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天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030213.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972418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天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0302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天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0302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天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0302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天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0302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天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10302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天长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高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观察右图,这是我国山东省出版发行的报纸。与此报纸的得名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2 十三经注疏中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 影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观点形成的制度因素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 “

2、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秦朝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了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4.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5. 图所示为唐书所载 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6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3、2 -A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B宋代君主专制逐渐强化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唐代君主权力不受制约7、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他指的制度应该是A汉代的“中朝”制 B唐代的三省制 C明代的内阁制 D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8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最主要作用是A保证了决策机密 B强化了专制皇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适应了军务需要9在古希腊文中, “民主政治”(demokrafi

4、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10、梭伦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实行陶片放逐法,以民主的方式反对民主的敌人B.颁布十二铜表法 ,打破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C.把以血缘为基础的政治结构改变为以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结构D.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所有官职对公民开放11罗马诗人维吉尔指出:希腊人也许是更优秀的雕塑家、雄辩家和思想家,但唯有罗马人才懂得如何统治一个帝国。维吉尔此言论基于A罗马有更完备民主制度

5、 B罗马法的不断适时调整C雅典民主制不利于扩张 D希腊人尚浮华不务实12、 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摈弃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13、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3 -A 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 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14、到 1832 年,英国大约有 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得到 65 个席位,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源是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国王权利受限 C、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D、无产

6、阶级力量的壮大15、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时,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 ”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16 1803 年,美国与法国签订了从法国廉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总统杰斐逊虽喜出望外,但内心亦十分不安,因为此举超越总统权限。最终,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据此可知美国A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B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C国会权力至

7、高无上 D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17美 国 1787年宪 法规 定 “总统 可否 决国 会通 过的 法律” “国 会可 以以 三分 之二多 数 通过总统否 决的 法律 ”。 这 体现的 原则 是A联 邦制 原则 B 分 权与制 衡原 则C自 由平 等原 则 D 中 央集权 原则18.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19. 1689 年权利法案和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A确立责任内阁制 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20、1689 年英国的权利法案 、美国 1787 年宪法、法国

8、 1875 年宪法、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 这说明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B共和政体的确立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 4 -2119 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22、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侵略者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其中共同涉及到的内容是 A协定关税 B公使驻京 C割让土地 D开放口岸23.下

9、表为中英贸易中几种主要进口货物新旧税率对照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货物 单位 1843 年前旧税 率 (%) 1843 年后新 税率 (%)新税率较旧税率减 少百分比(%)棉花 担 2419 556 77.02榫纱 担 13.38 556 5845头等白洋布 匹 2993 695 7678二等白样布 匹 3253 695 7864本色洋布 匹 2074 556 7319A. 中国司法主权的丧失 B大量英国商品运销内地C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D英国商品免交内地税24以下两幅图片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A鸦片战争直接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B鸦片战争进一步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推动了太平天

10、国运动的爆发C太平天国运动直接引发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25.下图为张明同学关于某条约影响所做的课堂笔记,如对其进一步充实,最合适的补充应是- 5 -A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B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打开了我国西南沿海门户,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D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便利了侵略者对华经济掠夺26.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

11、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 20 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A 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 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27.“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 年宪法” A. 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 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C. 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D. 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28. 五四运动带着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这种“不曾有的姿态” ,主要指的是.有

12、无产阶级先进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影响.具有彻底地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特点 .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的作用29.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井冈山道路- 6 -30、 “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 ”此诗歌颂了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

13、,第 31 题 20 分,第 32 题 20 分,共 40 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 1870 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

14、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 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 30 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为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旧势力再煽动民族情绪,挑起对外战争,结果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请回答:(1)概述“光荣革命”后至 19 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

15、化进程的。 (6 分) (2)根据所学知识,1870 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4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 ”是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政体和世界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 (6 分)(4)到 19 世纪 70 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4 分)32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而众多的历史事件都离不开重要城市的承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7 -材料一 费正清这样看待北京:“北京的气势雄伟,布局对称,毫无疑问使它成为一

16、切首都中最有气派的没有一个西方的首都能这样的威严,清醒地构成君主专制政体的。 ”材料二 电影南京!南京!在各大影院放映,引起巨大反响。它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历史故事。材料三 1949 年 9 月 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清朝使君主专制政体的“威严”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

17、么?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是如何结束的?(4 分)(2)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有着特殊的地位。请列举三件除了南京大屠杀外与南京有关的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6 分)(3)结合材料三分析“三十年以来”的革命历程的起点事件是什么?这一革命运动的爆发对中国革命的意义是什么?从此后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中,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了什么经验教训?(6 分)(4) 结合材料三分析“一千八百四十年”(即 1840 年)以来的民主革命中,中国各阶级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请列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重大革命斗争。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4 分)- 8 - 9 -高一历史答案15 BCD

18、BD610 BCBAC1115 BCAAC1620 DBBBA2125 BDCBB2630 DDCDB31(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国王权力;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逐渐“统而不治” ;1832 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6 分) (2)通过 1875 年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4 分) (3)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宰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6 分) (4)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繁荣答案:(4 分) 32、(1)雍正帝设军机处;(2 分)1912 年清帝退位,君主专制统治结束。(2 分)(2)南京条约签订;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6 分) (3) 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经验教训:掌握军队(武装力量)的重要性(6 分) (4)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2 分)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