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周天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国王) ,又是天下同姓(姬姓)的大宗。政治上的共主与血缘上的大宗紧密结合,成为“封建”的精髓。这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血缘纽带B. 家国一体C. 等级森严D. 地方分权【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周天子在政治上是天下共主,在血缘关系上也是大宗。天下共主代表“国” ,血缘大宗代表“家” ,周天子一人具有两种身份,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点,因此 B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血缘纽带只涉及血缘关系,并未涉及政治上的共主;C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政治方面等级严格的
2、内容;D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地方分权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2.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泰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 “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 修筑长城B. 焚书坑儒C. 实行三公九卿制度D. 推行郡县制【答案】D【解析】【详解】修筑长城是秦始皇为了抵御北方的匈奴,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 A 项;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文化专制政策的表现,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 B 项;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不是秦始皇“求其宁息”的措施,故排除 C 项;根据“复立国,是树兵也”可知秦始皇是为了避免春秋战国时期地方割据攻战而废除了
3、分封制,以“求其宁息” ,秦始皇“求其宁息”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故选 D 项。【点睛】随着血缘关系的淡薄和中央控制力的下降,分封制最终导致了地方诸侯割据和彼此- 2 -之间的攻战。秦始皇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而推行郡县制。郡县制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有效避免了地方割据和相互攻占。3.公元前 127 年,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得封地为列侯。这一规定A. 强化了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B. 巩固了刘姓宗室的血缘亲情C.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D. 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得封地为列侯”
4、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规定是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推恩令弱化了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故排除 A 项;推恩令与是否巩固刘姓宗室的血缘亲情无关,故排除 B 项;推恩令将地方封国进行拆分,有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 C 项;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封国的实力,故排除 D 项。【点睛】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4.有史学家认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是指A. 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B. 既保证了
5、皇权独尊,又彻底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使宰相能各司其职D. 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答案】C【解析】【详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与地方管理无关,不能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故排除A 项;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的独尊地位,但并没有彻底消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排除 B项;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独尊,又将相权一分为三,使各省长官能各司其职,故选 C 项;三省六部制并不能消除地方割据的隐患,故排除 D 项。- 3 -5.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 。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A
6、. 转运使B. 枢密副使C. 知府D. 通判【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转运使、知府和通判都是宋代的地方官员,不可能“位同宰相”,故排除 A、C、D 项;枢密使掌管军权,分割了宰相权力,管理军国要政,所以包拯“位同宰相”的职务应该是枢密副使,故选 B 项。6.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 “立嫡以长不以贤”B.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C.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D. “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答案】B【解析】【详解】 “立嫡以长不以贤”指的是宗法制,与科举制无关
7、,故排除 A 项;“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描述的是科举制的相关内容,符合题意,故选 B 项;“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指的是察举制, “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指的是九品中正制,故排除 C、D 项。7.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称:(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据此可知,元行省A. 军国重事,无不领之B. 辖区广阔但权力不大C. 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D. 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答案】C- 4 -【解析】【详解】 “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没有体现“无诸侯之权” ,故排除 A 项;元行省“权力不大”的说法与“有诸侯之镇”不符,故排除 B 项;有“诸侯之镇,
8、而无诸侯之权”体现了元行省行使权力要受到中央的节制,故选 C 项;元行省的长官都是由中央任命的,故排除 D 项。8.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官职)“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他指的应该是A. 汉代的尚书令B. 唐代的门下省长官C. 明代的内阁首辅D. 清代的议政王大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明成祖朱棣为减轻皇帝沉重的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即“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没有决策权即“既有相职,却无相权” ;内阁首辅是皇帝直接任命并且担任皇帝的最高幕僚即“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故 C 为正确
9、答案。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9.下列关于清朝设置的军机处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A. 简:机构精简B. 开:决策的开放性强C. 速:办事效率高D. 专:皇帝乾纲独断【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清代军机处具有简、密、速、专的特点,简是指机构精简,密是指决策封闭性强,速是指办事效率高,专是指皇帝乾纲独断。所以军机处决策开放性强的说法不正确,故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10.某班同学撰写关于“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研究性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没有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 专制皇权的创立者周武王- 5 -B. 元朝内阁制的影响C. 隋唐时期中枢权力体
10、系的发展D. 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利制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专制皇权的创立者应该是秦始皇,故排除 A 项;内阁设立于明代而非元代,故排除 B 项;隋唐时期形成了三省六部制,体现了这一时期中枢权力体系的发展,故选 C 项;军机大臣出现于清代,此时宰相制度已经废除,而且军机大臣只是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所以丞相与军机大臣之间不可能形成权力制衡,故排除 D 项。11.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其中的“一部分人”是指古希腊的A. 全体公民B. 外邦人C. 妇女D. 奴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古希腊
11、的民主只有公民才能享有,非公民是不享有城邦民主的,也就意味着公民以外人是不自由的。其中外邦人、妇女和奴隶是没有公民权的,所以他们都是不自由的。因此这“一部分人”指的是全体公民。故选 A 项,故排除 B、C、D 项。【点睛】古希腊的城邦民主是公民的民主,而不是所有人的民主。古希腊的公民只是一部分,所以古希腊的民主实质上还是奴隶主贵族政治。12.有学者说:“梭伦改革只不过是以金钱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并不是真正的民主政治。 ”此观点的得出主要是依据改革A. 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B. 建立五百人议事会C. 以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D. 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答案】D【解析】- 6 -【详解】发放
12、“工资”和“观剧津贴”是伯利克里时期的措施,故排除 A 项;建立五百人议事会和以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都是克里斯提尼时期采取的措施,故排除 B、C 项;梭伦实行财产等级制,按照等级高低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所以说“梭伦改革只不过是以金钱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并不是真正的民主政治” ,故选 D 项。13.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多德用“轮流统治与被统治”来阐述雅典民主政治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是A. 人人平等 B. 轮番而治 C. 人民主权 D. 直接民主【答案】B【解析】“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反映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轮番而治,所以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人人平等,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体
13、现人民主权,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轮番而治而非直接民主,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14. “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 ”为此罗马形成了A. 习惯法体系 B. 公民法体系C. 自然法体系 D. 万民法体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及阅读理解的能力。从材料中的“帝国”可排除 A、B、C 三项,只有 D 项是帝国时期形成的法律。考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万民法15.西塞罗指出: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法律即正确的理性,它适用
14、于所有的人并且是永恒不变的。这里的“法律”指的是A. 习惯法B. 公民法C. 万民法D. 自然法【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西塞罗” 、 “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法律即正确的理性,它适用于所有- 7 -的人并且是永恒不变的。 ”等信息结合罗马法相关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法律”指的是自然法,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B 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C 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故正确选项为 D 选项。16.对近代欧美法制建设产生重要影响的罗马法的原则和制度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陪审制度三权分立制度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私有
15、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陪审制度是罗马法中包含的思想和制度,对近代欧美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故符合题意。三权分立是启蒙思想,不属于罗马法对近代欧美法制产生影响的原则,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A 项,故排除 B、C、D 项。17.有关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由多数党领袖组阁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有权解散议会掌握司法权A. B. C. D. 【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责任制内阁的最高长官是首相,是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内阁要对议会- 8 -负责,首相有权解散议会,因此本题选择 A 选项。选项掌握司法权错误,英国掌握司法权的上议院。18.英国学者哈勒维说:“英国是供宪政考古的博
16、物馆,这里积累了以往岁月的遗迹。 ”这里是在说明英国A. 君主立宪制已经是一种过时的政体B. 君主立宪制被共和制所取代C. 君主立宪制被其他国家广泛采用D.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具有渐进性的特征【答案】D【解析】材料“英国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说明历史上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这里积累了以往岁月的遗迹”说明英国的政治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具有循序渐进的特征,而不是激进化的产物,故 D 项正确。AB 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这里的“供宪政”指的是英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英国历史是经过多种政体的探索,君主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最终选择君主立宪制,说明英国政治近代
17、化渐进性的特点。 19.麦迪逊指出,美国 1787 年宪法达成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当时这种平衡机制主要表现在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总统和军队之间立法、行政、司法部门之间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美国 1787 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三者分权制衡。联邦政府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规定的前提下享有自主权,体现出分权制衡机制,故正确。美国实行总统- 9 -制,总统是三军总司令,所以总统与军队不是分权制衡关系,排除;联邦政府的立法权归议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
18、归最高法院,体现出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机制,故正确。美国 1787 年宪法颁布时美国政党政治尚未确立,且两者不能体现分权与制衡关系,故错误。故选组合,排除 ACD,选 B。20.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为此,宪法的制定者们分别设计了A. 邦联制、责任制内阁B. 总统制、三权分立制C. 联邦制、责任制内阁D. 联邦制、三权分立制【答案】D【解析】“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指的是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这体现的是联
19、邦制;“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说明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中存在分权制衡,这体现的是三权分立;综上所述,D 符合题意,故选 D。ABC 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点睛:“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这是历史学习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选择题里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很容易被题目中的某个信息所左右,就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就是正确选项,但很有可能这只说到了材料中的一部分信息;殊不知,看全题干所反映的信息再对照答案进行比对,完全与材料原意相符的选项才是正确答案。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梭伦主宰政事之后通过禁止借贷以人身为担保使平民获得了自由,既在当时也延续至将来,他还制定了法律,取消
20、了一应私人与公众的债务,这一举措被称为“卸担” ,意- 10 -即卸去人们身上沉重的负担。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三除将军可无限期连选连任,五百人议事会议员可连任二年外,所有公职任期都在一年以内,不得连任。有的公职甚至一人一生中只能担任一次。通过这些措施,每个公民都能够经常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都有平等的机会担任公职。政治生活成了公民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材料一中图一、二体现了哪两种政治制度?分别反映了什么文明形态?(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二,梭伦为什么要“卸担”?又是如何“卸担”的?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3)根据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局限。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影响。
21、【答案】(1)制度:君主专制;民主政治。文明形态:大河文明;海洋文明。 (2)平民因债务奴隶制而处境悲惨。颁布解负令。解除了雅典公民中平民最沉重的负担,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限制土地兼并;巩固了城邦体制,为民主政治奠基。 (3)特点:直接民主、轮流执政。局限:只有本邦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影响:古希腊民主政治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解析】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中图一、二提到,三省六部制和雅典民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这体现了哪两种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属于君主专制;雅典民主制度属于奴隶制民主政治。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这分别反映了什么文明形态:前者反映了大河文明;后者反映了海洋文明
22、。(2)据材料二提到,通过禁止借贷以人身为担保使平民获得了自由取消了一应私人与公众的债务,这一举措被称为“卸担” ,意即卸去人们身上沉重的负担,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梭伦为什么要“卸担”:平民因债务奴隶制而处境悲惨,阶级矛盾尖锐。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梭伦又是如何“卸担”的:颁布解负令。解除了雅典公民中平民最沉重的负担,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为民主政治奠基。(3)根据材料三提到,每个公民都能够经常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都有平等的机会担任公职。政治生活成了公民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局限:直接民主、轮流执政。只有本邦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23、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影响: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11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影响22.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 ,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 ,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材料二杰弗
24、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 ”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钱满素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作者认为“光荣革命”是“反革命”的理由。结合英国近代宪政体制特点,指出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具体表现。(2)材料二中“猜疑”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制宪者们是如何“精明地设置障碍” ,以避免总统“胡作非为或盲动” ,而实现利益相互妥协的?(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政治妥协的积极作用。
25、【答案】 (1)理由:“光荣革命”保留了国王。表现:议会是权力中心;国王统而不治。(2)实质:权力制衡。 说明:美国总统经选民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总统虽然掌握行政、外交、军事等重大权力,但接受国会和司法部门的监督和制约。(3)积极作用:有利于造就和平政治;有利于解决国际争端的重大问题;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政治文明的发展。【解析】【详解】 (1)根据“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可知作者认为“光荣革命”是“反革命”的理由是由于“光荣革命”保留了国王,与王权之间形成了妥协。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英国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具体表现主要在于议会成为权力的中心,- 12 -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象征。(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美国中央政府权力运作特点可知“猜疑”的实质即为权力制衡。根据美国中央民主政治特点可知,美国的总统由选举产生,并且有任期限制;美国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了中央政体,总统与国会、最高法院之间相互制衡。(3)根据英国和美国民主政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政治中的妥协有利于造就和平政治,解决国际争端的重大问题以及社会进步与政治文明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点睛】近代西方国家在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中充满了斗争和妥协,政治妥协便成为推动近代西方国家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人类政治智慧的重要表现。-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