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行唐县三中2019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201901240253.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974539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行唐县三中2019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20190124025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行唐县三中2019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20190124025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行唐县三中2019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20190124025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行唐县三中2019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20190124025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行唐县三中2019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20190124025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行唐县第三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 11 月考试卷高三历史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1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如下。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 “以左右望” ,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2、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3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4.北宋前中期,在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篱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 ,以“佣身债力” ,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则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5据

3、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这表明当时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 B商人的政治地位获得极大提高C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 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2 -6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 。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 。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7.据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商业性的行会称为“行” “团”或“铺” 。政府要求“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 ,因此“街市行人便

4、认得是何色目” 。宋代诸行会所穿衣着反映了: A重农抑商政策有松动 B政府对商业管理较严C坊市制度已不复存在 D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8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9明中后期,有人议论, “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 ,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办法养活。这一议论反映了A农本思想被否定 B重商主义盛行C传统义利观废弛 D抑商观念削弱10晚明文献记载:“今诸夷进贡方物,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

5、,尤极不堪,一着即破碎矣近来物值则工匠侵没于外,供亿(供应)则厨役剋减于内,狼子野心,且有谇语(责骂),谇语不已,且有挺白刃而相向者,甚非柔远之道也。 ”材料表明当时A闭关政策遭到内部质疑 B “海禁”政策出现较大松动C “天朝上国”地位发生动摇 D传统对外政策弊端显现1119 世纪初,在中国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 1000 文。19 世纪 20 年代,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 1200 文。到 1839 年,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 1600 文。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晚清官吏贪腐严重 B小农经济根深蒂固C英国大量走私鸦片 D中国被迫开设商埠12某作者在其博客晚清“春天的故事” 一文中提到, “到 190

6、0 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 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 ”该作者描述的现象- 3 -A是近代自然经济瓦解的必然结果 B违背了中国近代客观的历史事实C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承认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13刘锡鸿是晚清首任驻英副使,不仅惊讶于火车轮船机器的功效,对英国民主的细节也颇为了解,私下里羡慕“西洋国政民风之美” 。但在朝中一些权贵指使下,他却不断密告公使郭嵩焘要“以夷变夏” ,甚至连郭披了洋人的雨衣,看了洋人的节目单都被当成罪行来告发,诋毁郭学西言行是“迎合洋人,坏乱风俗” 。

7、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洋务派固守中体西用导致洋务运动失败 B官场的功利主义严重阻碍了近代化进程C晚清外交官员未能对西方有正确的认识 D刘锡鸿的言行植根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 14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这一述评论反映出A.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 B.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C.雇佣关系刚刚开始出现 D.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151938 年初,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决议规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实行“计划经济” ,“树立重工业基础” ,采取扩大国防生产能力、奖励海内外人民投资、鼓励轻工业的发展等措施。这个决议意在A使国民经

8、济向战时经济转轨 B强化官僚资本垄断地位C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 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16.1980 年与 1975 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6884 万亩,总产量却增加 674 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 53 万亩,总产量增加 652 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 3626 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 70%和 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172008 年底,由国内 15 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了改革开放流行语征集活动,最终选出全国十大流行语: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黑

9、猫白猫、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中国特色、雄起。这些流行语A.反映了部分公务员思想观念转变 B.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C.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变 D.表明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高18.1952 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 4 -80 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 1940 年增加了 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A. 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 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 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19.1935 年 8 月,美国国会通过

10、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 65 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20.布雷顿森林会议期间,美苏等国围绕基金配额、黄金配额减免、银行配额等问题展开博弈。在美国支持下,苏联正式跻身国际金融体系四强之列。苏联同时承认了美国在战后国际金融秩序中的领导地位。这表明:A苏联有意加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 B美国全球霸权的实现离不开苏联的配合C苏联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D美苏在政治上是对抗关系,经济上是合作关系212015 年 4 月 25 日尼泊尔发生 8.1 级地震,造成严重

11、的灾难,可以为其提供灾后重建贷款的国际组织是A.WB B.IMF C.WTO D.APEC22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 年 6 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23戈尔巴乔夫是苏联解体的关键人物,但 1990 年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由俄罗斯教育- 5 -部审查认定、国家历史学会编写的新

12、版历史教科书对此评述为:“苏联民众对此的反映却是敌对的、冷淡的。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却在庆祝戈尔巴乔夫对冷战和平演变的巨大贡献。 ”对此评述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解体主要由于西方和平演变 B苏联改革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C俄罗斯重视国家的意识形态导向 D历史教科书具有社会教育功能24有学者认为: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的一场核赌博。苏联虽退却了,但随之大力扩充核力量,终于在 20 世纪 70 年代取得与美国的核均势。美国取得了遏制战略和威胁战略的胜利,却也基于这次胜利而误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解决世界上各种问题,进而卷入了越南战争。该学者强调古巴导弹危机A加剧了美国与苏联间的大国对抗 B导致了美国全球战略重心

13、的转移C显示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优势 D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251991 年历史学家卢卡克斯指出:“20 世纪现在已经结束了。它持续了 75 年,从1914 年到 1989 年。它的两个主要事件是两次世界大战。苏联革命、原子弹、殖民帝国的结束、共产主义国家的确立、两个超级大国的出现、欧洲和德国的分化所有这些事件都是两次大战的结果。 ”由此可见,该学者历史研究的思路是 A摆脱了对具体年代的关注 B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C不再以一百年为一个世纪 D强调世界影响性的重大事件26.如图是一幅政治漫画山姆大叔的饭桌,该漫画表明A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的分裂对峙B恐怖主义破坏了世界和平C霸权主义威胁

14、世界和平与稳定D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27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 ,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A 反映了明清思想家的民主思想 B 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C 宣告宋明理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D 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已出现28.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6 -29在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公元前 8 一前

15、3 世纪),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30“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31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这说明孔子(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 B偏爱某些学生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32“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

16、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A重视礼仪教化 B主张礼法并施 C强调严刑峻法 D提倡为政以德33论语八佾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八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了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对此,孔子很是感叹!这说明,孔子政治思想中的“礼”,其实质是( )A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 B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C春秋时期的社会秩序 D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34“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A肯定董仲舒的

17、“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35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36柏杨在总结某家思想时说:“为什么在街上杀一个人是犯罪,而在战场上杀一万人是英雄?为什么人民要忍饥挨饿去供养统治者挥霍?为什么埋葬一个死人,要花那么多钱?”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C“人之性恶,其

18、善者伪也” D“兼相爱,交相利,节用、节葬”37.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其共性是A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 D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7 -38. 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李克农)科网:“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 ”历史上的南宋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

19、学 B.佛学 C. 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39.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这一言论说明他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 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40.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人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该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的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

20、未尝不可;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二、材料阅读题(共 20 分)41阅读下列材料: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儒学思想家们不断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请回答:(1) 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6 分)材料二: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

21、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 ,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8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6 分)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

22、行。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8 分)- 9 -行唐三中高三历史答案15 DDBAD 610 CBDDD 1115 CDBBA 1620 ACDBC2125 AACAD 2630 CBBAB 3135 DBADD 3640 DACAB41. 答案:(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实施仁政(2)原因: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3)主张:经世致用。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 ;学术上,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