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鲁教版必修22019012229.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949372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鲁教版必修2201901222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鲁教版必修2201901222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鲁教版必修2201901222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鲁教版必修2201901222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鲁教版必修2201901222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情景激趣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知识体系导引2011 年 10 月 31 日,随着“第 70 亿个宝宝”在菲律宾马尼拉出生,地球正式进入了“后 70亿人口”时代。一个问题再次引发世人的关注和讨论:我们的地球家园到底可以承载多少人口?人口学专家坦言,对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有着众多的猜测和估算,但无论具体数字是什么,都在传达着一个信号: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人类需要保持清醒。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呢?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1.结合实例,比较并解释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异同。综合思维2.运用资

2、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注意】1.现行教材没有“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法,沿用“环境承载力”提法。2.个别教材“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可删除。3.个别教材缺失“人口分布” ,请参考鲁教版。人口分布|知识清单|阅读教材 P16 至 P19 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衡量指标: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22.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1)从纬度看:集中于北半球中低纬度。(2)从海陆位置看:集中于近海地带。(3)从地形上看:集中于平原地区。3.我国的人口分布(1)特点:地理分布不平衡。东西差距 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自然差距 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

3、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经济、交通 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民族方面 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2)人口分布地理界线:“胡焕庸线” ,自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案例分析|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国家共有 12 个,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菲律宾,其中亚洲有 7 个国家,下图为世界人口的分布图。结合材料探究:(1)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哪些?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2)人口过亿的亚洲国家对应的主要气候类型及特征

4、是什么?(3)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的原因是什么?(4)人口第一大国的人口分布特征是什么?提示 (1)人口稠密区有东亚、南亚、西欧、美国东北部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历史悠久。3(2)7 个人口过亿的亚洲国家对应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最主要的气候特征。(3)南极大陆由于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不适于人类居住。(4)人口第一大国是中国,中国人口的分布特征是东多西少。|方法规律|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分布地区不平衡,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其分布分析如下: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知识清单|阅读教材

5、P20 至 P22 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41.自然环境因素最基本因素,其影响逐渐减小因素 表现地形 稠密区:海拔 1 000 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区;稀疏区:高山、高原地区气候气温:约 8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温带地区;降水: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降水较少的地方人口稀少水资源 干旱地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土壤 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影响,农业较发达地区,人口密度较高矿产资源 资源开采,形成许多矿业城市2.社会经济因素(1)主要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及政治、文化等。(2)影响最显著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案例分析|材料 下图中的“黑河腾冲”一线,也叫“胡焕

6、庸线” ,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界线,该线揭示了我国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的特征,而且相差悬殊。结合材料探究:(1)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是什么?(2)我国人口稠密区的共同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提示 (1)东多西少。(2)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方法规律|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5(1)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各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如下表所示:自然环境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案例平原和低地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区地形 高山和高原土层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人口较稀疏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

7、阶梯上气温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气候降水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一般来讲,降水多,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热带干旱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的高原、山地地区水资源干旱地区的人类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我国西北干旱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绿洲地区土壤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力、性状不同,人口的分布不同我国东北肥沃黑土的分布地区,人口密度也高矿产资源产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煤矿、油田等工矿点也是居民密集点人口密集,

8、形成城市,如攀枝花、克拉玛依、鹤岗等(2)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 原因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 以农业经济为主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活动方式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生产力的发展,科技与管理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条件 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分布多交通对一地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政治、文化 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布的变化 战争、宗教、文化习俗、政6策和历史等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知识清单|阅读教材 P22 至 P24 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环境承载力(1)含义: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2)衡量指标:环境人口容量。2.环境人口容量(1)含义

9、: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量。是一个警戒值。(2)影响因素:(3)特点: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3.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4.我国谋求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微思考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它是依靠什么条件来提高本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提示 依靠岛国的位置、众多的良港,进口资源、能源,出口产品,发展科技。|案例分析|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的容水量,不取决于桶壁上那7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显然,对地球上的人口发展而言,这一理论有很大的启迪意义。结合材料探究:(1)假设各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

10、木桶装的水代表环境人口容量,那么该图揭示了什么道理?(2)在以色列,短桶板代表什么资源?为什么?(3)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提示 (1)揭示了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主要因素,而资源的“最短板”直接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2)水资源。以色列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3)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方法规律|1.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等。(1)各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因素 相关性 影响资源 正相关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

11、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能够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能够利用的区外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8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2)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2.环境人口容量的特性一个地区的资源不断变化,这是因为资源的数量和开发利用程度,受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3.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具体表解如下

12、: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概念大小关系 某一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共同点 由于制约的因素不确定,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造成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9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方法技巧】 图析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1)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能养活多少人,而人口合理容量代表了合理生活的最大人口数量、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最小人口数量(最佳人口),即最适合养活多少人。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2)人口合理容量不仅反映了人口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而且体现了人口数量与一定的经

13、济、社会发展的相适应性,是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必须谋求人口的合理容量,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人地协调观|1.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 1 亿之内,一般在 7 000 万以下,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 3 亿,出现了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成为当时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思考讨论:(1)乾隆年间的中国能否养活今天的 13 亿多人口?为什么?(2)中国人若是有少食粮食多食肉的消费习惯,则乾隆年间的 3 亿人口数将会怎样变化?提示 (1)不

14、能。资源种类和数量少(粮食产量低),科技水平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对外开放程度低,国外资源流入少等。(2)人口数量减少。|综合思维|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我国耕地面积保持在 1.23 亿公顷,播种面积 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 8.3 亿吨,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 500 千克测算,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10的人口为 16 亿左右。材料二 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人口合理容量为 8 亿9 亿人;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 10 亿人之内;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

15、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 7 亿之内。(1)如何理解两则材料中“16 亿”与“7 亿”的区别?(2)材料二说明,为满足人类更高级需要,人口合理容量如何变化?为提高人口合理容量,人类应如何做?提示 (1)“16 亿”指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7 亿”是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2)人口合理容量减小。应提倡适度消费。|地理实践力|3.漫画中的地球为什么流眼泪?提示 地球的人口过多,对地球上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2018苏州模拟)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如图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读图,回答 12 题。1.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

16、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国土面积C.土壤肥力 D.水资源数量2.下列不能有效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是( )A.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11B.草地开垦C.保护野生动植物D.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解析 第 1 题,读图分析可知,虽然巴西比俄罗斯的土地面积小,但生态承载力大,主要因为巴西地处热带,水热充足,生物生长范围广;俄罗斯以温带、亚寒带气候为主,寒带面积广,所以形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第 2 题,草地开垦只是改变土地利用形式,不会提高生态承载力,同时开垦草地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降低生态承载力,故选 B 项。答案 1.A 2.B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

17、关系。据此完成 34 题。3.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的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4.巴西高原东南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气候适宜 文化单一地势平坦 水力资源丰富A. B. C. D.解析 第 3 题,亚马孙河流域虽然地势平坦开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湿热的环境不利于人类生存,因此人口稀疏。第 4 题,巴西高原东南部人口相对密集,是因为其地处沿海平原地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自然条件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再加上是殖民者最先开发的区域,经济基础较好,导致了人口的集聚。答案 3.B 4.D(20

18、18会宁一中第三次月考)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回答 56 题。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东北地区 105 100 23 000 229长江中下游地区 88 600 22 000 395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125.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6.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地处内陆,气候湿热,人口容量小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可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19、A. B. C. D.解析 第 5 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青海、西藏这三个地区的生物总量分别是 105 100 万吨,88 600 万吨,10 000 万吨,它们的承载力分别是 23 000 万人,22 000 万人,1 000 万人,因此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自然资源。故选 B项。第 6 题,表格信息显示青藏地区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都较小,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脆弱。发挥当地太阳能资源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增大人口容量。因此正确,故答案选 B 项。答案 5.B 6.B一、选择题(共 11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20、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 。据此完成 12 题。131.下列关于“木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木桶原理” ,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

21、环境人口容量2.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D.人口素质较高解析 第 1 题, “木桶原理”中的“短板效应”说明短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则体现了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第 2 题, “最主要原因”是关键词,利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提高本国的人口容量。答案 1.B 2.C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完成 34 题。预测 2050 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约 14 亿15

22、 亿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 15 亿16 亿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 亿或 16.6 亿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 8 亿9 亿3.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约 15 亿16 亿 B.15.1 亿或 16.6 亿C.约 8 亿9 亿 D.约 14 亿15 亿4.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14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解析 第 3 题,结合表格可以判断,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是依小康消费水平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即约 8 亿9 亿。第 4 题,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

23、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有关。答案 3.C 4.D下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图,完成 56 题。5.按图推算,预计 2050 年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分别将达到( )A.100 亿、99 亿 B.100 亿、90 亿C.110 亿、99 亿 D.110 亿、90 亿6.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必定越小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D.地区的开放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解析 第 5 题,读图可直接推知

24、 2050 年的世界人口数约 100 亿,再减去发达国家人口数约10 亿,即发展中国家人口数约为 90 亿。第 6 题,资源越丰富,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答案 5.B 6.D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 ,图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读图回答 78 题。157.导致图中虚线段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河流8.关于图中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B.地处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C.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D.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解析 读图可知,黑河腾冲线

25、以西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导致环境承载力较小,故人口密度较小。故影响其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图中显示的区域属于渭河平原,该区域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故人口稠密。答案 7.B 8.A读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 911 题。9.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因素表示的是( )A.环境承载力B.科学技术C.人口合理容量D.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10.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因素表示的是( )16A.环境承载力B.科学技术C.人口合理容量D.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11.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表示的

26、是( )A.环境承载力B.科学技术C.人口合理容量D.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解析 第 9 题,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第 10 题,人口容量受资源状况、科技水平、消费水平等影响。其中影响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主要是科学技术水平。第 11 题,表示的是人口合理容量,而指向的箭头表示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答案 9.A 10.B 11.C二、非选择题(共 3 大题,含 1 道附加题,共 56 分)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 分)材料一 表 1 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耕地/hm 2 森林面积/

27、hm 2 淡水/m 30.1 0.1 2 000表 2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人口/万 面积/km 2 耕地/km 2 森林面积/km 2 年径流总量/m 36 200 22 万 8 万 7.5 万 5 105 亿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 20 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 1 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 133 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 533万公顷。(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森林面积_,淡水_。(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

28、是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17应注意的问题是_。解析 本题主要是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第(1)题,由表 2 中数据计算可求得答案。第(2)题,由材料二可知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较多,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因素。解决途径主要从开源节流等方面分析。第(3)题,由于该地区森林面积增加,淡水资源的数量会增加,但要注意防治水污染,以免影响水资源的质量。答案 (1)0.001 3 km 2/人 0.001 2 km 2/人 8 234 m 3/人(2)耕地 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适当输入或

29、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3)淡水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工程13.(2018河北邢台市第二次月考)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 2010 年、2020 年和 2030 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 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 2 301.91 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上海市人口容量估算表(万人)182010 年 2020 年 2030 年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1 535.95 1 705.68 1 894.17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

30、容量 1 460.99 1 543.03 1 596.84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1 788.51 870 1 841.51 935 1 894.52 000(1)读图 1,估算 2010 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2)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 2,描述 1990 年至2008 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3)结合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解析 第(1)题,根据上海 2010 年人口金字塔图,014 岁男性和女性人口比重相加可知,为 8%左右;同理计算,人口 156

31、4 岁比重为 82%左右;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 10%左右。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占总人口比重超过 7%,即为人口老龄化,故上海人口老龄化严重。第(2)题,由“1990 年2008 年上海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图”可见,l990 年至 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这一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反映上海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郊区化阶段。2005 年至 2008 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出现了人口增加。第(3)题,上海属于水质型缺水地区,制约了人口容量,所以就从改善水质等方面回答:开发新的水源地,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科技越发达,人口容量越大,上海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要促

32、进经济快速发展,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投入,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答案 (1)014 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 8%(7.6%9.6%均可)、1564 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2%(79.8%82.8%均可)、65 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约为 10%(9.6%10.6%均可)。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2)1990 年至 2005 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出现郊区化现象。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 年至 2008 年中心城核心区出现了人口增加的趋势。(3)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

33、用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人口容量就越大。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1914.(附加题)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 分)(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 32 人/km 2,目前已达 13 人/km 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 ,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

34、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解析 第(1)题,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看,准噶尔盆地南部石油、煤等资源富集,说明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有铁路通过,同时区域首府乌鲁木齐也位于这里,说明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这些都是其区域环境承载力高的原因。第(2)题,提高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措施,必须围绕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及区域环境、资源特点分析。塔里木盆地南部是新疆区域环境承载力最低的地方,该地位于高大山脉的阴坡,热量条件受限,位于沙漠边缘,水分条件受限。明确了区域发展的制约条件,再结合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即可理清正确的答题思路。第(3)题,赵先生的观点是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两方面考虑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反映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实际的人口密度必须低于这一数值;新疆是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率相对较高,人口增长较快的区域,如不加以控制,人口密度很快会逼近极限值;从环境角度分析,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较差。答案 (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3)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20制人口;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