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1,2,3,4,5,1.(2018课标全国)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 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 B. C. D.,答案,解析,-4-,1,2,3,4,5,2.(2018浙江)近年来,中国音乐家叶小钢的交响音乐会中国故事系列在国内外获得巨大成功。为了创
2、作其中描绘西藏独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的喜马拉雅之光,他7次前往西藏等地考察,深入民间采风,从中获得创作灵感。这表明( ) 文化走出去要创新表现形式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创新源自创作者的灵感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 B. C. D.,答案,解析,-5-,1,2,3,4,5,3.(2017江苏)在一些旅游景区,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天坛、鸟巢、兵马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山寨景观多次出现。对此类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B.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C.发展了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 D.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答案,解析,-
3、6-,1,2,3,4,5,4.(2016课标全国)2015年,新版辞海编辑委员会宣布将在推出纸质版辞海的同时,推出适用于各种阅读终端的电子版和网络版。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 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A. B. C. D.,答案,解析,-7-,1,2,3,4,5,5.(2016北京)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鲁迅和雨果分别是中国和法国的伟大作家,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他
4、们的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下文为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在“鲁迅对话雨果”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中讲话的部分内容。 “雨果在他的悲惨世界里说:只要本世纪三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换句话说,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存在愚昧和困苦,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鲁迅先生以他高度浓缩的小说、精美绝伦的散文和浩瀚滚烫的杂文,表达了同样的意愿和同样的意志,正如他那首无题绝句所言: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结合材料,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8-,1,2,3,4,5,答案 鲁迅和雨果
5、都关心社会历史的进步,关注下层百姓的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各自民族精神的代表,也是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巨人。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能增进中法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两国的文化合作与发展,也有助于增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性,在中法文化的交流中推动文化创新。 解析 本题以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为背景材料,要求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知识范围确定为文化生活。根据材料,可先分析鲁迅与雨果文化作品的共性,再具体分析文化交流在促进文化合作与发展、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的意义。,-9-,考点一,考点二,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意义 1.是什么文化发展的实质、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
6、关系、文化创新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1)文化发展的实质: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10-,考点一,考点二,(2)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文化创新又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7、,-11-,考点一,考点二,(3)文化创新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文化创造必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文化创造者的创作必须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12-,考点一,考点二,2.为什么文化创新的意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13-,考点一,考点二,疑点微拨 1.文化工作者是
8、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造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试判断 ) 点拨 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造主要靠人民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聪明才智最终也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他们的创造离不开人民群众。 2.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试判断 ) 点拨 应正确区分目的、直接目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14-,考点一,考点二,3.文化创新的源泉、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据此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源泉。你是怎么看的?(试说明 ) 点拨 文化创新的源泉、来源只能是
9、社会实践。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途径,而不是根源。详见下表:,-15-,考点一,考点二,-16-,考点一,考点二,典例剖析 (2017江苏)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 )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答题规范 选B。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旨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需要立足实
10、践,扎根生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故选B项。文化创作不能超越生活,故不选A项。文化创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C、D两项与题干的要求不符。,-17-,考点一,考点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1.是什么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的关系;文化创新与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的关系 (1)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的关系: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文化创新与文化多样
11、性、文化交流的关系: 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需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18-,考点一,考点二,2.怎么办如何推进文化创新;如何进行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 (1)如何推动文化创新?,-19-,考点一,考点二,(2)如何进行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保持好文化的民族特色。,-20-,考点一,考点二,疑点微拨 1.文化交流中要以世界各国文化为营养。(试判断 ) 点拨
12、文化交流中我们要借鉴、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分,而不是全部成分。 2.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与“海纳百川”两者不可兼得。(试判断 ) 点拨 文化交流中的“海纳百川”指吸收外国有益文化,“以我为主”强调文化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好文化的民族特色,两者并不矛盾,而且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利于保持好文化的民族特色。 3.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试判断 ) 点拨 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途径。,-21-,考点一,考点二,4.文化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试判断 ) 点拨 要正确区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文化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途径之一。,-22-,考点一,考点二
13、,典例剖析 (2018江苏)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它以8 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展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材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答题规范 选C。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知识。8首抗战歌曲展现了烽火连天的时代,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故选C项。A项强调人民群众的作用,不符合题意;B项强调文化创新的作用,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23-,考点一,考点二,广深视角 1.文化传播、文化继承、文化发
14、展、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24-,考点一,考点二,2.正确理解四种“主义” (1)“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相对应,都是在对待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关系上的错误倾向。“守旧主义”是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全盘肯定的错误倾向;“历史虚无主义”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错误倾向。 (2)“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相对应,都是在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关系上的错误倾向。“封闭主义”是全盘肯定民族文化,全盘否定外来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民族虚无主义”是全盘否定民族文化,全盘肯定和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错误倾向。,-25-,考点一,考点二,3.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和“海纳百川”的关系 (1
15、)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利于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2)文化交流中“海纳百川”表明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交流、融合、合作和共处。 4.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承认、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 (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因为每一国的文化都有良莠之别。优秀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26-,考点一,考点二,(3)在
16、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决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同时,也应高度警惕文化殖民主义,防止西方国家以文化为手段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27-,考点一,考点二,5.全面认识教育的文化力量,-28-,考点一,考点二,典例剖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心逐梦的中国,正以博大宽广的胸襟、心系天下的情怀,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曲,谱写自贸区战略新华章。 材料一 2013年,中
17、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2015年3月,福建被国家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2015年4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福建自贸区)正式建立,实施范围涵盖平潭、厦门和福州三个片区。,-29-,考点一,考点二,材料二 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展开讨论。,参考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展
18、望中华文化与沿线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美好远景。,-30-,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规范,-31-,考点一,考点二,政策要点把握政策方向,补充答题要点 1.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衣食父母。大力倡导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虚心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制定支持文艺工作者长期深入生活的经济政策。(节选自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2.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
19、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节选自全国科技创新大会),-32-,考点一,考点二,3.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节选自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 4.关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习近平强调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节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若干重要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