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石家庄市普通高中 11 月份联考试卷高一历史试卷1、选择题(本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1、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曾于 1972 年撰写了一部专著,题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 。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 ,而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历史上日本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通过下列哪一条约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2、它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同时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民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
2、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它”被确立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在A、1945 年 B、1949 年 C、1954 年 D、1965 年3、1884 年,清政府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某大臣的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这位大臣是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康有为4、1937 年,在中华民族祭祀祖先的传统节目清明节,国共两党分别派出代表,共赴位于陕西黄陵县桥山的皇帝陵,举行国共两党共同公祭黄帝陵仪式。这一活动A、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营造了国共联合抗日的舆论C、践行了洛川会议的精神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
3、战线的建立5、对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表述正确的是A、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B、倡导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C、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D、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6、1954 年 3 月,宪法起草委员会决定:将宪法草案公布并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全民大讨论中,宪法起草委员会共收集到各类意见 52 万多件。材料体现了A、人民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思想 C、社会主义原则 D、三民主义思想7、某同学制作抗战前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的网页,设置了“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三个栏目。如果要补充一个同类栏目,恰当的是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百团
4、大战 D、豫湘桂战役8、1972 年尼克松总统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尼克松此行使得中美2A、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建立了外交关系C、消除了政治分歧 D、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9、太平天国曾规定:妇女同男子一样可以分的土地;建女军,设女官;废除买卖婚姻;禁止娼妓、缠足、买卖奴婢等。这主要表明太平天国A、提高了妇女地位 B、以西方民主、平等、共和思想为指导C、实行婚姻自由 D、推行了天朝田亩制度10、2011 年 7 月 8 日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全体成员出席“西藏和平解放 60 周年成就展”开幕式并参观展览。展览充分展现了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5、和发展前景。这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实行的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1、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下列史实不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A、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B、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2、1949 年 2 月,毛泽东在会见苏联领导人米高扬时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他比作一个家庭来讲,他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
6、等屋内打扫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 ”其表述的外交方针是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求同存异13、 乔的笑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联合国的成立 B、万隆会议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中国入世谈判成功14、近代西方民主政体中,君主立宪制国家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却明确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一与众不同的现象产生的主要背景是A、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影响仍然较大B、孙中山迫于形势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C、革命党人对政治权力的热衷D、袁世凯破坏民主政治,实行独裁统治315、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
7、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 ”由此可见“乒乓外交”A、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B、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意味着美国政府放弃了“两个中国”的政策 D、直接推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16、 “他力排投降派的非议,毅然率部西征,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其中“他”是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邓世昌17、1940 年,蒋介石致朱德、彭德怀贺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仍希速饬所部积极行动,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 ”材料反映得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18、 “驱逐鞑虏满政府穷
8、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其政府,还我主权。 ”这表明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宗旨是A、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B、推翻清王朝统治 C、反清复明 D、实现“五族共和”19、卖康梁而宠幸位,抚山东,督保定,直入内阁,十数年立地顶天,居然豪杰,谁不说龙腾沧海;抗孙黄以作总统,先临时,后正式,旋改国号,一片心称皇呼帝,呼焉取消,我也笑鳖入紫泥。 ”材料讽刺了A、李鸿章 B、袁世凯 C、汪精卫 D、蒋介石20、1939 年 5 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其中写道:“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新阶段”指A、马克思主义
9、开始传入中国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参加革命斗争D、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革命21、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材料反映的是A、南昌起义 B、井冈山斗争 C、遵义会议 D、红军长征22、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作4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我们决定搞经济体制改革,全国就能立即执行,没有那么多互相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
10、总效率。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乡村基层选举制度23、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和地方谈判。 ”实行“第三次合作”主要是为了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倒日本帝国主义C、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4、建国初期的外交部长纪录片的主人公没有参与的外事活动是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乒乓外交 D、上海合作组织25、 南京条约附件签订后,列强间逐渐形成一种“神圣同盟” ,一国“征服”了中国,也就是众多国家征服了中国。这是因为列强取得了A、
11、协定关税权 B、领事裁判权 C、租赁土地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26、我国从 1998 年开始,每年 3 月都在北京召开“两会” ,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之相应的两大政治制度并存的局面开始于A、1949 年 B、1954 年 C、1956 年 D、1982 年27、一位国民党老兵回忆,当年战乱时,一出门他就被抓了壮丁,1949 年来到台湾,直到台湾“解严”才得以返回大陆探亲。材料中的“”指的是A、20 世纪 60 年代 B、20 世纪 70 年代 C、20 世纪 80 年代 D、20 世纪 90 年代28、1969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会谈时说:“尽管有
12、不少人反对我的观点,我还是认为,要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继续处于(被)孤立状态,亚洲就不能前进。 ”这表明美国A、希望改善中美关系 B、支持亚洲国家的发展C、不再谋求世界霸权 D、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29、1912 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 。其主要是由于A、实行民主共和制 B、在美国的支持下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反封建30、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5A、它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在民 B、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C、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
13、宪法 D、它在法律上宣告了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31、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着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 ”下列不能说明这些结论的是A、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B、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C、以新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道路D、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人3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 1948 年 8 月到 1949 年 8 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 20 批,其中有 119 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A、团结民主人
14、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33、中国民主建国会前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 ”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A、西方实行多党制,通过竞选轮流执政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34、口号能反映时代特色,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文革”时期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 “文革”的全面发动 B、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倒退C、阶级斗争已经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治遭到践踏35、199
15、7 年 6 月 30 日午夜 12 点,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方指挥官高声念到:“你们可以下岗!”这一瞬间标志着A、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诞生 B、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C、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的一步 D、香港不再是国际自由港36、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外交政策与活动表述正确的是A、苏联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唯一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B、 “另起炉灶”的方针,改变了旧中国建立的屈辱的外交关系6C、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参加的第一次国际会议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7、1972 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
16、弄清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新的开始指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C、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D、反映了中国改善与美国关系的诚意38、我国的外交,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边倒”到 70 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到 90 年代不结盟政策,我国对外政策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其他国家的政策 B、美国对华态度 C、国家利益 D、国家实力变化39、中国近代史写道:“1854 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打死一个英国人,广州的府县劝他们自行调解。 ”广州府县这种行为主要是A、按照国际惯例避免国际纠纷 B、为了逃避政府
17、的管理责任C、依据南京条约附件规定行事 D、畏惧洋人不敢得罪双方40、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说明了A、国共两党阶级立场相同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国共两党抗战路线一致 D、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2、材料分析题材料一 1969 年 1 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地位1971 年 6 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 (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
18、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依靠的有利地位。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材料二 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 月 28 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 ,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7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谢益显中国外交史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 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
19、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了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 年 9 月 29 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依靠的有利地位。 ”的原因(6分)(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2 分)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4 分)(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2 分)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 (6 分)20172018 学年度第一
20、学期石家庄市普通高中 11 月份联考试卷高一历史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B C B B A A B A A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B C B A B D B B B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A C D D B C A A B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C A C D C B A C C B(1) 、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 (6 分)(2) 、问题:台湾问题(2 分)理解: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8部分;两国官方和民间往来逐渐增多。 (4 分)(3) 、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 分)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