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东省烟台二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冬学竞赛试题一、选择题(共 35 题,每题 2 分,70 分)1.为了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 临时约法特别规定A实行责任内阁制 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实行总统制 D实行君主立宪制2.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这一观点认为两国“光荣革命”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 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3.辛亥革命 10 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
2、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D实现了民族独立4.在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 80 周年纪念日的前后,中山、南京、广州、上海、武汉、北京 6 个城市同时举办专题图片展。几个同学看到该报后有如下讨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之所以在南京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党中国同盟会B之所以在广州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参加了黄花岗起义C之所以在上海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D之所以在武汉举办是因为辛亥革命首先在此爆发5.历史的很多时候,
3、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的说,辛亥革命后, “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 ”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反封建不彻底 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6.当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传回时,消息灵通的中国人群情激昂。蒋介石日记载:“排日风潮,皆未稍息。此乃中国国民第一次之示威运动,可谓破天荒之壮举。 ”此“壮举”是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国共合作7.有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其中“第一次历史巨变”是指A由
4、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B由民主共和走向社会主义C由愚昧、专制走向民主、科学 D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8.五四运动带有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这种“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指的是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C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军 D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特点9.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是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C先进知识分子指导、推动并领导 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10.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 年 1 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
5、、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A 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 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 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11.“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恩格斯)这句话中的“纲领”是指A 共产党宣言 B 和平法令 C 四月提纲 D 国际歌12.马克思主义诞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那么,促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发展到科学的根本因素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B资本主义弊端的日益暴露 C马克思、恩格斯共同研究 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3.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
6、:“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3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法官的虚假的独立性被取消也如其他一切公务人员一样,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以下选项能准确反映题干信息的是A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 B巴黎公社是人民自治的政治模式C巴黎公社是未来社会理想政体模式 D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14.以下为国际工人运动整体发展的示意简图,数字处填入内容对应的分别是A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C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15.列宁曾说,1871 年“法国的资本主义
7、发展还很不够还没有工人政党大多数工人甚至还不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方法” 。列宁认为当时的法国A工人政党还不成熟 B没有出现工人运动C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D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16.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短短 8 天之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 。这里“自由”的含义是A俄国人获得了和平和面包 B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C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建立了工兵苏维埃政权17.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选
8、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18.1845 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说:“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 ,即资产阶级 ,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 ,即无产阶级 ,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材料中恩格斯A.强调走城市斗争道路 B.未看到工业革命后阶级关系的变化C.未认识到建立工农联盟的意义 D.主张暴力斗争的必然性19.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书中,在描绘列宁在 1917 年 4 月,坐着一列封闭的列车,转道芬兰回到彼得格勒时,他这样写道:“这趟风驰电掣的封闭4列车犹如一发炮弹,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犹如威力强大的弹药,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
9、。 ”茨威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列宁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列宁领导的革命极大的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统治的秩序C列宁当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对资产阶级是沉重的打击D以列宁为代表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一战,协约国集团分崩离析20.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 世纪初期的国际社会中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A巴黎公社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C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D满清王朝被推翻21.“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誓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董必武题嘉兴南湖烟雨楼,对联中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哪次会议有关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中共三大 D八七会议 22.彭真同志将井冈山称为“中华
10、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A创建了中国人民军队 B. 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D. 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23.遵义会议之所以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A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C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 D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24.1928 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 ,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
11、模式 B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251930 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526.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说:“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不管过去和现在他们与红军之间有任何旧仇宿怨,不管他们与红军之间在对内问题上有任何分歧,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
12、携手共同救国。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 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B. 承认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C. 制定了动员全民族力量抗日的全面抗战路线 D.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7.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 ”可见,西安事变标志着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宣布实行全民抗战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建立28.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
13、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 ”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29.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到 1938 年 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 ”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30.1940 年 12 月 30 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百团大战的最
14、新战况 B卢沟桥事变爆发C淞沪会战的最新战况 D日本制造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31.1941 年 2 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美国 6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 B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C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 D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32.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能够维持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根本原因是A国共两党没有阶级利益冲突 B民族矛盾始终是主要矛盾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影响 D共产国际从中做了大量工作 33.1945 年 8 月, 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
15、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34.1927 年“八七会议”中共主张武力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到了 1936 年“西安事变”发生时倡议联合国民党政府,1947 年又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中共的这种策略变化说明 A.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B.对国民党政策的反复性 C.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成熟性 D.善于发动群众的灵活性35. 1949 年,渡江战役即
16、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二、非选择题(共 1 题,30 分)36 (10 分)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尽管它没有实现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但这次革命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为后来中国革命和建役积累了经验和教训(1)在辛亥革命期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
17、革命派“进行的民主制度试验”有哪些?(4 分)7材料二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 “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 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民主制度的试验”为什么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6 分)37(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政府主动提倡工商业以来,对民法和商法的需要就变得明显起来了;同时,中国人逐渐认识到
18、不平等条约的种种不利,并希望取消治外法权。英、美也在它们 1902和 1903 年签订条约时要求修改法律(注、:1902 年中英商约和 1903 年中美商约都申明一旦中国的法律制度经调查确认为“皆臻妥善” ,两国即放弃在华法律特权,至少在原则上承认领事裁判权存在的有限性)。为此,设立了官署,由沈家本任主管,检查大清律例 。 1905 年,如剐刑等酷刑被废除,杖刑等体罚由罚款代替,连坐和严刑拷问也被废除。1906 年起,政府聘请日本法律专家帮助编撰民法、商法和新的刑法;新刑法草稿在1908 年完成。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没有重视社会主义民主
19、和法制建设。1979 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视立法。截止七届人大共制定了 138 部法律,对 10 部法进行了修改,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1997 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制定了 104 部法律,对 57 部法律进行了修改。 摘编自顾昂然回顾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 37.根据材料分析清末和新中国两次修订法律的原因。(10 分) 838(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 年 7 月,随着国共合作的完全破裂,中共
20、中央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已经进入土地革命时期。 ”之后,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和政策上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土地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着,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上地所有制。但到了 1937 年 2 月,中国共产党在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保证“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 ,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1942 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性” , “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借以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并进一步提出了“奖励富农发展生产和联合富农”的基本原则。 摘编
21、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38.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与土地革命时期相比有何调整,分析中共此次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10 分) 高 2018 级冬学竞赛试题(历史)参考答案 2018.12一、选择题(共 35 题,每题 2 分,70 分)15 AACDC 610 BADBC 1115 AABBD 1620 BBDBB 2125 ADCAB 2630 ACCDA 3135 DBACB2、材料题36.(1)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 。 (4 分)(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阻挠破坏;群众基
22、础薄弱。 (6 分)937 【答案】背景: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末新政鼓励工商业;国人主权意识的增强;西方国家要求中国修改法律;封建法统不适应形势变化。(任意 1 点 2 分,2 点 4 分,3 点 6 分) 20 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文革严重破坏民主法制;新时期经济建设加快;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每点 2 分,任意 2 点 4 分) 38 【答案】(1)调整:(6 分) 由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农民土地所制调整为继续保留地主土地所有制; 由废除封建地主剥削调整为减轻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 主要原因:(4 分) 随着日本侵华不断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峙转向再次合作; 为了团结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实现全民族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