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强化训练 4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2018东北三省四市高三模拟)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显然是自然的产物,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无族、无法、无家之人,这种人是卑贱的,具有这种本性的人是好战之人,这种人就仿佛棋盘中的孤子。这说明( )A人的自由受城邦生活的制约B亚里士多德崇尚和平与正义C在城邦居住者皆为城邦公民D希腊城邦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答案:A解析:“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
2、人是城邦动物,受到城邦生活的制约,A 正确;和平正义不符合材料主旨,B 错误;雅典公民只限本邦成年男性,C 错误;城邦不是阶级统治的工具,D 错误。2(2018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模拟)梭伦改革后,雅典对为城邦做出重大贡献的外邦人授予公民权,但外邦人享受公民权的人数很少,而且授予程序也相当复杂。这主要是由于( )A外邦人经济地位低下B城邦是排他性的公民集体C城邦政治被贵族控制D公民权取得依赖于个人贡献答案:B解析:根据“外邦人享受公民权的人数很少,而且授予程序也相当复杂”可知,雅典城邦政治具有排他性,B 正确;A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贵族” ,排除 C;D 表述正确,但不是材料
3、的主旨,排除。3(2018安徽省芜湖市高三模拟)克利斯提尼时代,有法律规定墓葬纪念物的建造投入不得超过“10 个人的 3天的劳动” 。这表明( )A城邦公民拥有共同信仰B利用制度调适以维护平等C城邦公民反对奢侈消费D法律注重保护人民的利益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富有贵族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要远远多于个人消费,并对其消费进行2严格限制,表明雅典利用制度调适以维护平等,故 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信仰问题,无法推断出城邦公民拥有共同信仰,故 A项错误。材料反映限制富人进行奢侈的消费而不是禁止,故 C项错误。在古代雅典,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而不是人民利益,且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4(2018北京市西
4、城区高三二模)伯利克里上台后,计划重建被希波战争摧毁的雅典卫城。尽管遭到贵族派的反对,但他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赋予其建造卫城之权。这反映出( )A伯利克里时期贵族的公民权被彻底铲除B雅典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是“轮番而治”C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D伯利克里因设五百人议事会而广受支持答案:C解析:联系所学史实可知,材料中的“但他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赋予其建造卫城之权” ,反映出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故答案为 C项。伯利克里时期贵族享有公民权,排除 A项;B 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五百人议事会在克利斯提尼时期设立,排除 D项。5(2018河北省唐山市高三模
5、拟)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在借贷关系中不受保护 B彻底废除了习惯法的陋习C严格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体现了自然法的立法理念答案:C解析: 材料中“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 “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说明罗马法主要是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故选 C;材料没有提到奴隶,排除 A;十二铜表法是习惯法的汇编,排除 B;自然法崇尚理性、公平和正义,而
6、材料包含落后的习惯法习俗,排除 D。6(2018广东省湛江市高三模拟)罗马法规定,首先发现矿藏者可为该矿藏的所有人,但国家可以视需要限制甚至禁止其开发。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须付给发现者矿藏价值的2%。罗马法( )A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核心B平衡环保与经济发展需要3C保护自由民的经济利益D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答案:D解析:“国家可以视需要限制甚至禁止其开发”无法体现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 A项错误;“国家可以视需要限制甚至禁止其开发”不能确定是为了环保的要求,故 B项错误;“国家可以视需要限制甚至禁止其开发。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须付给发现者矿藏价值的2%”不能体现对自由民经济利益的保护,故 C项错误;“
7、首先发现矿藏者可为该矿藏的所有人,但国家可以视需要限制甚至禁止其开发。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须付给发现者矿藏价值的2%”可以体现对公私财产的协调作用,故 D项正确。7(2018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模拟)为增加提供税收与服役的居民数量(在罗马军队中只有完整的公民能够服役),公元 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法令,宣布所有罗马帝国自由出身的男人将被给予完整的罗马公民权,同样地,所有帝国自由出身的女人拥有与罗马女人相同的权利。该法令表明( )A罗马法业已完善成熟B帝国商品经济快速发展C公民权享有范围扩大D男女平等原则得以确立答案:C解析:“罗马帝国自由出身的男人将被给予完整的罗马公民权,同样地,所有帝国自由
8、出身的女人拥有与罗马女人相同的权利”说明罗马公民权随着帝国范围扩大不断扩大,C 正确;A 中“业已完善成熟”说法错误;B 不符合材料主旨;D 中“男女平等原则”不符合事实。8(2018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二模)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这就是罗马法能够长久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在。 ”这段话评论罗马法的视角是( )A文明传承 B阶级分析C道德标准 D政治体制答案:A解析:材料中“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说明作者是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评价罗马法的积极
9、影响,即属于文明史观的视角,故选 A。材料没有涉及阶级分析、道德标准和政治体制的内容,B、C、D 均不正确。9(2018山东省烟台市高考适应性练习)英国史学家梅因指出“(罗马法)仪式和允约本身有同样重要性,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 。如果一个固定形式被遗漏或误用,法律行为便4告失效。相反,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均已正确进行完毕,即具有法律效力,至于法律行为是否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并不关注。这表明罗马法( )A具有明显的习惯法痕迹B不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更重视法律的作用D存在过分注重形式的缺陷答案:D解析:由“如果一个固定形式被遗漏或误用,法律行为便告失效” “(罗马法)仪式和允约本身有同样重要
10、性,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 ,可见罗马法存在过分注重形式的缺陷,故选D;讲究形式程序不能说明具有习惯法的痕迹,排除 A;B 项材料没体现;材料没有进行比较,排除 C项。10(2018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模拟)雅典公民要具备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并懂得驳倒对手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城邦生活,因此学习修辞学和辩论术成为雅典的一股潮流。智者学派的兴起直接迎合这股潮流,因而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可见,智者学派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当时( )A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 B雅典民主政治的发达C雅典人崇尚理性精神 D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答案:B解析:材料“更好地参与城邦生活,因此学习修辞学和辩论术成为雅典的
11、一股潮流”反映了智者学派的兴起适应了公民参与城邦民主政治的需要,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达,故 B正确;材料未涉及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与智者学派的兴起之间的关系,故 A错误;雅典人崇尚理性也是参与城邦民主政治的需要,故 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故 D错误。11(2018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模拟)苏格拉底主张:“不论是真理的持有者,还是美德的富有者,最后却必须是法律的服从者”柏拉图认为:“人们必须为他们自己制定法律并在生活中遵循它们,否则,它们会无异于最野蛮的野兽。 ”这说明两人都( )A崇尚知识美德 B重视道德规范C尊崇法律权威 D追求政治民主答案:C解析:“必须是法律的服从者。 ”“为
12、他们自己制定法律并在生活中遵循它们”说明二人都主张尊崇法律权威,C 正确;A 和 B是苏格拉底主张;D 是柏拉图主张。12(2018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三模拟)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实践活动;幸福不是仅仅拥有品德,而且还要使用品德,将其贯彻到实践中去。这一思想( )A是对“美德即知识”思想的继承发展5B主张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C体现了幸福标准取决于个人主观感受D继承唯心主义理念论原则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 ,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实践活动”说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对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A 正确;“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合乎品德的
13、实践活动” ,并非主张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B 错误;材料强调幸福标准取决于“品德” ,不是“个人主观感受” ,排除 C;理念论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看法,与唯物论相对,材料无法体现唯心主义理念论原则,排除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第 13题 28分,第 14题 24分,共 52分)13(2018湖北省鄂东南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 ,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 ,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
14、、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 “法自君出,权尊于法”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材料二:中国古代在自然经济和专制统治环境下,不具备产生诸如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近代民法观念的条件。现今中国民法,是清朝末期从外国继受而来。甲午战败和庚子事变后,清廷推行新政,1907 年
15、设立修订法律馆,参酌西洋法制起草民刑各法典。1908 年民法典起草正式开始1910 年底, “大清民律草案”完成。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大清民律草案”基础上继续主持起草民刑法典,称为“第二次民律草案” 。1930 年,国民政府在此前民律基础上修订的中华民国民法颁布实施。此前,在清政府、国民政府和列强续签商约时,提出废除领事裁判权,列强均以颁布民商法典、法治完善为放弃该权的条件。摘编自梁慧星 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序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1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法精神并归纳中国制定民法典的作用。(12
16、分)答案:(1)差异:中华法系礼刑结合(侧重公法),维护国家、家族利益;古罗马法私6法发达,保护个人权利。中华法“法”自君出,权尊于法,人治;古罗马法权力服从于法律,法治。中华法系侧重于无讼、和谐的价值取向;古罗马法追求正义。原因:中国:自然经济;古罗马:商品经济发达。中国:宗法制度,专制统治;古罗马:城邦政治,帝国时代疆域扩大,社会矛盾复杂。中国:法家,儒家思想(重视伦理道德);古罗马:自然法思想,平等、公正、正义。(2)近代民法精神:自由与平等;维护私权利;权利与义务兼备。作用:提升中国人的法律观念与权利意识;有利于民权民主思想的传播;有助于挽救民族危机,尽早收回国家主权;有利于规范平等的
17、社会秩序,推动中国法制建设的近代化。解析:(1)差异:结合材料从内容、出处、价值取向三方面概括。原因:结合所学,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三方面进行比较。(2)近代民法精神:根据“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近代民法观念”得出自由与平等;维护私权利;权利与义务兼备。作用:可从提升中国人的法律观念与权利意识,有利于民权民主思想的传播,有助于挽救民族危机,有利于规范平等的社会秩序,推动中国法制建设的近代化等角度分析解答。14(2018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当时引起人们思索的问题有:理想政府的道德基础,社会制度的作用,以及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目的,等等。约公元前 6世纪前
18、后,整个文明核心区到处都在提出、探讨以上这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古典时代伟大的哲学、宗教和社会体系。这些体系的代言人中国的孔子、希腊的理性主义哲学家,都是同时代的人,这并非偶然之事。因为上述地区,都遇上了同样的动乱和挑战,只是各自做出的回答极为不同,从而,各自的发展方向也明显不同。整理自全球通史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4 分)答案:示例:论题:公元前 6世纪前后中国和希腊社会主流思想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阐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出现了“百家争鸣” ,其中儒学代表自己阶层的
19、利益,提出“仁政”和“德治”的主张,强调用“礼” “乐”来规范人的行为,力图使每个人的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这种思想逐渐发展为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古代希腊的一些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得到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越来越关注“人”本身,出现了智者学派,他们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探索主题,以人的眼光考察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这种思想成为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7解析:本题据材料“约公元前 6世纪前后中国的孔子、希腊的理性主义哲学家只是各自做出的回答极为不同,从而,各自的发展方向也明显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例如:公元前 6世纪前后中国和希腊社会主流思想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再从“百家争鸣”儒学逐渐发展为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古代希腊智者学派成为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等方面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注意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