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7.1人口增长分布与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20190211240.pptx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949868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PPTX 页数:72 大小:5.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7.1人口增长分布与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20190211240.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7.1人口增长分布与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20190211240.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7.1人口增长分布与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20190211240.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7.1人口增长分布与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20190211240.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7.1人口增长分布与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20190211240.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第七章 人口的变化,考点一 人口增长、分布与合理容量,-5-,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 不断增长 。 (1)时间差异 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 极其缓慢 ,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 先快后慢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增长 明显加快 。 (2)空间差异 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 缓慢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 很快 。,-6-,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7-,-8-,特别提醒(1)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不仅与自然增长率有关,还与人口基数有关。 (2)一个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候是在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的时刻,而不是增长率最大的时刻。 (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4)现代型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较低的,在进入现代型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而引起老年人的死亡率有所升高。,-9-,二、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带。,(3)人口密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大部分、美国东部。 2.我国人口分布 (1)分布不平衡 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平原地区多,高原、高山地区少;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地区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地区少;汉族居民集中地区多,少数民族地区少。 (2)人口分布界线:以黑河腾冲为界,东多西少。,-10-,3.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

3、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影响力逐渐减小,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战争、宗教、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策和历史因素等。,-11-,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2.环境人口容量 (1)实质:某地 环境承载力 的直观反映。 (2)制约因素: 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12-,3.人口合理容量 (1)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 最适宜 的人口数量。 (2)谋求措施,-13-,考向一,考向二,

4、考向三,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典题研析 (2018全国卷)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素养提升8,-14-,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2)该直辖市是(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素养提升8,-15-,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思路分析,素养提升8,-16-,

5、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方法技巧抓住统计图中的关键信息:一是该市户籍人口比常住人口多;二是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差距逐渐缩小。,命题立意 本组题以某直辖市人口数量变化统计图为载体,考查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体现了对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综合思维素养要求。 答案 (1)C (2)D,素养提升8,-17-,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整合构建 1.人口增长的计算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当年出生人口-当年死亡人口)/年初总人口。 (2)人口增长率=(某时段末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 (3)人口总增长量=自然增长量+机械增长量

6、。 (4)n年后的人口数=人口基数(1+自然增长率)n(n为经过的年数)。 (5)人口总负担系数=被抚养人口总数/1564岁人口总数。被抚养人口指014岁和65岁及以上的人口。,素养提升8,-18-,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根据生产力水平判断(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素养提升8,-19-,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3)根据数值特征判断,素养提升8,-20-,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3.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

7、取的对策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可采用对比分析的形式如下:,素养提升8,-21-,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22-,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4.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人口问题具有双重压力,既具有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净增数量大的问题,又面临着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因此我国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应对迅速老龄化问题。 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素养提升8,-23-,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24-,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5.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从“单独二孩”到

8、“全面二孩” 2013年我国实施了“单独二孩”政策,即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至此,实施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 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总和生育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间生育的子女数)低位徘徊;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劳动人口短缺带来人工成本的急剧上升;较少的劳动力抚养逐渐增多的老人,养老金不断透支等。,素养提升8,-25-,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即时训练 人口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较低,为经济发展创

9、造了有利人口条件的时期。下图为20052015年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中国总抚养比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素养提升8,-26-,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1)图示期间“人口红利”最大的年份及此年非劳动年龄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比重分别为( ) A.2005年 38.8% B.2009年 26.9% C.2010年 34.2% D.2010年 25.5% (2)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到2025年( ) A.甲升高 B.乙降低 C.丙明显降低 D.甲、乙、丙均降低 (3)针对图中丙变化趋势带来的影响,应( ) A.适度延长退休年龄,降低养老金标准 B.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缓解劳动力不足 C.

10、适度放开生育政策,增加生育率 D.扩大城市规模,减少耕地,素养提升8,答案,解析,-27-,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典题研析 (2012上海卷)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素养提升8,-28-,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1)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 气温较适宜 位于平原地带 开发历史较长 经济相对发达 A. B. C. D. (2)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 A.人口密度低 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广阔,-29

11、-,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思路分析,-30-,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命题立意 本组题以人口密度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影响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因素,体现了对区域认知和要素综合的素养要求。 答案 (1)C (2)B,-31-,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整合构建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32-,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33-,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34-,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35-,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3.破解“胡焕庸线”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

12、展时提出,中国的城市化战略要考虑“胡焕庸线”的背景,并提出了“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追问,希望实现更为均衡的城市化目标。 “总理之问”和“胡焕庸线”问题的核心在于科学的、可持续的、均衡的发展,而不是人口绝对的平均化的分布。任何人口分布状况都有其客观合理性,差异的存在非常正常,不可能要求富饶的平原和环境约束非常强烈的沙漠地区都有同样的人口密度,合理的人口分布并不等于绝对平均的分布,也不可能有绝对平均的人口分布。 专家建议按照国土功能区的基本要求,在做好生态脆弱地区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强对西部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话,在人口分布意义

13、的“胡焕庸线”没有大的改变的同时,地区发展水平意义上的“胡焕庸线”则有望改变。,-36-,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即时训练 (2018宁夏银川高三三模)下图为1953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7-,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1)19532010年西北半壁人口比重变化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西北半壁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 B.东南半壁人口大量迁向西北半壁 C.实行少数民族计划生育优待政策 D.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 (2)中西部地区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城镇化和现代化,其可行性最好的路径是( ) A.大力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 B.

14、鼓励粗放游牧业逐步向城郊乳畜业转变 C.重点发展与资源开采相衔接的深加工业 D.发展面向农民且就业容量较大的服务业,答案,解析,-38-,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典题研析(2016上海卷)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39-,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思路分析运用短板原理,找出水资源和耕地面积的短板省份,再对比两种短板和其他省份的差距,找出差距最大的省份,即是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

15、其是资源的短板。表格材料中,短板有丙省的水资源和丁省的耕地面积;丁省耕地面积相较其他省份的差距,比丙省水资源相较其他省份的差距大;丙省耕地面积很广,但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量最少。因此,综合比较丙省水资源短缺的短板效应更为突出。,命题立意 本题依托四省水资源、耕地数据统计表,比较数据大小,并进行同类对比和两类间对比,找出最短板的类别和对应省份,需要具备较强的地理要素综合思维素养。 答案 C,-40-,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整合构建 1.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41-,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2.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注:横轴表示的是各制约因素的影响程度 环境人口

16、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制约因素是相同的,由此决定了二者的特性也是相同的。由于制约的因素不确定,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造成人口容量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42-,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即时训练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不同海拔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3-,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1)20002008年,该地人口与耕地关系一直处于高紧张状态的地带是( ) A.1 300米以下地带 B.1

17、3001 600米地带 C.1 6001 900米地带 D.1 9002 500米地带 (2)20002008年,该地区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3)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山东丘陵 D.柴达木盆地,答案,解析,-44-,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人口地理统计图的判读 (一)人口金字塔图 典题研析 (2012山东卷)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素

18、养提升8,-45-,考向一,考向二,(1)图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考向三,素养提升8,-46-,考向一,考向二,思路分析,考向三,素养提升8,-47-,考向一,考向二,命题立意 本题以人口金字塔图为材料,考查我国

19、人口的构成、增长,对时空综合思维的要求较高。 答案 (1)B (2)B,考向三,素养提升8,-48-,考向一,考向二,思维建模 人口金字塔图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可直观地表示某一地区人口的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进而分析该地区未来的人口变化趋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1.一般表示方法 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图中的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考向三,素养提升8,-49-,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50-,考向一,考向二,2.判断方法 (1)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所占人口的比例和男女比例差异。 (2)定类型

20、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甲图); 成年型(静止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是很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塔尖)急剧收缩(乙图); 年老型(缩减型)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人口比重较大,塔形上下窄、中间宽(丙图)。,考向三,素养提升8,-51-,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52-,考向一,考向二,(3)析变化 从年轻型到年老型的正常转变(如上图)。其变化主要是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随着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现代型的不断转变而转变。 异常变化 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如下图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计划生育等原因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由重

21、大灾害等原因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加(如下图处)。其变化可能是由就业、升学等原因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考向三,素养提升8,-53-,考向一,考向二,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处)。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考向三,素养提升8,-54-,考向一,考向二,即时训练 (2018陕西西安第一次考试)“全面二孩”政策的目标人群是指新政策下涉及的允许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下图为我国2016年全国“全面二孩”政策目标人群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考向三,素养提升8,-55-,考向一,考向二,(1)全国目标人群

22、的年龄分布特点是( ) A.顶部较少 B.中部膨胀 C.底部收缩 D.均衡排列 (2)2016年全国启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但是新增出生人口数量却相对有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目标人群的年龄结构偏老 B.目标人群的总体数量较少 C.城市工作压力大收入偏低 D.农村医疗落后死亡率较高,答案,解析,考向三,素养提升8,-56-,考向一,考向二,典题研析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二)三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方法,考向三,素养提升8,-57-,考向一,考向二,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1564岁人口比例上

23、升,就业压力增大 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 B. C. D.,考向三,素养提升8,-58-,考向一,考向二,思路分析,考向三,素养提升8,-59-,考向一,考向二,命题立意 本题以三角坐标形式呈现人口年龄结构的时间变化,考查人口问题及其影响,旨在考查地图信息阅读能力及相关信息的综合思维等。 答案 B,考向三,素养提升8,-60-,考向一,考向二,1.读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的关键 (1)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 (2)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3)此类图的

24、构成要素只有三项,而不像其他统计图的构成要素可多可少。 (4)三项要素的值在数轴上由低到高的延伸方向一致,可以全部向右由大到小,也可以全部向左由大到小。,考向三,素养提升8,-61-,考向一,考向二,2.判读方法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A、B、C。,(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直线。 (3)读出上述直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值,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014岁约为27%、1564岁约为55%、65岁及以上约为18%。,考向三,素养提升8,-62-,考向一,考向二,(4)验证一下三个比例数值

25、的总和是否为100%。 平面正三角坐标图还可以运用转“三”为“二”法判读,即把“三轴坐标图”转化为常见的“二轴坐标图”,以方便阅读,如下图。,考向三,素养提升8,-63-,考向一,考向二,即时训练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考向三,素养提升8,-64-,考向一,考向二,(1)图中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 B. C. D. (2)图中国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20% 鼓励生育 B.15% 采取移民政策 C.60% 计划生育 D.30% 鼓励人员出国,答案,

26、解析,考向三,素养提升8,-65-,考向一,考向二,(三)四边形统计图的判读,典题研析 (2013浙江卷)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考向三,素养提升8,-66-,考向一,考向二,(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 A. B. C. D.,考向三,素养提升8,-67-,考向一,考向二,思路分析第(1)

27、题,从图中看出,1950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因此人口死亡率小于人口出生率,A项错;图示世界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的阶段是19902010年,B项错;1990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持续下降,C项错;1950197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上升至23左右,D项正确。第(2)题,图中197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最高,代表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代表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因此代表亚洲,代表北美洲。,考向三,素养提升8,-68-,考向一,考向二,命题立意 本组题利用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四边形统计图,考查世界和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的人口变

28、化状况,在掌握地图判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区域地理区分各大洲人口变化,区域意识和综合思维都有很好的考查。 答案 (1)D (2)C,考向三,素养提升8,-69-,考向一,考向二,思维建模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考向三,素养提升8,-70-,考向一,考向二,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

29、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作出一条对角线(图2),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2中过点的虚线。(、各自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0、5、16、29)。,考向三,素养提升8,-71-,考向一,考向二,即时训练(2018湖南湘东五校12月联考)台湾地区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台湾许多男女偏爱兔宝宝,避开虎宝宝,更期待龙宝宝。读台湾地区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考向三,素养提升8,-72-,考向一,考向二,(1)台湾地区下一波人口出生峰值期和低谷期可能出现在( ) A.2023年、2022年 B.2024年、2025年 C.2026年、2025年 D.2024年、2022年 (2)据图可知,20102014年台湾地区的( ) A.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B.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大 C.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 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答案,解析,考向三,素养提升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