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 3 月月考试题一、阅读(一)实用类文本阅读完成 1-3 题 (共 9 分)孔子思想与文化全球化孔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不可否认孔子的思想和实践对他以后的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是构成“文化全球化”的重要因子。继承和弘扬孔子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促进文化全球化实质性发展。 文化的全球化问题始终伴随着文化的民族性与全球化的矛盾,对人们的有关认识加以反思,说明了均质化的文化全球化是个文化乌托邦的地球村,是世界文化的灾难。沟通和对话, “和而不同”才应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事实证明,无论是被列为文化均质化例证
2、的大众文化,还是文化民族性的坚固“堡垒”语言,都在全球化与民族化两方面此长彼进。孔子思想文化的辐射效应就是此方面的典型。有一个现象令人关注。孔子学院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和汉语国际推广的载体,在短短的几年间便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令人欣慰的同时,也的确令人深思。自 19 世纪西方文化逐渐成为主导全球的文化以来, “西学东渐”以压倒性优势历经两个世纪而不衰。21世纪以来,非常有趣的是,在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语境的全球化时代,竟然出现了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而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其原因何在? 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具有普适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
3、、和” ,这种思想,在儒、释、道、医、易各家的诸多典籍中随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和”的同时,也讲究“和而不同”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 “夫和言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国语郑语 )这即是认为“和而不同”是万物生长、发育的法则和规律。 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即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和而不同”对人类社会而言,倡导的正是承认差异、多元共处和相互依存。这种价值观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且也愈发为人类社会所接纳,成为世界性的价值标准。联合国已将孔子定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首,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成为当今世界人权
4、的基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孔子思想、中国情怀,需要把中国核心文化介绍给世界。 毋庸讳言,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同质化或趋同化。同时,文化全球化也意味着文化的殖民化,必须予以谨慎对待与警惕。但文化全球化更意味着文化的高度互动、相关化。不同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展观、碰撞,强调文化表现领域的全球性,在审视和探究的意义上,文化全球化应是一种兼具同质化和民间质性的过程与现象。 人类文明是多元化的文明,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同体。就文化层面而言,全球化显然不是单一价值体系的西方文化,而是世界不同民族的文明互动融合呈现出来的一种态势。因此, “孔子全球化”的根本意义就在于:认识文化传统,坚守民族本位,不断反思质疑
5、,发展开放交流,在主动参与世界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中与其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 (本文有删改)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孔子全球化”原因的一项是 A孔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具有普适价值。 B孔子“和而不同”的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且也愈发为人类社会所接纳,成为世界性的价值标准。C文化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孔子思想、中国情怀,同时也需要把代表着中国核心文化的2儒家思想介绍给世界。D “孔子全球化”能使国人认识文化传统,坚守民族本位,不断反思质疑,发展开放交流,与其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 2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均质化的文化全球化是不
6、能实现的,也不应提倡的,沟通和对话, “和而不同”才应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 B孔子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间便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遍布全球,这说明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语境的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了。C “和而不同”表明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对人类社会而言,倡导的正是承认差异,多元共处和相互依存。D孔子思想文化的辐射效应是文化全球化的典型,体现文化表现领域的全球性,也说明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兼具同质化和异质性的过程与现象。3根据文段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 “西学东渐”以压倒性优势历经两个世纪而不衰,这说明在很长的时间里,西方文化在人类发展进程中起了主导作用。B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和”的同时,也讲究“和而不同”
7、 ,这说明中国先贤对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有一定的认识。C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同质化或趋同化,也意味着文化的殖民化,因此必须提防西方文化的发展和扩张。D人类文明是多元化的文明,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同体,因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应该在全球范围展现、碰撞和交流。(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王凯字胜之。祖审钧,尝为永兴军驻泊都监,以击贼死,遂家京兆。饶于财,凯散施结客。时寇准守长安,见其状貌奇之。为言:“审钧以忠义死,当录其孤。 ”遂以为三班奉职、监凤翔盩厔税。先是,守卒扫遗秆自入,凯禁绝,而众欲害之。事觉,他监官皆坐故纵,凯独得免。元昊反,尝出双烽桥
8、、染枝谷,遇夏人,破之。又破庞青、黄罗部,再战于伺候烽,前后斩首三百余级,获区落马牛、橐驼、器械以数千计。夏人围麟州,乘城拒斗,昼夜三十一日,始解去。特迁西头供奉官。代迁,边寇犹钞掠,以为巡检使,与张岊护粮道于青眉浪,寇猝大至,与岊相失。乃分兵出其后夹击之,复与岊合,斩首百余级。又入兔毛川贼众三万凯以兵六千陷围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斩首百余级贼自蹂践死者以千数后夏人二万寇青塞堡,凯出鞋邪谷,转战四十里,大败之,复得所掠马牛以还。凯治军有纪律,善抚循士卒,平居与均饮食,至临阵援枹鼓,毅然不少假。故士卒畏信,战无不力,前后与敌遇,未尝挫衄。兔毛川之战,内侍宋永诚哭于军中,凯劾罢之。经略使明镐言凯在河外九
9、年,有功,遂领资州刺史。久之召还,未及见,会甘陵盗起,即命领兵赴城下。贼平,泽州刺史、知邠州。未几,又徙秦凤路,辞日,帝谕以唃氏木征,交易阻绝,颇有入寇之萌,宜安静以处之。凯至,与主帅以恩信抚接,遂复常贡。卒,年六十六。赠彰武军节度使,谥庄恪。(节选自宋史王凯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又入兔毛川/贼众三万/凯以兵六千/陷围/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斩首百余级/贼自蹂践/死者以千数/B又入兔毛川/贼众三万/凯以兵六千陷围/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斩首百余级/贼自蹂践/死者以千数/3C又入兔毛川/贼众三万/凯以兵六千/陷围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斩首百余级/贼自蹂/践死者以
10、千数/D又入兔毛川/贼众三万/凯以兵六千/陷围流矢/中面/斗不解又斩首百余级/贼自蹂/践死者以千数/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京兆,因初指西汉都城今陕西西安附近地区,后世便以之指称都城。B枹鼓,分指“鼓槌” “鼓” ,因其在战场上能增提势气,后又常指“战鼓” 。C经略使,指在边境重要区域设置的主管边务的长官,唐宋诸朝多有设置。D谕,文中为“谕旨”的简称, “谕旨”是指帝王诸侯及部分高官的诏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王凯秉公绝私,维护公家利益。面对守卒将遗落的草料归入私囊的行为,他不像其他监察官员那样纵容,而是严令禁止。
11、B王凯不畏艰险,屡次建立战功。与夏军作战中,他移徙多处作战,苦守围城一月,斩获敌首物资颇多,立下了赫赫战功。C王凯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平日里,他与将士们平分食物,战时,将士们甘愿为他竭力作战。D王凯谨遵圣命,成功化解夷患。少数名族有叛乱之嫌,他采取“无为”之策,静观其变,顺利消除了叛离之患。(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8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7 题。 (5 分)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白居易曾于太白峰前住,数到仙游寺里来。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惆怅旧游无复到,菊花时节羡君回!注本诗作于白居易送别王质夫时。王质夫因仕途不顺从京归家,时任
12、翰林学士的诗人有感而发。王十八:指诗人在长安以西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做官时结识的好友王质夫。仙游寺:位于盩厓县境内。 太白峰:位于盩厔县境内。洞门:指山洞入口。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因当时诗人与好友王质夫分离,所以在题目中,诗人用了“寄题”一语。B颔联中,诗人依循空间远近顺序,介绍了仙游寺附近曾游玩过的山水景观。C颈联运用了“倒装”句式:“烧红叶”为了“暖酒” , “扫绿苔”后“题诗” 。D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嘱托,并借“菊花时节”暗示了二人分别的时令。E白居易的诗歌创作追求通俗易懂,因而他不回避在同首诗中重复使用字词。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 题。(5 分)
13、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4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8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
14、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4 分)锦 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下面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 首联中的“五十弦”并非实指,作者只是借锦瑟的弦之多来遣词达意而已。B. 颔联写诗人自己曾有过像庄周梦蝶那样美好的追求,可如今只能把自己的爱心像望帝那样托付给杜鹃。C. 颈联“蓝田
15、日暖”和“沧海月明”对仗,造成强烈的对比。诗人以为阴阳冷暖、美玉明珠,虽然境界不同,但怅恨是一样的。D.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最负盛名,诗题“锦瑟”是用起句的头两个字,全篇是一首咏物诗。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4 分)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C. 第五至第八句
16、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二.语言文字运用11 下 列 各 句 中 加 点 成 语 的 使 用 , 全 都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3 分 ) “灿 鸿 ”过 后 , 杭 州 西 湖 迎 来 纯 净 的 落 日 和 透 明 的 夜 晚 , 苏 堤 、 白 堤 , 保 俶 塔 、雷 峰 塔 , 沐 浴 在 瑰 丽 的 黄 昏 和 迷 离 的 夜 色 中 。 “人 间 天 堂 ”果 然 ! 广 大 党 员 干 部 尤 其 是 领 导 干 部 , 既 严 以 修 身 、 严 以 用 权 、 严 以 律
17、己 , 又 谋 事 要 实 、创 业 要 买 、 做 人 要 实 , 才 能 成 为 的 人 民 公 仆 。 安 徽 宁 国 籍 小 伙 官 东 此 次 当 选 “中 国 好 人 ”, 。 在 “东 方 之 星 ”号 客 轮翻 沉 事 件 救 援 中 , 海 军 工 程 大 学 潜 水 员 官 东 无 私 无 畏 让 出 自 己 的 装 备 , 把 生 还 的 机 会 给予 遇 难 者 。5A 名 副 其 实 实 至 名 归 名 不 虚 传 B 名 不 虚 传 名 副 其 实 实 至 名 归C 名 不 虚 传 实 至 名 归 名 副 其 实 D 实 至 名 归 名 副 其 实 名 不 虚 传1
18、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1) “一带一路”的提出虽然到现在只有短短的 3 年时光,但它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史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2)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分析称:从数据看来,外贸企业整体积重难返,出口跌幅太大,短期内难有实质性好转。(3)一直以来,市立中学高度注重学生品德养成与成才教育的紧密结合,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效果显著,典型事例罄竹难书。(4)公安部呼吁全社会共同抵制包括网络赌博在内的各类赌博活动,踊跃举报,无疑是“斩草除根” ,让网上赌博韬光养晦。(5)这里大型百货店、百年老铺、各种小店铺鳞次栉比,流行时装、药妆、首饰、箱包、食品
19、等应有尽有,很适合旅游购物。(6)作者笔下的文字靓丽挺拔,在不同题材的文字中,我们总能读到他对美轮美奂事物的捍卫、对美好未来的追求。A (1) (4) (6)B (1) (3) (4)C (3) (4) (6)D (3) (5) (6)13 下 列 各 句 中 , 没 有 语 病 的 一 句 是 ( 3 分 ) ( )A 在 战 争 结 束 70 多 年 后 的 今 天 , 日 本 在 华 遗 弃 的 化 学 武 器 仍 对 中 国 人 民 生 命 财 产和 生 态 环 境 造 成 严 重 威 胁 和 危 害 。B 甘 肃 残 疾 学 生 魏 祥 致 信 清 华 大 学 希 望 解 决 生 活
20、 的 特 殊 问 题 , 随 即 表 示 , 将 为 魏祥 提 供 一 切 尽 可 能 的 生 活 帮 助 。C 在 历 史 进 程 中 , 侠 逐 渐 与 公 理 正 义 和 天 下 苍 生 产 生 联 系 , 武 侠 文 学 中 的 侠 客 成为 为 国 为 民 、 扶 危 救 困 的 理 想 人 格 。D 朗 读 者 用 最 真 挚 的 访 谈 展 现 了 最 平 实 的 情 感 , 用 最 经 典 的 文 本 体 现 了 最 感人 的 阅 读 , 广 泛 获 得 了 好 评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 城镇化自从采取了逐步扩展的方式,城中村作为城镇化发展
21、的前沿地区,需要从基层社区的土壤中由下而上地建设。B 传承千年的日历在当今互联网消费的新浪潮之下,经过重新策划包装,又意外获得了新生,掀起了年末的一波“文化买买买”风尚。C鉴于这所学校积极探索全民阅读新思路的做法初见成效,有人建议在全国中小学推广该校的“学生家庭书房” 。D时至今日,耕读传家仍让人回味和向往,这可能是因为人们意识到,在工业文明到来后,生命的异化太严重。15 下 列 各 句 中 , 表 达 得 体 的 一 句 是 ( 3 分 ) ( )A 这 次 出 差 在 火 车 上 遇 到 您 的 舍 侄 , 我 俩 交 流 了 很 久 , 很 投 缘 。B 他 不 过 是 个 孩 子 ,
22、不 与 他 一 般 见 识 , 我 是 长 辈 , 还 没 有 这 点 雅 量 ?C 我 年 轻 识 浅 , 说 话 办 事 考 虑 不 周 , 可 能 对 您 有 所 冒 犯 , 望 您 海 涵 。D 对 于 施 工 中 的 保 护 环 境 的 问 题 , 小 张 提 出 了 刍 议 , 大 家 的 意 见 呢 ?1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A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B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C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 ,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D.“我这法
23、行不行?”李老汉着急地说, “不对,你给雅正,大叔请你喝酒。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侍郎,中国古代官名,西汉时为郎官之一,掌守宫廷门户,充当车骑随从皇帝。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长官,地位次于尚书。B.丈夫,在古代指有所作为的人,如“大丈夫处世,当横行天下”等,这种用法沿用6至现当代,如鲁迅“怜子如何不丈夫”等。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开说,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重要的原始崇拜物。现在才成为国家的代称。D.拜,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指授予官职时,与下文“寻除南秦州刺史”的“除”用
24、法基本相同。1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3 分) ( ) A遭母忧,即丁母忧,指遭逢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古人常把亲人去世之后极尽哀伤看做是其人的至诚孝心来赞扬。B登闻鼓,是悬挂在朝堂外的一面大鼓。 “挝登闻鼓”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直诉方式之一。冤屈的百姓在衙门口击鼓鸣冤时所击的大鼓就是登闻鼓。C桎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的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古代的刑具与刑罚同时产生,并随着刑罚的变化而变化。D辟,也称征辟,指古代自上而下授予官职的方式,专门由帝王征召来授予官职。被征召的人往往是比较有威望的人。四、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5、(每空 1 分,共 30 分)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 ,_ 。2.秋景萧瑟,故古人常以秋景写哀情,例如 杜甫登高里一句诗句“_,_”就通过描写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的秋景,表达出了作者的悲情。3.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4.描写诗人远望所见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_。5直接描述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的句子是: ,_。6.蜀道难说明在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国家的句子是 , 。7.蜀道难用夸张手法写山势的高险,枯松倒挂的句子是 , 。8.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
26、思的句子是 , 。9秋兴八首(其一)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诗句是 , 。10.咏怀古迹中凝练地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 。11.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自身苦和国运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12.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713.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奏结束后,诗人以水面四周环境的安静来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音乐让人回味无穷的句是 , 。14.琵琶行以 来表现乐声沉重,以 来表现乐声轻细,以 表现乐声流畅,以 表现乐声冷涩五、作文(60 分)材料:“有人说:许多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晨起来走老路,最终难
27、以有所成就。”要求:1、题目自拟。2、写一篇 800 字以上的议论文。8语文月考答案(2019.3)1、阅读(一)实用类文本(三小题 共 9 分)1. D 此选项体现的是孔子全球化的意义,答非所问。(3 分) 2. B “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语境的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了”,文中未有体现。(3 分) 3. C 根据文意,“同质化、趋同化、殖民化”是作者对文化全球化的担忧,但没有表现出对某种文化的抑制,“全球化显然不是单一价值体系的西方文化,而是世界不同民族的文明互动融合呈现山来的一种态势”强调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化。(3 分)(二)文言文阅读(三小题 共 9 分)4.B.(3 分 )5.D.( 3 分 )
28、 【 解 析 】 “谕 旨 是 指 帝 王 诸 侯 及 部 分 高 官 的 诏 令 ”中 “诸 侯 及 部 分高 官 ”有 误 , 应 排 除 。6.D.( 3 分 ) 【 解 析 】 “采 取 无 为 之 策 , 静 观 其 变 ”有 误 , 原 文 是 “与 主 帅 以 恩信 抚 接 ”, 说 明 王 凯 到 任 后 , 还 是 采 取 了 一 些 积 极 措 施 的 。( 三 ) 诗 歌 鉴 赏 ( 四 小 题 共 18 分 )7 BD.( 5 分 ( 选 B2 分 ; 选 D3 分 ) 【 解 析 】 B 中 “远 近 ”无 中 生 有 ; D“对 友 人 的 嘱托 ”曲 解 诗 意
29、。8BD(5 分)9.B(4 分)10.A(4 分)三、语言文字运用(8 小题 共 24 分)11 B ( 3 分 ) 【 解 析 】 名 不 虚 传 : 确 实 很 好 , 不 是 空 有 虚 名 。 名 副 其 实 : 指 名 称 或 名声 同 实 际 一 致 。 实 至 名 归 : 指 有 了 真 正 的 学 识 、 本 领 或 功 业 , 相 应 的 声 誉 自 然 就 随 之 而来 。12.答案:C(3 分) (1)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形容着力描写,也形容醒目突出,分量重,符合语境。 (2)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
30、的问题不易解决(积重,积习深重) ,符合语境。 (3)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是一个贬义词,根据语境应用“层出不穷” 。这里褒贬不当。 (4)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根据语境应用“销声匿迹” ,这里理解有误。 (5)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符合语境。 (6)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丽,不能用来形容美好事物,这里对象不当)13.A( 3 分 ) 【 解 析 】 B“成 分 残 缺 ”, “随 即 表 示 ”无 主 语 , 可 在 “随 即 ”前 加 “清 华大 学 ”。 C“搭 配
31、不 当 ”, 主 语 “侠 客 ”不 能 与 “人 格 ”搭 配 。 D“语 序 不 当 ”, “广 泛 ”应 该 修 饰 “好 评 ”。14.D(3 分) (A 项的错误是中途易辙,将“自从”提前至“城镇化”的前面 B 项的错误在于搭配不当, “掀起风尚”不搭配,应为“掀起热潮” 。C 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做法”或“经验” )15 C( 3 分 ) 【 解 析 】 A“舍 侄 ”, 谦 辞 , 称 自 己 的 晚 辈 亲 属 ; 用 语 不 得 体 。 B“雅 量 ”, 敬 辞 , 指 宽 宏 的 气 量 ; 用 语 不 得 体 。 C“海 涵 ”, 敬 辞 , 如 海 一 样 的 包
32、容 ; 比 喻 人 度量 宽 大 ( 用 于 请 人 特 别 原 谅 时 ) ; 用 语 得 体 。 D“刍 议 ”, 谦 词 , 指 自 己 的 不 成 熟 的 言谈 议 论 ; 用 语 不 得 体 。16. A (3 分) (B”笑纳”是敬称 C“责成”是上对下发出的 D“雅正”是书面语,此处应为口头语)17.(3 分) 【解析】 “现在成为国家的代称”错,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18.D(3 分) (“专门由帝王征召来授予官职”错。征(徵) ,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四、名句默写(14 小题 共 30 分)五、作文(60 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