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专版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二章课件2019010739.pptx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951512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州专版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二章课件2019010739.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滨州专版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二章课件2019010739.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滨州专版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二章课件2019010739.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滨州专版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二章课件2019010739.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滨州专版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二章课件2019010739.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一、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第一、二章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第六单元 生物与环境,光,温度,捕食,共生,斗争,提示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如影响某一株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不仅包括它周围的杂草、农业害虫、鼠类等,还有它周围的其他小麦植株。 判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方法:判断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时,主要去寻找该地方(时间)所处的这种生物与别的地方(时间)所处的这种生物不同的环境条件就可以。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不同的环境条件就是“海拔高度”,而“海拔高度”引起的不同就是温度的不同,所以是温度影响生物。沙漠上多是不毛

2、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这种分布主要受水分的影响。再如,南北方的差异,主要受温度的影响;白天黑夜的差异主要受光照的影响等。 生物间关系的判断 区分种内斗争与种间竞争:种内斗争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斗争关系;种间竞争是指两种生物间的斗争关系。 区分共生与寄生:共生对共同生活的两种生物彼此有利;寄生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二、生物适应环境和环境影响生物 1生物适应环境,2.环境影响生物: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作用,即环境的变化不仅会导致生物的进化还可能会导致某些生物的灭绝。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依靠环境得到物质和能量,生物离不开环境;另

3、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不断地改变着环境的存在状况,影响着环境的发展变化。,形态结构,生活习性,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一、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环境,生物圈,光、空气、 水和土壤,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费者,分解者,提示植物生产者:菟丝子属于植物,营寄生生活,是消费者。 动物消费者: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是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细菌分解者: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一个生态系统要想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成分外,可以没有消费者,但必须要有生产者和分解者。,考点 食物链和食物网,一、食物链,食物关系,二、食物网

4、 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 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 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 ,也可能被 所食。 3功能: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的渠道。 4特点: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网就越 。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 。,三、生物富集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的现象。 2食物链中生物数量、能量、有毒物质的关系,食物链,多种植物,多种肉食性动物,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复杂,营养级,食物链,最多,越来

5、越少,最少,最多,越来越少,最少,最少,越来越多,最多,考点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传递渠道: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 ,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 2营养级: 上的每一个环节。 连一连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营养级之间的关系,提示由于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因此一种动物在某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消费者级别1。,太阳能,食物链,3能量流动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 、 和 的过程。 (2)能量来源与去路 能量来源: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 ;消费者的能量来自于 。 能量去向:自身 ;流入 ; 被 分解利用。 (3)能量流动的特点 a :能量流动沿食物链进行,食物链是单向的。 b

6、 :自身呼吸要消耗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所以不能将全部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传递效率只有 。 4研究意义: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 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输入,传递,散失,太阳能,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0%20%,能量流动,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 、 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过程(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 碳循环过程图,图示解读: 1碳循环及存在形式 (1)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 (2

7、)在生物群落内部:以 的形式传递。 (3)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 的形式循环。,生产者,消费者,二氧化碳和碳酸盐,含碳有机物,二氧化碳,2碳出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 作用。 (2)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生产者、消费者的21 ;分解者的22 (实质是呼吸作用)化学燃料的23 。 3温室效应 (1)形成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大气中的24 含量逐渐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2)影响:导致25 ,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2物质循环的特点 (1)全球性: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 (2)往复循

8、环,重复利用:物质可以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3物质循环的意义:26 和27 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光合,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烧,二氧化碳,气温升高,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提示物质循环流动,能量单向流动不循环,所以不能说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生态系统”并不是一般的生态系统,而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因此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归纳比较: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提示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越是食物链的后端,生物数量越少,贮存的能量也越少,形成生物数量金字塔,但数量金字塔也会出现倒置,如一棵树上生活着几

9、百只毛毛虫。 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最终都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每一个生物体内的碳元素最终都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考点 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绿色水库,海洋,农作物,人类,1调节方式: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是 。这种调节机制,使生态系统中的 、 和分解者之间能较长时间地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2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 。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 。 (2)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有 。如果外来干扰因素超出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3启发:发展经济,应该根据当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自我调节能力

10、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目的。 4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对于相对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来说,尽量不干扰破坏它;对于人工生态系统来说,可以通过增加生物的种类增强其稳定性。,考点 生态系统的类型,自我调节,生产者,消费者,结构特点,越大,一定的限度,重点 判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方法,一、明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依赖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依靠环境得到物质和能量,生物离不开环境。 2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生活方式上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变化,从而达到与所生存环境相协调的目的。 3环境影响生物: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作用,即环境的变化不仅会导致生物的进化还

11、可能会导致某些生物的灭绝。 二、掌握判断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方法 1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判断:生物影响环境还是环境影响生物,可以用“因为所以”造句,看前因后果,如果是生物引起了环境的改变,则属于生物影响环境,如果是环境引起了生物的改变,则属于环境影响生物。 (1)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生物产生了变化环境影响生物。 (2)因为生物的某些活动,使得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生物影响环境。 (3)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特性或生活方式上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现象生物适应环境。 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的判断:一般给出的环境比较特殊,其他生物都不能生存,而且对环境作出一定的改变。,例12018聊城中考现实中有许多实例

12、能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 D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D,分析: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寒冷的环境;仙人掌的叶变成刺,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是适应炎热的环境;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雨露滋润禾苗壮”说明了( ) A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A,分析: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草盛豆苗稀,体现了体现

13、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22018德州中考下列实例中,能体现出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植被丰富的山中空气清新 B初到高原的人出现高原反应 C浮水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 D水葫芦作为“生物入侵者”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C,分析:植被密布的山中空气清新说明生物影响环境;高原、高山氧气含量较少,因此导致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组织细胞缺氧,释放的能量减少出现高原反应。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浮水植物下表皮接触水面,不利于透气,属于生物适应环境;水葫芦作为“生物入侵者”严重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重点 辨析食物链与食物网,一、书写食物链应注意的问题 1完整性:

14、起点是生产者,一般为植物,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 2方向性:食物链的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食物链不仅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还包括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3范围性: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二、食物链的书写 1利用能量流动的特点确定食物链 (1)根据能量传递的特点,能量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根据能量或者有机物的含量由多到少,可以确定食物链为BDAC。 (2)根据能量传递效率10%20%,可确定相邻两个营养级能量差别在5倍左右,若能量相差不多,则应列为同一营养级,如根据下图中图1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的比例,可确定其营养结构如图2所示。,2根据重金

15、属、DDT等浓度“由少到多”构建食物链(网),有机汞存在生物富集现象,即随着营养级的增加,汞浓度增加,两者在数值上成正相关,所以从表中有机汞浓度的大小可推知该生物营养级的高低,从而判断食物链(网)如右图:,3根据数据的各种变式模型书写食物链,图1和图2都是以每个营养级中有机物多少为依据,图1中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图2中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图3表示的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D是生产者,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其中的食物链是DA。,三、食物链的生物数量变动判断数量变化原则: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大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线路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

16、析依据。 1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是因为第一营养级是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减少,被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还是要下降,直到趋于稳定。,3“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蚱蜢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蜥蜴减少,蛇也减少,蛇减少则鹰就更多地吃兔和食草籽的鸟,从而导致兔及食草籽的鸟减少,在这里必须明确蛇并非鹰的唯一食物,所以蛇减少并不会造成鹰的减少,鹰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而维持数量基本不变。,例22018德州中考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图中最高等的动物是猫头

17、鹰 C不同食物链中,猫头鹰的营养级不同 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蛇体内汞的含量最高,分析:图中食物链有:草鼠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鸟猫头鹰,因此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猫头鹰是鸟类,蛇是爬行类,食草昆虫是节肢动物,鼠是哺乳动物,因此图中最高等的动物是鼠;在食物链“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鸟猫头鹰”中,猫头鹰属于第四营养级;在“草鼠猫头鹰,草鸟猫头鹰”中,猫头鹰属于第三营养级,所以,不同食物链中,猫头鹰的营养级不同;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猫头鹰,因此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猫头鹰体内汞

18、的含量最高。,C,32018邵阳中考如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与它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草属于生产者,其他都属于消费者 B蚱蜢和螳螂都属于节肢动物 C通常情况下,蜥蜴的数量最少 D箭头表示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D,分析:草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蚱蜢、螳螂、蜥蜴都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蚱蜢、螳螂属于节肢动物,蜥蜴属于爬行动物;蜥蜴是最高的营养级,数量最少;箭头表示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而不是进化关系。,42018日照中考如图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示的各种生物中,草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腐生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各种动物为消费者,通过 作用,促进了

19、物质循环。 (2)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通过 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鼠与食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 (3)草原上草的长势、生物种类和数量在一年四季会发生较大的波动,影响其波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和 ;当草原上食物充足时,鼠的数量会增加但又不会无限制地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生产,分解,呼吸,吃与被吃,竞争,温度,水分,自我调节,重点 辨析食物链与食物网,一、能量流动 1概念理解,2能量流动图解,3生态金字塔不同的生态金字塔能形象地说明各营养级与能量、数量、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是定量研究生态系统的直观体现。,4.对能量流动相关计算及应用 (1)在食物链中,较

20、低 营养级,较高 营养级,求“最多”则能量按“最高”值20%流动 求“最少”则能量按“最低”值10%流动,求“最多”则能量按“最低”值10%流动 求“最少”则能量按“最高”值20%流动,(已知),(已知),(未知),(未知),(2)在食物网中,(3)能量传递效率的有关“定值”计算 已确定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的,不能按“最值”法计算,而需按具体数值计数。例如,在食物链ABCD中,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a%、b%、c%,若A的能量为M,则D获得的能量为Ma%b%c%。 如果是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多种生物获得能量,且各途径所获得的生物量比例确定,则按照各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合并。,二

21、、碳循环示意图中各种成分的判断 1快速确认碳循环各环节的“三看法”,(1)图2根据a与c之间的 判断:a是 ,c是 。根据a、b、d的箭头都指向e,可进一步判断:b是初级消费者,d是次级消费者, e是 。 (2)图3根据a与e之间的双向箭头判断:a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e为生产者。然后观察剩余的几个成分,其中其他生物成分的箭头都指向c,所以c是 ,剩余的b、d、f则为消费者。整个图解中,食物链是efdb。,一看,二看,三看,双箭头一方为“生产者”, 另一方为“大气CO2库”。,图示各环节均可向其指来箭头, 则被指向方为“大气CO2库”。,生产者指向消费者 生产者、消费者均指向分解者,双 箭头,

22、多 箭头,“生产者”“消费者” 及其指向,双向箭头,生产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分解者,2循环方向:碳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传递并不都是双向的,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均是单向的。 3生物富集作用:在食物链中重金属和DDT等,通过食物链逐渐积累,营养级越高,浓度越大。,例3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A、B、C、D各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哪种成分( )AD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A为消费者 BD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A为生产者 CD为分解者,B为生产者,A为消费者 DD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A为分解者,分析:先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

23、”,再根据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为消费者,最后根据A、D的箭头都指向B,确定B为分解者。,A,52018威海中考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下列能够正确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方向的是( )A草食虫鸟兔鹰 B草鼠蛇鹰 C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草 D草食草昆虫鼠蛇鹰,B,分析:兔是食草动物,吃草不吃食虫鸟;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能量按食物链流动,不能倒流。,62018淄博中考如图表示碳在某生态系统内部的运动情况,A、B、C是生态系统的不同生物部

24、分,B1、B2、B3具有捕食关系,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1)中,表示呼吸作用的有 ,二氧化碳进入生物部分通过 完成。 (2)图中C表示 ;据图写出一条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其中含能量最多的消费者是 。,分析:(1)图中、过程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因而代表呼吸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因而代表光合作用;A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代表生产者;B1、B2、B3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代表消费者,A和C都有箭头指向C,C代表分解者,代表分解作用,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和遗物,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产生二氧化碳, (2)食物链的构成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并且它们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

25、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图中的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根据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AB2B1B3,含能量最多的消费者是B2。,分解者,AB2B1B3,B2,探究活动 探究光照对黄 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要点梳理】 【方法步骤及过程分析】,【实验要点】 1避免偶然性的发生:为了使实验更加真实准确,减少误差,统计次数不宜过少,同时设置重复组,并计算多次结果的平均值;黄粉虫幼虫数量应在十只以上。 2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实验时,控制光照为单一变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3实验材料的处理:实验结束后,把黄粉虫幼虫放归大自然。,有影响,光照,阴暗处,【典例运用】 例

26、2017泸州中考改编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鼠妇数量为刚放入时的状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探究实验中所设置的变量是 。 (2)A装置与B装置组成 实验,其中实验组是 装置。 (3)待实验装置中的鼠妇平静后,每隔1分钟对实验装置A和B中的鼠妇进行计数。经10分钟的计数后,计算出装置A和B中鼠妇数量 的 值为实验结果。 (4)根据该实验装置进行的探究实验,依据装置A与装置B中10分钟统计得出的鼠妇数量,进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5)根据实验装置图中所选用的鼠妇情况,若有错误请你指出其中的一种并改正,若没有错

27、误请你不予改正。,光,对照,A,平均,不正确,实验中选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分析:(1)由于该实验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的影响,所以实验的变量应该是光。(2)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因此A装置与B装置组成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A装置。(3)分别计算出两组10次数据的平均值,对平均值进行分析得出结论。(4)统计一次容易产生误差,有可能其他因素导致产生偶然现象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多实验几次,然后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5)在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命题挖掘(6)实验装置的铁盘上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不盖玻璃板,行吗?为什么? _ (7)实验中只用2个鼠妇行吗?为什么? _ (8)实验中为什么要保持单一变量? _ _ (9)怎样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_ _,不行。为了控制单一变量,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不行。数量太少,偶然性太大,得出的结论不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如果存在多个变量,将不能判断结果与哪个变量有关,变量唯一, 可以避免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组是指能反映实验目的、需要研究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 对象组,而对照组是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用来进行对比的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