正C.扩大了官吏来源 D.有利于杜绝腐败6【答案】A【解析】从材料来看,这位学者认为科举制能

13、够提升官员的素质,不至于官员无知无能,所以本题选择 A 项。B、C 两项材料没有体现;D 项说法不符合“即使他们无法杜绝某些官员贪婪腐败而酿成的祸害”的内容。8.唐代学校分六种,其中“四门学”招收低级官员的儿子和普通民家的聪明子弟,学校来的“生徒”是其取士的主要来源之一,“生徒”能通一大经以上者都给官做。由此可知( )A.唐朝官员的入仕途径多样 B.平民有机会步入社会上层C.唐朝的“生徒”人数众多 D.官僚体系已出现膨胀趋势【答案】B【解析】 A 项与材料“主要来源之一”不符,故 A 项错误;据材料“招收普通民家的聪明子弟”可知,平民有机会步入社会上层,故 B 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生徒来源,与生

14、徒人数无关,故 C 项错误;“生徒能通一大经以上者都给官做”反映唐代重视人才,而非强调官僚体系出现膨胀趋势,故 D 项错误。9(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公元前 140 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公元前 134 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 D科举制【答案】C【解析】题干“汉书记载” “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说明是汉代开始实行的察举制。A 项世卿世禄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B 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D 项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

15、 13 “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茂同郡护羌校尉(官名)王琰,前数为郡守,不名为清白。而琰子嘉(即王琰之子王嘉)仕历诸县,亦复为通人(学识渊博通达的人)。嘉时还为散骑郎(官名),冯翊郡(地名)移嘉为中正。 ”该材料主要表明中正官( )A以严格的考试作为录用标准B大多在中央官员中选置产生C从各郡现任官员中选拔兼任D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答案】C714 后汉书袁闳传中记载:“(闳)服阙(即母死服丧),累征聘举召,皆不应。 ”针对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实行的是察举制B当时士人厌倦官场C袁闳因“孝”被屡次举召D察举制无法选拔出优秀人才

16、【答案】A【解析】 由材料中信息“后汉” “征聘举召”等可知当时实行的是察举制。材料表明的是袁闳屡次因“孝”而不应举召,并未体现 C 中说法;B 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D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答案为 A 项。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在此,作者意在强调该制度( )A扩大了官员来源 B提升了官员文化素养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推动了中国走向世界【答案】C16.(2018山东威海调研)(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表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

17、简表。 时期 录取数量或方式 考试内容 考试程序 唐代 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 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8宋代 录取名额大为增加 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 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代 开始实行“南北榜” ,即南北方的学子 ,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 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

18、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评分细则:论题 2 分,阐述 10 分(史论结合 8 分,逻辑 2 分),总分 12 分。 【答案】示例 1 科举制度与君主专制的强化(2 分)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10 分)示例 2 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2 分)经济重心的南移导

19、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教事业昌盛。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代为平息北方士人情绪,实行“南北榜” 。 (10 分)示例 3 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2 分) 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僵化没落。(10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