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件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50.pptx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949436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件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50.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件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50.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件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50.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件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50.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件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50.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2.结合实例来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重点),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 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阅读教材P41P42前三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1.文化与地理环境_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地域的_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内_的形成。 2.地域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_范围内,在_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理环境,地理条件,文化,地域,自然,3.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各种_因素和_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地域文化的特点地域文化是不断

2、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_性。,自然,人文,稳定,教材梳理2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阅读教材P42P43,填写下列知识。 1.城市地域文化往往是城市的_。 2.影响(1)地域文化影响_、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标志,城市建筑,(2)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_。 表现,建筑,特点: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不会因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很快改变。,【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235、 图236、图237,据图分析阿拉伯国家、美国和欧洲城市建筑的特点及原因。提示 (1)阿拉伯国家的城镇:图中有大大小小的清真寺,清真寺建筑多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封闭院套,四周环以拱

3、廊或柱廊,中心的礼拜寺大厅顶部耸立着圆拱顶,其“阿拉伯式样”的图案,色彩尤为醒目。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故其城镇带有浓厚的伊斯兰风格。,(2)美国的摩天大楼:阅读该图需观察美国城市建筑物的高低,并明确其形成原因。美国大城市中心为中心商务区,多是摩天大楼,离开市中心区,建筑物高度急剧下降,然后又缓慢地向郊区递减。造成上述布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发展历史较短,虽然大量移民来自欧洲,但美国人接受了欧洲居民自由的精神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 (3)欧洲宗教建筑:欧洲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

4、与主体建筑风格已经形成,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高大楼群聚集在一起的情况比较少见。很多城市保留着大量历史建筑,在市中心多一些教堂等宗教建筑。,预习效果自测,1.正误判断:(1)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变化。( )(2)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其“地域”范围大小成正比关系。( )(3)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在同一个国家的城市其文化特征基本相似。( )(5)我国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都以黑白为主色调。( )(6)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建筑的影响上。( ),提示 (1) 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随社会的发展也会发生变化。

5、(2) 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地域范围的大小没有关系。 (3)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 (4) 同一个国家的城市也会因为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产生文化分异现象。 (5) 我国北方园林以红、黄为主色调,追求荣华富贵;南方园林以黑、白为主色调,显示了追求宁静、闲适的心理需要。 (6) 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读下列文化景观图,完成23题。,2.上述文化景观在我国黄土高原分布较广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甲图景观显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寒冷

6、B.干旱C.地势高 D.雾多解析 黄土高原上因黄土有较强的直立性,所以当地人利用这一特性开挖了一个个的窑洞作为住房,如丁图所示。房屋屋顶的形状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甲图中的房屋为平顶,这主要是与其自然环境中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旱这一特征相适应的。答案 2.D 3.B,读下图,回答45题。,4.以上两图体现了建筑物在_方面的差异( )A.空间布局形式 B.建筑结构C.地域组合 D.以上三个方面,5.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差异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地域文化的差异解析 中国园林和美国园林由于中西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建筑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答案 4.

7、B 5.D,探究点一 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案例探究】 材料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尤以辽宁为多,少数散居在一些大中城市。清代以来,由于满汉长期杂居,满族在语言、服装、习俗等方面与汉族差异逐渐缩小。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阿尔泰语系。17世纪70年代以后,满族普遍使用汉语和汉文,现在只有少数老人会说满话。满族住房,一般东南开门,其结构类似口袋,俗称“口袋房”。房址多选在靠山近河的平缓之地,坐北朝南、背风面阳、冬暖夏凉。古代,满族居民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入关以后直至辛亥革命,男穿袍服,外套马褂,女人也爱穿袍服,但有长短袖之分。辛亥革命后,旗袍的式样不断改进,成为我

8、国妇女最喜爱的中式服装。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平辈行“打千”礼。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现此礼节已被握手礼代替。,结合材料探究: (1)满族房屋的建造反映了当地什么样的自然环境? (2)满族礼节的变化反映了文化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何产生的? 提示 (1)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冬季风为偏北风,故房屋朝向南,背风向阳,冬暖夏凉。 (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族群间交流增多,外来文化的传入,更方便、更礼貌的礼仪在人群中传播。,【反思归纳】,1.地域文化的地域性,2.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的地域文化差异,3.我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即时巩固】 读下列两幅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9、)这两幅景观图中,A图位于我国的_方,B图则位于_方。 (2)A、B景观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风俗习惯 B.气候条件 C.生产活动 D.地表形态,(3)简析A景观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间的密切关系。 解析 从题干中可获取以下信息:A图为竹楼景观,应位于我国南方湿热区域,竹楼有利于通风防潮,防虫、蛇侵袭等。B图为我国北方的窑洞,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区,该民居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利于适应当地夏热冬寒的气候特点。 答案 (1)南 北 (2)B (3)其建筑特点适应了当地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高脚”形式适应当地湿热气候,防潮、防虫、防洪,且凉爽、通风;建筑材料多以竹木为主,便于就地取材。,探究

10、点二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案例探究】 材料 早在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就出现了城市广场并鲜明地打上了古希腊文化精神的烙印这个开放的空间既显著地体现了古希腊民主的城市文化精神,又给古希腊民主精神的进一步拓展开辟了广阔的场所。在中国传统社会,城市广场形态所反映的是与西方城市有明显区别的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在构成形态上呈现出一种“边界原型”。福科指出,城墙是中国的一种象征,“我们想到中国,便是横亘在永恒天空下面一种沟渠堤坝的文明,我们看见它展开在整整一片大陆的表面,宽广而凝固,四周都是城墙”。这种对平面化展开的空间的封闭性的强调和西方城市空间的“地标原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虽然清朝紫禁城

11、太和殿前的场院十分宽阔,但却是普通人绝难进入的,所以不具备广场开放的公共性。因此,中国古代城市的广场空间形态是与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文化相对应的,体现了封建皇权对社会空间的严密监控。,结合材料探究: (1)古希腊广场建筑风格反映了西方文化的_性、_性,而古代中国的广场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_性、_性。 (2)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而美国街头,除特殊的建筑,不允许有围墙。这体现出中西文化存在怎样的差异? (3)青藏铁路的终点站为拉萨火车站,其整体建筑风格突出了藏族特色,你能说出这样做的原因吗? 提示 (1)外向 开放 内向 封闭 (2)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西方文化具有外向性和开放性。

12、 (3)拉萨市在其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藏族文化的烙印。拉萨火车站是拉萨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建设必须要体现藏族的地域文化,才能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入到拉萨市的整体风格之中。,【反思归纳】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即时巩固】 城市作为一种建筑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读材料回答(1)(2)题。(1)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产生影响的是( )城市交通网的结构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城市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城市中文化设施的数量城市居民受教育的程度城市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A. B. C. D.,(2)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 ) 外向性 开放性 内向性 封闭性 A. B. C. D.,解析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上,在城市建筑的结构、布局和建筑风格上都能体现出来。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特别是“幽”字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内向性和封闭性。 答案 (1)B (2)D,知识结构,晨背索引,1.说出地域文化的含义。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