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专题三地球上的水备考练案.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1133725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专题三地球上的水备考练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专题三地球上的水备考练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专题三地球上的水备考练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专题三地球上的水备考练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专题三地球上的水备考练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三 地球上的水一、单选题下图示意某大河流域规划 50 年后建设用地增加比重(图甲)和该流域水循环某环节水量增加比重(图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水循环某环节是 ( )A 降水 B 蒸发C 地下径流 D 地表径流2流域建设用地增加对流域环境的影响是 ( )A 使流域气候趋于干热B 河流中下游地区洪涝减少C 流水侵蚀作用加强,水土流失严重D 岩层结构趋于稳定,地质灾害减少【答案】1D 2A 【解析】1读图可知,综合分析两图,可得,随着建设用地比重增加,某环节也增加,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建设用地增加,绿地面积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蒸发量减少,降水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短期内地表径流量

2、增加。故选 D。2流域建设用地增加使区域降水量减少,太阳辐射增加,气候趋于干热;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加重;建设用地一般都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对地表进行覆盖,水土流失问题较轻;工程建设往往会破坏岩层结构,导致地质灾害增多。故选 A。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 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 15%。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该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 32%,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 30%,但总径流量变化较小。下图为第聂伯河部分流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3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A 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B 雨水补给C

3、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 地下水补给4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 流域降水量增加 B 全球气候变暖C 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D 大量修建水库【答案】3C 4D【解析】3根据材料信息,第聂伯河的春季径流量占比重最大,主要补给类型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 对。源头没有高山冰川融水补给,A 错。夏季补给量少,雨水补给不是主要因素,B 错。地下水补给稳定,不是主要因素,D 错。4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差异减小,原因可能是大量修建水库,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D 对、流域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A 错。全球气候变暖不影响季节分配,B 错。

4、农业发展,灌溉面积增加,C 错。的的喀喀湖(图中 a 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的湖泊。该湖位于安第斯山脉的普纳高原北部,湖面海拔达 3821m,湖水面积大约为 8300km2 时,平均水深 140-180m,最深处达 280m。该湖周围群山环绕,峰顶常年积雪,但湖水终年不冻。的的喀喀湖与波波湖(图中 b 湖,湖面海拔为 3690m)通过河流相通。读图,完成下列小题。5的的喀喀湖水位最高的月份是3A 1 月 B 4 月 C 7 月 D 10 月6的的喀喀湖终年不冻的原因有纬度低,几乎不受寒冷气流的影响 湖泊面积大,深度大,水量大湖面落差大,流动快 湖水盐度高A B C D 7若 a、b 两湖泊中一个

5、为淡水湖,一个为咸水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a 湖湖面南高北低 B a 湖为咸水湖,b 湖为淡水湖C b 湖湖面南高北低 D a 湖为淡水湖,b 湖为咸水湖【答案】5A 6A 7D【解析】5的的喀喀湖位于南半球,是南美洲地势最高的湖泊。1 月份是夏季,气温最高,冰雪融水量最大,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1 月,A 对。其它月份气温较低,冰雪融水量少,湖泊水位较低,B、C、D 错。6的的喀喀湖终年不冻的原因有纬度低,几乎不受寒冷气流的影响,对。瀑布处也会结冰,湖面落差大,流动快不是不冻的原因,错。湖水是淡水湖,错。湖泊面积大,深度大,水量大,对。C 对,A、B、D 错。7若 a、b 两湖泊中一个为

6、淡水湖,一个为咸水湖, a 湖水面海拔高,湖水流向 b 湖,则 a 为淡水湖,b 湖为咸水湖,D 对,B 错。湖泊的湖面水位海拔基本一致,A、C 错。2008 年 12 月 26 日,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 “蛟龙突击队”也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今年正值中国海军护航 10 周年。图为我国海军护航编队航线示意 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8我国护航编队首次前往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时A 顺风逆水 B 顺风顺水 C 逆风逆水 D 逆风顺水9索马里海域夏季渔业资源丰富,与其成因相似的渔场是A 秘鲁渔场 B 北海道渔场 C 北海渔场 D 纽芬兰渔场【答案】8B 9A 【解析】8由题目可知,

7、我国护航编队前往亚丁湾为冬季,此时盛行偏北风,图示区域为北印度洋海域,冬季为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洋流,所以此时应为顺风顺水,故选4B。9索马里海域夏季的渔业资源是由于离岸风导致的上升补偿流导致的,鱼类饵料丰富,秘鲁渔场是由于上升流形成的,而北海道和北海以及纽芬兰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故选 A。读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10有关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 大陆东岸为寒流 D 大洋西岸为寒流11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洋流对南美东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B 洋流因海水上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C 洋流对非洲气候起到增温增湿

8、的作用D 洋流汇合处形成世界性大渔场【答案】10B 11B 【解析】10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A 错,B 对。大陆东岸为暖流,C 错。大洋西岸即大陆东岸,为暖流,D 错。11洋流是巴西暖流,对南美东部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明显,A 错。洋流是秘鲁寒流,因海水上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B 对。洋流是西风漂流,对非洲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C 错。洋流汇合处,方向不是相对的,海水搅动小,没有形成世界性大渔场,D 错。上升流是指风吹走表层海水,下层的海水上升补充而形成的洋流。下图示意海南岛东部海城等深线分布(单位:米) ,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12海南岛东北部海域上升流多出

9、现在A 35 月 B 68 月C 911 月 D 12 月次年 2 月13海南岛东北部海域上升流产生的影响是A 海南岛海岸线后退 B 表层海水温度升高C 季节性渔场形成 D 台风发生频率增大【答案】12B 13C【解析】12海南岛地处我国大陆与南海的过渡地带这里受西南风和东北风的交替影响,一般而言 6-8 月(5 月底西南季风开始暴发增强,9 月下旬转为东北季风)盛行西南风,9 月-次年 5 月盛行东北风,海南岛东北部沿海海域在西南季风吹动下,表层海水向东北方向流动,该海域深层海水沿海底大陆架向西流动 上升补充至海面,形成上升流,故选项 B 正确。13上升流把深水区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

10、浮游生物增多,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因此上升流显著的海区多渔场,海南岛受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交替控制,夏季受西南季风控制时东北部海 域出现上升流,形成夏季渔场,冬季受东北季风控制时东北部海域出现下降流,饵料大幅减少,渔场基本消失,故选项 C 正确。二、综合题14下图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3)根据材料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答案】 (1)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不同点: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 (2)4、5 月份,随着

11、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同期,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3)流量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和春季,冬季断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小。【解析】整体分析:第(1)题考查河流补给类型,第(2) 、 (3)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1)该地全年降水量均匀,但图中显示径流量变化较大,图中甲、丙分别位于 3 月和8 月,且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则影响因素为气温。甲汛期在春季,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的;丙汛期在夏季,是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2)河流径流量减少与补给水源减少和人类用水多有关。乙时段为 4-5 月,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且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同时

12、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3)该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必然位于内陆地区,水文特征可从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等方面分析。读图可知,该河流流量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但年际变化应该较小;因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该河流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读横坐标可知,11 月到次年 2 月没有河流流量,即冬季断流。15下图为两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所示季节分别是 和 。 (2)甲图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发生了弯曲,请分析其影响因素。7(3)在甲、乙两图中各有一洋流,用“”或“ ”标出其运动方向,并标明洋流的名称。(4)分析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

13、候的影响。【答案】(1)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2)海洋上是受洋流(寒流)的影响;陆地上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地形的影响。(3)(4)甲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解析】(1)根据等温线形态,甲图陆地等温线向较高纬度凸,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海洋,表示北半球的夏季。乙是南美洲,图中陆地等温线向北凸,说明陆地温度高于同纬度海洋,所示季节是冬季。 (2)甲图中等温线受沿岸寒流影响,在海洋上水温比两侧低。陆地上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地形的影响,夏季陆地升温快,温度比同纬度海洋低。(3)在甲图中洋流名称是加利福尼亚寒流,箭头方向是沿海岸向下。乙图中洋流是秘鲁寒流,箭头的运动方向是沿海岸向北运动。(4)甲图中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受沿岸寒流影响,沿岸地区呈现降温、减湿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