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习题(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docx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1093632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习题(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习题(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习题(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习题(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习题(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二节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读七省区某种自然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完成第 12 题。1.该种植被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为(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2.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水土流失C.土地沙化 D.森林破坏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该种植被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图示该种植被分布多的省份多为降水稀少的地区,所以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沙化。答案:1.B 2.C读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统计表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第34 题。地区超载起止时间(年)超载持续时间(年)年平均超载率(%)西藏牧区 19642000 37

2、 47青海牧区 19702000 31 18甘肃牧区 19732000 28 202四川牧区 19822000 19 103.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越大 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 2005 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A. B. C. D.4.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 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A. B. C. D.解析:第 3 题,从四

3、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第 4 题,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答案:3.B 4.C读下图,完成第 56 题。35.图中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年降水量 400 毫米左右地区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D.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6.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解析:第 5 题

4、,由图中信息可得,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主要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上。第 6 题,盐渍化的直接原因为地下水位的上升,而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答案:5.D 6.B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完成第 78题。47.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8.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解析:第 7 题,图中三条曲线反映出该流域具有降水集中、河流具有明显汛期和含沙量大的特点,含沙量大是水土流失严

5、重的结果。第 8 题,流失的泥沙在下游河道、湖泊中沉积,抬高河床、淤积湖泊,容易诱发洪涝灾害;水土流失严重说明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植被拦泥蓄水的功能降低,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河床抬高,河道变浅,不利于航运。答案:7.B 8.C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全球在气候、地形、土地使用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要结合各国各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实际确定荒漠化的范畴。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各地经济活动复杂,流水、风力、化学和物理四种营力作用过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均属于荒漠化。读材料和下图,完成第 911 题。59.我国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西北干旱、

6、半干旱区石漠化B.黄土高原盐渍化C.云贵高原沙漠化D.江南丘陵红漠化10.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土地退化的共同原因是( )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植被破坏 土层疏松、直立性强 降水集中,多暴雨 地表水缺乏A. B. C. D.11.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作用产生的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的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原因是风蚀解析:第 9 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以风蚀为主的沙漠化,黄土高原以水蚀为主,云贵高原出现石漠化。第 10 题,注意分析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荒漠化形成的异同点。黄土

7、高原以黄土为主,土质疏松,而云贵高原以石灰岩为主,这正是二者不同之处。第 11 题,江南丘陵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水土流失之后红壤裸露,因而主要是水蚀作用产生的。答案:9.D 10.B 11.B下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完成第 1213 题。612.图中原过渡带与可能变动带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是( )A.原农业用地向畜牧用地转变B.原畜牧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C.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D.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13.下列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A.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B.该地区草场的载畜量降低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D.淮河地区的洪涝解析:第 12 题,由

8、图中可能变动带的位置可以推知,该地在土地利用中,可能过度开垦草原,使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第 13 题,图中畜牧用地转变成农业用地,将导致该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剧,造成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草原载畜量降低以及河流含沙量增大等。淮河不流经该地区,其洪涝与此无关。答案:12.C 13.D在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中,滇西北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地区具有全球不可替代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据此完成第 1415 题。14.滇西北生物资源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交通不便 B.地形平坦C.气候类型多样 D.人类活动少15.目前,云南野生稻资源正日益枯

9、竭,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B.滑坡、泥石流的破坏C.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7D.当地人的大量采集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及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原因。滇西北为横断山区,地势高差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气候类型多样,因而生物资源丰富。云南野生稻资源的枯竭,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所致。答案:14.C 15.C16.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每年以 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科尔沁草原的变化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密度的变化

10、(1)说出图所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2)分析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3)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的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科尔沁草原的变化可知,19802008 年草原退化程度逐渐加重,重度和荒漠的比例增大,说明该地存在草地退化问题;草地退化,生产力下降,加剧荒漠化进程。第(2)题,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密度的变化可知,过度放牧是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第(3)题,合理放牧、控制人口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管理等都是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的措施。8答案:(1)土地(草地)退化。危害: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沙化面积扩大,导致荒漠化。(2)由于人口压力,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

11、求量大增,超载放牧,引起草原退化。(3)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变单一放牧业,发展多种经营;实行禁牧、轮牧、退牧,改游牧为舍饲养畜;建设饲草料基地和“草库伦”,改良牧草品种,提高草原生产力;依法管理,加强草原保护。17.(探究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 A)、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 B)。图 A图 B材料二: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 C)和图 C 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图 C 黄土高原降水分布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9类型 比重(%)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三次产业 27.6 46.1 26.3种植业 畜牧业

12、 渔业 其他农业68.5 27.7 1.0 2.8重工业(包括采掘业) 轻工业工业67.0 33.0(1)结合图 B,分析说明图 A 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3)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请你在图 C 的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地,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阐明选择方案的理由。方案: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坡。方案:以植被措施为侵蚀治理的主要措施;但必须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解析:第(1)题,题中要求结合图 B 来分析图 A 内容,即分析土壤侵蚀时,要考虑与年降

13、水量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森林覆盖率的因素。图 A 显示年降水量在 450 毫米以下时,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土壤侵蚀快速增强;在年降水量介于 450600 毫米之间时土壤侵蚀强度又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下降;在降水量大于 600 毫米时,土壤侵蚀稳定在低水平。第(2)题,从表中可看出该地第一产业中种植业、畜牧业比重高,而该地降水较少,则植被以草地为主,易出现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现象;同时重工业(包括采掘业)比重高,开矿易出现植被破坏,重工业易出现污染等问题。第(3)题,注意要选一个地区,再选其中一个方案来分析。答案:(1)年降水量小于 450 毫米时,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快速增强;

14、年降水量大于 450 毫米时,森林覆盖率会随降水量的增加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和森林覆盖率增大)而迅速减弱;年降水量大于 600 毫米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不大(相对比较稳定)。(2)该县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且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偏高,会出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现象,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该县重工业(包括采掘业)比重很高,如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10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出现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同时还会出现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3)甲地应选择方案。理由:甲地年降水量超过 450 毫米,提高植被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降水量较大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乙地应选择方案。理由:乙地年降水量小于 450 毫米,植被生长的降水条件较差(在年降水量接近 450 毫米的地区仍有较强的侵蚀力),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被更适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