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能力)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现在流传于世的兰亭序 ,被认为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但它传奇的身世、真本的失踪以及化一成千的传本,引起了无数关于其真伪的笔墨官司。从兰亭序传世的摹本法帖看,可以说一帖有一帖之特点, 兰亭序同样也有自身的风格特点,不同于王羲之其它传世的摹本法帖。这是论辨各方都看到的事实。但是这个差距究竟是王羲之本人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法帖之间的差距,还是不同书家之间的差距呢?在上世纪的“兰亭论辨”中,郭沫若一派认为, 兰亭序皆属唐人辗转叠摹钩填,
2、由于辗转叠摹者“间用我法” ,笔法神韵与原迹逐渐失真而相去日远。但从现在能看到的王羲之以及王氏家族的众多唐摹本来看,当时摹写水平之高是大家都公认的,而为什么一提到兰亭序 ,就传摹失真,就过多地带有后人的笔法了呢?而兰亭序是唐太宗费尽心血才得到的,自然会让宫廷中最好的临摹高手如冯承素等来临摹,而这些临摹高手为什么偏偏把兰亭序摹得如此失真,连其它一般的作品都不如?最近,徐利明认为:“兰亭序神龙本所依据的底本之失真严重。 ”他“推测神龙本所依据的底本很可能是隋末唐初人的临本,与智永书法尚有明显的距离,而与王羲之真迹的差距则更远。 ”而真本兰亭序 “应具有与王羲之及其家族诸人的种种尺牍传本墨迹所共有的
3、书法用笔的基本特征,不能脱离这一风气范围和笔法模式。 ”可以说徐利明在研究中循着正确的方法,也看到了实质性的问题,但最终还是没能坚持自己的方法和思路。而启功先生的思路和方法是最为简明、清晰的:“回来再看今传的兰亭序 ,无论神龙本或定武本,一律纯然是唐代风姿,但用丧乱帖 姨母帖等唐摹简札墨迹来看,风格不相同。从书法风格看, 兰亭序既与丧乱帖 姨母帖等帖不同,而丧乱帖 姨母帖等帖又保存了一定分量的王羲之风格,那么写兰亭序的必定不是写丧乱帖 姨母帖等帖的人,就是说兰亭序必定不出于王羲之之手,可以说是毫无疑问。 ”沿着这一思路,通过比较王羲之传世的各种临摹本墨迹,徐利明认为王羲之传世的各种临摹本墨迹之
4、间书体不一样,书写时间有先有后,写法还有些差异,但“气息相通,用笔有鲜明的基本共同点” ,而“兰亭序因很难进入这个大氛围之中而成为孤例。 ”而且通过和王氏家族的书法进行对比,结果是“自东晋迄梁朝的王氏书家墨本几十帖” ,都有共同的基本特点,而且“与王羲之用笔相一致” , “而兰亭序的用笔正与之相违背。 ”刘涛则首先比较分析了王羲之的各种摹本以及十七帖 ,认为“诸帖虽然书体不一样,书写时间有先有后,写法还有些差异,但是笔体的共性特征也是显而易见的。 ”他进一步把兰亭序和万岁通天帖作了比较,认为“自东晋迄梁朝的王氏书家墨本几十帖,笔画都有銛锐方硬,沉稳厚重的特点。 “由王书的笔画特点来考察神龙本兰
5、亭序 ,我们发现起笔处常带- 2 -有尖细的弯头,一些笔画映带牵丝不自然,有些笔画薄弱流滑,我认为,这正是神龙本兰亭序 失真之处。帖中也有一些厚重或方硬的笔画,但沉稳不足,或已失銛锐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传世的兰亭序摹本法帖各有各的特点,不同于王羲之其它传世的摹本法帖,所以引发了无数关于其真伪的笔墨官司。B.兰亭序真伪之争的核心是,论辩双方都认同兰亭序摹本法帖和王羲之其它传世法帖有差距,以及是什么造成这种差距。C.郭沫若一派的观点认为兰亭序是经过唐代许多人临摹,其间都带入了自己的笔法,故逐渐失真,与原迹的距离越来越大。D.作者认为郭沫若一派
6、如果把原因仅仅简单归结为传摹临写过程中带入了后人的笔法而失真的话,许多现象是无法解释通的。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徐利明在研究中所循着的正确方法就是,先推测兰亭序摹本所依据的底本的真伪,再判断其是否王羲之的真迹。B.徐利明认为“兰亭序神龙本所依据的底本之失真严重” ,所以他的研究依然没能走出摹本失真的老路子。C.启功先生的研究方法是直接把能代表王羲之风格的各种法帖和兰亭序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再判定其差距是什么。D.启功先生认为丧乱帖等帖“保存了一定分量的王羲之风格” ,而兰亭序与之不同,故非王羲之真迹。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 分) ( )
7、A.徐利明认为王羲之传世的各种临摹本用笔有鲜明的基本共同点,唯有兰亭序是例外,所以这是不同书家之间的差距。B.徐利明还将兰亭序和王氏家族的书法进行对比,认为兰亭序与东晋迄梁朝的王氏家族的书法特征也有很大的差距。C.刘涛也认为王羲之的各种摹本笔体都有显明的共同特征,而兰亭序不具有这些特征,所以他得出的结论和徐利明相同。D.郭沫若一派的观点和启功一样,都认为兰亭序的差距是不同法帖之间的差距,而徐利明、刘涛认为这是不同书家的差距。(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荆轲之死荆轲从秦舞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
8、,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3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怎么改?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
9、: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狗屁!”金科愤怒地说。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
10、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朦胧,美女们挤眉弄眼,
11、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易水送别图穷匕见荆轲从秦舞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 4 -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荆轲止步,仰天长
12、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
13、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叙述了“荆轲之死”这一故事,体现了艺术创作不能为市场所左右,艺术不能做市场的奴隶的主题,引发读者深思。B.小说中的赵团长认为历史正剧没有商业价值,只有“戏说”“穿越”才能改变剧团现状,这说明他是个虽有责任心却没有文化素养的人。C.小说语言古雅深沉,富有韵律。如“赵团长痛心疾首”“荆轲神形毕肖”等成语的使用,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D.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设置颇具匠心,金科与荆轲,覃望与秦王,谐音相近,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对照。5.小说中的金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6.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
14、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乱世才子郁达夫唐宝民如果要在群星灿烂的中国现代文坛选择一位最具名士之风和传奇色彩的作家来,恐怕非郁达夫莫属了。深沉忧郁的文风,惊世骇俗的婚恋,以及最后在异国他乡以身殉国的凄惨结局,使他的人生更具悲壮色彩。郁达夫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乱世,似乎冥冥中注定了他的一生都将在离乱中度过。在自传中,他形容自己的出生是 “悲剧的出生 ”。他的家庭,虽然是一个知识分子乡绅家庭,但彼时早已家道中落。更为不幸的是,出生三年后,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从此日子过得更加艰难。多年以后,他曾这样
15、回忆- 5 -自己的童年: “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是最完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我所体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 ”童年的这种经历,无疑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风格,其作品的苍凉沉郁,那种与生俱来的忧伤,那种心灵深处的苦闷,无不带有童年时代的烙印。作为乱世才子,郁达夫与清代诗人黄仲则十分相似,黄仲则慨叹 “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风不雨倍凄凉 ”,而郁达夫则抒发了 “牵情儿女风前烛,草檄书生梦里功 ”这样的情怀。二人的经历和结局也相类似,黄仲则流落到山西运城,以三十岁的壮年客死他乡;郁达夫一袭青衫走马江湖,最终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命丧日本宪兵之手。他们是同样
16、的清醒者,黄仲则生长于康乾盛世,但他却发出了盛世的哀音:江山惨淡埋骚客,身世凄凉变楚音;郁达夫则在暗夜中叹息: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郭沫若曾说: “达夫似乎很喜欢清代诗人黄仲则。他不仅喜欢他的诗,而且同情他的生活。他似乎有意去学他。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家们塑造了 “多余人 ”这一文学形象,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贡献,则是塑造了 “零余人 ”这一形象。在强调自己是无用的 “零余人 ”的同时,表达的是内心希望自己有利于国家与民族的强烈的民族意识,这与鲁迅先生致力于对国民劣根性进行疗救的努力如出一辙。虽然只是一介书生,却胸怀家国天下, “河山两戒重光日,约
17、取金门海上盟 ”。罗素曾经提出过支撑人生活下去的三种动力,即 “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郁达夫即是这样的作家,他的创作是一个充满强烈悲悯意识的过程,而这种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悲悯情怀,恰恰是一个优秀作家不可缺少的价值立场。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在爱情上更是如此,一旦爱了,便不顾一切地向温暖靠近,丝毫不顾及被灼伤的危险。在与王映霞那场惊天动地的婚恋中,他表现出了火一样的激越之爱。他为她筑下了象征着爱之永恒的风雨茅庐,并发出了 “死后神魂如有验,何妨同死化鸳鸯。百年人世多风雨,不及泉台岁月长 ”这样的感慨。然而,正所谓 “浓情生爱,因爱生怖 ”,两个原本属于不同生活
18、环境的人朝夕相处在一起,各自的矛盾便暴露无遗,最终导致分手的无奈结局。1945年 8月 29日 20时许,在印尼苏门答腊家中与朋友聊天的郁达夫被一个土著青年叫出去,从此神秘失踪。后有消息证实,郁达夫于 1945年 9月 17日惨死于日本宪兵之手,彼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郁达夫也等到了祖国抗战的胜利,然而,尚未来得及欢呼,就以身殉国,令人扼腕叹息。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做这样的评价: “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19、 ( )A.郁达夫童年的经历,决定了他日后的创作风格,其作品的苍凉沉郁,那种与生俱来的忧伤,那种心灵深处的苦闷,无不带有童年时代的烙印。B.郁达夫是乱世的清醒者,他胸怀家国天下,他的创作充满强烈悲悯意识和人道主义色彩的悲悯情怀。C.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贡献,则是塑造了 “零余人 ”这一形象,表达了希望自己有利于国家与民族的强烈的民族意识。这与鲁迅先生致力于对国民劣根性进行疗救的努力如出一辙。- 6 -D.郁达夫是一位有爱国情怀和民族担当的作家,于 1945年 9月 17日在异国他乡惨死于日本宪兵之手。8.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乱世才子郁达夫 ”作为标题有
20、总领全文的作用,既交代了郁达夫生活的背景,又点明了他的才情,正是因为乱世,才让他成为了一位最具名士之风和传奇色彩的作家。B.郁达夫与清代诗人黄仲则十分相似,二人都生于乱世,而且他们的情怀、经历和结局也都相类似,郭沫若曾说: “达夫似乎很喜欢清代诗人黄仲则。他不仅喜欢他的诗,而且同情他的生活。他似乎有意去学他。 ”C.本文结构紧凑,首尾呼应。作者通过大量使用侧面描写,并通过对比的手法给读者介绍了郁达夫深沉忧郁的文风,惊世骇俗的婚恋,以及最后在异国他乡以身殉国的凄惨结局。D.郁达夫是一个性情中人,在爱情上更是如此,一旦爱了,便不顾一切地向温暖靠近,在与王映霞那场惊天动地的婚恋中,他表现出了火一样的
21、激越之爱。两个原本属于不同生活环境的人虽然走到了一起,但最终却不得不承受灼伤之痛。9.文章说郁达夫的人生 “更具悲壮色彩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封项羽为长安侯。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
22、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史记高祖本纪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
23、行,谁知之者! ”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 ”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7 -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史记项羽本纪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人或说项王曰/关中
24、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 B.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 C.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 D.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 分) ( )A.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春秋战国时期的五等爵位由高到低依次是:王、侯、伯、子、男。B.“符节” ,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金、铜、玉、
25、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如兵符、虎符等。 C.“衣绣夜行”,穿着精美鲜艳的锦绣衣服夜间上街行走,比喻人富贵以后不为人知。 D.“沐猴而冠” ,沐猴,即猕猴。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或是讥嘲为人愚鲁无知空有表面。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刘邦入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对子婴比较宽容大度,与后来项羽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并烹杀了劝阻的人,作者赞赏他是一个看重故乡的富有情义的人。 C.项羽和范增密谋后立沛公为汉王,
26、说明从“鸿门宴”到目前,范增是很受项羽信任和器重的人。 D.这两段文字说明了刘邦和项羽得失天下的一个原因:人心向背。其中暗含着对项羽的批评。 1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5 分) (2)趣义帝行,其群臣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5 分)- 8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 1415 题。秋雨夜眠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14.对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7、( ) (3 分)A.首联,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B.颈联以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了“睡美” 。C.尾联中的“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说明老翁怕冷,又身患重疾,难以起床。D.本诗语言自然、质朴,刻画形象逼真,富有生活气息。15.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涉江采芙蓉一诗中“_,_”描写了一幅女子在江中采莲,而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芳草的美好的画面。(2)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
28、的人的诗句是_,_。(3) 归园田居中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第 II 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从珠海景色最美的滨海道路情侣路上向东远眺,全长 55 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 的海面上。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综合建设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在 的外海搭建使用寿命 120 年的钢铁巨桥,在海底 40 多米深处建造最长的沉管隧道,穿越 30 万吨级航道和白海豚保护区可以说,每一项挑战都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 的科技大
29、桥,在这些世界级挑战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攻坚和科技支撑的强力驱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表示。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 20 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 6 公里外腾空而起,( ),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9 -贝壳岛不简单。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两座面积 10 万平方米的小岛,且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传统沉管隧道都是浅埋,但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顶部荷载超过传统沉管 5 倍,如果按照国外经验,采用节段式管节(柔性),有可能存在接头抗力不足、接头漏水等风险。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这一方案与国外专家
30、提出的“深埋浅做”方案相比,节省了工期。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一碧万顷 风大浪急 前所未有 名副其实B.一马平川 风大浪急 前所未有 名正言顺C.一碧万顷 惊涛骇浪 空前绝后 名副其实D.一马平川 惊涛骇浪 空前绝后 名正言顺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B.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提出“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C.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揭示了
31、“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D.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 B.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C.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 D.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20.阅读下面新闻材料,回答问题。 ( 6 分)11 月 2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查良镛(金庸)先生的逝世表示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10 月 30 日下午,香港著名作家、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查良镛先生在香港逝世,终年 94 岁。11 月 2 日晚,中央政府驻港联络
32、办主任王志民亲临到查良镛先生家中,向查先生夫人林乐怡女士转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查良镛先生逝世的哀悼和对亲属的慰问。林乐怡女士对习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关心问候表示感谢。(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 ( 2 分)(2)请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查良镛( ) ( 2 分)(3) 文中有两处用语不妥,请指出并改正。 改为 ; 改为 。 ( 2 分) 21. 2018 年可谓“多事之秋”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著名的评书大师单田芳、北京人艺表演艺术家朱旭、中国蒙古族男歌手布仁巴雅尔、中国内地摇滚乐歌手臧天朔、著名相- 10 -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中国内地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咏、武侠泰斗金庸等相继
33、离世。10 月 29 日,央视新闻发文悼念李咏。正文写道:“再见了,李咏!怀念荧屏中帅气潇洒的你;怀念节目中欢声笑语的你;感谢你把欢乐和笑声留给了观众!愿你一路走好!”要求:如果从以上人物中再另选一人,将他们去世的消息分享到朋友圈,仿照央视发文内容,写下你这一刻的想法,以寄托哀思。 (5 分)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中国过去有许多“老规矩” ,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 、 “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 、“不许管闲事儿” 、 “笑不露齿,话不高声” 、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 “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 、 “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
34、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中国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记叙文。- 11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能力卷)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 B (兰亭序真伪之争的核心是此帖与王羲之其它传世法帖间的差距究竟是年龄、法帖之间的差距还是书家之间的差距;而非“论辩双方都认同兰亭序摹本法帖和王羲之其它传世法帖有差距” )2答案: A (徐利明在研究中所循着的正确方法与 C 项所言启功先生之方法相同)3答案: D (启功
35、认为兰亭序 “必定不出于王羲之之手,可以说是毫无疑问” ,可见他的观点是出于“不同书家的差距” )4. 答案: A B 项赵团长属于有文化,但素养不高的艺术工作者,此项属于片面认识。C项小说的语言古雅深沉,有误,小说语言生动,充满生活气息。D 项金科与荆轲有形象性格上的对照,而覃望与秦王并无对照。5. 参考答案:耿直刚烈。如看了赵团长改过的剧本,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坚持原则。如在舞台上坚持按老剧本演,无人配合后悲愤“自尽”。淡泊名利。如对赵团长追逐的奖牌、奖金不放在心上。(每点 2 分)6.参考答案:从小说的情节上看,舞台上的荆轲已死,演员金科的艺术生涯也就此结束。从人物形象上看,表现了金
36、科对艺术严肃性的坚守,对现实的无奈,抒发了他内心的痛苦之情。从小说的主题上看,批判了艺术媚俗的现象,也提出了传统艺术在当下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引人深思。从小说的结构上看,篇末点题,使小说结构完整,主题深化。(每点2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7.答案:A (郁达夫童年的经历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风格,不能“决定”)8.答案:D (A、正是因为乱世,才让他成为了一位最具名士之风和传奇色彩的作家。强加因果 B、错在“二人都生于乱世”原文“黄仲则生长于康乾盛世”。C、对比手法错)9.参考答案:郁达夫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乱世。悲剧的出生:家道中落,出生三年后,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悲惨的结局:郁达夫一袭青衫走马江湖
37、,最终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命丧日本宪兵之手。爱情失意。 (答对三点可得满分)10.答案:B 11.答案:A 公侯伯子男12.答案:B “作者赞赏他是一个看重故乡的富有情义的人”错 13.参考答案:(1)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 ”(献飨、让、乏、费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共 5 分。 )- 12 -(2) (使者)催促义帝起程,左右群臣渐渐叛离了他,项王于是暗中派衡山王、临江王在长江上杀死了义帝。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趣,阴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共 5 分。 )14.【答案】C 题中 C
38、项,老翁” “晓晴寒未起” ,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的心境清静淡泊。 15.参考答案 (1)本诗描绘了一个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 (2)通过细节描写(动作、心理描写等) 。 (3) “卧迟” “灯灭后” ,才能赏听窗外的沥沥雨声,屋内老翁安然“睡美”正体现他心无顾虑,具有闲淡的情怀;老翁“晓晴寒未起” ,对“霜叶满阶红”漫不经心,突出老翁心境清静淡泊;“香添暖被笼” ,夜已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却还要“霜叶满阶红” ,打算继续躺着,突出了体衰而又闲散的形象。16.(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17.答案:A 一马平川:指广阔的平原,地
39、势平坦。 一碧万顷:形容青绿无际。文中用来形容海面,用“一碧万顷”恰当。风大浪急:指风浪很大。 惊涛骇浪: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文中指外海海面的情况,用“风大浪急”恰当。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此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某种成就或盛况,带有夸张赞叹的意味。文中说的是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遇到的挑战,用“前所未有”恰当。名正言顺: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文中说港珠澳大桥是一座真正的科技大桥,用“名副其实”更恰当。故答案应为 A 项。18.答案:B 本题画线句子中“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搭配不当,“揭示了新结构方案”谓语和宾语不搭配,可改为“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提出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19.答案:C 本题从上文来看,语段陈述的对象是“巨龙”,也就港珠澳大桥, A、B、D 三项的主语都是“小岛”,C 项的主语是“巨龙”,也就是港珠澳大桥,所以从保持陈述对象一致性的角度来看,ABC 三项与上文衔接不紧密,应排除。20. 答案:标题:习近平对金庸先生的逝世表示沉重哀悼注音:zh “终年”改为“享年”;“亲临”改为“专程” - 13 -21. 答案略22.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