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二则教案新人教版20190212195.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959651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二则教案新人教版2019021219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二则教案新人教版2019021219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二则教案新人教版2019021219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二则教案新人教版2019021219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新闻二则教案新人教版2019021219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消息二则备课教师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课时 2课题 消息二则 第一课时 课型 精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消息的要素和消息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2理清文章内容、层次并体 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批注方式来把握作品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并在交流互助中深化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重点 把握课文的内容和消息结构特点。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 情。教学用具教学环节 二次备课新课导入1949年 4月 21日,中国发生了

2、一件决定未来走向的大事。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了解那个重要时刻。课 程 讲 授整体感知,把握文体特点1:反复朗读课文,勾画出这则消息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明确:时间:二十一日,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芜湖、安庆之间;人物: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事件:渡过长江。2:参看课文批注,思考: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迅速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样说?如果你要 把这一消息比较完整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具体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你的告知的方式和消息的哪些部分相对应?明确:迅速告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完整地告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

3、万人渡过长江;具体地告知: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 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迅速告知对应2消息标题 ;完整地告知对应消息导语。具体地告知对应消息主体。3: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具有什么关系?明确: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叙说的都是同一事件,但在具体程度上有不同。这种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消息文体的金字塔结构。

4、这是消息的性质决定的:把最重要的内容最迅速地让人们了解。4:电头有什么作用?明确:告诉人们消息的来源,增加可信度。品读语言,体会作者情感5:朗读课文,说一说朗读的基调是什么。抽生朗读,大家评议。明确:朗读的基调应该高亢豪迈、充满胜利的喜悦和对人民解放军英 勇善战的赞美。6:默读勾画,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明确: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歌颂:“英勇的、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英雄式的、坚决地、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英勇的、英雄式的、坚 决地”直接赞美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解放军英勇善战,行动果敢,进军迅速,战果辉 煌;“

5、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说明时间短,战果大,从而表现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嘲讽:“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一正一反,对比鲜明,感情强烈。小结作业布置试着用播音员播音的方式,把这则消息读给全班同学听。学生激情朗读课文。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肥 乡区常耳寨中学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 年级 语文 备课组备课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课时 1课题 消息二则第二课时 课型 精讲教学目标1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把握新闻内容及结构特点。2学习课文语言准确精练、详略得 当、叙议结合的特点。3探究我军胜利的原因,感悟正

6、义战争的强大力量。重点 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把握新闻内容及结构特点3难点 学习课文语言准确精练、详略得 当、叙议结合的特点。教学环节 二次备课新课导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社会的奇闻趣事的呢?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 距离,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信息。好的新闻 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让我们来共同研读另一篇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一起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课 程 讲 授朗读新闻,整体感知1:快速朗读新闻,整体感知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明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

7、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 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和战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 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2:再读新闻,理清新闻的六要素。明确: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 :1949 年 4月 20日夜起至 4月 22日 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3:找出这则新闻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分清主体部分的层次,概括各层 层意。明确: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电头:新华社

8、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导语: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至“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从“二十日夜起”至课文最后。第一层(从“二十日夜起”至“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第二层(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至“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至课文最后):写东路军渡江的情况。合作探究,研读思考4:讨论: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叙述?明确: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写。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路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两路军合写在前,东路单 写在后。详写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9、。5: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 为什 么要这样安排?明确: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4的 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西路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 ,预示了战役的前景。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 ,胜利来之不易,故作详细报道。 不仅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而且更详尽地写了战果。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深入文本,品味语言6:请学生就语言的准确性,在课文中选例分析。生甲:

10、例句:二十日夜起,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明确:“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如用“越过”则不准确,因为“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表现不出战斗经过 )。 “渡至 ”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用“到达”则太泛)。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 ,时限明确,准确表现了神速的特点(如用“共” ,则时限不明,一般化)。“至发电时止” ,时间比“现在”更为确切。用“余部”这一军事术语比用“剩下的”更为准确得体。生乙:例句:然 在二十一日下午至 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明确:用“歼灭”及“击溃”而不是笼统地说“消灭”和“打垮” ;对“要塞”用“控制” ,说明江阴要塞已为我军所用;对“长江”用“

11、封锁” ,说明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线”用“切断” ,说明我军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词语搭配准确有力,恰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生丙: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对某些概念的适当限制上,如西路军所遇之抵抗是“甚 为微弱” ,而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则“较为顽强” ,这就非常恰切地表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地夸大自己,也不一味地 贬抑敌人,用词恰到好处。7:请学生就语言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特点,在课文中选例分析。生甲:“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程度,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 “不料”一词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生乙:“百万大军” “一千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 冲破”“横渡” “突破” ,胜利豪情,激动人心;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小结作业布置 强化明确新闻“六要素”和新结构板书设计课后反思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TR 102 082-1999 Speech Processing Transmission and Quality Aspect (STQ) Guidance on Writing Specifications and Tests for Non-Linear and Time Variant Telephony Terminals (V1 1 _1.pdf ETSI TR 102 082-1999 Speech Processing Transmission and Quality Aspect (STQ) Guidance on Writing Specifications and Tests for Non-Linear and Time Variant Telephony Terminals (V1 1 _1.pdf
  • ETSI TR 102 088-1999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PSTN) Subscriber Line Protocol for Advice of Charge (AoC) Display Services (V1 1 3)《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 收费通知(AoC)显示业务的用户线路协议(版本1 1.pdf ETSI TR 102 088-1999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PSTN) Subscriber Line Protocol for Advice of Charge (AoC) Display Services (V1 1 3)《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 收费通知(AoC)显示业务的用户线路协议(版本1 1.pdf
  • ETSI TR 102 089-1998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PSTN) Selection of a Specific Terminal of Terminal Function (V1 1 1)《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 特定终端或终端功能的选择(版本1 1 1)》.pdf ETSI TR 102 089-1998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PSTN) Selection of a Specific Terminal of Terminal Function (V1 1 1)《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 特定终端或终端功能的选择(版本1 1 1)》.pdf
  • ETSI TR 102 100-1999 Network Aspects (NA) Interworking Framework (V1 1 1)《网络方面(NA) 互通框架(版本1 1 1)》.pdf ETSI TR 102 100-1999 Network Aspects (NA) Interworking Framework (V1 1 1)《网络方面(NA) 互通框架(版本1 1 1)》.pdf
  • ETSI TR 102 101-1999 Users- Needs for Local Area Network (LAN) Interconnection Standards (V1 1 1)《用户对局域网(LAN)互连标准需求(版本1 1 1)》.pdf ETSI TR 102 101-1999 Users- Needs for Local Area Network (LAN) Interconnection Standards (V1 1 1)《用户对局域网(LAN)互连标准需求(版本1 1 1)》.pdf
  • ETSI TR 102 105-1999 Methods for Testing and Specification (MTS)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Use of Object-Orientation within the Standards Making Process Initial Study (V1 1 1).pdf ETSI TR 102 105-1999 Methods for Testing and Specification (MTS)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Use of Object-Orientation within the Standards Making Process Initial Study (V1 1 1).pdf
  • ETSI TR 102 105-1999 Methods for Testing and Specification (MTS)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Use of Object-Orientation within the Standards Making Process Initial Study (V1 1 1)_1.pdf ETSI TR 102 105-1999 Methods for Testing and Specification (MTS)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Use of Object-Orientation within the Standards Making Process Initial Study (V1 1 1)_1.pdf
  • ETSI TR 102 121-2005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E) Guidance for power distribution to telecommunication and datacom equipment (Version 1 2 1)《环境工程(EE) 对电信设备和数据通信设备的电力分配指南(版本1 2 1).pdf ETSI TR 102 121-2005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E) Guidance for power distribution to telecommunication and datacom equipment (Version 1 2 1)《环境工程(EE) 对电信设备和数据通信设备的电力分配指南(版本1 2 1).pdf
  • ETSI TR 102 125-2002 Human Factors (HF) Potential Harmonized UI Elements for Mobile Terminals and Services (V1 1 1)《人为因素(HF) 移动终端和业务的潜在协调UI元素(版本1 1 1)》.pdf ETSI TR 102 125-2002 Human Factors (HF) Potential Harmonized UI Elements for Mobile Terminals and Services (V1 1 1)《人为因素(HF) 移动终端和业务的潜在协调UI元素(版本1 1 1)》.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