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25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1.有学者认为:“八国联军惊醒了中国这头沉睡的巨人让中国人向世界看齐,不自觉的参与世界近代化进程。 ”对作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 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B. 八国联军侵华进一步惊醒中国人,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C. 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开始认识世界D. 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造成深重灾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和中国开始认识世界是鸦片战争后,排除 AC;根据“让中国人向世界看
2、齐,不自觉的参与世界近代化进程”可以体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故 B 正确;D 也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但不符合题意,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A. 筒车B. 翻车C. 曲辕犁D. 水排【答案】A【解析】【详解】 调笑令描述的是利用水力进行农田灌溉的水利工具,即唐朝的筒车,故选 A。翻车是曹魏时期利用人力灌溉农田的工具,故 B 错误;曲辕犁为耕作工具,水排为冶铁工具,均与材料信
3、息不符,故 CD 错误。23.电视剧走西口讲述的是清末晋商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对晋商兴起的正确理解是A. 是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的结果B. 是明清民营手工业地位超过官营手工业的结果C. 商业发展兴起以地域与血缘乡谊为纽带的商帮D. 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结果【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 A 错误,因为重农抑商的松动在清末。B 错误,因为它与商帮关系不大。D 错误,因为材料中未能体现雇佣关系,而 C 说明了商帮的特点,所以 C 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
4、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4.1937 年 11 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 ”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 。他的主要目的在于A.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 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C.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 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937 年 11 月,日本帝国主义已全面侵华,国民政府正组织淞沪会战。从材料信息看,顾维钧希望与会各国在“道义上” “物资上” “财政和经济上”扶持中国,
5、否则日本制造的“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将会难以制止。由此可知,顾维钧是在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故选 A 项。顾维钧发言的主要目的并非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排除 B 项;C、D 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名师点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3抗日反蒋:1、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推行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2、造成了红军革命根据地的困难局面,却助长了日本侵略的气焰的内外局势。逼蒋抗日1、在中共的号召下,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2、东北杭日义勇军坚持抗成,激发了民族爱国精神。3、 “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杭日救亡运动新高潮。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
6、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联蒋抗日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5.海国图志对英国的记载特别详细,所述内容包括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各方面。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当时A. 鸦片战争中英国是中国的交战国B. 英国的军事实力最强C. 英国是世界上民主完善的国家D. 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答案】A【解析】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之后国人研究和学习西方的重要著作,研究英国主要是鸦片战争的缘故,故 A 正确;B 和 C 不符合题意;D 中开始说法错误。6.198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1978 年增长了 1.66 倍,年均递增 17.7
7、1%,而 1985 年至 1990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 2.97%。对此,政府A. 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C. 全面撤销了人民公社体制D. 着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无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 A;材料信息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行初期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但 1985 年以后作用明显减弱,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深化,4故选 B;1983 年以后,我国取消人民公社制度,在人民公社的基础上重建乡体制,乡重新被确立为农村基层行政单位,排除 C;1992 年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 D。
8、7.有一首流行歌曲唱道:“坐上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 ”拉萨是什么时候实现火车通车的A. 一五计划期间B. 曲折发展的十年C. 文革时期D. 改革开放后【答案】D【解析】【详解】A 指 1953 年到 1957 年,B 指 1956 年到 1966 年,C 指 1966 年到 1976 年,时间不符合,排除 ABC;1978 年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新时期,2006 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这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故选 D。8.关贸总协定属于“临时协议” ,而不是正式生效的国际公约,这一点有损其法律效力。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这说明世贸组织的成立A. 使世
9、界贸易体系的规范性和法制性增强B. 使贸易争端的解决有了法律性的强制措施C. 使世界贸易体系的规范性和法制性减弱D.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关贸总协定属于临时协议有损其法律效力”可知,世贸组织的成立使世界贸易体系的规范性和法制性有所增强,故排除 C,A 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世贸组织的法律性强制措施,排除 B;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并非加强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排除 D。9.在 19891996 年期间,亚太经合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其平均关税水平由 154%下降到91%。这说明该组织A. 促进了经济合作B. 加强了对违规成员国的制裁5
10、C. 形成了关税同盟D. 抵制了欧美等国的资本扩张【答案】A【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平均关税水平下降,说明其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有了一定成果,故 A 正确;关税水平下降不等于对违规成员国的制裁,故 B 错误;平均关税水平下降也不能说明成员国之间形成了关税同盟,故 C 错误;关税水平下降与抵制欧美等国的资本扩张无关,故 D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和作用,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认识“关税水平下降”的含义,注意区分不同的概念,据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0.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
11、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 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B. 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C. 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 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将世界连接成一个以西方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政体。在此基础上,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所以答案选 B。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11.希腊史学
12、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 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与政权B. 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管理国家的权利C. 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利,承担社会义务D. 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引文的意思是:公民皆为男性,他们是城邦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希腊属于奴隶社会时期,妇女、儿童、奴隶、外邦人没有公民权,不属于公民范围,因此排除 B 项。A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 项没有体现雅典公民的权力。考点:本题考查古希腊政治点评:解答关键是理解“公民”的含义,希腊是奴隶社会时期,妇女、儿童、奴隶
13、、外邦人没有公民权,不是公民,而公民则是城邦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力量,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12.近年来,国际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英语词汇,如 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金砖四国) 、Chindia(中印) 、Chimerica(中美国)等。这表明A. 中国对外实行广泛的结盟政策B. 中国专注于亚欧之间的经济合作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 国家间合作和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答案】D【解析】新的英语词汇表面看是字母的组合。实际上反映了国与国之间的密切联系。故 D 项正确。A 项表述错误,B 项过于片面,C 项没有说明经济之间的联系。13.“康德对自由的认识是,一方面它不是在(外在的)经
14、验中,另一方面它又不是随意的。”在这里可以看出,康德认为“自由”的实现应当A. 建立严密的法制B. 贯彻公认的法则C. 维护多数人利益D. 具有严格的自律【答案】D【解析】从“一方面它不是在经验(外在的他律)中”可以看出康德的自由不是机械性的;从“另一方面它又不是随意的。 ”可以看出康德的自由是有限度的,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法制的特点;B 选项不符合第一方面;C 选项材料没有体现。714.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方针。这说明当时的教育方针主要是A. 全面教育B. 现代教育C. 人民教育D. 义务教育【答
15、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能够体现出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旨在提高民众素质,为国家建设服务的内涵,即人民教育的方针,所以答案选 C,A B D 三项含义材料中无法直接体现。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建国初期的教育15.2014 年 11 月 11 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 。下列对“路线图”的认识正确的是各成员已实现贸易自由化有利于推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决议对成员不具有约束力开始走向政治一体化A.
16、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太经合组织采取新型的合作方式,各成员国尚未实现贸易自由化,故错误;作为区域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有利于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故正确;作为论坛型的组织,其决议对成员国不具有约束力,故正确;亚太经合组织并未开始走向政治一体化,故错误。所以答案选 C。16.19 世纪初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8应由“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社会改造的任务,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拿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据此可知,圣西门思想的重要缺陷是A. 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 缺乏与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勇气C
17、. 缺乏社会主义理想蓝图的构建D.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够彻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圣西门是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家,从材料中“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拿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能够看出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蓝图的勾画,所以 B C 两项说法错误, “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社会改造的任务”说明圣西门对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中作用认识不清,所以 A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D 项说法错误材料也无法直接体现。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
18、诞生空想社会主义17.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朕为始皇帝,后世以世计,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表明A. 秦始皇统一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B. 郡县制为秦始皇传位服务C.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D. 封建帝王以天下为一人的私产最终确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是对皇帝制的描述,秦始皇对皇帝制度的解释就是一种世袭的制度,维系了秦朝血脉的传承,这就是受到了西周的宗法制的影响,尤其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1763 年至 1914 年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
19、球主人的时期” 。下列事件不能为这种观点提供依据的是A. 文艺复兴9B. 工业革命C. 资本主义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D. 殖民扩张【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文艺复兴是 1417 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与题干时间不符,A 项符合题意,故选 A。工业革命开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结束于 19 世纪 40 年代,符合题干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B;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于 17 世纪后期,完成于 19世纪中后期,符合题干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C;新航路开辟以来的殖民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 D。19.德国两位经济学家说:“在 20
20、 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这里“基本变化“不包括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B.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 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建立D. 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由材料“20 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 。题中材料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与 A、B、C 项的叙述有关,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是在 21 世纪初期,时间不符合,但
21、不符合题意,故选 D。20.20 世纪 30 年代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 ,糅合了“亲爱精诚” “礼义廉耻” 、日本“武士道”精神和基督教价值观等内容,试图改造中国国民的习性,以适应现代国家发展的需要。下列各项对此评论正确的是A. 其内容是对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的呼应B. 其内容与现代生活的要求基本一致C. 该运动提倡改良生活具有积极意义D. 该运动使国民政府实现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1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 20 世纪 30 年代的新生活运动为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中把斗争矛头集中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提出新道德,实质是为了在思想上反对封建主义,
22、而新运虽然标榜“新”生活,内容却是“旧”的儒家伦理思想,因此可以直接排除 ABD,虽然新运最终失败,但是对提倡改良生活从而具有积极意义,故选 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国民政府的新生活运动21.史学家钱穆曾评价中国古代某一土地政策:“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 ”符合此评价的是A.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B. 废井田开阡陌C. 丁男受露田 40 亩,妇女 20 亩D. 耕者有其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由材料信息“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可知,
23、该土地制度的目的在于防止土地兼并,保证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准,故 C 项符合题意。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度,不是土地分配制度,故 A 项错误。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源,与材料无关,故 B 项错误。方田均税法是土地税收制度的改革,不涉及土地的分配,故 D 项错误。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古代历史改革孝文帝改革22.19 世纪欧洲男子的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宫廷贵族那种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出现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打败了封建贵族机器生产降低了服装的生产成本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化工业化造成服
24、装的大批量生产11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时间“19 世纪”可以知道,处于工业革命时期,题干反映的是男装的变化,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工业革命的开展,使用机器生产,需要简便的工作服装,工业化使得服装的大批量生产,故两项正确。 宫廷贵族装饰向舒适、简便的男装转变也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封建贵族,故正确。男装的变化不是社会的贫困化的表现,故错误,故 C 项正确。23.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东汉时期谏官成为定官,谏官制度(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得到发展;唐朝时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这反映出汉唐时期A. 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定的民主性B. 开始限制君
25、主的权力C. 意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 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完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不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不是开始限制君主的权力、意图也不是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而是不断的加强皇帝的权力,材料中的“得到发展、进一步完善”等字眼是在强调君主专制制度是在不断地完善的。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完善 【名师点睛】高考历史试题一般由选择项、主体知识和条件限定语构成。选择项是指要求选择的内容,主体知识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史实或观点) ,条件限定语是对选择项在时间、
26、程度、区域等方面的限定。所以这就要求考生们在审题时一定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的选择项、主体知识和条件限定语。24.晚清岳麓书院斋长宾凤阳曾说:“专以异说邪教陷溺士类,且党与蕃众,盘踞各省。吾12湘若仍听其时务学堂,是不啻聚百十俊秀之子焚而坑之,吾患中国之患不在强邻之窥逼,而在邪说之诬民也。 ”据此言论可得出A. 宾凤阳反对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B. 湖南在当时属思想保守落后地区C. 时务学堂严重破坏湖南地区的教育D. 宾凤阳并不赞同康梁维新变法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未涉及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故 A 错误;时务学堂传播维新思想开启民智,可知湖南不是思想保守的地区,时务学堂会促进湖南地
27、区的教育发展,故 BC 错误;根据题干“患中国之患不在强邻之窥逼,而在邪说之诬民”可知,宾凤阳反对维新思想在湖南的传播,故 D 正确。25.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 ”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A. 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B. 已发展为一个商业城市C. 为了谋生,全员参与瓷器生产D. 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景德镇出现许多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人,制瓷业及其劳动者,陶瓷产品几乎占据浮梁的一半,故选 A;材料反映景德镇是一座以制瓷为主的工商业城市,
28、排除 B;C 中“全员”太绝对,排除 C;材料没有反映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的信息,排除 D。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25 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 。西周中期穆王命吕侯制作吕刑 。春秋时期出现了刑鼎 、 刑书 、 竹刑 ,战国时期魏文侯命李悝制定法经 ,秦朝时被发展为秦律 ,汉朝建立后汉高祖命萧何参照秦律制作了九章律 。三国两晋13南北朝时期的立法,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其中曹魏的新律和北朝的北魏律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
29、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 “理不可疑” ,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 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材料二 公元 5 世纪初到 1066 年诺曼征服之间,英国生活着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到7 世纪初,先后建立起 7 个国家。现在保留下来的早期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法律碎片本质上都是习俗,尤其是百户法庭和郡法庭
30、,都宣称习惯法的裁决是从习俗中产生的,这种习俗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所具有的弹性和可接受性。大部分的法律与商业财产的变动有关。一般来说,当一个人被他的邻居认定有罪时,他将通常受到若干经济惩罚,同时还需上缴给政府一定的罚款。如被他人杀死,则罪犯必须按照法律赔偿被杀者人身估计价值。具体的数目则由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一个国王的估计价值是 30000 先令,大主教为 15000 先令,一般主教为 8000 先令。百户法庭每月至少开庭一次,判决应该通过百户区所有自由民的同意。法庭可以根据他人保证宣告被告无罪,条件是必须找 12 个亲戚或关系密切的邻居来为他的誓言作证。国王阿尔弗雷德 10 世纪统一英国,发布三
31、个法令,但是否能得到执行,还是有赖于地方社会共同体的同意。当然这种原始的法治传统观念发展成英国的普通法,再转化到现代英国的司法体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法制史(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和英国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法制建设的主要区别。(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国法制建设所产生的共同影响。【答案】 (1)中国:重视成文法典的制定;强调刑罚;君主自上而下强力推行;司法审判程序严格,注重证据事实;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 (每点,任答 4 点英国:本质为习惯法;注重经济惩罚;民众自下而上影响法制建设;司法审判随意性较强;保留着原始遗风。(2)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公平和正义;为近
32、现代法治提供了借鉴;体现了传统阶级的利益和要求14【解析】第(1)问, “区别” ,根据材料一中历代法典、 “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 刑分别加以规定” 、“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 、 “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等信息可得出中华法系之特征;根据材料二中“法律碎片本质上都是习俗” 、 “常受到若干经济惩罚” 、 “法庭可以根据他人保证宣告被告无罪,条件是必须找 12 个亲戚” 、 “有赖于地方社会共同体的同意”等信息并对比材料一可得出两者的主要区别。第(2)问, “共同影响”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公正和对后世的影响等角度来说明。27.阅
33、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商周开始,中国的城市主义就与国家的演进联系在一起。其城市的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大城市的规划要遵循“奉行天道”的原则。唐宋时期,中国的城市主义正在汲取新的营养,有了新的内容。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大都市日益繁荣,如扬州、益州;宋朝鼓励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如广州、漳州、泉州然而到了 1600 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摘编自全球城市发展史材料二 就整个欧洲而言,工业革命之初的 1800 年,超过 10 万人口的城市只有 23个,城市人口总数只有 550 万,而到 1900 年,超
34、过 10 万人口的城市则达到了 135 个,城市人口总数达到了 4600 万。由此可见,在工业革命的 100 年中,人口达 10 万以上的欧洲城市,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 1.79%。城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 2.15%。如果放宽尺度,把有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作为真正的城市化的总标志,那么英国和荷兰就是欧洲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946 年,欧洲各国居住在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英国和荷兰为 70%,意大利为 53%,德国为 47%,比利时为 45%,而法国只占33%。都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杜会变迁(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和欧洲近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35、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近代欧洲城市发展的最终趋势,并分析其原因。【答案】 (1)中国古代: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放宽对商业的限制;海外贸易的发展。 (每点 2 分,共 8 分)15欧洲近代:工业革命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每点 2 分,共 4 分)(2)命运不同:中国古代城市衰落,西方城市化进程加速。 (5 分)原因:中国君主专制加强,欧洲民主政治确立;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欧洲重视商业和工业的发展;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开辟新航路,对外殖民扩张。 (每点 2 分,共 8 分)【解
36、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概括答案就在材料中那个.中国古代:根据材料中”城市的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大城市的规划要遵循“奉行天道”的原则。 ”可知,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和发展;根据材料中 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大都市日益繁荣,可知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政府放宽对商业的限制;根据材料中宋朝鼓励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可知与海外贸易的发展有关。欧洲近代:根据在工业革命的 100 年中, 人口达 10 万以上的欧洲城市, 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 1. 79 %。可知与工业革命发展有关; 根据作为真正的城市化的总标志, 那么英国和荷兰就是欧洲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37、可知与城市化进程的推动有关.(2)最终趋势:根据材料一中“到了 1600 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可知中国城市命运中国古代城市衰落;根据材料二中“1946 年,欧洲各国居住在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人口, 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 英国和荷兰为 70% , 意大利为 53%,德国为 47%,比利时为 45%,而法国只占 33%。 ”可知西方是城市化进程加速。原因的分析需要结合所学,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和外交各方面分析:政治:中国君主专制加强,欧洲民主政治确立;经济: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欧洲重视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外交: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开辟新航路,对外殖民扩张。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城市发展情况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