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9中考语文八上复习习题20190116368.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972711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2019中考语文八上复习习题2019011636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9中考语文八上复习习题2019011636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9中考语文八上复习习题2019011636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9中考语文八上复习习题2019011636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9中考语文八上复习习题2019011636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八年级上册(十四)三 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B回清倒影 清:清澈C虽乘奔御风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D林寒涧肃 肃:肃杀,凄寒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王命

2、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B则素湍绿潭 入则无法家拂士C春冬之时 览物之情D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3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隐天蔽日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B哀转久绝 往来而不绝者C良多趣味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D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 皆以美于徐公B自非亭午夜分 自李唐以来C飞漱其间 其如土石何D故渔者歌曰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说说作者笔下的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_2_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或王命急宣(有时) 或以为亡(有的人)B哀转久绝(消失)

3、 沿溯阻绝(断)C属引凄异(延长)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D素湍绿潭(白色) 可以调素琴(不加装饰的)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素湍绿潭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B虽乘奔御风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C春冬之时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不以疾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景象。B第一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二段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C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D文中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

4、致,很有节奏感。3(十五)答谢中书书(2015 年已考)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答谢中书书 书:书信B五色交辉 交辉:交相辉映 C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D晓雾将歇 歇:歇息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实是欲界之先都 能以径寸之木B自康乐以来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D晓雾将歇 出郭相扶将3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末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

5、,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_(十六)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月色入户 户:门B念无与为乐者 念:思念C怀民亦未寝 寝:睡觉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 甚矣,汝之不惠B念无与为乐者 马之千里者C欣然起行 然待卫之臣不懈于内D相与步于中庭 战于长勺3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_

6、(十七)与朱元思书吴 均4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猛浪若奔 奔:飞奔的马B互相轩邈 轩:高;邈:远C鸢飞戾天者 戾:鸟鸣D横柯上蔽 柯:树木的枝干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自非亭午夜

7、分,不见曦月B鸢飞戾天者 以君为长者C猛浪若奔 曾不若孀妻弱子D天下独绝 哀转久绝3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_5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奇山异水 渔人甚异之B急湍甚箭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负势竞上 至于负者歌于途D望峰息心 北山愚公长息曰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3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_(十八)富贵不能淫孟子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

8、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B戒之曰 戒:谨慎 C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D与民由之 由:遵循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一怒而诸侯惧 人不知而不愠B以顺为正者 以待饿者而食之C行天下之大道 蹴尔而与之D不得志,独行其道 饿其体肤3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

9、丈夫?_6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妾妇之道 道:方法B以顺为正者 正:正确C居天下之广居 居:居住D无违夫子 违:违背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往送之门,戒之曰 必敬必戒B劳其筋骨 上自劳军C得志,与民由之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且焉置土石3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从中举一两个例子作具体分析。_(十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10、,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这,这样B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用来C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同“弼”,辅佐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敌国:敌对之国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入则无法家拂士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泉香而酒洌C必先苦其心志 其如土石何D生于忧患 皆以美于徐公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个人成才和国家治理两方面论证,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

11、迷于安逸享乐。B从行文上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C选文先谈人,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D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长短交错,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兴起,指被任用B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使命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7A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蝉则千转不穷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空乏其身 公问其故D管夷吾举于士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

12、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_8(二十)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

13、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杂然相许 许:赞同B寒暑易节 易:交换C固不可彻 固:坚固D无陇断焉 陇:高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山不加增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B以残年余力 徒以有先生也C达于汉阴 万钟于我何加焉D虽我之死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

14、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_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方七百里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B年且九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9C杂然相许 高可二黍许D寒暑易节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君之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甚矣,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 C欲穷其林 安陵君其许寡人 D舍生而取义者也 而山不加增3这则寓言记叙了一件“改天换地”的事,描写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它的寓意是什么?_(二十一)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

15、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周亚夫

16、军细柳 军:驻军B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穿着C既出军门 既:已经D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大约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备 胡 请以军礼见B称善者久之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 乃拜亚夫为中尉 为人谋而不忠乎D已而之细柳军 面山而居3汉文帝为什么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_10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上自劳军 劳:慰问B天子且至 且:将要C居无何,上至 居:经过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固:坚固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已而之细柳军 公将鼓之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乡为身死而不受D请以军礼见 虽乘奔御风,

17、不以疾也3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李长之语)。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_11参考答案(十四)三 峡定向训练一1B 【解析】 清:清波。2C 【解析】 都是结构助词,的。3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作者未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一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从另一方面看,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

18、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第一段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所以后两段重点写水,而又从动、静两方面写其特色;最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定向训练二1B 2.D3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定向训练三1C 2.B 3.B(十五)答谢中书书定向训练1D 【解析】 歇:消散。2A 【解析】 A助词,的;B.从/自己;C.参与/和;D.将要/扶。3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

19、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十六)记承天寺夜游定向训练一1B 【解析】 念:考虑,想到。2D 【解析】 A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的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C.的样子/然而;D.介词,在/介词,在。3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12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既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

20、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夜闲游赏月,又颇有自许的意味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苏轼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化为审美的机缘。(十七)与朱元思书定向训练一1C 2.B3这一段山水,山奇水异。水静处,清澈透明,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定向训练二1B 【解析】 A奇异的/以为异,对感到诧异;B.超过,比;C.凭借/背;D.平息/叹息。 2D 【解析】 A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向西漂;B.动词用

21、作名词,飞奔的马;C.形容词用作动词,向高处、向远处伸展。 3美丽的自然美景, 往往有心灵净化的作用,所以面对这奇山异水,作者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两句由景而生慨叹,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应,反衬出景物之怡人。当然,这里或许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现出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有可能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下繁杂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十八)富贵不能淫定向训练一1B 【解析】 戒:告诫。2D 【解析】 A表顺接/表转折 ;B.把/用来;C.助词,的/代词,他;D.代词,他的。3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

22、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定向训练二1B 【解析】 正:准则,标准。2D 【解析】 A告诫/谨慎;B.使劳累/犒劳;C.和/参与,这里指欣赏;D.哪里。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13(十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定向训练一1D 2.A 3.C定向训练二1D 2.B3文中的“生于忧患而死于

23、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就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卧薪尝胆,就是怕舒适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志气。他还亲自到田间与农夫一起劳作,他的妻子也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已经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的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而国灭。(二十)愚公移山定向训练一1C 【解析】 固:顽固。2A 【解析】 A连词,表转折;B.凭借/因为;C.到/介词,对于;D.用

24、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3本文对愚公移山这一行为本身着墨极少,大部分内容都是各种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的态度以及愚公的回应。这样更有助于突出愚公移山这一事件的寓意以及愚公的形象。人物 相关词句 态度分析大部分家人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支持移山的举动,并主动献计献策,解决移山中存在的问题愚公妻子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对移山存有疑虑,一是担心愚公的力量,二是担心无处放置土石邻人之孀妻弱子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肋之。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的举动14智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

25、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轻视、嘲讽愚公,认为移山是愚蠢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成功操蛇之神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对愚公的决心和勇气感到畏惧天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被愚公移山的行动及其精神感动15定向训练二1D 【解析】 A方圆/正,刚;B.将近/尚且;C.赞同/上下;D.交换。2B 【解析】 A介词,凭借/介词,因为;B.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指示代词,这,这个/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D.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3只要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力性,不怕艰难困苦,勇敢坚持斗争,就能够改造客观世界。(二十一

26、)周亚夫军细柳定向训练一1D 【解析】 约:命令。2B 【解析】 A来/用;B.补足音节,不译;C.动词,做/介词,替,给; D. “而”和“已”连用,不久;/表修饰。3汉文帝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细柳营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一派常备不懈、严阵以待的景象。可见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文帝到细柳营,“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直至文帝正式派使臣持节下诏,“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在细柳营中,文帝也要遵循军令,按辔徐行。可见军纪严明,令行禁止。面对天子,周亚夫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见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除了以上三点原因外 ,霸

27、上及棘门军提供了反面例子作为对比,而在“匈奴大入边”的背景下,文帝需要的正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和周亚夫这样治军有方的将军。定向训练二1D 【解析】 固:必,一定。2B 【解析】 A到/助词,无意义;B.派遣;C.做/为了;D.用/认为。3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与在细柳军的两次入营受阻、在军营中“不得驱驰”“按辔徐行”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治军严明,这可以说是“情势”的对比。在霸上及棘门军“将以下骑送迎”与在细柳军周亚夫“持兵揖”“不拜”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刚正不阿、恪尽职守。这可以说是“性格”的对比。出营门后,群臣的“惊”和文帝的“称善者久之”也形成对比 ,表现出文帝的贤明、识大体。这可以说是“结果”的对比。对比的手法给出了反面的参照物,使得正面形象更加鲜明。文中还有大量侧面描写,如写细柳军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侧面衬托的写法避免了单一从正面写来的直露,提供了更多观察人物的视角,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