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口技艺术四美清朝林嗣环的口技是一篇绝妙的佳构,倍受人们喜爱。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具有高超的艺术性,魅力无穷。 一、先后有序的流动美 口技生动的再现了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家四口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发出火警、救火的情景。作者描摹口技人发出的声响具有连续性和流动感,能够让读者的情绪不由自主地随着口技人发出的声响而流动。正由于表演者发出的声响被作者从容地依次加以描摹,作为听众的宾客的举动与情绪变化也被描绘得极有次序,因而文章对声响的描摹、对宾客情绪的描绘就呈现出先后有序的流动美。诸如口技人发出的声响,作者从“遥闻深巷中犬吠”写起,再写“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再次写“儿醒,大啼”,这样,由室外到室内,由
2、远到近,由小到大,从容写出了声响的连续性,给人以声响的流动感。写宾客的举动与情绪也是如此,先“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如痴如醉境地,而后“稍稍正坐” ,心情得以暂时放松,最后又“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再次进入紧张状态。宾客这种由紧张到放松再到紧张的情绪也极富流动感,颇能牵动读者的心灵。 二、张弛交替的起伏美 口技描绘了口技人表演的故事的全部内容。作者描绘口技人的表演是从“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写起的。在宾客随意嘻笑、自由喧哗之时,抚尺脆然惊响,宾客无不为之肃然动容,专注地静待表演开始。可抚尺惊响之后,竟然静得出奇,只是深巷中隐隐约约飘来一丝细微的狗叫声
3、。也正因为静,室内“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才让人听得格外真切。摸清了表演的头绪,宾客闻“抚尺一下”时的紧张此时便自然地松弛下来了。可是,不知不觉地,声响大起来了,密起来了,多起来了,以至于一时间一家四口哭的哭,哄的哄,骂的骂,五种不同声响混杂在一起,热闹极了。宾客的情绪也随之调动起来,个个神情专注,思维亢奋。这样,在这个梦中醒来的情节中,作者将表演者发出的声响描摹得有疏有密,将宾客的情绪描绘得有张有弛。之后,作者将笔墨转入到这一家复归入睡情节的描绘,此时对声响的描摹由密到疏,由多到少,由大到小,同时描绘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放松,实际上这是一段过渡曲。紧接着,作者由“忽一人大呼火起 ”转入救火情节
4、的描绘,此时又一个声响高峰到来,救火的各种声响“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此时的宾客如同面临一场突如其来的真火灾,全都紧张得“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要争相加入救火行列。就在故事情节再次达到高潮,宾客情绪再次紧张到极点之时,抚尺再次惊响, “群响毕绝” ,故事嘎然而止。这样,作者对情节的安排,对声响的描摹,对宾客情绪的描绘显得有张有弛,波澜曲折,呈现出迷人的起伏美。 三、以宾写主的映衬美 口技要着力表现的是口技人精湛的表演技艺,文章随故事情节的发展精细地描摹了表演者发出的各种声响,但仅仅这样从正面加以直接描摹还是不够的。为此,作者别具匠心地将宾客推上舞台,及时而恰当地再现宾客的举动与情绪,让宾客的举动与情绪随声响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以此来显示表演者发出的声响的巨大感染力,显示口技人技艺的精湛。可以说,文章对宾客的描绘起到了以宾衬主的作用,富有映衬美。四、前后呼应的缜密美 口技的开篇交代口技人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的简单道具为宾客即兴表演。在表演完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令宾客如痴如醉,难辨真假之后,文末再来一次“抚尺一下” ,撤屏让人看个明白,表演道具依然只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既让人从虚幻中回到现实中来,又让人惊叹这一番表演2功夫的出神入化。这样,前后呼应,文章结构严谨,富有缜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