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专项突破六科学探究之金属的性质练习20190114158.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971615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专项突破六科学探究之金属的性质练习2019011415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专项突破六科学探究之金属的性质练习2019011415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专项突破六科学探究之金属的性质练习2019011415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专项突破六科学探究之金属的性质练习2019011415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专项突破六科学探究之金属的性质练习2019011415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项突破(六) 科学探究之金属的性质12016西城期末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实验探究。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一段时间后,A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B 中铁丝无明显变化_2一段时间后,C 中_,D中铁丝无明显变化铁生锈需要与 O2接触某同学在家中发现,炒完菜的铁锅表面容易生锈。猜想与假设 可能是食盐对铁生锈的速率产生了影响。进行实验 该小组利用实验装置 E、F 进行同步实验。其中集气瓶的容积相同,量筒内盛有等体积的水,F 中集气瓶内另加入了某种物质。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记录实验过程中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每次测量时间间隔

2、不等,实验数据见下表)。E 中铁丝和 F中另加入的物质表面均出现红色物质食盐可以加速铁的生锈实验记录表次数 1 2 3 4 5 6E 68 57 44 30 30 30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mLF 71 65 56 a 30 30(1)实验装置 F中,集气瓶内另加入的物质是_。(2)实验记录表中, a的取值范围是_。反思与应用 结合上述实验,谈谈你对家中铁锅使用的建议:_。22017大兴一模 某实验小组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目的 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设计并实施实验 2小组内的 3位同学分别做了下述实验:实验 现象甲 将铝片直接放入到稀 CuCl2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才出现了预

3、期的实验现象乙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入稀 CuCl2溶液(与甲实验浓度相同)中 十几秒内即观察到明显现象丙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入稀 CuSO4溶液中 在与乙相同的时间内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1)实验中,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2)对比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推测甲同学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对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 为什么打磨过的铝片放入到 CuCl2溶液和 CuSO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不同呢?微观探析 查阅资料可知两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 Z61(3)图 Z61 中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Al 和 CuCl2溶液、CuSO 4溶液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Al和

4、Cu2 反应生成 Al 3 和_。提出猜想 根据上述图示,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 1:产生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CuCl2溶液比 CuSO4溶液中含有的 Cu2 浓度大。猜想 2:溶液中 Cl 对 Al和 Cu2 反应有促进作用。猜想 3:溶液中 SO42 对 Al和 Cu2 反应有阻碍作用。设计并实施实验序号 实验方案及操作 现象 结论1 乙、丙两位同学取 Cu2 浓度相同的CuCl2溶液和 CuSO4溶液重复实验与上述乙、丙同学实验现象相同(4)猜想 1_(填“成立”或“不成立”)2在同一时间内,最快产生现象,次之,无明显现象猜想 2成立(5)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 2得到的结论证据不充足,

5、其理由是溶液中的_对实验可能有干扰。(6)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排除了上述干扰,并模仿实验 2又设计了一组 3支试管的实验,证明了猜想 3也成立。请在下列方框中画出实验设计图示。32016石景山二模 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了验证“盐酸除去铁块表面锈迹后黄色溶液的成分” ,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Fe2FeCl 3 =3FeCl2。在酸性条件下,FeCl 2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生成 FeCl3。 FeCl 3溶液可以与 KSCN溶液反应,溶液变为血红色。3猜想与假设 黄色溶液中含有 FeCl3、FeCl 2和 HCl。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甲同学取 1支试管,加入少量黄色溶液,然后滴

6、加高锰酸钾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溶液变为血红色黄色溶液中有HCl、 FeCl2和 FeCl3乙同学取 2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黄色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 KSCN溶液;向试管中加入铁粉,再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试管中溶液变为血红色;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黄色溶液中有HCl、 FeCl2和 FeCl3丙同学取 3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黄色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 KSCN溶液;试管中加入铁粉;试管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试管中溶液变为血红色;试管;试管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黄色溶液中有HCl、 FeCl2和 FeCl3(1)写出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丙同学试管中的实验现象

7、为_。(3)三位同学的方案不合理的是_,原因是_。实验反思(4)在混合物中,各种成分_(填“能”或“不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5)在混合体系中检验多种物质存在时,要考虑_(答出 1条即可)。42017石景山一模 某小组同学用不同长度的光亮镁条分别与 4 mL 5%的稀盐酸反应,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试管 A B C D镁条长度 1 cm 2 cm 3 cm 4 cm产生大量气泡,镁条溶解实验现象无沉淀 少量灰白色沉淀 较多量灰白色沉淀 大量灰白色沉淀提出问题 灰白色沉淀是什么?实验中为什么出现了灰白色沉淀? 查阅资料 氢氧化镁Mg(OH) 2难溶于水,Mg(OH) 2 MgOH 2O。= =

8、= = = 猜想与假设 .灰白色沉淀可能是析出的氯化镁。.灰白色沉淀可能是生成的氢氧化镁。进行实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1取一定量上述实验中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 5 mL 蒸馏水,振荡、静置取等量氯化镁固体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加 5 mL蒸馏水,振荡中固体量未减少中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2 取上述实验中灰白色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室温晾干,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 紫色石蕊试纸变红4试管口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检验3在 1支试管放入一小段光亮的镁条,加入 5 mL 蒸馏水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镁饱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中镁条表面立即持续产生细小气泡并不断溶解,一段时间后镁条全部溶解,有大量灰白

9、色沉淀产生实验 4: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变化。在小烧杯中放入约 50 mL 质量分数为 0.5%的稀盐酸,然后加入 10 cm 光亮的镁条,现象及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 0 48 77 85 87 95 100溶液 pH 2 3 5.2 7.2 8.6 9.1 10.6实验现象 大量气泡 镁条表面变暗, 气泡减小镁条表面变灰,有沉淀生成,并逐渐增多解释与结论(1)试管 A中,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猜想与假设不成立,其原因是_。(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A灰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镁B镁条的用量偏多导致沉淀产生C灰白色固体受热产生酸性物质(4

10、)根据实验 4,你认为产生灰白色沉淀的条件是_。反思与评价(5)经过进一步实验,灰白色沉淀中含有镁、氯、氢、氧四种元素。实验 3中产生灰白色沉淀是因为镁与_反应生成的。(6)通过本实验,今后再遇到化学反应中的异常现象时,可以从_角度分析原因(答出一条即可)。5参考答案1进行实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2 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试管内液面 上升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1)蘸有水的铁丝(2)30 a56反思与应用 用完后要及时洗净擦干解析 研究氯化钠对铁生锈的影响,设计实验在有和无氯化钠条件下,铁生锈的结果对比即可。由实验数据知,氯化钠加速铁生锈,相同时间内倒吸的水要更多,量筒内剩余的水更

11、少,又因空气中氧气含量一定,所以 a的取值范围为 30 a56。综上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可知要避免铁生锈的原理为隔绝水或空气,所以铁锅用完后要及时洗净擦干。2(1)铝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 (2)铝片未打磨,铝片上的氧化膜阻碍反应的进行(3)2Al3CuSO 4=3CuAl 2(SO4)3 Cu (4)不成立 (5)Na (6)解析 (1)铝的活动性强于铜,因此能把铜从氯化铜中置换出来,因此预期的实验现象是:铝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2)甲、乙两同学的实验操作的区别在于是否打磨铝片,因此推测甲同学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的原因是铝片未打磨,铝片上的氧化膜阻碍反应。(4)因为乙、丙两位同学取 Cu2

12、浓度相同的 CuCl2溶液和 CuSO4溶液重复实验,与上述乙、丙同学实验现象相同,因此猜想 1不成立。(5)号试管中加入了氯化钠,导致实验现象不同,因此可能是氯化钠中的钠离子或氯离子对反应有促进作用,所以要排除钠离子的干扰。(6)实验 2是为了证明氯离子的促进作用,因此选择的是 0.1 g和 0.2 g的氯化钠,仿照实验 2,现在想证明硫酸根离子的阻碍作用,因此加入的是0.1 g和 0.2 g的硫酸钠,空白实验使用的是 1%的氯化铜溶液。3(1)Fe 2O36HCl = =2FeCl33H 2O(2)产生大量气泡(3)甲和乙甲:依据资料,FeCl 2和高锰酸钾反应时生成了 FeCl3,无法证

13、明黄色溶液中有 FeCl3;乙:依据资料,加入Fe粉时,Fe 与盐酸或 FeCl3反应生成了 FeCl2,无法证明黄色溶液中有 FeCl2(4)能(5)物质间的相互影响(或物质检验的顺序或所加检验试剂的用量等)4(1)Mg2HCl= =MgCl2H 2 (2)灰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氯化镁能溶于水(3)ABC (4)溶液呈一定的碱性 (5)氯化镁溶液(或氯化镁和水)(6)反应物的用量(或溶剂是否反应或溶液的酸碱性或生成的物质是否和反应物反应等)解析 (2)实验 1中的现象是灰白色固体难溶于水,而氯化镁能溶于水,因此假设不成立。(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加入的镁越多,越容易产生灰白色沉淀;实验 2中将

14、灰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试管口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检验,发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产生了酸性物质,又因为氢氧化镁加热生成氧化镁和水,不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所以灰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镁。(4)根据实验 4,判断出 pH越大,产生灰白色沉淀就越多,因此产生灰白色沉淀的条件是溶液需呈一定的碱性。(5)灰白色沉淀中含有镁、氯、氢、氧四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也需含有这四种元素,氯化镁中含有镁元素和氯元素,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推断出灰白色沉淀是镁6与氯化镁和水反应生成的。(6)题中实验说明加入镁的质量越多,越容易产生灰白色沉淀,因此反应物的用量可能导致异常现象,溶剂是否反应也可能导致异常现象;根据灰白色沉淀中含有镁、氯、氢、氧四种元素,推断出灰白色沉淀是因为镁与氯化镁和水反应生成的,因此生成的物质是否和反应物反应可能导致异常现象,溶剂是否反应也可能导致异常现象;根据实验 4,判断出 pH越大,产生灰白色沉淀就越多,因此溶液的酸碱性可能导致异常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