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工智能,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热 点 素 材 材料一 “人工智能”成为高频热词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进行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2-,考 点
2、 对 接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工智能发展就是一个重要表现。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复杂而严密的物质体系,离开了人脑神经活动的生理过程,就不可能有意识的存在。对人的意识来说,人工智能只是模仿,不是人的意识,也不能取代人的意识。,-3-,热 点 素 材 材料二 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 2018年8月23日,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举办智博会,是落实新时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加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必将促进智能产业资源共享共用和高效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智能化发展。同时,智博会也有助于以智能产业带动西部大开发,支撑“一
3、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4-,考 点 对 接 意识具有指导作用,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可以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新时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能够指导智能产业的发展。 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大做强智能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5-,热 点 素 材 材料三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18年9月17日至19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本次大
4、会以“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为主题,打造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合作交流平台,为应对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创造人类美好生活汇聚“中国方案”和“世界智慧”。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本次大会旨在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要求,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6-,考 点 对 接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加强大数
5、据建设,发展智能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建设创新型国家。,-7-,创新设计 1.人工智能之于未来,正如电力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每一次产业升级过后都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对人力素养、水准提出新的要求。但与此同时,机器人将广泛代替人工劳动,对程序性行业的就业造成一定冲击。为此,劳动者应该 ( ) 延长人工智能产业链,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努力提升综合素质,适应人工智能的新业态 提升人机协作技能,摆脱程序性行业就业困境 转变观念,提高人工智能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 A. B. C. D.,答案,解析,-8-,2.上海正式发布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希望通过推动这一新型产业体系的
6、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预计到2020年,上海市人工智能重点产业规模超过1 000亿元,成为经济新增长点。这表明( ) 人工智能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人工智能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拉动经济的增长 人工智能将代替劳动者,造成劳动者大面积失业 A. B. C. D.,答案,解析,-9-,3.英特尔宣布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贵阳人民政府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建立人工智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人工智能化产业快速、持续发展。作为人工智能三大基石,现在有了数据和芯片,只差算法了。对人工智能认识正确的是( ) 人工智能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工智能能够代替人
7、建立新的联系 人工智能能延伸人的认识器官 人工智能是人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A. B. C. D.,答案,解析,-10-,4.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从政治生活角度看,要使人工智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需要( ) 加强党对人工智能的指导,完善领导和管理体制 人大科学立法,加强人工智能的法律制度建设 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大人工智能政策扶持力度 人民政协积极履职,完善人才分配政策和激励机制 A. B. C. D.,答案,解析,-11-,5.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标志人工智能发展已
8、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未来5到10年,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无所不在,在很多领域,人工智能的能力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大脑功能,比如网络搜索引擎,它有无限的存储量,有极快的运算速度,它的能力让人类望尘莫及。这说明( ) 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再次进化,可能超过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能模拟人类智能,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 人工智能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 人工智能能够延伸人的认识器官,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A. B. C. D.,答案,解析,-12-,6.重视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共识,触摸智能服务与智能设备共同搭建的“未来生活”是大势所趋。 材料一 人工智能是未来智能社会的基础支撑。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由听从简单
9、指令向拟人、智能方向不断“进化”。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特种机器人,人工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工厂,人工智能+手术,人工智能+无人超市从“互联网+”到“智能+”,人工智能默默地填充、改变着人类学习娱乐、生产生活。 材料二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步走”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技术与应用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0、。,-13-,(1)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将会全面超越甚至取代人类智慧。请运用“意识的本质和作用”的知识作出判断和分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未来如何实现人工智能“三步走”目标。,-14-,答案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工智能不会全面超越和取代人类智慧。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而人工智能只是人类意识的产物,不可能取代和超过人类智慧。人类智慧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人工智能(不具备人类意识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等特点)不能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说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存在着鸿沟。认为人工智
11、能会取代人类智慧的观点,是对意识本质和能动作用的歪曲理解。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统筹考虑人工智能“三步走”目标,制定最佳方案。部分影响整体,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要扎实走好每一步,为最终实现“三步走”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15-,文化哲学辨析评论(析)类主观题解法 一、考法揭秘 文化哲学辨析评论(析)类试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高考主观题的题型。辨析题的题型由辨和析两部分组成,它的特点是有辨有析,辨析结合。辨是指辨别判断,析是指对判断的分析说明。这类试题一般提供一定的情境材料,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情境材料反映的现象或问题谈谈自己的看
12、法和认识,旨在考查综合能力。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如何看待问题”“如何评价问题”“对观点赞成还是反对,并阐释理由”等形式。 按照高考呈现的考查方式主要涉及以下两种典型类型:正反选择性评论类对情境材料提供的某一观点,进行正反两种态度(赞同或不赞同)的选择性论证。观点评析类对某一观点运用某个哲学观点加以评析(辨析或简评)。,-16-,二、典例探析 (一)正反选择性评论类对情境材料提供的某一观点,进行正反两种态度(赞同或不赞同)的选择性论证 典型示例(2015北京)“众”最初的字形是人们在太阳下共同劳作,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共同劳作有了更多的可能。
13、某生物学教授将研究课题开发成一款用氨基酸组装蛋白的游戏,向全球的游戏玩家开放,一个困扰了研究者15年之久的蛋白结构,仅仅10天后就被破解;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在百科全书式网站参与贡献内容、修订词条,共同创造和分享海量的知识;百万名网友参与“让爱回家”行动,筹得230个红包和50多张回乡机票,帮助近300个家庭羊年春节团圆,-17-,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说明理由。,-18-,答题规范,-19-,答案 示例一:赞同。互联网为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开放的平台,改变了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
14、人们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发展、完善自我,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量的积累产生了“众”的巨大力量,使我们变得更强大。(互联网将众多的个人联系在一起,协同合作,分散的部分有序聚集为整体,促进了整体功能的优化等。) 示例二:不赞同。过多地沉迷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会减少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联系。互联网上信息复杂,观点多元,有时不易达成共识。,-20-,(二)观点评析类对某一观点运用某个哲学观点加以评析(辨析或简评) 典型示例(2016江苏)什么是好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电影经常出现“叫好”和“叫座”的矛盾,有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电影过度关注“眼球效应”,
15、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口碑”。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人认为,只要能“叫座”的电影就是好电影。请运用矛盾的观点对此加以评析。,-21-,答题规范,-22-,答案 “叫座”与“叫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叫座”固然重要,但离开“叫好”,“叫座”将不能持续,好电影应该既“叫座”又“叫好”。在“叫座”与“叫好”两个方面中,“叫好”体现了电影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题中观点不仅割裂了矛盾双方的依存关系,也颠倒了主次。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方法技巧此类辨析题在解答时要注意贯彻“有是说是、有非说非、不全补充”的原则
16、,在答题时“肯定该肯定的,否定该否定的,补充该补充的”。可按以下操作流程运作:审题找准辨析点运用所学知识(教材及时政)结合背景材料逐个分析拟出提纲。并按下列顺序形成答案:(1)教材理论观点;(2)肯定合理成分相关理由;(3)否定错误成分相关理由;(4)补充缺少部分相关理由;(5)小结(提出解决方法或对题中说法进行定性)。,-23-,三、答题建模 1.回答辨析题一定要从两个方面着眼:第一是“辨”,即说明“是什么”,第二是“析”,即说明“为什么”和“怎么办”(这是核心与重点)。 2.回答此类题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
17、路来作答。未必每题都要全面回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定。,-24-,3.判断或辨别(辨)是分析说明(析)的前提条件,在回答问题之前,必须对题目作出科学的判断。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题目中的观点或材料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2)题目中的观点或材料是否既有正确成分,也有错误成分。 (3)题目中的观点或材料是否在一定条件下是正确的,在另外条件下是错误的。 (4)题目中的观点或材料是否辨中有辨。 只要根据上述要求,进行综合性的鉴别和分析,就能对题目作出科学的判断,并为下一步的“析”做好准备。,-25-,4.凡属于单一的肯定或否定的辨析题,一般先表明辨别的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
18、,然后再全面和具体地分析肯定或否定的理由。凡属于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的辩证否定的辨析题,一般不要先表态,应在具体分析时加以肯定或者否定。不论哪一类辨析题,在具体分析问题时,都必须有针对性地阐明辨析的理论根据,并依据辨析的理论根据具体分析题目的观点或材料的正确或错误之处,或者哪些正确或错误;或者在什么条件下正确、在什么条件下错误;等等。,-26-,高考考核的创新能力培养 辩证思维方法 【高考思维】 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
19、“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27-,【高考示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
20、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28-,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 点评 作为一道哲学评价题,题目限定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去说明理
21、由,答题的关键是把握“教学观念不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因此,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看,对于题中观点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可任选一个角度,或从这两方面去辩证分析理由,即观点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29-,答案 (1)答案示例一 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用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落后教学观念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当然,学生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因素。 (2)答案示例二 该观点存在片面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
22、世界指导作用的发挥是需要条件的。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实践,就不能发挥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观念如果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把教学观念视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30-,【特色仿真】 1.新的招生制度改革客观上要求学生尽早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高中生如何做生涯规划?一位同学说:“一个人要制定好自己的生涯发展规划,就要多读名人传记,如马云、乔布斯等人的故事,从中总结出他们成功的共同之处,并善于借鉴和模仿,指导我们的生涯发展。” 你如何评价这位同学的观点?请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
23、证关系原理说明理由。,-31-,答案 答案示例一:该同学的观点有合理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制定好自己的生涯规划,就要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更快发展。 答案示例二:该同学的观点不合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每个人的成功都有他的独特条件,在制定生涯规划时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成长道路,而不能照搬他人的经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毕竟我们与马云等人的家庭背景、个人学识等不尽相同,即使是他人成功案例中的共性要素,对我们来说,也会变成个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在制定生涯规划时,既要借鉴学习成功人士
24、的经验,更应思考自身特点,积极作好各方面的准备。,-32-,2.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将“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对此,有人认为,不再强调“985工程”“211工程”对部分学校是打击,会伤了元气。确实,多年来,通过实施这些重点建设,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重点建设确实也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
25、,产出一流成果。”,-33-,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可避免地要参照国际通行的世界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对外文化的交流互鉴,学习借鉴国外办学的成功经验。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评价指标体系在很多方面还无法充分反映我国大学的真实水平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实际贡献。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多独特之处,如民族教育、国学教育、价值观教育等。因此,“双一流”建设不能盲目照搬世界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中国标准”,逐渐将中国标准融入世界标准中去。 有人说,不再强调“985工程”“211工程”对部分学校是打击,会伤了元气。请从认识论角度对此观点加以评析。,-34
26、-,答案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产生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虽然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也暴露出来,需要新的措施引领高校的发展。该观点实质就是固守建设“985工程”“211工程”的传统想法,否认加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构想,否认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没有认识到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解析 可以结合材料,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以及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等角度来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