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考核要求考试内容学考 选考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 b中共八大的召开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破坏 b考点一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三大改造(1)时间:19531956 年底。(2)途径 农 业 : 农 民 参 加 农 业 生 产 合 作 社 , 走 集 体 化 道 路 。 手 工 业 : 手 工 业 者 参 加 手 工 业 生 产 合 作 社 。 资 本 主 义 工 商 业 : 资 本 主 义 工 商 业 掀 起 全 行 业 公 私 合 营 的 高 潮 。 )(
2、3)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4)结果:到 1956 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要点 三大改造史料2思考两图反映了什么内容?实质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 内容: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影响: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建立。1.(2018浙江杭州二中模拟)“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 ”这场运动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 根据材
3、料信息“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可知,这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答案 A2.(2018浙江绍兴鲁迅中学模拟)新中国成立时,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五星红旗是由创建于山东章丘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瑞蚨祥”绸布店供料制作的。当时该企业的性质是( )A.外商在华企业 B.洋务企业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解析 新中国成立时,资本主义工商业尚未进行改造,因此“瑞蚨祥”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答案 C考点二 中共八大的召开(b)1.召开:1956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2.内容主要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
4、盾3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要点 中共八大的召开史料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思考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会议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提示 背景: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
5、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2018浙江杭州模拟)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 ”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七大 B.中共一大C.中共八大 D.中共二大解析 从材料“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可以判断是中共八大。中共八大在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任务是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答案 C2.(2016 年 4 月浙江学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6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
6、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4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7、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据所学可知,中共八大是在“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背景下召开的。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明确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任务;据材料一“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可以得出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的成果;从材料“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中可以看出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答案 (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果:正确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快地从
8、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考点三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1.时间:1958 年。2.原因(1)根本原因: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左”倾思想的影响。(2)客观原因: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深刻的认识。3.含义(1)“大跃进” 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尤其是追求重工业发展速度,突出表现为全民大炼钢铁)。(2)人民公社化运动 片面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高速度(人民公社特点是一大二公,一是规模大,二是公有化程度高)。4.危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
9、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同时也使国民经济比例严5重失调,尤其是农业遭到更大程度的破坏。5.纠正:1960 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6.教训(1)从“大跃进”来看: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2)从人民公社化运动来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3)从总体看:一切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史料 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全国几千万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这是小、土、群在炼钢。“大跃进
10、”时的壁画:“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思考以上史料反映了什么运动?它有什么特点?结果如何?有什么教训?提示 运动:“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共产风” 。结果:浪费了资源和民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了19591961 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教训:不能单纯按主观意愿办事,要尊重客观规律;应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6路线;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2017 年 6 月浙江衢州高一期末)中国一位科学家曾在某特殊时期发表文章称:“如果把这个(太阳)光能换算农产品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
11、的 2 000 多斤或 3 000 多斤,而是 2 000 斤的 20 多倍!”该“特殊时期”是(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解析 三大改造是对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不是农业产量的“浮夸风” ,故 A 项错误;“大跃进”时期出现农业的浮夸风,故 B 项正确;“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是阶级斗争,故 C项错误;改革开放时期,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没有出现农业的“浮夸风” ,故 D 项错误。答案 B2.(2018浙江柯桥中学模拟)“这一运动,首先从农村开始,小社并大社,自留地归集体,大搞公共食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 ”“这一运动”
12、是( )A.土地革命 B.包产到户C.人民公社化 D.社会主义改造解析 材料信息“小社并大社大搞公共食堂”说明追求大规模、公有化程度,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故选 C 项。答案 C考点四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破坏(b)1.原因:“文化大革命”爆发, “全面夺权”掀起狂潮。2.表现(1)国民经济计划被废置,国民经济的运行失去控制。(2)全国交通运输阻塞,大批工矿交通企业停产。(3)工矿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下降。(4)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3.“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7(2)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
13、机遇。(3)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要点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的破坏史料 19661968 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工业总产值 比上年 国家财政总收入 比上年1966 2 534 亿元 17.3% 558.7 亿元 24.4%1967 2 104.5 亿元 16.9% 419.4 亿元 25%1968 2 015.3 亿元 4.2% 361.3 亿元 13.9%思考史料反映出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提示 问题:工农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总收入连年大幅下降,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劫难。(2018浙江绍兴模拟)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
14、着时代气息。以下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于“文革”时期的是( )A.“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B.“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C.“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D.“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解析 A 项中“革委会”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B 项与 1958 年的浮夸风有关系;C 项是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D 项中“联产计酬”表明是改革开放初期。答案 A教材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路线?(教材第 46 页)提示 过渡时期总路线又被称为“一化三改” 。 “
15、一化”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就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客观要求,其核心是集中全国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8代化的初步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同时,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则是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造。因此这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路线。2.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教材第 47 页)提示 三大改造完成后,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已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
16、优势地位,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也随之逐步健全起来。因此,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就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3.论十大关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进行了哪些重要探索?(教材第 48 页)提示 它在总结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并以苏联经验为鉴戒的基础上,讨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等内容,提出要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大力从事经济建设。从而提出了开辟一条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重大问题。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教材第 49 页)提示 “大跃
17、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下发动起来的,其主要特点或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共产风” 。5.1975 年邓小平领导整顿的重点是什么?(教材第 50 页)提示 1975 年邓小平领导的整顿,其重点是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6.为什么说“文化大革命”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教材第 51 页)提示 在“文化大革命”的长时间社会动乱中,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
18、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文化大革命”从反面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自我测评】(教材第 51 页)1.我国政府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施了哪些重大的经济举措?提示 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归国家所有;开展大规模土地改革,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2.结合史实,说明从 1956 年到 1966 年的十年是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曲折发展的十年。提示 从 1956 年到 1966
19、年“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遭到严重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十年间,中国先后建成了武汉、包头两大内地钢铁基地;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新修铁路 8 000 公里,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这一时期,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石油已经全部自给,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宣告结束。但是,这十年间,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党内在经济工作中的一些“左”的错误观点并没有得到彻底纠正,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所发展。如“大跃进” 、人民公
20、社化运动、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等。十年中“左”倾错误的积累和发展,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第 51 页)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材料中所说的“十年中”经济建设遭遇的严重挫折和取得的主要成就。提示 这十年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全国工业固定资产获得了增长,发电、原煤生产、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取得巨大增长。从 1965 年起,我国实现了石油全部自给,电子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等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建设起来,国家的工业布局有了改善。农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逐渐收到成效。我国的科学技术工作也获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总之,我国赖以进行现代化
21、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在这一期间建立起来的。这十年,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严重挫折是在总路线提出后,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使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课时演练 一、选择题1.(2018 年 4 月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一期中)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强调:“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耐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 ”我国农业社会化的实现途径是
22、( )10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社C.公私合营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 土地改革后,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仍然是分散经营,故 A 项错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借鉴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经验,通过农业生产合作化引导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克服分散经营的弊端,故 B 项正确;“公私合营”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农业无关,故 C 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材料“苏联的经验”无关,故 D 项错误。答案 B2.(2014浙江学考)阅读下表:我国国民收入各所有制经济比重表(%)所有制经济年份 1952 年 1956 年全民所有制经济 19.1 32.2集体所有制经济 1.5 53.4公私合营经济
23、 0.7 7.3私营和个体经济 78.7 7.1上表中我国国民收入各所有制经济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大跃进”运动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解析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 1956 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占据了主导,这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有关。答案 A3.(2017 年 9 月浙江湖州高二期末)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经济体制建设的方向即“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具体内容为:国家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自由生产作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下列选项对这一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明确提出了要建立社会
24、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体现了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果C.说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曲折D.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即将彻底结束11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对于经济体制建设的方向,陈云认为:计划是主体,市场是补充,这体现了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果,故 B 项正确。答案 B4.(2015 年 1 月浙江学考)一位北大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我们到了长沙。一切都在为钢而战。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 ”这主要反映的历史事件应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C.“大跃进”运动
25、 D.“文化大革命”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跃进”运动。答案 C5.(2018浙江杭州七县高一期末)下图是建国后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A.片面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高程度B.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C.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D.是探索建设道路取得的初步成果解析 根据图片所示,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现象,这是片面追求生产力高速发展的表现,故 B 项正确。答案 B6.(2017 年 6 月浙江嘉兴高二期末)漫画因其生动形象性而在宣传工作中有较强感染力。下图为 1958 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有关集体食堂的宣传画。这反映出当时人民公社办集体
26、食堂的意图是( )12A.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B.提高农民文化生活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解析 根据材料中“食堂办得好,生产劲头高!”体现了当时人民公社下人们的生产热情,故 C 项正确。答案 C7.(2017浙江金华十校模拟)读下图。1958 年,为了在“两年到三年”内“超过英国” ,中国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该运动的最大特点是( )关于向军委会议印发两年超过英国报告的批语(一九五八年六月二十二日)此件 (1)印发军委会议各同志。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只要 1959 年达到 2 500 万吨,我们就钢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
27、。毛泽东六月二十二日注:根据手稿刊印A.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B.变革生产关系,追求高速度C.公有化程度高,绝对平均主义D.鼓足干劲,科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解析 1958 年正处于“大跃进”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建设的特点是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故 A 项正确。答案 A138.与下面漫画主题一致的标语是( )A.“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B.“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C.“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D.“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左”倾冒进思想和“大跃进”运动,这一运动的突出特点是不顾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浮夸冒
28、进。故选 C 项。答案 C9.(2017浙江金华十校期末)美国学者帕尔默在冷战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终结?一书中描述:“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在农田和工厂里工作。 ”与材料所述生产单位相吻合的是( )A.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生产队 D.乡镇企业解析 根据“指令性的公共食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生产单位是人民公社,故 B项正确。答案 B10.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带有显著的时代特色,下列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抓革命,促生产”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调整、巩固、充实
29、、提高”解析 注意时间限制“文化大革命”时期,A、B、C、D 四项分别是“文革”时期、1992 年以后、1978 年以后、1960 年,故选 A 项。答案 A11.下列为“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字变化表明( )年份 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14比上年增长 9.6% 4.2% 9.2% 11.9%“文化大革命”初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1971 年后,经济开始迅速回升 “文革”虽然是政治动乱,但仍促进了经济发展 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经济迅速回升A. B. C. D.解析 “文革”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深重灾难。
30、这一时期的经济复苏,不是“文革”推动的结果,而是广大人民和干部抵制“左”倾错误的结果,故排除。本题选 B 项。答案 B12.下列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失误的有( )“一五”计划 中共八大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A. B. C. D.解析 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探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答案 C二、非选择题13.(2018浙江嘉兴高一期末)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近代早期主要民族企业一览表(部分)企业名称 地点 资本 雇工 所有机器或产量继昌隆缫丝厂 广东南海 1 万元 700 人 使用蒸汽动力贻来牟机器磨房
31、 天津 7 万元 10 人 机器磨面通久源轧花厂 宁波 5 万两 400 人 新式轧花机 40 台宏远堂机器造纸公司 广州 15 万两 每周产纸 40 吨燮昌火柴公司 上海 5 万两 800 人 日产火柴 50 箱摘编自林丙义中国通史材料二 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从制度选择的层面去考察,在世界范围内,无非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从方法或具体路径选15择的层面去考察,按照陈云的说法:“工业化不外三条路:重轻并进,先重后轻,先轻后重。沙健孙毛泽东思想通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特点。(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的
32、规划。(3)综合以上信息,从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角度,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道路选择的原因。答案 (1)特点:主要集中于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地区;投资较少,力量薄弱。(2)规划: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如回答“一五”计划也可酌情给分)(3)原因:国内:近代中国始终未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国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孤立封锁中国;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1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6 年),我党曾犯了两次严重的“左”倾错误,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挫折与损失,带给人们沉痛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小麦亩产 12 万公斤” “皮棉亩产 5 000 斤”和“一棵白菜 500 斤”等文章。材料二 “大跃进”时期的宣传漫画:请回答:(1)上述材料所示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结合材料说明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危害。(2)材料一、二涉及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答案 (1)根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政治路线、经济路线的“左”倾错误或指导思想“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极“左”错误。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和 19591961 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2)“大跃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