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1102715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化生活,必 修 三,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考情解读立标杆,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备 考 向 导,考 点 梳 理,(一)文化的多样性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地位: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_。 意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_。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考点剖析,积淀,集中展示,(2)文化遗产 地位: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意义: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_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_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_。 2世界文化

2、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文化是世界的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_,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_。 (2)文化是民族的 各民族间_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演进,多样性,文化财富,共性,普遍规律,经济,(3)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_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_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民族,世界,(2)尊重文化多样性 态度:既要认同_文化,又要尊重_文化,

3、相互借鉴,_,尊重世界文化_,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_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_繁荣的必然要求。 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本民族,其他民族,求同存异,多样性,本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1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1)重要途径:商业贸易、_、_。 (2)其他途径: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 2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1)传播的发展阶段:_、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 (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_。 (3)大众传媒的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_、沟通、_的强大功能

4、,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人口迁徙,教育,口语,印刷术的推广,传递,共享,3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1)促进_的传播。 (2)促进外域文化的传入和中华文化的发展。 (3)促进_的发展。,中华文化,世界文化,【易错1】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注意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对应的内容不能颠倒。 【易错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分析: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5、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易错辨析,【易错3】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分析: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正确的,但民族文化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易错4】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分析: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要尊重但不一定要认同。,【易错5】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

6、的原则 分析: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或者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但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因此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等于各种文化一律平等。 【易错6】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分析: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径。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注意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易错7】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分析: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7、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易错8】互联网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具有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 分析:口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具有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核 心 突 破,1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的关系,核心考点一:文化的多样性,拓展 民族节日与传统习俗的对比 (1)文化内涵不同。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

8、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2)民族节日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许多传统习俗的内容,但传统习俗并不完全通过民族节日展现出来,它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文化载体来展现。,图解,2正确理解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图解,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4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命题点1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命题揭秘: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最常见的考法是提供中外典型的文化素材,尤其是各国的文化遗产和民族节日,设置选择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如: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背景考查文化遗产的意义;在试题选项设置中经常混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如: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

9、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等等。,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国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 A文化遗产是我国独有的文化财富 B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D保护文化遗产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解析 我国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正确;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A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C错误;保护文化遗产不一定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D错误。故选B。,B,典题 1,变式训练1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

10、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踏青扫墓( ) 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是最为直接的文化传播交流方式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是展示民族文化魅力的窗口 A B C D 解析 各国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最为直接的文化传播交流方式,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错误。故选B。,B,命题点2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 命题揭秘: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最常见的考法是提供某个国家或民族的独特的文化,或强调其特色、个性,或强调该文化被他国认可、接受或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设置选择题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如:以碟中谍6等美国电影在中国热播,或者中

11、国武术、书法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受欢迎为背景,考查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在试题选项设置中往往会设置一些错误的说法,如: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共性;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交流,趋向同一等等。,(2017课标,19)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 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 B C D,A,典题

12、2,解析 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说明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也说明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正确;通过交流,人们可以理解而非确定革命文化的内涵,错误;大众传媒因其自身的优势在传播与展示革命文化的价值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但并不能说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革命文化才有价值,错误。,变式训练2 “石头、剪子、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 )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商业贸易

13、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B C D,D,解析 题中材料“源于中国的石头、剪子、布游戏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适合题意;题中材料“石头、剪子、布游戏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体现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适合题意;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选D。,如何从哲学上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1)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 (2)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文化相互区

14、别开来。 (3)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如果失去了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也就不存在了。 (4)民族性与世界性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1区别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核心考点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2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

15、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3为什么要进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1)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这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同时又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是我国进行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进行文化创新的途径之一就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4

16、)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5)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增进国家间的友谊和加强国家间的相互了解,建设和谐世界。,4如何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1)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3)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推进不同文化的交

17、流、借鉴与融合。 (4)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交流活动,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 (5)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命题点1 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 命题揭秘: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最常见的考法是以一定的文化传播的实践活动为背景,通过选择题形式考查对几种文化传播的途径的区分判断,或者结合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交流、文化创新等知识综合考查;且通常会在试题中设置错误选项,混淆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如: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等。,当今,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被

18、寄予更多期待,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承与发展,使文化生产力出现新组合,实现了文化财富的新掘金。这说明( ) 大众传媒具有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媒体成为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直观的传媒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 B C D,典题 3,D,解析 材料说明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承与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符合题意;大众传媒具有传播、沟通、共享文化的强大功能,没有创造文化

19、的功能,错误;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直观的传媒是口语,错误。故选D。,变式训练3 随着全民微时代的到来,一些以“微”著称的文化消费形式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小说、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等应运而生。随后“微”文化现象迅速蔓延,改变着人们生活。微文化( ) A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意味着旧传媒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C以最直接、最常见、最丰富的特点推动了文化传播 D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上发挥重要作用,D,解析 微文化是因字数少、时间短、传播快等特点,其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D正确;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错误;新传媒的出发并不意味着旧传媒

20、的退出,B错误;口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方式。微文化不是口语,C错误。故选D。,现代社会中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命题点2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综合考查 命题揭秘: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本知识点时,最常见的考法是提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式,或者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活动的素材,考查考生对“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这一知识体系内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包括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以及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等知识。通常的考查角度有:原因类、措施类、启示类等。,(2017全国新

21、课标,38(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材料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典题 4,材料二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

22、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解析 本题的知识限定为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中国高铁“走出去”是商业贸易,其过程也会伴随着人员交往,因此可从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既有利于外国人了解中华文化,又有利于中国人了解外

23、国文化等角度分析;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这一做法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答案 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铁路“走出去”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知名度,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扩大了中外人员交往,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变式训练4 目前,“一带一路”建设正积极推进。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我国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

24、带建设。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支持,民心相通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答案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商业贸易、教育合作和人员往来,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夯实文化交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推动各国文化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传播、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促进文化

25、交流的作用。解答本题首先需要考生对所给的材料要进行充分解读,然后采用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总结。本题中考生根据材料的表述,着重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以及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的角度进行展开即可。,1文化交流的特点 (1)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包括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也包括外域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2)文化交流的作用是双重的。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有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繁荣;若违背平等原则,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则不利于文化的发展。,2文化交流的作用 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的过程,也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要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成果,同时也必须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样才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的竞争力。因此,文化的交流、融合不会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相反,会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ITU-R BT 1666 FRENCH-2003 User requirements for large screen digital imagery applications intended for presentation in a theatrical environment《应用于剧院环境的大屏幕数字成像的用户需求》.pdf ITU-R BT 1666 FRENCH-2003 User requirements for large screen digital imagery applications intended for presentation in a theatrical environment《应用于剧院环境的大屏幕数字成像的用户需求》.pdf
  • ITU-R BT 1666 SPANISH-2003 User requirements for large screen digital imagery applications intended for presentation in a theatrical environment《应用于剧院环境的大屏幕数字成像的用户需求》.pdf ITU-R BT 1666 SPANISH-2003 User requirements for large screen digital imagery applications intended for presentation in a theatrical environment《应用于剧院环境的大屏幕数字成像的用户需求》.pdf
  • ITU-R BT 1666-2003 User requirements for large screen digital imagery applications intended for presentation in a theatrical environment《应用于剧院环境的大屏幕数字成像的用户要求》.pdf ITU-R BT 1666-2003 User requirements for large screen digital imagery applications intended for presentation in a theatrical environment《应用于剧院环境的大屏幕数字成像的用户要求》.pdf
  • ITU-R BT 1667-2003 Terrestrial return channel for interactive broadcasting services operating in the VHF UHF broadcast band based on Recommendation ITU-R BT 1306《基于建议ITU-R BT 1306运.pdf ITU-R BT 1667-2003 Terrestrial return channel for interactive broadcasting services operating in the VHF UHF broadcast band based on Recommendation ITU-R BT 1306《基于建议ITU-R BT 1306运.pdf
  • ITU-R BT 1674-1-2015 Metadata requirements for production and post-production in broadcasting《广播制作和后期制作的元数据要求》.pdf ITU-R BT 1674-1-2015 Metadata requirements for production and post-production in broadcasting《广播制作和后期制作的元数据要求》.pdf
  • ITU-R BT 1675 FRENCH-2004 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al practices for minimizing disturbance from loop delay in broadcast systems《对广播系统回路延迟的最小化干扰的系统设计和操作实践》.pdf ITU-R BT 1675 FRENCH-2004 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al practices for minimizing disturbance from loop delay in broadcast systems《对广播系统回路延迟的最小化干扰的系统设计和操作实践》.pdf
  • ITU-R BT 1675 SPANISH-2004 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al practices for minimizing disturbance from loop delay in broadcast systems《对广播系统回路延迟的最小化干扰的系统设计和操作实践》.pdf ITU-R BT 1675 SPANISH-2004 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al practices for minimizing disturbance from loop delay in broadcast systems《对广播系统回路延迟的最小化干扰的系统设计和操作实践》.pdf
  • ITU-R BT 1675-2004 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al practices for minimizing disturbance from loop delay in broadcast systems《最小化广播系统回路延迟干扰的系统设计和操作实践》.pdf ITU-R BT 1675-2004 System design and operational practices for minimizing disturbance from loop delay in broadcast systems《最小化广播系统回路延迟干扰的系统设计和操作实践》.pdf
  • ITU-R BT 1676 FRENCH-2004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specifying accuracy and cross-calibration of video quality metrics《规定视频质量度量的精确度和交叉定标的方法框架 问题ITU-R 44 6》.pdf ITU-R BT 1676 FRENCH-2004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specifying accuracy and cross-calibration of video quality metrics《规定视频质量度量的精确度和交叉定标的方法框架 问题ITU-R 44 6》.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