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5 孔乙己,字词盘点 1.读生字,2.识多音,3.辨字形,4.解词语 格局:布置的格式。 阔绰:阔气。 绽出:文中是突露出来的意思。 间或:偶然,有时候。 分辩:辩白。 颓唐:精神萎靡。 营生:谋生活。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君子固穷:语出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固,安守。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进行辩解。不屑,认为不值得。,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政治评论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等。 主题思想 这篇小
2、说通过对孔己乙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段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当时的昏沉、麻木状态。,写作背景 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下层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小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被废止,但封建教育仍通过其他方式推行,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课文结构,问题探究1.小说用“孔乙己”作人名和题目有什么寓意? 孔乙己,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的绰号。1919年3月,鲁迅在写完这篇小说时曾
3、有过说明。他说:“在这时候便是忽然有人用小说盛行人身攻击的时候。大抵著者走入暗路,每每能引读者的思想跟他堕落:以为小说是一种泼秽水的器具,里面糟蹋的是谁,这实在是一件极可叹可怜的事。所以我在此声明,免得发生猜度,害了读者的人格。”这段话说明孔乙己这个人物是作者经过艺术概括的典型,而不是借小说中的人物来作人身攻击。然而,更重要的是采用这个人名与创造人物和表达主题有密切的关系。孔乙己,这三个字是从描红纸上“上大人孔乙己”而来。这六个字本是“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已”的缩写,“已”改作“己”,因此成为“半懂不懂的话”。用这个叫人“半懂不懂”的绰号作为“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绰号,正是对这个
4、人物迂腐可笑的性格的嘲弄。鲁迅用这个人物的绰号作为小说的题目,给作品定下了讽刺的基调。,问题探究2.孔乙己的出场总是伴随着各种笑声,然而这些笑声往往是与轻松、欢乐无关的。请仔细品味课文中的“笑”,说出你的理解和感悟。 孔乙己中传出的笑声大体有两种:一种是长衫人物和掌柜们的笑声,这笑声在孔乙己被打成残废、挣扎在死亡线上时显得特别起劲,这笑声里抖动着剥削阶级的残忍和冷酷,这笑声里震颤着“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残暴”。另一种是短衣帮们的笑。孔乙己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站着喝酒”,说明他没有挤进长衫主顾的行列,而和短衣帮相近。孔乙己这样一个备受封建制度和封
5、建文化残害的“苦人”,本应得到同样不幸的人们的同情,可是,“短衣帮”却拿他逗趣、开心,给他取绰号,嘲笑他穷酸。特别是孔乙己的最后一次露面,情景更是凄惨,孔乙己被打折了腿,是用手爬到酒店的,他已经陷入绝境,可是店掌柜还要逼债。面对这一人间惨象,人们仍是报之以“笑”。,孔乙己中的“笑”,实是对于国人精神状貌的写照。他们笑孔乙己脸上和心灵上的伤疤,甚至笑他残废的身体,这种幸灾乐祸的态度,映衬出“笑声”的残酷性,实际上是揭露旧社会的冷酷无情。孔乙己的不幸,成了人们饭余酒后的笑料,甚至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也是一个引人开心的笑料。在这点上,贪婪的掌柜、冷漠的酒客(包括长衫帮和短衣帮)、善良的小伙计、天真的邻舍
6、孩子们等对他的讥笑都是一致的。笑声有着普遍性,即社会对穷苦人冷漠的普遍性。不过,身份不同的人笑声也有区别:掌柜和酒客是寻笑、“取笑”,小伙计是“附和着笑”,邻舍孩子们是“听到笑声,也赶热闹”。 鲁迅曾说,他的小说题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在揭示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表明鲁迅对群众的落后不是抱着嘲笑态度,而是进行严肃的思考,探索“疗救”的方法,使群众从封建思想桎梏下挣脱出来,去担负起改造整个病态社会的责任。,思路点拨此题意在让我们了解笑声背后的悲哀,结合文本中描写众人“笑”的语句,结合写作背景分析即可。,问题探究3.从通过小伙计的眼光讲述故事的角度分析孔乙己的巧妙构思。 文章以专管温酒、整日都在柜台内站着的小伙计的第一人称的身份来构思文章,使故事情节十分可信。可以想一想,连一个小伙计都认为孔乙己是“讨饭一样的人”,可见孔乙己的社会地位之低;连小伙计都能觉察到外界对孔乙己的嘲弄,可见当时社会的冷酷;从小伙计的角度来写掌柜的爱财如命、冷酷无情,也是令人可信的;从小伙计的角度去写掌柜与喝酒的人对话,也自然使人无法不信;当然,从小伙计的角度去推测孔乙己的必然死亡也显得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