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三 信守合同与违约,第四十四课时 合同及其订立,【分析考情 扫描考向】,考点一 合同的含义 1.含义:合同是_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_。 2.合同关系双方:在合同关系中,享有合同权利的人称为_人,负有合同义务的人称为_人。 3.特点:合同必须由两方以上的当事人在_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合同以设立、变更和终止_关系为目的。 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平等,协议,债权,债务,自愿,民事权利义务,考点二 合同的形式,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不仅限于_形式,还包括_形式和其他形式。,书面,考点三 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1)书面合同通常权责明确,有据可查,有
2、助于避免和减少_。 (2)签订书面合同有助于督促当事人_。 (3)书面合同还可以作为仲裁机构、司法机关仲裁、调解、处理合同纠纷的_。,点一点:虽然签订书面合同很重要,但由于订立较复杂,所以对于标的额比较小,即时清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可采用口头合同的形式。,口头,纠纷,履行义务,有力凭证,选一选:生活中,人们常说消费要保留好发票,这是因为( ),A.发票属于书面合同的重要凭证 B.没有发票就说明买卖双方没有建立合同关系 C.书面合同可以为处理纠纷提供有力证据 D.保留发票可以减轻合同违约的责任 解析 发票作为消费合同凭证,保留发票有利于为处理纠纷提供有力证据,C项正确,A项不
3、能作为深层原因。没有发票不能表明双方没有建立合同关系,B项错误。保留发票与违约责任的轻重没有关系,D项错误。 答案 C,考点四 订立合同的过程 1.含义: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各方通过_就合同条款达成真实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要约与_。 2.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_。要约具有_。在一项要约中,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为受要约人或者受约人。 3.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_的一种意思表示。承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承诺必须由_作出;承诺应该由受约人在要约确定的_内及时向要约人作出;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_。 4.承诺到达对方后,即发生_,合同即告成立,订立合同的过程随之结束。 点
4、一点:要约要约邀请,平等协商,承诺,意思表示,法律约束力,要约,受要约人,期限,法律效力,完全一致,考点五 合同的内容 1.合同的内容就是合同的_,是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所达成的具体协议,合同的_和_就是通过合同的条款体现出来的。 2.我国合同法采用_原则,即合同的内容由双方当事人自己约定。 考点六 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1.有效合同:要求订立合同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_,意思表示_,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条款,权利,义务,自愿,民事行为能力,真实,2.无效合同:自订立之始就不具有_约束力。我国合同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1)一方以_、_的手段订立合同
5、,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_,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_、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法律,点一点: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欺诈,胁迫,串通,法律,考向一 订立合同的过程 【例1】 (201711新高考,36)8月5日,瓷器制造商F收到N电函:“本人欲向贵公司定制景泰蓝瓷瓶1 000只(标准见附件),单价800元,三个月内交货。”次日,F回电:“可以,但单价要998元。”N收到电函后,于8月11日向F复电:“同意。”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合同中的F和N互为债权人 合同标的为998元 合同履约期限截止日是11月6日 合同于
6、8月11日成立并生效 A. B. C. D.,解析 合同关系中,享有合同权利的人称为债权人。题中瓷器制造商F享有获得报酬的权利,而N相对地获得景泰蓝瓷瓶的权利,合同中的N和F互为债权人。故正确;题中F和N最终确定的单价为998元,而1 000只景泰蓝瓷瓶的总价为998 000万元。中的998元没有明确金额是单价还是总价,故错误;题中双方就景泰蓝瓷瓶问题最终在8月11日达成协议,三个月内交货,即合同履约期限截止日是11月11日。故错误,正确;正确选项为B。 答案 B,解后反思:合同订立的一般要件 (1)要有合同的当事人。(2)合同的订立须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3)合同当事人须对合同的主要条款
7、达成同意。,对点练1 (2018杭州高考命题预测卷)2018年1月5日A学校向B工厂发邮件称“需课座椅100套,200元一套,货到付款”,B工厂看到邮件后当天传真给A学校“同意发货,款到交货”,A学校马上汇去课桌款20 000元,次日B工厂收到汇款,据此判断( ),A.B工厂的传真是承诺 B.A学校的邮件是要约邀请 C.A学校的汇款是承诺 D.2018年1月5日合同成立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A发给B工厂的邮件是要约,B项不选;B工厂的传真是新要约而不是承诺,承诺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故A项不选;A学校的汇款表示同意款到交货,所以是承诺,C项正确;承诺到达对方后,合同成立,故1月6日合
8、同成立,D项不选;正确选项为C。 答案 C,考向二 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 【例2】 (201811月浙江选考,34)【加试题】初中生小伟和小惠就某一问题发生激烈争论,两人打赌约定:谁错谁就不再上学。两人拉扯着去请教老师,老师回答说,小伟的理解是正确的,但小惠不必离开学校。从法律角度看,小惠不必离开学校的理由可能是( ),小伟和小惠没有签书面合同,因而不用遵守约定 两人的约定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因而无效 小伟和小惠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因而约定无效 小惠没有离开学校的法律义务 A. B. C. D.,解析 打赌协议属于附条件的合同,无论是口头协议或书面合同,一旦生效即具有法律效力,必须遵守,说法错
9、误;有效合同要求订立合同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正确;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材料中的小伟和小惠为限制行为能力人,说法错误。 答案 C,对点练2 (201803绍兴适应性考试)王某与李某签订合同,购买李某二手小汽车一辆。汽车使用期间毛病不断,经检测发现李某隐瞒事实,该车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故障车辆。王某要求退还该车遭李某拒绝,遂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王某与李某的合同已经成立 王某与李某的合同有效
10、王某与李某的合同没有成立 王某与李某的合同无效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合同成立与否、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王某与李某购买二手汽车符合平等主体双方达成意思一致,并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合同成立,正确且符合题意;错误;但是,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故障车,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是有规定不能销售买卖的,此合同属于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故合同无效,符合题意;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 B,对接热点: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等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对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的治理。所谓“阴阳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就同一
11、事项订立两份以上的内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对内,一份对外,其中对外的一份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而是以逃避国家税收等为目的;对内的一份则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可以是书面或口头。 理论解读:“阴阳合同”是一种违规行为,在给当事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预示着风险。由于“阴阳合同”的订立以逃避国家税收为目的,违反了法律,属于无效合同。,易错点1 片面理解口头合同 矫正训练1 谭女士经熟人介绍认识了装修公司承包人,在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预付了8万元的装修款。之后,双方因材料的价格起了争议,但双方都口说无凭无法举证。后经市场监管局多次协调,双方依法自愿达成和解。由此可见( ),口头合同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
12、快捷性需求 签订书面装修合同有助于避免和减少纠纷 双方选择通过第三方排解疏导来解决纠纷 双方选择将争议提交中立第三方进行裁决 A. B. C. D.,解析 从该案中可以看出,签订书面装修合同有助于避免和减少纠纷,符合题意;后经市场监管局多次协调,双方依法自愿达成和解,说明双方选择通过第三方排解疏导来解决纠纷,符合题意;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表达意思一致的合同,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合同形式,能够充分适应现代社会对签订合同的快捷性需求,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双方选择将争议提交中立第三方进行裁决,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答案 C 提醒 口头协议虽然有其不易分清权责、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的缺点,但是
13、它在现实生活中仍是一种常见的、适应现代社会对合同快捷性要求的合同形式。,易错点2 不能正确判断合同的有效性 矫正训练2 婚后,甲和妻子乙用共同积蓄购得一套价值80万的房子(仅以甲的名义登记),不久,甲欲以市场价120万把此房卖给丙,乙得知此事,当即表示反对。但甲仍与不知情的丙签订了购房合同,并帮丙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本案中( ),甲和丙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 甲和丙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乙有权请求返还房屋,但要承担丙由此造成的损失 丙取得房屋所有权,乙无权请求返还 A. B. C. D.,解析 本案中丙作为善意购买的第三方,甲和丙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正确,错误;丙善意购买,支付合理价款并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乙请求返还房屋,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正确,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答案 C 提醒 有效合同要求订立合同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无效合同是指虽经当事人协商成立,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无效合同自订立始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