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本试卷共 8 页,32 题,满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1584 年,论西方发现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据此可知()A.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B.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C.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D.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2.在 1636 年划 1637 年间,荷兰出现了一股争相求购郁金香的
2、热潮,导致郁金香价格急速上升,当时很多人变卖家财,参与到投机郁金香上。到 1637 年后期,郁金香泡沫破裂,很多人蒙受巨大损失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这反映出当时的荷兰()A.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人们的投资观念 B.与东方经济往来日益频繁C.经济的泡沫引发世界市场的波动 D.民族主义推动了国花种植3.英国学者托马斯孟强调:“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更多。 ”恩格斯也提道:“人 们开始把自己的金钱当作诱鸟放出去,以便把别人的金币引回来。 ”这反映的是英国() 。A.新经济时代的贸易特点 B.资本积累的途径 C.自由贸易观点的终结 D.殖民掠夺的野蛮4.“人被打上烙印像
3、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场景C.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517-18 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 为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英国的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C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6.20 世纪初,由
4、美国旧金山到中国上海的太平洋海底电缆铺设完成。这一成果主要得益()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2 -7.“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 ) 。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 B: C: D:8.20 世纪 80 年代,法国政府控制的电子工业、基础化工、军火工业、航空工业、公用事业的比重分别为 44
5、%、54%、63%、75%、84%。从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 全面国有化趋势 B. 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C. 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D. 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9.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找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据此不能得出( ) 。A: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B:通过改革,美国和中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趋向一致C: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
6、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美国和中国通过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10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社会主义国家则在经济改革中突出了市场因素。不能反映二者共同点的改革是()A美国罗斯福新政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中国的改革开放 D戈尔巴乔夫改革11.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解了社会危机。但有一项措施却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一度加深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这项措施是()A.恢复银行信用 B.实行美元贬值 C.限制价格水平 D.实行福利制度12.1928 年 9 月,苏联领导人布哈林在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中认为, “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
7、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 ,建造现实的工厂” 。他认为苏联应当A.继续大力实施新经济政策 B.优先发展建筑原料产业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注重发展商品货币市场关系- 3 -13.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谈及苏联(俄)历史上的某次饥荒时,这样说到:“他们(农民)屠宰的化牛有 1500 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 4000 万只,猪 700 万只、马 400 万匹。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 ”造成饥荒的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业集体化运动14.1920 年-1921 年
8、,苏俄遭遇大旱灾,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许多人死于饥饿。粮食、原料和能源的短缺,使得大批工厂无法开工,大量工人被迫到乡下谋生,无产阶级队伍涣散。为解决这些困难,苏维埃政府的政策A.利用军事手段管理经济 B.利用市场货币关系恢复经济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开展垦荒运动15.1965 年 10 月,苏 联政府通过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 ,决定实施“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A.是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再现和补充 B.是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有益探索C.使苏联冲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D.是苏联借鉴中国建设经验的尝试
9、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二十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而建立的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的国际性组织是( )A联合国 B欧共体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7.历史下表反映了金砖国家在全球主要指数的排名情况。据此可知,金砖国家A.瓦解了世界经济旧秩序 B.在全球经济中绝对优势明显C.经济发展有较高相似性 D.加速了世界经济区域化进程- 4 -18.1700 年至 1800 年间,欧洲人口由 1.05 亿增长到 1.8 亿,19 世纪剧增到 3.9 亿。欧洲人口的剧增从本质上反映了()A.社会制度重大变革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况B.工业化的发展为人
10、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C.殖民扩张的发展扩大了欧洲人的生存空间D.欧洲逐渐成为全世界人口流动和迁徙的目的地19.下列事件中,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和影响的是:() 。A.巴尔扎克著成人间喜剧 B.中国爆发太平天国运动C.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 D.美国产生垄断组织20、下表为美国农产品产量和价格指数表 。对该表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年份 玉米产量(百万蒲式耳)麦产量(百万蒲式耳) 农产品价格指数(1913=100)1929 2622.6 806.6 1381930 2081.1 851.0 1171931 2567.3 900.2 801932 2908.1 726.9 57据福克纳美国经
11、济史整理A. 美国农产品出现严重“生产过剩” B. “新政”对农业的调整初显成效- 5 -C. 政府向农民提供补贴以保持低价 D. 经济大危机对美国农业冲击不大21.1929-1933 年,在胡佛担任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 7 亿美元,是 1900 年以来到 1929 年总和 2.5 亿美元的近 3 倍;在此期间 37000 英里的公路在联邦政府的资助下建成、国家公园增长 40%、国家森林面积扩大了 250 万英亩、亚利桑那州的胡佛水坝于 1930 年动工等等。胡佛总统的这些做法() 。A: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在新政中得以延续和扩大C:体现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D:赢得了美国民
12、众广泛认可22.“在这些场合,政府的座右铭或格言应当是一一无为而治.农业、工业和商业对政府所提出的要求,就像第欧根尼对亚历山大提出的要求一样合情合理、毫不过分: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对该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并不能完全自动调节,达到供求平衡 B.主张“看得见的手”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C.美国是较早奉行自由主义政策的国家 D.重商主义思想是其后实行的主要思想23.电影列宁在 1918中有这样的镜头: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到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为饥饿昏倒了瓦西里也曾对妻子许下最美好的愿望:“面包会有的”当时苏俄的经济政策是( )A.市场基础上的计划调节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13、新经济政策 D.改革开放政策24.为实现“不劳动者不得食” 的原则,列宁曾主张:“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制,即绝对禁止任何私人的粮食贸易,必须把全部余粮按照固定价格交售给国家,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 ”他这一主张()A.有意违背经 济发展客观规律 B.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C.不利于苏俄的社会主义革命 D.自始至终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25.下表为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 年)苏联政府机构改革情况。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 6 -A.缺乏明确指导思想致改革混乱 B.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为重点C.没有触动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 D .改革操之过急脱离经济实际26.某一历史阶段,苏联曾投资 50
14、亿卢布在东部大规模垦荒。垦荒地的肥力迅速耗尽,几百万公顷土地遭风蚀,换来了沙化的土地和丛生的杂草。带来这一结果的苏联领导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27.2011 年 11月 28 日至 12 月 9 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 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 环境污染日益突出A: B: C: D:28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5、)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 固定汇率制有利于消除由于汇率波动引起的动荡 促进了国际资本的流动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支配地位A B C D29.法国总统戴高乐曾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该进程的特点不包括( )A.从单一经济领域到多种经济领域一体化B.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遏制共产主义D.是一种和平的联合,努力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7 -30.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 1990 年和 2003 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表中数据表明() 。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
16、忽视农业生产 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二、材料题(本大题共二小题,31 题 12 分,32 题 28 分,共 40 分)34.(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 经济政策 代表性观点16 世纪18 世纪末 重商主义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获取金银,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 ,国家鼓励出口,控制进口19 世纪20 世纪 30 年代 自由主义财富不是金银货币,而是由生产性劳动所生产出来的有用物品。导致国民财富增长的首要原因是自发的利己劳
17、动和社会分工,国家不应该干预生产和社会分工- 8 -20 世纪 3070 年代 凯恩斯主义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经济危机,国家通过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提高消费等扩张性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结合材料并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论证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32 (28 分)各国工业 化的道路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
18、业化 、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依据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中生产方式的变化。结合 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8 分)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注:商办企业注册资金 1 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 10 万元,10 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9 -(2)根据材料二,说明 18951913 年哪一类企业的发展居于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主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居于主导的原因。 (4 分)材料三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其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
19、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钱乘旦等著世界现化化进程(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并概括材料三中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8分)材料四 从 1953 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 156 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 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 1 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陈
20、争平 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4)依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的积极意义。 (6 分)材料五 2002 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到 2020 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这一任务。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了初具规模、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却是以资源的极度浪费、城乡差距进一- 10 -步拉大等为代价的,它只完成了初步工业化的任务,在新的时期,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很难培养出竞争优势,所以,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陈争平 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5)依据材料五,指出传统工业化道路存在的问题。 (2 分)- 11 -高三历史第二
21、学段试卷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C A B A B C B C B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D D B B D C B D A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B A B B A C B A C D31.观点:经济政策在特定的经济发展环境中产生,且经济政策影响经济发展。 (3 分)论证:重商主义:16 世纪,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特别是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列强展开对外扩张,发展海外市场,为了保护本国利益,西欧国家基本上实行重商主义政策。这一政策促进了西方对外贸易及对殖民地的掠夺,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
22、主义:在 18、19 世纪,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开展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因而需要广阔的市场,为此政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推动了工业革命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也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潜伏着重大危机。凯恩斯主义: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空前的经济危机,自由主义政策无力解决,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运用这一理论加强对经济干预,使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但这一经济政策也导致了 20 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滞涨(答混合经济模式也可酌情给分,混合经济模式出现于经济滞涨后,主张
23、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缩小福利国家规模,更多地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了欧美经济恢复和发展)28.(1)生产方式变化:从手工工场到工厂。 (2 分)前提:英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条件:殖民扩张、奴隶贸易和圈地运动促进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海外市场和劳动力;手工工场的专业分工,使机器发明成为可能,技术条件是根本性的因素。 (6 分,答出三点即可)(2)外商企业一直居于主导地位。(2 分)原因:外商企业随着马关条约允许外资在华投资设厂成为主导。 (或是外国加紧资本输出) (2 分)(3)背景:苏联是一战后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包围中,孤立无援;苏联的工业实力落后,缺乏工业化的资金、技术和市场。 (4 分)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工业化模式过度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具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性。 (4 分,答出二点即可)(4)特点:接受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改变中国原有的工业结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工业布局。 (4 分,答出二点即可)意义: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的基础。 (2 分)(5)问题:资源极度浪费、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