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1127161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基础巩固1“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南唐后主李煜的这首词至今仍为很多人动容。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歌赋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文学艺术具有 特点。( ) 辉煌悠久的历史 丰富绚丽的内涵 鲜明独特的风格 与时俱进A. B.C. D.答案 A解析 “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歌赋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说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辉煌悠久的历史、丰富绚丽的内涵、鲜明独特的风格。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A 项。2 丝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创造发明之一,与其他创造发明相比,有着出现早、应用广、传播远、技术高

2、的特点。它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与中华文明同岁;它衣被天下、服务众生;它传播世界,使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它的技术含量很高,发明创造极多。这表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只能通过科学技术体现出来 我国古代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A. B.2C. D.答案 C解析 丝绸的特点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表现,观点正确。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多方面来体现,观点错误。故答案选 C 项。3 古徽州多山富水。据徽州府志记载:“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阨。”自汉末至唐宋,曾有三次大的人口迁徙,不少中原地

3、区的缙绅仕宦移民徽州,使中原文化在此积淀,与徽州土著山越人文化交融,重新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徽州文化。这表明(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 中华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A. B.C. D.答案 D解析 徽州文化具有自身特色,体现了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符合题意。徽州文化的形成过程,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也说明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4 维吾尔族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语言、曲调和歌声,回荡在中央电视台音乐盛典的舞台上。人们为动听的民族音

4、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表明( )中华各民族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民族文化是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A. B.C. D.答案 B35 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文字,其中许多词汇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如“胡同”来自于蒙古语,“饽饽”“萨其马”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采用少数民族语音的谐音。这表明( )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过程 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它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

5、化差异A. B.C. D.答案 A解析 汉语言文字中的“许多词汇源于少数民族语言”,“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采用少数民族语音的谐音”,这些都说明中华文化发展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也体现了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它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故符合题意,答案选 A 项。观点错误,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观点错误,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6 我国汉族歌舞主要有流传于黄河以北各地的“秧歌”、西南各地的“花灯”、南方各地的“采茶”、东北的“二人转”、内蒙古和山西的“二人台”等。我国汉族歌舞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各地社会经济特点具有差异 各地文化传

6、统各不相同 各地历史、地理环境不同 文化具有多样性A. B.C. D.答案 A解析 分别从各地社会经济特点、文化传统、历史和地理环境等方面正确指出了我国汉族歌舞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故答案选 A 项。是材料表明的观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7 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中原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 )4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贡献D.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答案 C解析 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都是从汉代开始由

7、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中原的,这说明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贡献,故答案选 C 项。8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 1 000 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这表明( )A.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包容性是中华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C.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答案 B解析 皮影戏比京剧还要古老 1 000 多年,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皮影戏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故答案选 B 项。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

8、标志,A 项观点错误。C、D 两项材料未体现。9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渗透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酒在中国人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酒不能不饮,喝酒不能不劝。国人喝酒重的是感情,“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国人喝酒重的是结果,“喝醉了没有,喝翻了没有!喝倒了,够哥们儿;喝翻了,够义气”。有同学认为,中国酒文化中的“劝酒”凸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5答案 (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9、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其也造就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过度劝酒是酒文化的异化,并不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体现。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可首先答出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然后据此分析题中观点是否正确及其原因。能力提升1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收录古籍 3 503 种、79 337 卷、36 000 余册,自 1772 年开始,经 10 年编制而成。四库全书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C.一脉相承 D.相对稳定答案 B解析 四库全书

10、分经、史、子、集四部,共收录古籍 3 503 种、79 337 卷、36 000 余册,这充分说明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故答案选 B 项。 2 黄帝内经 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它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的知识,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黄帝内经这一医学巨著( )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说明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说明实现文化创新需要独树一帜 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

11、. B. C. D.答案 C6解析 “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黄帝内经对秦汉以前各种理论的吸收,说明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黄帝内经阐述的内容,体现了它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故符合题意,答案选 C 项。3 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A. B.C. D.答案 A4 中国人喜欢喝茶,但各地的喝茶方式又有

12、所不同。例如潮汕人喜欢喝功夫茶,茶具是很小的茶壶和精致的小瓷杯;而四川人则喜欢喝盖碗茶,茶具是细长嘴的茶壶和盖碗。这说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辉煌灿烂 中华文化具有共性 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A. B.C. D.答案 D解析 中国人都喜欢喝茶,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共性,符合题意。我国各地的喝茶方式有所不同,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符合题意。 5 中国书法的奥妙在于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成为书写生活的一种艺术方式。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了它的独特性,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人生的艺术写照。材料说明( )中国书法、中国画是中华

13、文明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组成部分 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A. B. C. D.答案 B7解析 中国书法“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中国画成为“人生的艺术写照”,这些都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故符合题意,答案选 B项。观点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观点错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在现代也存在。 6 我国部分区域文化观念与区域发展模式,见下表。环渤海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区域文化背景 齐鲁文化 吴越文化 岭南文化区域文化特点(部分)崇尚经世致用和集体主义、勤谨睿智、厚德仁民、尊重传统、因循守旧

14、兼容并蓄、经世致用、务实求真、敢为人先、崇工重商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具有努力超越传统的进取精神,实利重商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受到重视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较多,家庭工商业发展较快“三来一补”企业、合资企业、乡镇企业、集体企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均发展较快注:“三来一补”是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1)上表蕴含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2)你认为长江三角洲应当如何看待其与其他两个区域的文化差异?答案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地区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有其精华,也有其不足。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不同的区域文化观念影响着区域发展模式。(2)要正确看待本区域和其他区域文化,既要看到各自长处,也要看到各自短处,扬长避短。要与其他区域文化和睦相处,同时加强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据三大区域文化特点的不同,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地区文化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也可以看出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有其精华,也有其不足。根据区域文化的特点与各自的区域发展模式的关系,可以看出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第(2)问,要注意从“看”和“待”两个方面组织答案。“看”即认识本区域和其他区域文化的长处与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待”即如何与其他区域文化交流、相处。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