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高考历史(浙江专用),基础梳理,考点清单,考点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 1.背景 (1)1953年朝鲜停战,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2)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2.提出 (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 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 ”。,(2)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 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
2、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4.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 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二、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b),特别提示 “求同存异”方针中“同”和“异”的含义 (1)同 a.共同经历:都曾遭受殖民主义的侵略。 b.共同任务: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独 立,发展民族经济。 c.共同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考点二 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 1.原因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阻挠,
3、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 直被台湾的 蒋介石 集团所占据。 (2)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3)美国政府坚持二十多年的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4)1971年,美国提出“ 双重代表权 ”方案,被中国拒绝。 2.概况 1971年10月25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3.意义 (1)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 (2)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二、中美关系正常化(b) 1.过程 (1)1971年4月,毛泽东批准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
4、访问中国,这 被称为“ 乒乓外交 ”。 (2)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随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 国总统 尼克松 将访问中国,公告的发表,引起了世界震动。 (3)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 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 报。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 正常化 。,2.意义 (1)对世界: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缓和世界局势。 (2)对日本:直接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 (3)对中国:外交上打开了困境,迎来了
5、建交高潮;经济建设上推动中国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b) 1.直接因素 中美关系的缓和。 2.主要原因 日本舆论强烈要求尽快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为日本取得一个在政治和 经济上同各国竞争的有利地位;日本许多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 的推动。,3.经过 (1)1972年9月, 田中角荣 访华。毛泽东主席会见田中角荣,周恩来 总理与其进行了会谈。双方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日本与台湾当 局断绝了“外交关系”。 (2)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并陆续签订贸易、航空、 海运、渔业和科技文化等一系列协定。 4.意义 (1)结
6、束了中日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 (2)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考点三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一、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b) 1.调整的前提: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2.中国内政的变化:改革开放,以 经济建设 为中心。 3.特点:坚持不结盟政策,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基础上,同一切 国家发展正常关系;开展以 联合国 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 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4.表现: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表 现,就是不结盟。 二、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b) 1.前
7、身: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共同签署了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相互信任 的协定,并确立了五国元首定期会晤的“ 上海五国机制 ”。 2.发展: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 上海合作组织 。 3.性质: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4.合作模式:大小国家共同倡导、 安全先行 、互利协作。 5.意义 (1)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过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 (2)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 结伴而不结盟 为核心的新型国家 关系。 (3)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改革开放后中国重大外交举措的作用及
8、其意义(c) 1.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的科学判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依 据,不结盟是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2.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首倡安理会五个常 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历史性会晤,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 越大的建设性作用。 3.参加和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是中国在推动和开创新型区域合作方面的重要成就。,重难突破 一、深刻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最基本的一条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 建立和发展国家正常关系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主权是国家独立自主的 根本,领土完整是国家独立主权的必要前
9、提,只有彼此尊重对方的主权 和领土完整,才能保证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才能建立平等互利的 关系,实现真正的和平共处。 2.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条件。 互不侵犯是在国际关系中排除以武力推行国家政策和解决争端;互不干 涉内政是要保证各国有按照本国人民的意志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发 展道路等权利。,3.平等互利是指所有国家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完全平等,各国均有责任 履行国际义务,并与其他国家平等相处,互助互利,共同发展,这是国家间 发展经济关系的基础,也是发展政治关系的基础。 4.和平共处的目的是求得人类繁荣,经济发展,它是前四项原则的总结, 是它们的基本目的和必然结果
10、,只要实现了前四项原则,就能达到不同 社会制度、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最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 原则。它的提出,使我国对外关系的方针、政策在内容上更加充实、完 整和条理化,从而成为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与台湾问题 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1)美国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在与 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2)中国方面:苏联陈兵中国东北,威胁中国安全;改善同美国的关系,有利 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解决中美之间长期
11、的争端。 2.影响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台湾问题 (1)中国的基本立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 国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拒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2)20世纪70年代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问题上美国抛出“双 重代表权”方案。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 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但表述比较含糊。在中美建交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 分,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在这个范围内,美国将同中国台湾保 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三、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
12、人民和世界 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 力。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 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2.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认为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 解决彼此的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应以任何借 口干涉他国内政。中国从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国,也反对别国把它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国及其他国家。 3.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认为,新秩序应 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应该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 和共同利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应该成为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4.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主 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扩大互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