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5 课 探寻新航路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哥伦布说:“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这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力是( )A.追求财富 B.“发现”新大陆C.拯救灵魂 D.获取香料2.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七百多年前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无疑是位先驱,反映他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这部“奇书”是( )A.马可波罗行纪 B.天方夜谭C.神曲 D.荷马史诗3.15 世纪时,欧洲人十分渴望到东方发财,哥伦布偏偏“背道而驰”,坚持认为向西方也可以到达东方,支持他这一信念最重要的因素是( )A.葡萄牙王室大力支持B.他得到了航海地图C
2、.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D.他相信地圆学说4.近期,意大利政府展示了大航海家哥伦布写于 1493 年的一封信的原件,里面详述了“发现”新大陆的细节。“新大陆”是指( )A.非洲 B.美洲 C.亚洲 D.欧洲5.有学者指出:“哥伦布向西半球的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主要是因为哥伦布的远航( )A.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B.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C.完成了环球航行D.到达了真正的印度6.他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误把美洲的古巴、海地当成了印度,但他仍被称为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他”是( )A.达芬奇B.但丁C.莎士比亚D.哥伦布7.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沿着开辟的航线可以一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风光
3、的是( )A.迪亚士船队 B.哥伦布船队C.达伽马船队 D.麦哲伦船队28.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由相互隔绝、孤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整体。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是( )A.哥伦布 B.达伽马C.迪亚士 D.麦哲伦船队9.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三人航海活动的相同点是( )A.都得到葡萄牙王室的支持B.都到达过东方(亚洲)C.自己都没能完成环球航行D.都开辟过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10.“公元 1500 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这个“地理大发现”对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大的作用是 ( )A.资产阶级人数剧增B.雇佣劳动力增加C.封建地主阶级衰落D.资本原始积累速
4、度加快11.有学者认为:“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对“远航探险”的正确理解是( )A.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B.此前从未出现大规模的远航活动C.宣扬了罗马教廷的声威D.巩固了西欧的封建制度二、列举题12.列举新航路开辟中的四位航海家及其成就。三、探究与应用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哥伦布材料二3材料三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道:“公元 1500 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
5、识,分析影响新航路开辟的因素。(2)材料三中的“地理大发现”是通过某一活动实现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活动有何影响。(3)航海家对新航路的开辟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4参考答案1.A2.A 反映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的“奇书”是马可波罗行纪。3.D4.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在 1492 年横渡大西洋,成功到达美洲。故选 B 项。5.A 6.D 1492 年 8 月,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横渡大西洋,10 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此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A、B、C 三项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不符合题意。故选 D 项
6、。7.D 本题的关键信息为“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风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故选 D 项。8.D 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迪亚士到达了非洲的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9.C10.D “地理大发现”指的是新航路开辟,它开辟了殖民扩张的时代,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1.A12.参考答案 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好望角。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其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13.参考答案 (1)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对财富的追求;奥斯曼帝国灭掉拜占庭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更加昂贵;欧洲地理学的发展;13 世纪,欧洲水手已经掌握了罗盘技术;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3)欧洲航海家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勇气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