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安塞腰鼓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安塞(si) 晦暗(hu) 冗杂(rng) 羁绊(j)B烧灼(shu) 闭塞(s) 磅礴(png) 亢奋(kng)C戛然(ji) 恬静(tin) 骤雨(zhu) 沉稳(wn)D思绪(x) 震撼(hn) 淋漓(l) 飞溅(ji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狂舞 沉稳 戛然而止 B羁绊 辐射 惊心动魄C震撼 躁热 元气淋漓 D磅礴 渺远 大彻大悟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_,是急促的鼓点;_,是飞扬的流苏;_,是蹦跳的脚步;_,是闪射的瞳仁;_,是强健的风姿。4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句子。例句: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
2、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仿句:_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造成的。B读书切忌不能偷懒,只有勤奋好学,脚踏实地,才能获取知识。C经探索发现,火星上不仅有四季、大气和重力,还有水、冰、河道的痕迹。D这次大赛掀起了我校同学们书写汉字,激发了他们对汉字、书法等传统文化的兴趣。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_?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归根结底,_。那些或诗意或质朴的
3、歌曲,是当下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整体感知7 “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表达作用?_8通读全文,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腰鼓表演?_9.文章运用了以静衬动的写法,请你就“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这句话分析其具体作用。_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家乡的渔鼓李海流2我出生在微山湖畔的一个小村庄,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除了几本翻得破破烂烂的小人书,能滋养我干涸而荒芜心灵的就是乡村渔鼓了。相传渔鼓始自唐代道教的一种劝善方式,后来演变成历史小说、神话典故的传播载体传入民间。渔鼓这种器乐是用三尺左右的圆竹筒,外敷油漆,一端用猪或羊的护心
4、皮或鱼皮绷蒙做成的。演奏时左臂斜抱鼓,用右手中指和食指叩击,发出“嗡铿”之声。左手持简板,鼓与板相互交叉或同时击敲,以配合说唱。一面渔鼓、一副简板,再加上伶牙俐齿,乡村的渔鼓艺人行走天下,云游四方。童年的印象里,到村子里唱渔鼓的艺人很多,隔三岔五地来一个,大都以乞讨为生,渔鼓仿佛是为募捐化缘量身定做的工具。三十年前,微山湖区运河两岸的渔民逢年过节、生辰喜庆、婚丧嫁娶,渔鼓助兴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红白喜事,乡下人讲究个排场,图个热闹,请来一班渔鼓艺人,常常是唱到大天亮,一个人唱累了下去休息,另一个人接着上场,轮番登台演唱,吸引四面八方的村民都来看热闹。尤其是我们这些上小学的孩子,每每周围十里八村
5、有唱渔鼓的,总是追着看热闹,不顾饥寒,乐而忘返。那时,演唱渔鼓的舞台也不尽相同,逢年过节大的喜庆活动,往往在村中学校的操场上搭个舞台,那是一种正规的场所,听渔鼓的人来自四邻八乡,场面比较隆重。其他情况下大多因地制宜。人们多称渔鼓艺人为“先生” ,因他们要穿长袍马褂。演出之前, “先生”敲响渔鼓,等听众来得差不多了,然后开书。说唱时,坐唱为主,兼有站立和走动。说、唱结合,讲究“赶板垛字” ,叙述故事时则强调情、气、神的表现。唱渔鼓的师傅不仅会演唱,而且会说故事、会表演,技艺高超的还精通口技。说唱时,可根据不同情节或情绪的变化,产生快慢不同的节奏。鼓与板相配合,板以重拍为主,通常以五鼓三板进行伴奏
6、。印象中的唱渔鼓类似于说书,但不同的是要以渔鼓来伴奏。渔鼓的故事丰富多彩,有缠绵缱绻的男女恋情,有闻所未闻的历史掌故,有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怪传说,但更多的还是风云际会的英雄传奇,像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杨家将 岳飞传之类,内容绝对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我已离开家乡多年,很长时间没有听到渔鼓的声音了,现在无论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山村,都很难觅到说唱渔鼓的艺人了,然而,我对那如泣如诉、如诗如歌的乡村渔鼓,却有着独特的感情。我爱声声渔鼓,它像家乡的大运河一样在我心中长流不断,充满了浓浓的乡情风韵;犹如穿越时空的天籁之音,在我耳畔久久回响。 “咚咚咚 ”暮霭中,童年的渔鼓声又有节奏地响了起来。我合
7、上眼睑,倾听这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声声渔鼓,伴着低沉苍老的唱词,那么亲切,又仿佛那么遥远。(选自每日新报)10本文形散神聚,一线穿珠。作者以“_”为线索,将渔鼓艺人募捐化缘、_、渔鼓艺人说唱故事等童年往事“一线穿珠” ,字里行间洋溢着_的情感。(6 分)11下面不属于家乡的渔鼓艺人共同特点的一项是(3 分)( )A靠着一面渔鼓、一副简板,再加上伶牙俐齿,云游四方。B常到村中募捐化缘,说唱的故事丰富多彩。C不仅会演唱,而且会说故事、会表演。D都精通口技,并以渔鼓来伴奏。1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的画线句。(3 分)_13本文题目是“家乡的渔鼓” ,第段却写了“村民和孩子”的表现,这是否离题?
8、请谈谈理由。(4 分)_3_14作者在结尾写道:“我合上眼睑,倾听这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声声渔鼓,伴着低沉苍老的唱词,那么亲切,又仿佛那么遥远。 ”请联系全文,谈谈如何理解“那么亲切,又仿佛那么遥远” 。(5 分)_1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奔放热烈。请你结合自己家乡的特点,仿照文章的写法,描写一下家乡的戏剧给人的感受。_4详解详析1解析 B “灼”应读“zhu” 。2解析 C “躁热”应为“燥热” 。3骤雨一样 旋风一样 乱蛙一样 火花一样 斗虎一样4示例:这腰鼓,使迷茫的前路立即变得清晰了,使灰暗的天空立即变得清澈了,使落寞的心情立即变得兴奋了。
9、5解析 C A 项,句式杂糅,删去“造成的” ;B 项,语意重复,删去“切忌”或“不能” ;D 项,缺少宾语,应在“书写汉字”后面加上“的热潮” 。6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真实7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向高潮发展,且以饱满的激情歌颂了“安塞腰鼓”的雄壮美。8示例:这是一场热情、奔放、雄壮、热闹,有激情,有活力,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9腰鼓声“戛然而止”后的寂静,与腰鼓声中那充满生命力的喧腾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从人们的内心感受的角度进一步表现出了安塞腰鼓的神韵。10渔鼓(家乡的渔鼓) 红白喜事请渔鼓艺人助兴 对家乡渔鼓的喜爱和怀念11解析 D 原文的表述是“技艺高超的还精通口技” 。1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声声渔鼓比喻为“家乡的大运河”和“天籁之音”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渔鼓的无比喜爱与怀念之情。13不离题。写四邻八乡的村民和孩子来看热闹,不顾饥寒,乐而忘返,侧面烘托了家乡渔鼓的巨大魅力,它滋养了家乡人干涸而荒芜的心灵。14 “亲切”是因为家乡的渔鼓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滋养了“我”干涸而荒芜的心灵;“遥远”是因为“我”已离开家乡多年,很长时间没有听到渔鼓的声音了,很难觅到说唱渔鼓的艺人了,渔鼓的声音只能在记忆中回响。1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