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宁河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20190108294.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972165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宁河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2019010829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天津市宁河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2019010829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天津市宁河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2019010829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天津市宁河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2019010829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天津市宁河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2019010829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天津市宁河区 2018 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S:32 Na:23 Cu:64 N:14 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分)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是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做钻头 B焦炭冶金 C活性炭做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D石墨能做铅笔芯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可燃冰 B天然气 C甲烷 D煤 3. 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 CO2和 H2以一定比例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2CO 2+ 6H2 = X + 4H2O。则 X 的化学式是( )A、H 2O2 B、C

2、 2H4 C、H 2O D、H 24. 下列气体既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H 2 B、O 2 C、N 2 D、CO 25. “绿色奥运”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 ,在不消耗其它物质的情况下,可将尾气中的 CO、NO 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试推测,该无毒混合气体是( )A、N 2和 CO2 B、CO 2和 NO2 C、CO 2和 O2 D、CO 2和 SO26. 从化学方程式 2H2+ O2 点燃 2H2O 中总结的信息有:参加反应的物质是氢气和氧气 反应条件是点燃 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3、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单质都是黑色的。 B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C用石蕊溶液能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碳,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它们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8.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闻气味 B读取液体体积 C倾倒液体 D点燃酒精灯9超市售的“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1 C+3 D110.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室内放置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 B室内着火,应立即开窗通风C夜间室内有煤气泄露,可立即开灯检查 D久未开启的地窖、窖井,

4、不可冒然进入2二、选择题:(本题共 10 分)每题有 1 至 2 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若有 2 个正确选项的,选 1个且正确,给一分;一对一错不给分。有一个正确选项的,错选或多选均不给分。11. 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 X Y Z Q反应前质量/g 8 2 40 5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8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Y、Q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 11:9C参加反应的 X、Z 的质量比为 1:4 D反应后 X 的质量为 012. 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

5、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13. 在密闭容器内有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20g,点燃后生成水 18g,密闭容器内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为( )A、2g, 8g B、2g, 16g C、4g, 16g D、16g, 4g14. 甲醛经过一定反应可以合成俗称“吊白块”的物质,因该物质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食品漂白。其化学式为:HOCH 2SO3Na,其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五种元素组成B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 134C该物质属于氧化物D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1:3:415. 现有 X、铜、镉(Cd)三种金属,把 X 和镉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镉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析出

6、,而 X 表面没有变化则 X、铜、镉的金属活性顺序为( )AX铜镉 B铜镉X C镉铜X D镉X铜三、填空 ( 27 分)16(6 分)现有 A 金刚石 B二氧化碳 C活性炭 D氢气 E一氧化碳 F酒精,请按要求选择(填化学式):(1)可用来制汽水,也能用于灭火的是 _;(2)可用于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和加工坚硬金属的是 _;(3) 能添加在汽车里作燃料的是 _;(4)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物不污染空气的最理想能源的是 _;(5) 能做冰箱去味剂的是_; 3(6)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17 (1)在反应 A + 3B=2C + 2D 中,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9:11,已

7、知 1.8gA 与一定质量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5.1gD,则在此反应中 B 和 C 的质量比为 _。 (1 分)(2)某化合物 4.6g 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8.8g,生成水 5.4g,则此反应中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_,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 。 (2 分)18.(1 分)用氢气,碳,一氧化碳分别与质量相同的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则消耗氢气,碳,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_。19.(1)燃料的燃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在煤气、沼气和氢气中,首选的燃料是_;近年来,我市城乡大力推广使用沼气,天然气,我区的中天小区正在进行天然气的改气工作。沼气,天然气的主要

8、成分是_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 (4 分)(2)实验室酒精洒出起火应用_的方法扑灭,灭火原理是_ ;房屋起火用高压水枪灭火原理是_ ;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是 _。 (4 分)20.(9 分) “分子” “原子” “离子” “元素”与物质之间存在“构成”或“组成”关系(1)在水、汞、过氧化氢和氯化钠四种物质中,汞由 _ 构成,氯化钠由 _ 构成,过氧化氢由 _ 组成;保持水分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_ (各空要填写具体名称) (2)蔗糖是贮藏在某些植物(如蔗糖、甜菜等)中的糖,其化学式为 C12H22O11,它由_种元素组成,每个蔗糖分子由_个原子构成(3)A、B、C、D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

9、意图A 原子的化学性质与 B、C、D 中_(填字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D 中,数值 X=_(4)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的差异是因为_。四简答题 (15 分)21 (8 分)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燃烧 _;(2)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 _;4(3)水通电分解 _;(4)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_22. 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3 分)(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将水面以上的容积分五等份,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将燃烧匙内足量的_点燃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2)待燃烧匙中可燃物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

10、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 1 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3)加热煮沸含有可溶性杂质的天然水,在盛水的器具内壁上会有水垢生成,则这种煮沸前的水是_(填“软水”或“硬水” ) 23.已知 A、B 为两种黑色粉末,D 为红色单质。A、B、C、D、E 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10 所示。 (4 分)请回答:(1)C 的化学式为 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五实验题 (20 分)24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0 分):(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_ _。(2)可选用图中 _和 _(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在实验室制取

11、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 收集气体 向容器中加入小块大理石 按要求装配好仪器 向容器中注入盐酸。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 澄清石灰水AB DC高温图 10E5A B C D(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 (需要加入一团棉花) ,收集装置 _ ,化学方程式是 _. (4)实验室若用右面的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应从_端进入,从_端导出;若用右面的装置检验是否为二氧化碳,则此装置中应盛放 _,应从_端进入,从_端导出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25. 实验探究:(4 分)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 40,红磷着火点

12、为 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_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_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13、六、计算题(8 分)26( 2 分)硝酸铵 NH4 NO3是一种高效氮肥,计算:(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160g 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g27. ( 6 分)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 反应后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实验数据 150 g 12 g 157.6 g6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 分) 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 分) 7一单选题1 2 3 4

14、 5 6 7 8 9 10B C B B A B C C B D二不定项选择三填空( 27 分)16(6 分) (1) CO2 ; (2) C; (3) C 2H5OH ; (4) H 2 ;(5) C ; (6) CO17 (1) 2:1 (1 分)(2) 9.6g, C 2H5OH 。 (2 分)18.(1 分) 3:1:4 。19. (1) H 2; CH 4 ; CH 4 + 2O2 点燃 CO2 + 2H2O。 (4 分)(2)湿抹布铺盖;隔绝空气;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清除可燃物。 (4 分)20.(9 分)(1) 汞原子 , 氯离子和钠离子, 氧元素氢和氢元素 , 水分子

15、;(2)3 , 45 (3)B, 8(4)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四简答题 (15 分)21略22. ( 3 分)(1)红磷 (2)五分之一 (3)硬水23.(4 分)(1) CO 2(2)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五实验题 (20 分)11 12 13 14 15CD AC AC AB C824 (10 分):(1)长颈漏斗 水槽 。(2) B 和 C ;A(3)A C 或 D 略(4)a(或左) ,b(或右) ; 澄清的石灰水, a(或左) ,b(或右) , CO 2 + Ca(OH)2 =CaCO3 + H2O25. (4 分)(1)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并冒出大量白烟,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也不燃烧。(2) ; (3)乙六、计算题(8 分)26( 2 分) (1) 80 ;(2)56 g27. ( 6 分) 4.4g g(2 分)(4 分) 83.3%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50g+ 12g 157.6g = 4.4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 X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00:x = 44:4.4g x=10gCaCO3% = 10g12g100%83.3% 答:略100100 444.4g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EN 300 820-2-2000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odel for the X Interface between Operation Systems (OSs).pdf ETSI EN 300 820-2-2000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odel for the X Interface between Operation Systems (OSs).pdf
  • ETSI EN 300 820-3-2000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odel for the X -Interface between Operation Systems (OSs.pdf ETSI EN 300 820-3-2000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odel for the X -Interface between Operation Systems (OSs.pdf
  • ETSI EN 300 820-3-2000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odel for the X -Interface between Operation Systems (OSs_1.pdf ETSI EN 300 820-3-2000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 (TMN)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odel for the X -Interface between Operation Systems (OSs_1.pdf
  • ETSI EN 300 822-2001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DECT ISDN Interworking for Intermediate System Configuration Int.pdf ETSI EN 300 822-2001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DECT ISDN Interworking for Intermediate System Configuration Int.pdf
  • ETSI EN 300 822-2001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DECT ISDN Interworking for Intermediate System Configuration Int_1.pdf ETSI EN 300 822-2001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DECT ISDN Interworking for Intermediate System Configuration Int_1.pdf
  • ETSI EN 300 823-1999 Universal 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 (UPT) UPT Phase 2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 of the Interface of a UPT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ICC) and Public Switched Tel.pdf ETSI EN 300 823-1999 Universal 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 (UPT) UPT Phase 2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 of the Interface of a UPT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ICC) and Public Switched Tel.pdf
  • ETSI EN 300 823-1999 Universal 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 (UPT) UPT Phase 2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 of the Interface of a UPT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ICC) and Public Switched Tel_1.pdf ETSI EN 300 823-1999 Universal 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 (UPT) UPT Phase 2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 of the Interface of a UPT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ICC) and Public Switched Tel_1.pdf
  • ETSI EN 300 824-2001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Cordless Terminal Mobility (CTM) CTM Access Profile (CAP) (V1 3 1)《数字增强无绳通信(DECT) 无绳终端移动性(CTM) CTM接入模式(CAP).pdf ETSI EN 300 824-2001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Cordless Terminal Mobility (CTM) CTM Access Profile (CAP) (V1 3 1)《数字增强无绳通信(DECT) 无绳终端移动性(CTM) CTM接入模式(CAP).pdf
  • ETSI EN 300 824-2001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Cordless Terminal Mobility (CTM) CTM Access Profile (CAP) (V1 3 1)《数字增强无绳通信(DECT) 无绳终端移动性(CTM) CTM接入模式(CAP)_1.pdf ETSI EN 300 824-2001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DECT) Cordless Terminal Mobility (CTM) CTM Access Profile (CAP) (V1 3 1)《数字增强无绳通信(DECT) 无绳终端移动性(CTM) CTM接入模式(CAP)_1.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