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 社会生活变迁及科教文艺,【主题线索】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两方面内容: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二是鸦片战争后,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在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生活及科教文艺发生巨大变迁。,【主要表现】 (1)社会主义建设 过渡时期:19491956年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新中国制定并实施了“一五”计划,初步建立工业化的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曲折发展:1956197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20年。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另一方面,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的“左”倾错误,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巨大损失。 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实施,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融入全球化潮流,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社会生活变迁 近代:鸦片战争后,国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和习俗发生了较大变化。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运输通讯和大众传媒等伴随着西方文明渗透而逐渐走向近 代化。 现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吃、穿、住和风俗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交通工具快速发展;报刊、影视和网络技术使人
3、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新中国科教文艺: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五号”,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双百”方针推动科研与文艺事业发展。,第37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考纲考情分析,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主干知识整合,考点即时演练,考纲考情分析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抓主干,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经济恢复(19491952年) (1)背景 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交通落后,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2)措
4、施 城市:没收 ,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打击投机商人。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经济,以解决中央财政困难;合理调整工商业,调动私营工商业的积极性,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 农村:1950年夏,颁布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3)意义:到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一五”计划(19531957年) (1)条件:政权巩固、经济恢复,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官僚资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2)任务 优先发展 。 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 进行改造
5、。 (3)特点: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并举,优先发展重工业。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建立了独立的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 奠定了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1)内容 农业:农民参加 ,走集体化道路。,重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工业体系,工业化,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形式,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1956年,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2)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
6、会主义 。 (3)意义:标志着 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二、探索与失误 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 (1)背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2)内容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 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工业国,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失误 (1)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主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
7、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 。 (2)“大跃进”:要求 、大办农业,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 ,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4)“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客观经济规律,大办工业,人民公社,3.政策调整 (1)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行“ ”的方针。从1962年起,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1971年, 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年,出现国民经济的复苏。 (3)1975年, 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8、,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周恩来,邓小平,重理解,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门类残缺不全。 (2)从现实需要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2.过渡时期(19491956年)我国社会的特点 (1)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2)经济结构:在进行
9、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3)阶级结构:由多种阶级成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并存到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 (4)社会主要矛盾: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5)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探究重
10、点,主题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一五”计划的开展,材料一 农业的投资是非常有节制的,不到总投资的8%。一半以上的投资投入工业,其中90%拨给诸如冶金、机械制造、电力、煤、石油和化工等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拨款用来扩大农机和化肥生产的小部分工业投资(3%),证明五年计划(注:指“一五”计划)中被排在靠后的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1%以下。,【解析】第(1)问,由对农业的投
11、资不到总投资的8%,而投入工业的占一半以上,工业投资中投入生产生活资料部门的资金占90%得出“状况”,联系所学得出上述状况出现的原因及“一五”计划的影响。 【参考答案】(1)状况:工业投资比重大,农业投资比重小。原因:“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问题】 (1)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农业、工业投资的状况和原因。结合所学回答“一五”计划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影响。,【解析】第(2)问,通过分析材料中各种所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得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的优势,联系所学得出意义。 【参考答案】(2)三大改造完成
12、,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深化拓展,1.特点 (1)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2)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 (3)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4)渐进性和长期性。 (5)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辅相成。 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
13、义改造的开始。,“一五”计划的特点和实质,主题二,探索与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材料一 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自然大进军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 1958年2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城镇人口数的变化反映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解析】第(1)问,据“1958年”“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可知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经济建设的盲目性。第(2)问,BC段是19611977年,联系1960年后国民经济的调整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1)“大
14、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经济建设的盲目性。 (2)趋势: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城市化趋缓甚至倒退。 原因:实行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精简城市人口;“文化大革命”导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建设热潮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分别指出BC阶段我国城镇人口的增长趋势及原因。,深化拓展,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错误及其教训,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考教材补缺,角度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典例1】 (2017海南卷,12)如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
15、 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 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合理、准确解读的能力。宣传画是带有很强主观色彩的史料,更多的是对美好蓝图的憧憬,拖拉机中既有农民,也有工人,反映了新中国工农联盟的政治基础,与之相对的经济基础应该是工业化,农业机械化是当时人们可以想象到的美好蓝图,但是,农业机械化在1950年并未实现,在农村普及尚有很长的距离,C项表述准确的关键字在于“将”,是一种未来式表述,C项正确,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开始于1958年,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是在1955年,A、D两项错误。 答案
16、:C,角度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典例2】 (2018全国卷,31)如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试题分析】漫画反映了1953年资源勘探队进入深山对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划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其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促进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展开,故D项正确。1957年“一五”
17、计划完成后,我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A项错误。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古已有之,B项错误。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C项错误。 答案:D,【教材补缺】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的特点 1.剧烈的社会变革是新中国工业化的重要社会背景:与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此同时,工农联盟国家的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专业化高等教育的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使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外交环境深刻影响了工业化建设的方向和方式: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使工业化建设以重工业为中心;同时
18、,中苏关系密切,中国向苏联学习,使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获得了必要的资金和技术,也充斥着苏联色彩。,3.群众运动式的经济建设模式对工业化建设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注重发动人民群众进行工业化建设,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广大女性也积极参与,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但是,也使工业化建设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成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祸根。 4.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模式促进了工业化进程: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展开的,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特殊的建设任务,需要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新中国建立后逐渐形成了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国家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空前提升,新中国
19、成立初期的工业化建设基本上是国家主导下进行的,有利于国家集中全国的财力、人力、物力进行工业化建设,如通过统购统销,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角度三 “一五”计划期间的粮食政策,【典例3】 (2014全国卷,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知识的理解能力。“一五”计划期间,随着大规模经
20、济建设的实施,粮食形势一度紧张,一些地区出现粮食脱销,粮食市场开始动荡,私营粮商同国家争夺粮食的斗争十分尖锐。面对严峻的粮食购销形势,中共中央决定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也就是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在中央统一管理下,实行由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的粮食管理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实际上就将农民的经济生活纳入了国家的计划管理体制。所以,正确选项为C。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C,【教材补缺】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粮食统购统销是“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简称,是我国实行的由国家统一收购和统一供应粮食的政策。主要内容有:国家根据农民生产和国家建设及农民生活的需要确定粮食自留量、粮食收购量,生产粮食的农民要按国
21、家规定的粮食品种、数量和价格将余粮售给国家。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禁止粮食自由买卖。城镇居民和农村缺粮户的用粮量由国家计划供应;熟食业、食品工业等所需粮食,旅店、火车、轮船等供应旅客膳食用粮,由国家定额供应,不能私自采购或转售。非国家指派或批准的单位,一律不准经营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从1953年开始实施,1992年退出历史舞台,共施行了39年。,角度四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典例4】 (2014海南卷,24)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
22、体制( ) 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 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 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 D.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从东北开始实行,随后推广到全国的过程,1953年是中国“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开局之年,说明计划经济体制是为了保障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而建立的,D项正确。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A项错误;材料没有显示出行政区域扩大的信息,与题干意思不符,B项错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于1954年颁布,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错误。 答案:D,角度五 “大跃进”时期的工业化建设,【典例5】 (2015海南卷,24)1957年
23、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 101万猛增至5 969万。这主要是因为( ) 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 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 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试题分析】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作出重大决策,要求钢产量比1957年翻一番,随后出现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同时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电力、煤炭、运输等行业也兴起了“全民大办”的热潮。这也就相应地增加了这些行业的劳动力,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大办的工矿企业转移,B项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
24、成于1957年,公私合营完成是在1956年底,都与题干时间不符,A、C两项错误;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在材料中未体现,且与职工人数增长没有关系,D项错误。 答案:B,【教材补缺】 新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1.19501957年:伴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2.19581960年: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基础上超常规畸形发展。 3.19611965年: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两千多万城市人口下放回乡,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逆城市化时期。 4.19661977
25、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及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角度六 国民经济的调整,【典例6】 (2012海南卷,25)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试题分析】1960年处于中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生产、生活物资极其紧张,社会供给压力很大。材料中,中共中央要求压缩支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目的是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26、,A项正确。当时被压缩的开支都属于正常的开支,并非铺张浪费的部分,B项错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首先解决的是吃饭、穿衣的生存问题,发展生产或者促进经济较快发展都已经放到第二位,C、D两项错误。 答案:A,考点即时演练 实战演练夯实基础,编者选题表,1.(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强调:“征收祠堂、庙宇、寺院、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这一规定的实施( )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B.推动了土地公有制的确立 C.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析:A 没收寺庙道院的土地,由国家统一使用,提升了土地利用率,且这些从寺庙中流出的僧尼道士,为新中国
27、的经济恢复提供了大量劳动力,适应了当时生产恢复发展的需要,故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只是把地主土地私有制改为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没有建立土地公有制,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时间是19501952年,而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故C项“配合”之说错误;材料没有显示把土地分给农民,故D项错误。,【新知生成】 新中国的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新解放区尚未实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1950年 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和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
28、辟道路。同时规定,把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到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摧毁了美蒋反动集团的社会基础,巩固了新中国政权。,2.(2018广东汕头一模)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
29、1952年为74.7%,1957年为62.3%。这说明该时期( ) A.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解析:C 据材料从1949年到1957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反映出工业产值比重的上升,说明“一五”计划取得很大的成果,故选C项;在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下,新中国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信息,排除B项;经过三大改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得以确立,但材料没有体现这一信息,排除 D项。,3.(2018辽宁沈阳一模)读下表,表中数据主要体现了( ) “
30、一五”计划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指标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 B.重点建设、兼顾民生的指导思想 C.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D.农业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解析:B 由表格可以看出,相比较1952年主要轻工业产品的产量,1957年时,我国制定的棉布、面粉、盐等关系民生的产品的计划指标,有相当程度的增长,这说明“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兼顾了民生的发展,故B项正确;A、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主要是轻工业产品产量指标,D项表述与材料无关,排除。,4.(2018河南六市联考)截至1953年11月,全国农户总数的43%已加入农业生产互助组,农业社由两年前的300多个发展为1
31、.4万多个,增加46倍。但在一些地方却出现农民大批宰杀牲畜包括耕畜的现象。据此可知,当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A.背离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B.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提高了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 D.存在着一些急躁冒进倾向,解析:D 材料反映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急躁冒进现象,如农业社由两年前的300多个发展为1.4万多个,而一些农民则将大批牲畜甚至是耕畜宰杀,此现象的出现说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农民因此消极抵抗,故D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错误;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C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5.(2
32、018河南洛阳期中)据统计,1949年至1957年,全国城市人口由5 765万增加到9 949万,增加了72.58%;农村人口则由48 402万增加到54 704万,仅增加了13.02%。这一时期人口增长不平衡,主要是因为( ) A.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B.受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影响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制约,解析:B 三大改造与城市人口增加无关,故A项排除;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所以国家重点发展工业,导致城市人口增加迅速,而农村人口增长缓慢,故答案为B项;“大跃进”运动开展是在1958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排除;我国在农村实行农业合作化,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故D项 排除。,6.下面是1976年与1966年相比各种生产资料年产量增长率统计表,由此表信息可以推知( )A.“文化大革命”中生产资料仍有增长 B.国家仍然重点扶持军事工业 C.“文化大革命”没有影响经济的发展 D.工业的发展比例出现了失调,解析:A 据材料可以看出钢、原煤、原油、发电量、棉布、粮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说明“文化大革命”中生产资料仍有增长,故A项正确;国家仍然重点扶持军事工业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使经济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故C项错误;材料数据不足以说明工业的发展比例出现了失调,故D项错误。,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