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讲 新中国的科教文艺,考纲考情分析,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主干知识整合,考点即时演练,考纲考情分析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抓主干,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964,中近程导弹,东方红一号,美、苏,航天时代,神舟五号,空间技术,三,1973,银河号,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背景 (1)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2)新中国成立和三大改造,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结晶牛胰岛素,(3)为调动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参加国内建设,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提出: 年春,毛
2、泽东正式提出。 3.含义:艺术问题上“ ”,学术问题上“ ”。 4.初期成就 (1)戏剧: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等。 (2)小说: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3)文艺期刊数量增加,质量提高。 5.遭受挫折 (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 (2)表现:一些优秀作品被错误批判;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受到很大影响。,195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6.新时期成就 (1)原因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清算极“左”路线。 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成就 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出现“反思文学”“伤痕文学”
3、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 学术讨论空前热烈。 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邓小平,三、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开基创业 (1)建立人民教育: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 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教育方针: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3)教育制度:在发展 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4)成就: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 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2.动乱中的教育 (1)表现: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
4、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推荐制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社会主义,全日制,国民教育,(2)影响: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3.教育的复兴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整顿教学秩序, 年恢复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 (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提出“ ”发展战略。 (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 ;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高等教育增设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学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5、 (4)20世纪90年代,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 (5)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启动了“ ”。 (6)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1977,科教兴国,义务教育法,希望工程,重理解,1.新中国科技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及原因,2.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成就,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探究重点,从奋起直追到赶超世界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材料 195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条例规定,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1963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到1966年5月,批准了发明奖励297 项,当时仅对获奖者颁发发明证书,
6、未颁发奖章和奖金。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由国家主席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主题一,【解析】第一小问注意对比考虑:1955年“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1966年“仅对获奖者颁发发明证书”,而2000年“由国家主席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据此可知奖励层次更高,奖金数额更大。第二小问可从政治、外交、经济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特点:奖励层次更高,奖金数额更大。 时代要求: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问题】依据
7、材料,指出与新中国初期科技奖励相比,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有何突出特点,并指出该奖项的设立所反映的时代要求。,深化拓展,新中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和条件,1.制度前提: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 前提。 2.政策支持: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环境条件:社会的稳定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 4.主观因素 (1)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和勇攀高峰。 (2)老一辈革命家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人民群众对基础工程的大力支持。 5.外部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时代印记明显新中国教育的发展,材料 严格意义上
8、的留学生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历史现象。近150年来,留学生作为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主题二,据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 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整理,【解析】综合解读四个阶段的信息,可知中国近现代教育有明显的阶段性。近代教育与民族独立、民主富强相联系,留学西方国家,学习西方内容随民族危机加深有所变化。改革开放时期,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全球化的推动,自费留学规模空前,来华留学生日益增多。,【问题】依据材料信息,概括近现代中国留学教育某一阶段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等方面予以历史解读。(要求:解读清晰,史实
9、准确,与所概括的特点之间形成严密合理的逻辑关系),【参考答案】 第一阶段: 特点:官费;留学美国;主要学习军事和工艺技术、自然科学;留学生多来自沿海地区。 背景: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西学的传播;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的兴起。(答出任意3点即可) 影响:成为近代民族工业和海军的中坚力量;促进了工业、科技与国防的现代化。(答出1点即可) 第二阶段: 特点:留学日本;主要学习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自费留学人数大增(留学逐渐成为社会风尚)。 背景: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强盛;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剧;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民间求学风气转变;距离日本近费用低、文化风俗习惯相似。 影响:成为民主革命运
10、动的骨干;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第三阶段: 特点:主要到美国、法国、俄国留学;留学资金来源多样化;浓厚政治色彩(学习马克思主义,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背景:新文化运动提升民众的民主、科学意识;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美国返还部分庚子赔款。 影响:促进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中坚力量。 第四阶段: 特点:以留学欧美经济文化发达国家为主;自费留学逐渐占主流;规模空前;双向。 背景:改革开放(政策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思想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全球化潮流;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影响: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融合;友谊的桥梁,增强国际了
11、解与沟通;促进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考教材补缺,角度一 “大跃进”对文学艺术的影响,【典例1】 (2013海南卷,24)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 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状况。题干的有效信息包括:一是时间,19
12、58年正是“大跃进”时期,它的特点是以政治运动的方式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要知道人民日报是党报,带有宣传党的政策的使命,三是全民搜集民歌且出现民歌搜集量大幅增长的现象,这与“大跃进”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一致的。从选项看,首先民歌的搜集不能代表中国整个教育的发展情况,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现实中此时的经济发展比较混乱,无法证明B项的说法;C项的表述符合题干表达的两方面特征,一是政治运动,二是全民行动搜集民歌,所以C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为政治手段干预文化发展的一种畸形表现,而非社会主义文学创作的繁荣。 答案:C,角度二 新中国的扫盲教育与现实主义艺术,【典例2】 (2017全国卷
13、,31)如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试题分析】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扫盲教育的体现,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传统文人画重写意,排除A项;同期西方画派流行现代主义,特点是反传统、反理性,B项错误;该绘画注重写实而非想象,D项错误。 答案:C,【教材补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育改革的特点 1.鲜明的苏联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中苏关系密切,中国全面向苏联学习,教育改革基本按照苏联的模式
14、展开。 2.教育服务对象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教育改革体现国家性质的变化,教育服务对象发生变化,优先录取工农兵子女入学。 3.教育体制更加系统:除了传统的基础教育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还进行了群众性的扫盲教育,成立了夜校、函授等,对在职人员进行教育。 4.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变化: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高校学科向理工科倾斜,建立了大量理工专科高校,很多文科院系被调整。,角度三 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的发展,【典例3】 (2017全国卷,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
15、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1977年后,除了恢复高考制度,各大专院校恢复录取新生外,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也出现和发展,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所需的人才,故C项正确;A项本身叙述绝对化,是错误的;材料没有反映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故B项错误;D项高等教育的普及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是错误的。 答案:C,考点即时
16、演练 实战演练夯实基础,编者选题表,1.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 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解析:C 材料无法体现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故A项错误;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虽然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一定帮助,但并非“主要条件”,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
17、可知中国核试验成功有利于中国重返联合国,有利于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且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故D项错误。,2.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中首次提出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而跨越式发展必然要通过创新来实现。自此之后我国在工业化方面的突破性创新是( ) 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解析:C 根据材料“而跨越式发展必然要通过创新来实现”得出创新体现在以信息化为核心的
18、科技动力,可以推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故C项正确。,3.有位在华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毛泽东关于孙中山世界观的论点,有人提议把这一事件通报给苏联驻华大使。毛泽东回复道:“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这充分表明毛泽东( ) A.在学术界提倡百家争鸣 B.在国际交往中的高度自信 C.在学术界提倡百花齐放 D.坚定地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解析:A 材料中毛泽东的回复说明了他认为在思想上要允许存在争议,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这表明毛泽东在学术领域鼓励百家争鸣,所以A项正确。B项不是材料所表现的含义,是对材料信息的误读,排除B项;百花齐放是艺术领域的主张,故
19、C项错误; D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4.(2018河北衡水联考)新中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负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纂和发行,并建立完善的“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这些举措( ) A.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 B.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C.肃清了传统教育思想 D.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教育,解析:A 根据材料“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和“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可知有利于统一思想,强化国家意志,故A项正确。,5.(2018江苏南通三模)“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和业余大学是一条腿。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邓小平的这一看法旨在( ) A.初步建成国民教育体系 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解析:B 根据题干中“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可知这是高考制度恢复,故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